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198章 王者荣耀(三)

明末大宗师 第198章 王者荣耀(三)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次,都察院御史的鼻子,差一点被他这位同年兼山西巡抚气歪了,御史大人心说,我是看在同年的面子上给你方便,你却如此不识好歹!他怒斥道:“你这厮还敢血口喷人,来人,给我掌嘴!”

……

等他问明了事情的始末,立即命人全城大搜的时候,王家的一杆子人早已经远走他乡了。不久消息传到了京师,立即惊动了朝野,大明朝曾在全国通缉了好久,也没有查到究竟是谁做下的案子,日子久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

要讲江湖骗术之集大成者,还是要说这个“马”字,“马”其实就是单枪匹马的意思。是完全突出个人行为的骗术,它与风字诀的骗术相对应的。当初的米脂李家,就曾经遇上这样一位,扮作了僧人模样的江湖高人,也正因为这件事情,才成就了李氏、王氏家族间的一段姻缘。

李氏一族祖居陕西米脂县的李家寨。在米脂县西北二百里处的殿市镇,顺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南行有一个村落,名叫李继迁寨,村里的人代代相传,是西夏奠基者李继迁的后人。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李过家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李自成、李过叔侄家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在李家家道中落之前,也曾是耕读传家的大户人家,因为李自成、李过叔侄好武,家中还特意为他们从大城市延安,请来了一位武艺高强的枪棒教头。

这位罗姓的教头原是明军中的将领,因得罪上司而被遣至延安军中效力,得李家招揽而弃军职,这也可见当日米脂李家至少是家境殷实。作为当地的大户人家,李家几代人均为人乐善好施,李过的父亲李鸿名更是被米脂人称作李大善人。

有一天李大善人门前来了一个和尚打扮的人;大家可能猜想到了,这位扮作和尚的正是红氏的亲爹,江湖绿林道上人称纯阳子的王知明;不过大家却不知道,李赤心未来的老丈人,正是这一代白莲教的掌门人。

当然了,李过的老丈人此处到李家行骗之前,并没有遵循惯例,卜上一卦算算吉凶,他老人家此行是为了到延安军中访友,路过李家门前时临时起意,想从乡下的土财主身上榨出点油水,好买些酒肉犒劳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因为家中的雌老虎老红氏,也就是李赤心的老婆红氏她妈,是位有名的把家虎,一向是将钱帛看得极严,王知明本次出行前只说自己是去访男朋友,所以老红氏可能觉得两个老爷们见面,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花销;于是乎,从荷兰到陕地的这千五百里路,李赤心未来的丈母娘,只给了老丈人五两银子做盘缠。

没办法,李赤心他老丈人只好一路打着秋风前来延安探访老友,幸好王知明是绿林道上的魁首,坑蒙拐骗无一不精,所以道也没有亏待自己……;眼看前面就到延安了,王知明掏了掏自己口袋,目前他的兜里比自己的脸还干净。

边走边思考人生,“不仅见了老友,即使两个人见面只要一壶老酒,不要下酒的茴香豆,还要给人家掌柜的洗三天碗才成,要不然……”

正在前行之际,正巧来到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前。就见这户人家前檐柱间砌墙,在墙上居中部位留一个尺寸不大不小的门洞;在门洞内新漆的门框、门槛、门扇,门框上有四颗门簪,一对出了号的抱鼓石,竟然比车轮还要大上半圈。

门扉为五檩硬山式,平面有四根柱,柱头置五架梁,只不过门扉外面没有门廊。宅门、山墙、墀头、戗檐处均有精美的砖雕作为装饰,没有雀替。在门洞的左右上角,有两组挑出的砖雕,砍磨雕凿成如意形象。在大门口上方的两个门簪迎面处,刻着篆书“如意”二字,示意本家“万事如意”以求吉祥如意,这大概就是如意门名称的由来。

看到此时,李赤心未来的老丈人好像被红鸾星附体,没来由地举声高叫道:“给我一百两银子!”

李大善人也就是李赤心他爹,听到外面的叫声开门一看,只见一个满脸风尘之色的和尚,立在自己门外扯着脖子高声叫嚷,他纳闷地问了一句:“你谁啊?凭什么就给你一百两银子?”

说老实话,李大善人也不是善于之辈,否则根本不出门,或者使人报官也就生不出后面的事情来了。

“不给我就不走了!”说着李赤心的未来老丈人,便一屁股坐在了李大善人家的门前;此时正当数九寒冬的腊月天,朔风凛冽,包子大的雪花漫天飞舞。

李大善人到:“高僧有话进来说吧。”

“就不!”假和尚一听有人愿意搭理自己,便盘膝而坐开始闭目养神。

谁知道李大善人也来了火气,他心说,“感情我这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你又不是我亲家!”

李家大门“咣当”一声连关了三天三夜。而王知明王大掌教竟然为了自己闺女的终身大事下了血本,他就这样盘膝打坐纹丝不动,三天三夜水米不进。

李家寨的人们都认为这和尚肯定是冻死了,等热门走近一看,只见他气息均匀,满面红光,大姑娘小媳妇搀着头发花白的老太婆,一起来瞧稀罕,她们发自内心地点赞道:“这回与以往的不同,可是一位真正的高僧啊!要是一般人,在冰天雪地不吃不喝,不冻死也饿死了!”

然而,李大善人也犯了轴劲,不仅不给钱,还破天荒第一次听从儿子李赤心这个坏包的挑唆,让下人弄来一盆那个(你们大家都懂得……),因为此物比黑狗血廉价,所以李过当时还不是李赤心附体,就开始冒坏水,他让老爹找人往未来老丈人的头顶浇一个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