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杀神 > 第七百四十九章 去问老师(加更)

大明杀神 第七百四十九章 去问老师(加更)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皇子想要上位,同样也需要得到崇祯的认可,不然以后有的头痛。

正是因为想要名正言顺,五皇子一系的人,尽管已经占据了大势,可依然没有对崇祯做什么危险的事情,这非是他们不敢,而是做了只会得不偿失。

不说,在应天府的皇太子会不会做些什么,就说那还在海外的炎王杀神,他们敢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这个人就第一时间饶不了自己。

而现在,推五皇子出来辅政,不过就是第一步而已。只要有了这个名头,就可以渐渐取而代之,最后上位就光明正大,无人会说些什么了。

王家彦等人的举动,事前没有半点的征兆,即便是崇祯也没有听到丁点的风声。如今这些人就在朝堂上站了出来,从金銮殿上向下看去,足有一半以上的臣子站出的那一刻,崇祯大脑是一片的空白。

他是抬举了五皇子,但不过就是想用他来制衡皇太子,意在告诉自己的儿子,你爹并不只是有你这一种选择,然后你需要乖乖的,好好的听话,以后好处还是你的。若是你在跳得欢,说不准老爹我就改主意了。

可说到底,所行的不过就是吓唬之举,崇祯还是很认可太子,也没有真的想过要换了他,让别人上位。

这个意思,不止是崇祯知晓,下面的不少臣子也是知晓的。可问题是,他们就想揣着明白装糊涂。谁让太子有自己的主见,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呢?

远不像是五皇子,年纪还小,可以任由他们摆布。

做臣子的,当然对好说话的皇帝更感兴趣。这他们便借机行事,要把假的做成真的。

这TM哪里是在上书,分明就是在逼宫。

至少在崇祯的眼中,现实的事情就是如此。崇祯气得高血压都上来了,若非是不想其它臣子们对自己失望,这一会他都想眼前一黑,就此晕过去算了。

“你们...”一怒之下,崇祯伸手指着下面站出来的臣子,很想怒责两句,告诉他们,老子还没有死呢。

可就是这个时候,礼部尚书董有光又开了口,“皇上,自古以来,国无储君,则国之难稳。五皇子仁孝、聪慧、年轻有为。做为人子当为皇上分忧才是,此不仅为天道之意,更是所有大明的百姓心中所想,还望皇上恩准。”

“请皇上恩准。”其它的大臣们又是一阵的鞠躬行礼,跟着再抬起头来的时候,一个个都在瞪着崇祯在看。

对,是瞪而不是盯。

按说,做臣子的,直视皇帝的龙颜便是大不敬,更不要说还敢用瞪的方式看向崇祯了,他们已然把一些规则抛在了脑后。此时,他们用自己的眼神似乎再说,如果你崇祯敢不答应,这些人就敢一拥而上撕碎了他。

而任谁,被这么多双眼睛死盯着,都难免会害怕。再说,崇祯知道这些人和自己玩的是真的,他们如今都把宝押在了五皇子的身上,一旦事不可行,也代表着这些人以后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涉及到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之下,那当真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

倘若这些臣子都真恼了,真选择了一拥而上的话,崇祯不敢想象这个后果,更不敢去想史书上会如何的书写自己。

难道说,一代大明皇帝竟然被群臣围殴而死。

真是如此的话,做臣子的固然是不对的,但他这个做皇帝的会有什么好名声吗?

崇祯一生勤勉,但同时也是极为看重自己的名声。历史中,即便是在死时,他还在那歪脖子树上给自己刷了一波的好感,留下了一封不可动百姓的书信之后离世而去。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举动,之前崇祯怀疑这个、不信任那个的所有行为,都被世人给忘记了,说到他,都说这是一位好皇帝。

把名声看得如此之重,甚至超过了生命的崇祯,又怎么能让被臣子殴打致死的丑闻落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这样,他宁可现在一闭眼就死去好了。

可就算是想要死,也要先应付了眼前的局面再说。

强压下了心头的恶气和愤怒,崇祯的眼中虽然喷火,但说起话来时,却是不带丝毫的火气。“即是群臣之意,朕便允了。这样,下一个大朝会的时候,朕便宣布让五皇子出来做事好了。嗯,退朝吧。”

强行说完了这些的崇祯,也不再等其它的臣子先行退出大殿,他自己便第一个站起了身,在太监总管王承恩的陪伴之下,离席而去。

“臣等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如此的识相,让五皇子一系的人不由松了一口气,即是目的达成,他们也就放任其离开,走的时候,还不忘记行君臣之礼。

头一次,崇祯感觉到万岁之言是多么的可笑,甚至还有嘲讽的意味在其中。

他知晓,在这些臣子的眼中,怕是他们巴不得五皇子出来做事之后,自己就会死吧。还万岁呢,想什么呢。

只是想等下一次大朝会吗?

