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18章 虎踞龙盘(五)

明末大宗师 第218章 虎踞龙盘(五)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之崇祯与紫禁城中叹息的同时,保定府高阳县的县衙之中,知县雷觉民仰望漫天的星斗同样长叹一声,大明边军什么德行、京师三大营又是什么德行,没有人比他这个曾经的从七品兵部制书令史更明白,

明朝兵部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置司马、职方、驾部、库部四清吏司,后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同时派员会同管、大通关诸事宜。凡将出征,告庙,授斧钺;军不从令,大将专决,还日,具上其罪。凡发兵,降敕书于尚书,尚书下文符。放十人,发十马,军器出十,皆不待敕。卫士番直,发一人以上,必覆奏。诸蕃首领至,则备威仪郊导。凡俘馘,酬以绢,入钞之俘,归于司农。

兵部主事四人、职方主事二人、驾部主事二人、库部主事二人,正六品。后改兵部曰司戎,职方曰司城,驾部曰司舆,库部曰司库。兵部尚书又曰夏官,驾部曰司驾。兵部有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职方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驾部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四人,掌固四人;库部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

想当初他雷觉民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甘在兵部老此一生所以走通了高起潜的门路,外放高阳为一县父母;如今兵部行文,调天下兵马赴京勤王,雷觉民之心中大呼,“这大明舆图中的兵马,又有几支堪用!”

京师的虹吸效应即使三百年后,都是无药可医的顽症;如今高阳几乎就是一座空城,自己还不至于为了朱家朝廷的五斗米,将一腔血泼洒在异地他乡。

“走,现在就走!”雷觉民打定主意,他倒不是觉得清兵入寇之后,大明的京师就会失陷。

如今的问题是,大明朝将一切稍有战斗力的军队都调去拱卫京师,“那么蓟州、保定、巨鹿哪?更不要说高阳这样的小地方了,可是高阳别看小,却是一处兵家必争的要地……”

崇祯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就之高阳知县雷觉民挂印而去的同一天,孙承宗的老部下,副将茅元仪来到高阳求见孙承宗;二月二十日,白莲圣教掌教王知明,通过蔡磊就是那个法名三龙的武僧,来到高阳求见红氏……

他们带来了同样的消息,大明新任兵部尚书卢象升已于数日前抵京,他组织宣、大及京师三大营多部联合防守京师,鞑子稍遇小挫便以一部绊住卢象升,使其不能离开京师半步,而大部则是分兵两路直击中原。

由于王、刘二人,一直之随孙府话事人孙之沆,暂时署理雷觉民挂印而去后给高阳留下的烂摊子,东跨院中只留下虎子值守,二人也曾有过一面之缘,蔡磊因不便久留,就将一个更为不好的消息告诉了虎子。

在蔡磊受托前来报信的路上,曾经遇到了鞑子外出打探消息侦骑,他乘机活捉了其中一个落单的鞑子,得知鞑子大队进犯保定府的确切消息后,立即赶回师门报信。然后才又返回高阳,通知红氏等人赶紧离开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虎子送走蔡磊之后,他赶紧转去内院向将爷禀报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可是等他来到院门处,猛然见到内院的大门紧闭,上面挂着一把头号的铁将军时,心中不免大急。

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他位于陕西省渭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设于东汉末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

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李来亨在亲爹的怒目而视中,一边吃着炸鸡一边为志玲姐点了第二份玉米浓汤;直到看着妻子红氏一手玉米浓汤一手啤酒、儿子李来亨一手炸鸡一手汉堡同时开动之际,他又从垃圾篓中收集了几根儿子吐出来的鸡骨头,扔给脚下的陈中景。

方才坐下的李赤心,自己则是一手捏着一罐买二送一得来的啤酒,一手拿着一本从邻居家借来的初中历史地图集;他喝一口啤酒,看一眼手里的地图。工科直男也有着一颗回报与感恩的心,自己一家麻烦孙老头这些日子,人家不仅招待甚是周到,为红氏延医用药更是不计代价;不久自己还要回到高阳,能够救人一命可是胜造七级浮屠,何况人家老孙还对自己不错。

李赤心刚才抽空查询了一下度娘,翻了半天也只看到一条模棱两可的记载,“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

没有具体时间不好办事,于是他想查一下这次清兵入寇的时间,原来正是崇祯十一年的正月,等他再查找度娘上的记载,却发现上面写着老孙一家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玉碎的,显然从时间上看有些对不上……

手头没有资料,他只好从这本借来的初中历史地图集中找答案,直到从书后的注释里找到三月这个时间点后,李赤心才放下了心,“从时间上看应该来得及,只是不知道更为细节的时间,这一点上有些不好办,自己还是提前几天将老孙挟持为人质,然后胁迫他们一家远离高阳就算大功告成,至于高阳中血浪滔天又与自己何干,高阳人不是还要碰瓷自己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