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26章 见菟而顾犬,为时晚矣(一)

明末大宗师 第226章 见菟而顾犬,为时晚矣(一)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洪承畴感慨之际,就听传旨中官道,“于戏!凯旋饮至,古有褒功之典;执馘献俘,朕所望于今日。但有殊勋,朝廷不吝封侯之赏;倘负重寄,国法自有处罚之款。一旦将该股逆贼扫清,尔等即星夜率师勤王,不得瞻顾逗留,贻误戎机。

钦此!”

所谓诏书中的“于戏……饮至”,是指皇帝对出征大军凯旋归来的殷切期望。祭告太庙,然后钦宴,叫做饮至,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在皇宫之中已经为自己备下了劳旋之宴……

诏书宣读毕,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叩头谢恩并山呼万岁。等洪承畴站起身来,用双手接过中官手里的诏书,将诏书插回到黄绫暗龙封套内,放进朱漆描金盘龙的匣子里;他恭谨地将匣子放在香案上。

待他做完这一切,宣召的中官太监从身边跟随的一名小太监手里,捧过来一柄尚方宝剑,高声唱曰:“钦赐尚方剑,洪承畴跪接!”

洪承畴赶快跪下,双手接过尚方剑,再一次叩头谢恩山呼万岁,他站起来,亲手把这柄尚方宝剑捧到条几上,将之与另一柄尚方剑放在一起。

随即,他与孙传庭向宣召中官道乏,三人互相寒暄,两人将中官太监让进行辕的花厅落座,吩咐下人准备酒宴。他们两个则是重新回到大堂上,传进下属的文武官员,向大家宣告圣旨的内容。

众文武听督师大人宣告已毕尽皆跪下叩头、山呼。武将们更是满怀对皇帝的感激,他们此刻群情振奋,每个人都想要在明日的大战中一显身手已报君恩。

因为军情紧急,孙传庭立刻率领全体将领回奔军前。洪承畴自己陪宣召的中官太监吃了酒宴,留他在潼关行辕内休息,他自己也带着一群幕僚和亲将驰赴通洛川,洪承畴的总督大营已在那里安扎就绪。

崇祯脾性本来就是属于村支书进夜场那类的急躁性情,他听着城外不时响过的隆隆炮声,他怀疑自己明天与卢象升平台召见时会不会闹翻,越是苦无救急良策就越是焦急得坐立不安,愈发容易在宫中拿自己人胡乱的发脾气出气,吓得乾清宫中的那些太监们和宫女们一个个提心吊胆,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第二天的早膳刚过,他便得到了监军高起潜紧急送进宫来的密奏,说前锋总兵祖大寿在锦州已经被围两年之久,城内已经绝粮,实是危在旦夕,并且外面风传说清兵一旦攻破锦州,即将加大入关的兵力,试图围困并攻克京城。

虽然锦州的失陷已经算在崇祯的意料之中,但是他没有料到在京师被围的关头,锦州也已危在旦夕,更没有料到清兵会很快派出更多的兵力南下,所以高起潜的紧急密奏给他的震动很大,顿时心中升起了对国事的绝望之感。

高起潜在密奏中还提到这样一句:“……闻东虏仍有议和诚意,倘此事能成,或可救目前一时之急;国事如此,惟乞皇爷圣衷独断。”

崇祯虽然不喜欢对满洲用“议和”一词,只许掩耳盗铃的说做“议抚”或“款议”,但是他的心中却不能不承认这实是议和,所以在今晨他一筹莫展之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奴才高起潜用词不当而恼怒。

关于同满洲秘密议和的事,他本来也认为是目前救急一策,正在密谕杨嗣昌暗中加速进行,勿忘愈快愈好,他现在接到高起潜的密奏,不觉在心中埋怨道:“高起潜毕竟是朕的家奴啊,与许多外延臣工不同。唯有他那个明白朕的苦衷,肯替朕目前的困难着想!”

他为京畿、辽东诸事十分焦急,不能等待平台召见的卢象升,赶忙命太监传谕杨嗣昌赶快到文华殿等候召对。

就在紫禁城中崇祯、杨嗣昌君臣计议目前面对的危机之时,大明朝的辽东和关内的潼关两地,几乎在同时爆发了大战。

距离大明朝京城三百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城名叫遵化。遵化城东枕燕山南麓,北倚长城,西顾京师,南临津唐,东通辽沈,实属男女老幼进入京、津、唐、承、秦之腹地,堪称咽喉要道。

遵化城外,滦河载着一泓春水缠腰流过。滦河流经遵化的这一段,宽不过十丈,却水深流急;但在冬春最冷的时候也不封冻,何况此时已是八九雁来的初春季节。

滦河的右岸向外伸展出一片平滩,一队近万人的大明官军正在这里歇脚。这些官军有的河边饮马,劈柴引火烧饭;有的背依着粗大的树干坐着打盹,其中一些人干脆头枕石块横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从他们穿着上看,这些部伍不整的官军身着各色各样破旧不堪的胖袄、罩甲、战裙、遮臂;头上戴着生锈的铁帽、头盔,以及五颜六色的红笠帽、五色扎巾,这些兵丁手中的棍棒刀枪多是陈年旧物,差不多均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文物古董。

领兵的明军将领们,这时完全不知道去了哪里,六、七千散兵游勇像是正在晾晒准备出售的鱼干,铺满了整片河滩,除了一杆歪歪斜斜倚在大树上的大明龙旗,其余所有的旗帜不是被用来遮体,就是被揉成了一团当成人们的枕头。

这时,在岸边打水做饭的伙头军忽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们纷纷伸长了脖子向着对岸张望。渐渐地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随着一阵杂沓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从对岸传来;在一面橙黄色的旌旗指引下,一团如同被朝霞晕染了颜色的云朵正在飘摇而来。

伙头军们向对岸细看,就见三、五百名头上脑后梳着小辫子的骑兵,不紧不慢地沿着河岸正向这里行进。这些骑在马上的人们,同样穿着五花八门的盔甲,有的甚至只披了一件油腻腻的皮袍。即使是那些着甲的人中,其中的一些甲胄由于过于粗糙而显得极为难看,但是这些甲胄保养得当,在初春的朝阳下泛着金属的冷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