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杀神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称兄道弟

大明杀神 第五百六十五章 称兄道弟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也是在晚上的时候才得到的消息,大明海师大胜郑氏海师,将对方的八十多艘战船都给收拾了。

经此一役之后,郑氏应该会消停一些,至少短时间内无法在给大明添什么乱,像是帮着倭国运输物品和兵力的事情也应该可以消停了。

崇祯早就得到了情报,倭人从嘉兴府运送了不少大明好东西回国,倭国那边又派了不少的兵力到了嘉兴府,而帮着做运输的就是郑氏海船。

大明早已经禁海,便没有什么海上力量,以前知道这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却是不一样子,大明终于有了自己的海师,一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可以进行制止。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都没有想着控制大海,或是说想着凭借辽阔大海打出去,把大明的触角伸向四方,就算是皇帝,他的眼光也是充满着一定的局限性,他只是单纯的不想看到有人在自己的地盘里为所欲为。

朱常武则是不同,他早就知道倭人从嘉兴府运了不少的好东西回到倭国,他并没有阻止,不是没有办法阻止,而是以后连倭国都要被他征服,那东西只要不是损失了,送到哪里去也只是换一个暂时的保管人而已。

等到他抽出空来,那就是连本带利讨债的时候。

对于朱常武的想法,崇祯不知道,袁妃更不知道,如今她倒在崇祯的怀里,想的只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挑拨崇祯与炎王间的关系,只要他们相互猜疑的时候,自己才有机会去浑水摸鱼,去壮大自己的实力。

“恭喜皇上,我们大明终于有了自己的海师,说起来,臣妾从小到大还没有见过海呢,真想去看看。如果可以站在海师的大舰之上,一定是很壮观的事情吧。”

袁妃似是在感叹,给人的感觉很是向往。可这一切听在崇祯的耳中,他却是半句话都没有说。

没有人比他自己还清楚,所谓的大明海师,不过就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罢了,这个海师与他可是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崇祯甚至都不知道这些海师是怎么突然间出现,又变得如此厉害,轻易打败郑氏海师的。

所谓的大明海师,里面没有一个是自己人,想必听自己话的人也不会有很多。这样的海师,就算是真的邀请自己去,他还要考虑再三,还要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又怎么可能会如袁妃所说,去海船上坐坐,去大海中走走?

难道不怕被扔进海里喂了鱼?

这就是崇祯的纠结点所在。大明没有海师的时候,他渴望其存在,可是现在有了,他又担心不受其掌控。

这就不免让人多疑,崇祯也就想到了大明的禁海之策,想到了首辅范景文递送上来的那道打破禁海之策的折子。

这道折子已经递上来几天了,崇祯之前还在考虑要不要批了。现在看来,还真是不能批。只要还有禁海的政策在,主动权就还在他的手中,终有一天,大明不需要海师的时候,就可以以此为由,停掉现在由着朱常武掌控的大明海师,那时,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你朱常武不是总强调明法吗?现在我以法对之,他总是无话可说的吧。

还有这个范景文,明明不是朱常武的人,可是现在,却甘愿受其驱使,实在太让人失望了。他也是应该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合适的首辅人选。

想着这些的崇祯,却从未去想,范景文为什么会这样去做?

做为大明的首辅,就算是朱常武对他有推荐之恩,难道他就一定要对其俯首帖耳?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海货的出现,大海上竟然有这么多的食物,这才是让范景文改变态度的原因所在。

大明很大,人口也不少,正因如此,吃饭永远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以前大明有粮,那是因为只要有钱,中原和南方的粮食都可以运到北方,卖上一个好价钱。但是现在,南五省出现了战火,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粮食运输通道自然而然就被关闭。在没有了支持之后,范景文就不得不考虑怎么靠自己满足肚皮问题。

现在好了,大明海师可以提供大量的海货,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海货不仅能够满足口腹之欲,味道还很好,有这么好的路子,他怎么可能不打主意,这才有了他主动送上开海建议的奏章。

