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杀神 > 第五百九十七章 父皇在做什么

大明杀神 第五百九十七章 父皇在做什么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来二去间,这得耽误多少时间和工夫?

再说了,加强地方的管理,派一些得力干将和大臣来,这是朱常武的要求。人家崇祯所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已,何错之有?

大义是没有错的,让人挑不出毛病,若是朱常武因此而回,不管做什么都没有足够的底气,那他回去做什么?

改变不了太多,那不如不去改变,反正这些新官员的上任需一定的磨合期,等到他们真正站稳脚跟,想要为难新政的时候,那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在看情况做出改变也不迟。

朱常武摇头拒绝了宋献策的提议。“先由得一些小人蹦跶,我们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俘虏的鉴别工作要做好,可用之人都挑出来,我们现在的兵力还是太少,很多事情想要做成都没有足够的条件来支持,先稳定南地局势这才是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是的公子,那张尚书和胡大都督那边要如何回复?”宋献策点头答应着,可显然他对于朝廷的一些变化,心中还是有些忿忿不平。

“不用回复,一切照常。”朱常武轻描淡写般地说着。

即是不能改变一切,那就先顺从好了,反正不管是崇祯还是五皇子一系的人,都不敢对张奡还有胡云峰这些炎王一系的人怎么样。

这是底线,若是谁敢在这方面出手,朱常武就不需要顾虑一切,少不得就要大开杀戒,真惹急了他,便是把皇帝掀下马也并非是不可能。

朱常武没有出手的意思,在他眼中,先解决了手中的俘虏,把能用之人编排成军才是当前的正事。可同样的事情,别人却是不能观之看之。

应天府。

做为大明陪都,这里也是有皇宫的。

不仅有皇宫,还有东宫,最早那个天下最没有争议的皇太子朱标就在这里住过。

皇太子朱慈烺现正住在东宫之中,大明京师中他是留有眼线的,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他很快就知晓清楚,然后破天荒的长这么大第一次砸了手中的玉杯。

不怪朱慈烺生气,自己好好皇太子当着,突然间出现了五皇子一系,若是能舒服才是怪事。

只是心中不舒服就不舒服,毕竟五皇子一系实力也就那样,不过就是一个被新政打压下的孔氏,外加一些个不得志的官员拼凑而成,都没能放在他的眼中。

但这一次朝会上的官员调整,让朱慈烺无法在等闲视之。

涉及到这么多大员的工作调换,身为大明皇太子,竟然在事先一点都不知情,这本身能代表的东西就有很多。

甚至深思下去的话,这会不会是他失宠的一种标志呢?

朝廷大员,惯会揣摸帝王的心思,踩低捧高更近乎成为了一些臣子的本能。

你得势之时,他们恨不得把心给你掏出来,就是为了证明他们对你的忠心。

你失势的时候,那又是另一副样子。距离你八百丈远就想要绕道而行,好似你就是一个带着瘟疫之人,距离你近了,就会受到不好的传染一般。

从小就在皇宫之中长大,见多了这种事情的朱慈烺,更加清楚,一旦那些大臣们认为自己失了势,会如何的去捧五皇子。

或许为了证明他们的决心,更会主动的与自己切断关系,更甚者,会踩上自己几脚都是正常之事。

以前在京师的时候,常听人说应天府做为陪都,来到这里的官员不管是不是有能力,时间一长,都会被消磨斗志,最终成为养老派。

那个时候朱慈烺听到还不以为然,认为这分明就是应天府的官员自己不努力,这才被边缘化而已。

可是现在,事情轮到自己身上了,朱慈烺才知道,大家所说不错。

想自己可是大明的皇太子,那是法定未来的大明继承人,可是现在,一样对于京师中发生的事情束手无策,那哪里还能指着这些应天府的官员去做些什么?

他们再厉害,还能比自己这个公认的皇太子更有话语权不成吗?

“父皇呀,你到底在做什么?炎王刚打了一个大胜仗,解决了我大明南五省的危机,你现在就想着卸磨杀驴?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炎王是那么好相与,那么好欺负的?以为像是之前大明的那些首辅还有带兵将军,看他不顺眼了,随便一个罪名就可以治罪的吗?”