那也要自己给他们这个机会。崇祯这般想着,便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朕有些乏了,头痛不已,你派人去找太医过来吧。”

崇祯是打算要装病了,现在的他已经不适合在出现在朝堂之上,现在的他,需要给自己的太子争取更多入京的时间。

朝堂上的发生的事情,像是一阵风般的就传了出去。

不管是朱常武,还是太子朱慈烺,他们虽然人不在朝堂之中,但还是留有一些眼线的,只是这些人平明不显山不露水,根本让人查之不觉。

有了这些人的通风报信,自然而然,大朝会上发生了什么,很快就传了出去。

山东行省已经出现了一些乱匪,朱慈烺也派了大军前来剿匪。原本计划正在顺利的进行之中,这样做,的确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可以想象,时间一长,他们便可由山东借道山西,直奔京师而来。

但当新的消息传来之后,朱慈烺有些坐不住了。

“该死,该死,不当人臣也。”再得知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之后,朱慈烺再也坐不住了。

他担心,自己这边的计划还需要时间,但朝堂之上会给他时间吗?

这一次,那些人逼着父皇低头,让五弟出来辅政。那下一次,会不会直接逼着五弟出来做太子呢?

这样看来,留给自己的时间似乎并不多了,他也就无法继续按计划行事。

“太子殿下,不可过于莽撞。”方一藻眼看着太子变得急躁起来,摆出一副不要在忍耐,想要直接起兵的模样时,着实被吓了一跳,连忙出言阻止。

“你还要孤等到什么时候?这些乱臣贼子已经开始逼宫了,难道要孤去皇宫拜见五弟不成吗?”涉及到皇位大事,即便是一向性性温和的朱慈烺也忍不住爆发了起来。

“太子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如...不如与炎王殿下商议一下再说。”方一藻知道,这一次怕是靠自己无法相劝,这便抬出了朱常武这杆大旗。

朱常武只是比朱慈烺大两岁而已,但无论是手段、魄力、做事的能力,两人都是差距甚大。

有一段时间,朱慈烺在朱常武面前,更是以学生自居。

在朱慈烺的心中,也是十分崇拜朱常武的。此时此刻,即是自己说服不了对方,那就只能去请外援,怎么看,朱常武都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去问老师?”原本情绪还有些激动的朱慈烺,在这一刻,人瞬间变得冷静了许多。

要说,他不是没有想过去问朱常武,但自尊让他并没有这样去做。

他可是大明的皇太子,未来大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怎么可能事事都去请教一个只是长了他两岁的臣子呢?

再说了,军事上依赖朱常武就足够了,政治上的事情也要求助的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了,岂不是再对别人说,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本事的,是事事都靠着其它人上位,靠着他人相帮的皇帝吗?

这种思想作祟之下,朱慈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求助朱常武,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发两封礼貌上的问候电报而已。

朱慈烺想要独立,然后自己做出一番成绩来,到时候朱常武能夸奖他一句,能力不错他便心满意足。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十分的骨感。大朝会的事情一经传出,朱慈烺就清楚,凭自己的实力还真做不好这件事情,虽说他现在拥兵十五万,算是小有实力,但京师的防御也不是摆设。

想要以武回京有所建树,倘若是得不到朱常武的支持那是万万做不成的。

“那孤就发个电报问问老师?”一会的工夫之后,朱慈烺想了一个明白,便小心翼翼地问向着方一藻。

这一会发问,自然不是真的征求其意见,不过就是找一个台阶下而已。方一藻人老成精,自是知道要怎么样的配合。“太子殿下,正该如此呀。”

ps:恭喜慧观草庐成为本书宗师。成为浪子写书十五年的第一位宗师。期待下一次可以出一个盟主,必然会大大加更。

宗师浪子已经很激动了,特为慧观草庐宗师加更十章。此为第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