就像是崇祯,今天晚上宴请众臣的时候,餐桌上可是没少摆放着各种海货。可这才过去了几个时辰,他就要想着靠禁海之策来对付并不听自己话的大明海师。

这还真是吃饱了就骂厨子。

“皇上,臣妾兄长那边应该接到我的信了,他是一定会尽心为皇上办事的。”躺在崇祯的怀中,可以感受到这个男人心有些乱,袁妃就知道自己随意一提之后,就有了效果,现在更是主动加码。

“嗯,你兄长那边要好好联系,只要他们提出的要求不是太过分的话,朕看在你的面子上都可以答应。”崇祯说着话,还伸手用力搂了搂怀中的袁妃。

“多谢皇上。”袁妃娇羞般地说着。然心中却不这样去想,她都可以猜到,崇祯会重视自己的兄长还有马进忠,所看中的就是他们手中的十几万兵马。

十几万兵马对于大明而言,未必分量就有多重,重的是这是一支绝对不会听朱常武命令的明军,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会的对话,袁妃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让崇祯对大明海师有了不满,那就是对朱常武有了不满。同时还加重了对袁积安的重视。想到这里,她就感觉到自己像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

而被袁妃和崇祯提及的袁积安。

此时已经不在富池镇,而是去了附近的武昌府,如今正在马进忠的府上与其把酒言欢。

两个各怀心事的人,坐在一起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相互看不顺眼。

袁积安的眼中,马进忠曾是左良玉的人,你的主子都投降了大明,做属下的就应该跟随着一起,而不是想着自立门户。不然就是不忠之举。

马进忠的眼中,袁积安就是一个靠着皇妃妹妹上位之人罢了。本人是没有什么真本事的,若是有,袁祐被朱常武所杀,你怎么不去找他报杀父之仇,反而还要躲在富池镇中呢?

说起来有些戏剧的是,两人是互相看不顺眼,但又不得不在一起。

就像是袁积安需要马进忠的十万大军,来加重自己的话语权。马进忠需要袁贵妃在宫中的关系来为自己争取更多。

但不管是怎么看对方吧,现在联合却是对两人都有利的事情,那自然而然的就走到了一起。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先不说两人原本就没有仇恨,就算是有,以这两人的性格,只要接下来的合作对他们有利,他们也可以做到视而不见。

大年三十的夜晚,两人面对面而坐,由起初的试探,到了现在的称兄道弟。

不是说称呼上改变了,两人就真的是一家人,或是说穿一条裤子。对于他们这样有野心,但又清楚自己真正实力之人,称呼算个屁。有必要的话叫对方爷爷都可以。称呼改变只是拉近双方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方便于去试探套话而已。

“袁老弟,你说皇上真的能接受我吗?我可是曾经跟着左良玉一起背叛过大明,现在左帅已经没有了兵权,听说还做起了生意。大哥我可不会做生意,如果真有那一天,可是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马进忠笑吟吟的说着,还有意拿左良玉打比方,还是为了进一步的试探。

袁积安一点也不傻,如果他真傻,就不会带兵离开苏州,更不会在来到了富池镇的时候,还在不断扩军了。

他的行为,注定着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马大哥,左良玉能和您比吗?他可是先被明军俘虏,之后才不得不投降的。他那最多就算是顺势而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马大哥却是不同,您现在手握十万大军,人身是自由的,主动权自然也就在马大哥的手中。提些条件怎么了?”

说着话的袁积安,说着说着,还伸出手拍了马进忠的臂膀,“马大哥,在小弟看来,您之前只是提出想当一个独立的大将军要求,还是有些保守了,您应该主动提出当副元帅的。”

“副元帅?”马进忠听到这里,全身就是一震。

能够当副元帅当然最好了,那就等于是仅次于朱常武之下的存在,那个时候真正能管到自己的就没有几人,那才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对,就是副元帅。不仅如此,马大哥还应该上报朝廷,说是为了维护湖广的秩序,您就呆在这里哪也不去才对。”袁积安继续的说着的时候,还打了一个酒嗝。

“这样真的可以?”马进忠听到这里时,只感觉到全身的汗毛在这一刻都竖了起来,如果真可以这样的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