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70章 鏖战(六)

明末大宗师 第270章 鏖战(六)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卢象升此时,感觉到了一个溺水者的挣扎与无奈,他想想自己在朝中的孤掌难鸣,再想想自己的所在的组织东林党……“真乃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也!”

深深陷入绝望和愤慨之中卢象升彷徨无计,完全可以用周星星的那句醒世恒言来描述,“他好像是一条狗嘢!”

正当卢象升如溺水者一般挣扎的时候,军中的传事官拿着一个大红封套的手本走来禀报,说是翰林院杨老爷在辕门外等候谒见。

卢象升毫无生气的眼神在手本上瞟了一眼,随口吩咐道:“赶快请进!”

中国绅士的清明,还是使他立刻站起身来,一边迈着沉重的脚步向大厅外去迎接,一边在心里说的:“伯祥兄,你来得可真是时候!”

三天前,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卢象升时的谈话内容,像漏风的筛子一样,遍洒大明京师的大街小巷。虽然卢象升本人不曾向他人泄漏分毫,但是大厦将倾的明廷已经是罢免漏风。

开始只有几个与随驾上朝的太监与其常来往的朝廷重臣知道,随即就如水银泻地一般,在许多朝臣中传播开来。知道卢象升果然敢于在皇上面前力排和议、坚决主战,杨廷麟感到满心的欣慰和敬佩。

然而他同时也明白,卢象升此时在朝廷上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的,杨嗣昌和高起潜这样量级的人物一定会合力对付他,会使卢象升的雄心报复付诸东流;果不其然,过了不久,安定门会议的情形,也在朝臣中间传开了。

得知消息,杨廷麟立即想要来军中同卢象升见面谈一谈,帮他谋划一下,但是为着避免杨嗣昌的注意,他延迟到午后方才骑马出京,赶在黄昏时分来到了昌平大营。卢象升亲自把他迎进大厅,稍事寒暄几句,卢象升就将杨廷麟引进自己的白虎节堂,内室中卢象升屏退左右,郁闷地望着杨廷麟道:“伯祥,弟技穷矣!没想到吾兄此时驾临,不知将何以教我?”

杨廷麟生了一颗七窍玲珑之心,卢象升话一出口他的心中立时明白了,笑了一笑方才沉声问道:“何为彷徨无计?”

“弟千里勤王,原想与敌拼死一战,以解京师之危急,挫胡虏之凶焰,可谁知……”卢象升说到这里,深深地叹一口气,便再也说不下去了,唯有摇头叹息。

“总督大人进宫陛见之情形及安定门会议经过,廷麟已略知一二。莫非因里边对和战大计还在举棋不定?朝廷之上有人掣才使大人欲战不能,故如此心怀抑郁?”杨廷麟可是崇祯四年的进士。

在大明统治地球的阶段,他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扬天下,朝野上下称之为三翰林,那可是智商超过霍金,文学水平接近阅文编辑的存在,他前来昌平大营之前,已经在心中打了无数的腹稿,单等卢象升问计于己。

“皇上倒没有什么,可叹的是本兵与监军畏敌如虎,毫无战意可言,两个人只想委曲求全,不顾后患无穷,弟名为总督,实际在朝廷上孤掌难鸣,欲战不得。你看,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卢象升此刻已经是心灰意冷

“大人目前处境,确实困难。像这种情形,不要说大人满腹郁悒‘抚几长叹’,凡是稍有天良的人,谁能不为之扼腕?满朝文武以及京中百万士民谁不盼望总督大人尽速与虏一战,以解京师之危?半月来畿辅各县遭受虏骑蹂躏,人民流离死伤,惨不忍言,又谁不盼望总督大人与东虏一战,以解劫掠焚杀之苦?满朝文武与京城内外无数百姓都对总督大人如此殷殷盼望,大人为何说自己孤掌难鸣?”

“可是皇上受了首辅杨文弱和总监高起潜的蒙蔽,不欲弟与虏一战,如之奈何!”卢象升说到此处双眸尽赤

“弟今日前来拜渴,正是想借著一筹。”杨廷麟的话语波澜不兴,显然已将这种情形考虑在内了。

“愿闻明教!只要有利于国,虽肝脑涂地,弟在所不辞。”卢象升心中猛然升起了一线希望,人一旦有了对晨光重现的希冀,那么再黑的暗夜也阻挡不了蜡炬的执着。

“目前的情形是这样……“杨廷麟把身子向前探探,他注视着卢象升因为极度疲劳而略显苍白的面孔,尽量压低声音说道,”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京城中虽三尺童子都知道辽东之地,直到奴儿干之北,东临大海,尽归版图。盖承袭金、元两朝旧疆,由来已久。我中国每值盛世,四海混一,胡汉共主。辽东自古本为东胡各族杂居之地,不惟秦、汉、隋、唐诸代都是中国臣民,至本朝也是如此,何尝另有一个国家……”

卢象升悉知历史掌故,他插言道:“满虏原是女真余孽,周为肃慎,隋、唐称为。努尔哈赤在万历初年不过一部落酋长耳,受封为龙虎将军,为我朝戍边。后因朝廷抚驭失策,始为叛乱,吞并诸部,势力渐强,至万历四十四年遂建国号后金,至其子继位,才改号为清;但李成梁公在时,视此二子如癬疥。按之历史,满虏实系我国臣民,兴兵叛乱,分裂疆土。今日朝廷一二执事者不思如何统一祖宗河山,而惟求与虏酋暗中议和,殊为可羞!”

杨廷麟接着说:“大人所言极是。倘和议一旦得逞,丧权辱国,使东虏得寸进尺,祸有不堪言者!尤其皇上毕竟乃有为之雄主,在这件事上颇忌讳受外廷清议指责,他自己也不愿步南宋诸帝之后尘。”

说到此处两个人相视颔首,杨廷麟继续言道,“如果大人能够乘敌人屡胜兵骄,率士气方盛之数万援军向敌奇袭,即令不能获致全胜,只要杀伤相当,稍挫敌焰,就可以堵主和者之口,使皇上确知敌之不可畏,惟有战方为上策。弟两天来日夜筹思,窃以为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扭转目前局面,不知大人以为然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