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2章 大朝会(三)

明末大宗师 第22章 大朝会(三)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锦衣官员们对这些跪地上书的百姓避之如蛇蝎,对他们惟有斥骂,并不肯收下他们的折本。见死不救的心态在这些明朝中级官员中蔓延着,这些中低阶的小官们在想,就让他们这样跪下去,迟早会有别人怜悯这些人的,这些别人会将百姓伏阙上书的事上奏给皇帝知道。

百姓们跪得很乱,有的人腹中过于饥饿,跪坐不稳,倒了下去;有人因为年老体弱不堪折腾,不时地发出呻吟……

在紫禁城内,文武百官排班站定以后,有一个面白无须身材高大的太监走出皇极门,他在手中拿一把黄丝缠绕紫檀手柄蟒皮鞣制的静鞭,鞭身长一丈三尺,鞭梢长三尺,阔有三寸,通体用蜡渍过,安着一尺长的朱漆紫檀木手柄,上刻龙头,覆以金漆。

他器宇轩昂地走至丹墀一角站定,舞蹈一般地屈膝扬手,浑不费力地挥起静鞭,在空中让鞭身优美地盘旋几下,忽然用力一抽,清脆的鞭声,立时响彻晴空;如是,静鞭连着挥响了三次,这名太监气不微出地收起静鞭,快步走下丹墀站定。

顿时,午门之内静寂无声,唯有御道两旁仪仗森森,紫禁城中气象万千。

在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内官一声高亢响亮的传呼“驾到!”

只见迎面而来的大明皇帝崇祯,头上戴着金丝嵌宝二龙吐珠的翼善冠,身穿圆领绣龙黄罗袍,清癯的脸上略带忧容,他在一大群服饰华美的太监们的簇拥中,乘坐在步辇上逶迤而来。

由翰林、中书、科、道各四人组成的导驾官员,从皇极门外亦步亦趋地导驾而出,他们弓着身步步后退,将龙辇导向御座。文武百官皆是躬身垂首,不敢仰视。

崇祯不紧不慢地下了龙辇,几个小黄门引导着皇帝升入御座之中。

这精美绝伦的御座亦称称金台,是紫檀大料附以金丝楠木雕版精工细制而成,堪称是一件冠绝华盖的艺术珍品。在金台之上有一张由黄贡缎湘绣金龙围嶂的御案;离御案三尺远有一道朱漆金丝楠木雕花的小栏杆,其用意,是防备某一个官员正跪在地上奏事时突然扑近御座图摸不轨。

当崇祯皇帝缓步登上金台在龙椅上坐下之后,又有三个太监,其中一人擎着黄缎绣金龙的伞盖,另外两个身材健硕孔武有力的太监,擎着两把孔雀羽毛编就的黄罗扇,从东、西两边的陛下上来,然后安静站在崇祯皇帝的背后。在古时,陛下的陛字,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而陛下原指的就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是不能直呼天子大名的,你要是敢喊一声“朱由检,咱俩一会儿下朝后去全聚德搓一顿烤鸭呗?”保准会被拖出午门咔嚓掉。所以朝臣们称呼皇帝就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敬而后告之,如此一来,久而久之陛下一词,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所以有志于今后穿越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记好喽,见了皇帝千万不要卖萌要跪倒称呼陛下,否则学着萌萌剧情一起卖萌,就不是一辈子受穷啦,是会被扯到野地咔嚓掉的,因为午门外咔嚓是咔嚓大臣,低阶官员咔嚓是去菜市口,而卖萌可耻的下场就是野地里摩擦再咔嚓。

高大俊美的太监们,将黄伞盖擎在御座上边,其中的两把黄罗扇,被交叉着擎在崇祯皇帝的身后,这三位內监除了礼仪之外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大内保镖或者说是大内密探零零狗,他们会一直警惕地保卫着皇帝的安全。

如果让大内密探零零狗们看见哪一个臣工,企图乘御案奏事之机,妄想行刺大明皇帝陛下,那么好吧,预案就是两个执黄罗扇的太监只须手手那么一动,五彩斑斓的孔雀羽毛就会自动飞落,从扇柄上露出来明闪闪寒光四射的利刃,然后就是戳、戳、戳。

其实他们三个是倒数第二道防御体系,另外还有九个锦衣力士,他们手执五把伞盖和四把团扇,就立在御座的背后和左右……问你手无缚鸡之力的官员们怕不怕,其实对这些人,皇帝也是不放心的,所以干脆叫他们都立在丹陛的下边;能够在金台背后和左右侍立的,如今只有最亲信的各位执事太监,还有就是皇帝看哪位乳母或者是……不错啦,就从小咔嚓掉他的小弟弟,再然后你就可以站在身后啦,你说还要不要跟皇帝这种生物萌萌哒?

这是一个声音打断了你的思绪,一位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声音洪亮的鸿肿寺官,出一步站在了宣礼台上,开始高唱:“入班行礼!”

文武百官听后,随即面向金台,依照鸿胪寺宣礼官的唱赞,不管你是皇帝的二爹还是小燕杂,都要有节奏地山呼舞蹈,行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然后分班侍立。

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会是今天的值日生纠仪御史首先出班,将一早上大明朝臣的出勤、风仪谈上一谈,如同今天,就有一位纠仪御史出班跪下奏道:“今有某部主事老王,平身起立时将手中持着的笏板笏落地,事属失仪,合当拿问。请旨!”

崇祯连日来又是调戏雪人,又是半夜喂鱼,昨夜又几乎是通宵未眠,所以他神情倦怠,只低声说了那么两句话,群臣大都未听清皇帝倒逼了啥。

就见一位容貌丰秀、身穿圆领红罗朝服,蓝色鹦鹉补子,腰束镶金带,专管上朝传宣的随堂太监,从御座旁向前走出几步,将变声女音放大到震耳欲聋一档上,然后朗朗地传旨:“皇上口谕:姑念他事出无心,不必拿问;着即罚俸三月,以示薄惩。谢恩!”

崇祯手足浮动,似乎十分焦急,他想赶紧结束这场朝会,唯恐横生枝节,他心不在焉地望了下面两眼,没想到自己随便溜达了两眼,就有人出班嘬死,他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臣,从班中踉跄走出,然后也不怕疼,就“咕咚”一声匍匐在地,发着颤声奏道:“微臣老王,朝班失仪,罪该万死!蒙陛下天恩浩荡,不加严罚,使微臣生死难报,敬谨叩谢皇恩!”

然后他流着泪,颤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