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193章 意外之喜(十)

明末大宗师 第193章 意外之喜(十)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奇的创造者李来亨,根本没有光环笼罩后的自觉,他一路欢叫着跑回到李赤心的身边,抱着李赤心的大腿几下爬到老爹身上,一边报功一边还不忘挖苦道,“李过,摆这座阵法的人真是糊弄人,要是被志玲姐家的大天师见到了,一定会笑掉最后的那一颗门牙……”

李赤心听了儿子的话,如梦初醒地“呃”了一声,忽然想到了自家的发妻红氏。在自己眼中病弱不堪的红氏,那可是历经明、清、民国数朝,最为神秘的反政府教派——白莲教的创始人之一。

想到了红氏,李赤心心中一动,手里的狗链紧了紧,示意已经快要只撑不住的陈中景现在出去,他也不怕陈中景跑掉或者再搞什么鬼,经过儿子的炮制,这小子能够支撑到现在已经是上天的眷顾。

将陈中景赶出门外,李赤心一手抱紧儿子小声问他,“里面还有没有?”

虽然问话没头没脑,不过李来亨还是明白老爹在问什么,他挠挠头想了想,屋子里的布置在自己眼中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东西,不过他对自己老爹说道,“李过,你的道行不够,还是不要乱走,记得要听我话哦!”

李赤心同样认真地点点头,又听到怀里的来亨小声嘟囔道,“要是没有这些害人的东西,其实这里的风水还是不错的哦,就是李过你老人家在这里住久了,也能染上一点富贵之气……”

李来亨摇头晃脑的伏在老爹的怀里,得意地向李赤心炫耀着,他自己从志玲姐哪里学来的一些皮毛。

自从红氏进到院中,已经对来亨讲了这所房子里暗藏的门道,等到破了第一道机关,感到这里并不是一座普通宅子那样简单,特别在见到貌不惊人的那栋小楼之后,红氏母子更是用心地打量起整个院落。

来亨对老爹转述着志玲姐的看法,“……李过,你要不要学?”

“有我宝贝儿子在,还用得上老爹学吗?”

“算你有自知之明,志玲姐说你在望气、法术、堪舆上没有……,因为我是天才,志玲姐就不要求你白糟蹋功夫了……”

不轻不重地敲了儿子的头一下以示薄逞,“你娘才不会讲这些不着四六的话,告诉爹,你看出了什么?”

“嗯,我看出这里的风水不错,志玲姐还说另有高手在这里布置了一个局……”小家伙得意洋洋自吹自擂,讲得李赤心似懂非懂,如今蛟龙入海嫦娥飞天,即使最为讲求风水的李赤心都不止一次将豪宅建在了曾经的坟地上。所以今人眼中的风水,已经成为了锦上添花的附属品,而且经过破四旧、反封建之类的运动,风水堪舆更是几乎失去了曾经在古人眼中的首发位置。

李赤心作为房地产商,自然晓得一些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发现的关于堪舆、风水方面的糟粕。

他还知道,堪舆是以五经之一的《易经》为理论基础发展形成的,其宗旨原在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以求顺其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为自己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人是万物之灵,自然追求在居住的环境上,追求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咸备,至善境界为天人合一;堪舆风水这类糟粕的核心在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以及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内容涉及众多领域。

堪舆之俗称曰风水。古人认为,“堪,天之道也;舆,地之道也。”堪舆,就是勘天舆地,即勘察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对人的影响,同时选择地上适宜人生存居住的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也就是堪舆经典篇目《青囊经》所说的“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和“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

其实,除了风水这个词让人耳熟能详之外外,堪舆还有青乌、青囊、地理、相地、相宅、卜地、卜宅、图墓、葬术等诸多称谓。

堪舆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日者列传》,褚先生记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

堪舆的本义是天地。堪为天,舆为地。《文选·甘泉赋注》:“《淮南子》曰:堪舆行雄以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除了“天”的意思,还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突,在《说文解字.土部》在有云:“堪,地突也,从土,甚声。”;一是通勘,指勘察,与“相”同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堪舆指的是察看地势,以选择利于居住和埋葬的地方。

《汉书》引扬雄的甘泉赋中说:“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魍而扶猫狂。”在孟康为汉书所做的注中云:“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由此看来,堪舆是造图宅书的神”。

不过今人在经过了几处根除糟粕的活动之后,连李赤心这样的专业人士都已经不知道舆神的样子,连他的图宅书也已经亡佚。只有在图书馆藏之汉代王充的《论衡·诘术篇》中,存有几段引用图宅书的原文。

此外,李赤心还知道有一种说法,是说《周易》源于河图、洛书。关于河图,相传在伏羲氏时,由于伏羲氏教百姓“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生存的条件;因此,天降祥瑞,并派神兽龙马向人间送来天书。

这种龙马是龙背马身,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披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

伏羲氏看见后,根据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并据此画成了八卦。关于洛书,传说在大禹时,有一天大禹治水来到洛河,看见一只神龟,龟长一尺二寸,龟背上有六十五个赤文篆字。

大禹据此制定了《洪范九畴》,后来就用它来治理社会。后来的周文王根据它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图。这两个传说就是《周易.系辞上篇》中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在元宵佳节这个吉庆的日子,水文这篇堪舆与大家分享,祝愿大家上元节快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