“大明有现在,炎王才应该是居首功之人呀。”朱慈烺于心中这般的想着,他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比如说,打着为炎王鸣不平的愰子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至少也要让京师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知晓,他对这件事情是有不同意见的。

他要借机而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是,他要借着朱常武的名头说事,是有些利用之嫌了。但他是真的在心中为其鸣不平,而且他一旦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之后,也等于是对崇祯的一种变相打击。

你看看吧,连亲儿子都不支持老子的做法,那崇祯做出这样的决断是不是真的错了呢?

可以想见,朱慈烺真的提出了质疑,且还是在没有和崇祯商量之前,来了这么一出,这对于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是有一定影响地。

可这怪得了谁,是崇祯先不与儿子商量的,难道儿子要做什么事情也必须要与做父皇的商量才行吗?

叫来了阁老兼礼部尚书方一藻,朱慈烺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方一藻从京师来到了应天府,跟着皇太子又来了,他就已经没有了选择。

只能选择跟在朱慈烺的身边做事,且身上也被贴了一个大大的皇太子的标签,除非他死,不然都是揭不掉了。

初时,他感觉这样挺好的,以后的大明一定会交到朱慈烺的手中,他做为从龙之臣,以后的前程自是没有话说,便是连儿子方光琛的前程,他一样也可以照拂一二,毕竟现在的朱慈烺是这样的年轻。

但谁也不曾想到,京师的情况会如此的诡异,竟然又弄出了一个什么五皇子系来。

之前,方一藻担心的就是三皇子定王朱慈炯,毕竟论身份,他也是嫡出皇子,是有机会与朱慈烺一叫高下的。

但炎王似乎看出了这一点,早早就把定王弄到了军队之中,北上而去,这个顾虑没有了,大明的未来也就等于是定了性。可谁想到,事情说变就变,五皇子是什么鬼?

何时大明不看嫡而重视庶了呢?

再说,五皇子朱慈焕才多大,更是没有任何可拿手的政绩出来说事,便是连母妃都早不在人世。现在虽然袁妃愿意站出来支持他,可毕竟是一个妃子,又怎么可能会是天下之母周皇后的对手?

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人,确还想要染指那个位置,在方一藻看来,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甚至这是一条取死之道。

可以说,方一藻的想法就是很多大臣们的共同想法。像是五皇子一系出现了,但依然还是没有多少大臣靠过去,正是这个道理。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崇祯竟然开始支持五皇子了,这一次涉及到多位重臣的位置变更,最终得利最多就是五皇子一系。这种变化,自然而然会让一些大臣的思想出现松动,更甚者,便是突然改弦易帜也并非是没有可能。

朝堂之上,很多时候不是看你个人能力如何?其实能走到这个位置的,大多数都是能力出众之人,不然也无法从底层冒头而出,成为重臣。

走到了重臣这个位置,比的不是能力,而是靠山,是眼光,是站队。

选择了正确的队伍,自然可以为自己的前程加成,从而身居高位而不倒。

反之,选错了队伍,很可能就会由今天的高高在上,变成明日的一文不值,甚至是人人喊打,或是有着牢狱之灾都是有可能的。

就像是他方一藻,是铁杆的保太子一派,那如果以后五皇子得了大位,他会有好果子吃才是怪事。

现在朱慈烺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甚至连父皇崇祯的面子都要扫一扫,方一藻需要做的就是完全的支持他,因为支持朱慈烺就等于是在支持自己。

不愧是大儒出身,经方一藻润笔之后,一篇看起来华丽的文章就此出炉。上面的文字可谓是字字珠讥,即表达了皇太子朱慈烺的态度,又让人看之无话可说,从中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个挑,是指从大义上挑不出毛病,这就可以避免有人因为这道奏章中的某个话语或是断句来找朱慈烺的麻烦。

“很好,很不错。”朱慈烺看着这墨迹未干的奏章,很是满意的颔首点头,跟前还说用了两个好字。随后这才说道:“把奏章着人送到京师,先送到阁老手中吧。”

不送给崇祯,那是担心,这道奏章会有留中的可能。

送到当值的阁老手中就不一样,凭着这上面落款是他朱慈烺的大名,那就没有任何一位阁老敢压下不发。相反,为了撇清关系,只会让更多的阁老看到这篇奏章,那就自然会让更多的大臣们知晓奏章的存在和里面是有什么样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