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134章 李过避祸(三)

明末大宗师 第134章 李过避祸(三)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赤心父子战胜‘浪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敞开屋门,用风冷加水冷的复合降温防守,为李赤心降低体温,如果现在不是冬日里李赤心赤身果体伫立在寒风中,估计现在他的额头一定可以煎蛋。

被宿主通过自身的能力降服后,‘浪潮’差一点心甘情愿的滴血认主,见到自家认真的样子,李赤心连忙制止了来亨割破手指,往自己嘴里塞的举动。

感觉到敞开屋门降温,已经难以抑制住自己熔岩爆发时的体温,只穿了一件中衣的李赤心纵身来到了小院之内,只见头顶皓月当空,将小院照得一片银白,令李赤心又想到了差一点引起血案的那一锭官银。

“咦!”李赤心惊讶地看着不远处,“莫非店主孙扒皮改性,将自己的银元宝还了回来?”

皎洁的银白色月光中,一个特大号的元宝,就夹在了王长顺与刘二虎两人之间,丝毫特大号的元宝还呲牙冲着自己笑了一笑,这一惊可不得了,李赤心全身赤果果的,一旦跑到门外就是算果奔。

既然果奔不可以,那么李赤心狠下一条心,抬腿照着成精了的特大号银元宝就是一脚。

“哎呦!”

“将……李爷!”

“嘶!”少爷这一脚踹的,令老码头王长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等到李赤心一脚踢出,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超大号的元宝下面还暗藏着一张熟悉的脸,原来遮在元宝的暗影中自己没有看清,现在看见那张由“亲人见面”秒变“悲痛欲绝”的脸,李赤心不禁叫出声来。

“虎子!”

“哎呦呦,将……李爷!虎子今后伺候不了您了,……老王叔,我胸口处有带来的盘缠,交给咱们……虎……家营,做军……集资吧……”李赤心的亲兵神射手‘老虎’,艰难地吐出最后一个字,头一歪软倒了下去,头上戴着的三山无梁暖帽也咕噜一下跌在了地上。

李赤心后悔不已,扮作道士来寻自己的老虎,这是受了无妄之灾啊。他知道自己这一脚的分量,尤其是惊惧之下奋起一脚,虽然不能在亚洲杯上打出凌空世界波;那也可以媲美飞将军李广,‘没入石棱中’的神来一射了。

几个人连同从屋中爬出来的李来亨,掐人中、揪耳朵、戳百会,李赤心更是张开大口,嘴对嘴的为亲兵‘老虎’做起了人工呼吸。

数过几个数,刚刚完成了胸外心脏按压法,李赤心正准备继续人工呼吸,就见闭过气去的‘老虎’一声悠悠地长叹,“李爷,我这时去了么,您不会是在年节给我烧纸吧?”

李赤心听了‘老虎’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一口气没有憋住,院子里的几个人几乎就要笑出声来。

明朝即使到了中晚期,普通百姓的人口流动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不过凡事均有例外,其中僧道在明末可谓是官绅之外,最贴近特权阶层的群体,僧道外出云游化缘,即使是穿州过府都是寻常,更不会有人出面刁难,所以平民百姓也常常借着僧道之手,给远方的亲朋,传递一些家信和易于携带的物品。

‘老虎’受了李自成的委派,扮作外出的道士,为的就是可以隐藏身份,携带书信更是人之常情。

这一次‘老虎’之所以万幸地没有殒命李赤心脚下,还拜托怀中装样子的尺牍救了自己一命。

说起尺牍,原意是指古人用于书写的一种木简或者竹简;后来文人墨客之间的信札,书信均被称为尺牍。最初的尺牍一般视为木牍,它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长度差不多在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后来人们口中的尺牍,也有用于形容书法、绘画的。

这种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的工具,渐渐被赋予了雅趣的含义,文人骚客们进而将尺牍用上好的硬木或者奢侈的铜板为封、底,外面饰以绢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其中的书函不被损坏。

渐渐地,尺牍就有了很多的雅称,例如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老虎’为了装得更像一个道上,便在怀中多揣了几本装帧精美的尺牍,其中有两三本更是衬以铜、木的尺鲤,这样一来歪打正着,便救了自己一命。

搀着‘老虎’进到屋中,李赤心方才询问他来寻自己,可是老营中发生什么要紧的事情。

已经捡回半条命的‘老虎’,见将爷询问,一边细细讲述着李赤心走后的诸般事情,一边从怀里已经稀烂的尺牍中捡出一本锦缎封皮的来;他自己从衣袖中褪出一把解腕尖刀,挑开册页处密密缝着的丝线。

李赤心是第一次见到古人如此玩法,他仔细盯着‘老虎’的每一个动作。显然,这小子是个扮演交通员的惯犯,三下五除二将尺牍的封皮挑开,露出里面已经碎成几节的金漆内板来。

没等‘老虎’说话,老码头王长顺就从八仙桌上端来了小半碗的灯油。

李赤心凝神看着他们在哪里变戏法,凭借工科博士的经验,他从灯油的气味上判断,这应该是桐油,这个时代普通人家的灯油,差不多都是用桐油制成的。古时用来点灯的桐油也很讲究,我们大多知道,桐油就是用沙桐树的果实榨出来的油。其实在古代用做榨桐油的沙桐树,果实要挑选形状似桃而实的,还有经过多道工序,将其中的沙桐果核晒干,然后方可用来榨取灯油。

桐油有毒不可食用,它除了可以做燃料外,还有许多用途;近现代桐油还曾作为战备物资,由国家垄断甚至出口创汇。

李赤心此时,见老码头撕下一块粗布,沾着桐油细细擦拭被金粉遮盖的内板。很快,铜质的内板就现出了金属的光泽,借着油灯的光亮,铜质内板上几行浅浅的字迹浮现了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