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16章 龙盘虎踞(三)

明末大宗师 第216章 龙盘虎踞(三)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嗣昌是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正所谓家学渊源;他在万历三十八年高中进士,故而口才极好,几句话便深得崇祯的赞赏,所以听了杨嗣昌的话年轻皇帝频频点头。

其实大明同俺答议和的那一段历史,崇祯并不是不清楚。这事情发生在六十年前,那还是他的曾祖父隆庆皇帝治世的年月,当时的大明底子雄厚,虽然说不上霸凌同村的所有豪强,可也相差不多。

加上当时的大明朝内有张居正、高拱等名臣在朝,外有诸多名将镇守九边,大明帝国的胳膊,比俺答祖孙几代人捆在一起的大腿还要粗得多,所以大明能够与俺答议和是给他脸,正因如此也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和议结果。

而今天他朱由检所面临的情形却恰好与曾祖父时相反,根本不能同六十多年前的历史相提并论,况且他做BOSS的十年里,大臣们鸡吵鹅斗完全不顾大明朝的安危;商人们勾结鞑子甚至九变的重臣边将都参与其中;那些天天被崇祯当做挡箭牌的草芥子民也不甘寂寞,乘着天灾不断,不停地犯上作乱;万恶的白莲趁机出山打秋风、邪恶的李闯挖祖坟……

不过由于崇祯急于要向满洲求和,所以一时不愿认真地想这些罢了,“塘报中说,洪承畴同孙传庭全力追剿闯贼,近来甚为得手,是否能够一鼓荡平?”

“据洪承畴、孙传庭两臣所奏,闯贼李自成所纠合之各股流贼,有的被击溃、有的被歼灭、有的投降天朝,如今已经所余无几。目前洪、孙二人正率大军猛追不放,四面堵截,务期一鼓荡平之。”

说道了洪承畴,那也是崇祯朝的一位能人,他出生在福建泉州英都镇良山村。他与万历四十四年中的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与陕西匪寇的作战中屡立奇功,遂升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

而与洪承畴有着师生之宜的孙白谷,更是本朝著名的儒将。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此际总督陕西,随着他的老师洪承畴围剿李闯的老八队。

想到这里,杨嗣昌的语气愈发坚定起来,“闯贼欲往河南,入湖广,奔四川,均不可能,不得不从商洛山中向北逃窜妄图回窜陕北。洪承畴已在潼关南边布置重兵,设伏以待,臣想不日即有捷报到京。”

崇祯那张憔悴苍白的面孔上,终于闪现出一丝符合君臣奏对模式应有的笑容,他随即稍微提高声音道:“先生请坐!”

杨嗣昌赶快叩头谢恩,然后起身,同时有两个太监闻声进来,在皇帝的斜对面替他放上了一把较矮的紫檀木椅。

等他刚坐下去,崇祯皇帝又极为现实地吩咐內侍给杨先生赐茶,杨嗣昌重新站起来,躬身向上首端坐的崇祯谢恩。

崇祯的精神已经振作起来,刚才的倦怠与烦闷都被杨嗣昌的话语赶到了九霄云外。他从一名宫女的手中接过来一盏热茶,一反他习学了二十余载宫廷礼仪,大大地喝上一口,用威严自信的腔调说道:“如能一鼓荡平,皆先生居中调度之功。”

杨嗣昌第三次从椅子上站起来,他躬身道:“此上托皇上威灵,下赖将士用命。微臣驽钝之材,辜负圣上宠信之深;自任本兵以来,于内流贼迟迟未灭,于外虏骑入犯,直逼京师,致使陛下午夜忧勤、寝食不安,实在罪该万死!”

听了首辅大臣如此高端大气的马屁,感觉着自己小宇宙的开启,崇祯拿出尧舜禹汤礼贤下士的气度,对杨嗣昌道:“卿之难,朕甚明了,不用多说。”

停一停,崇祯发现自己悬着的心升级为并吞八荒的雄心,就又说道,“张献忠已经就抚,李贼自成是国家心腹大患,听闻前方奏报李贼之侄曰‘一只虎’者为患甚烈,如能一举荡平,其余贼寇自然容易歼灭,不足为虑矣!”

“陛下所见极是。李自成为死贼高迎祥旧部,其侄‘一只虎’在诸贼中最为强悍。目前只要将闯贼叔侄荡平,其余诸贼闻风丧胆,当可不战而降。”杨嗣昌与崇祯的思想高度统一,这也是他那个身为首辅第一要素。

“张献忠受抚后,是否确有诚意?抚局是否可恃?”崇祯心情一好,IQ也随之恢复,他不放心自己的另一位老对手。

杨嗣昌老谋深算,他早已料到皇上迟早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此刻心中已有备案。他对张献忠的投降从开始就抱有怀疑,不像挂兵部尚书衔,总理南京、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湖北和湖南)军务的总理熊文灿那样天真。

不过,他的“四正六隅、网张十面”的计划,‘要在圣诞节之前渡江,三个月消灭叛乱匪众’的限期,早已化为了泡影;所以当下招抚的办法,就成了惟一堪用的办法了,如今的大明朝苟延残喘,必须要喘一口气才行。

崇祯此刻也想到了那个四正六隅、网张十面的剿贼计划;那是以陕西、河南、湖广和江北为四个正面战线,即主要战场,也被称做“四正”,由四位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个侧面战场,即辅助战场,叫做“六隅”,由六位巡抚“分防而协剿”。在这个大网之中,总理熊文灿和总督洪承畴、孙传庭“随贼所至专向征讨”。

按照当时的三月限期,即从崇祯十年的十二月,到十一年的二月间,要将流贼一网打尽……

“抚局可恃也不可恃”,杨嗣昌小心地回答说。

“在目前抚局对朝廷有利,暂时是可恃的。倘若趁此时戒饬将士,整顿甲仗,稍事休息补充,便常处于‘制敌而不制于敌’的地位,则抚局更为可恃;否则,是不可恃的。”

“卿言甚是。”崇祯老怀大慰,他深深感到了杨嗣昌的老成持重,这也是此老能够数年之自己朝堂上活着的原因,想着杨嗣昌前任那些敢于自己硬怼的老不死,小不死,崇祯对自己选贤任能的天赋更是高看了几眼。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暂时不写小白文,原谅糖堆児,之一条道上跑到黑地任性一回吧,从明天起不再求票,大家一起放飞自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