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千山默 > 第10章 针灸之道艺更深

千山默 第10章 针灸之道艺更深

作者:唐千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5 03:07:11 来源:蚂蚁文学

眼见众人纷纷散去,何冲带领着慕容羽来到谷中唯一的炼药房。炼药房的位置稍微远离居住区,沿着一条狭窄而蜿蜒的小径行进而上,紧紧依附着山体而建,藏于山体内部。炼药房外怪石林立,奇花异草簇拥。

推开一扇巨大的木门,映入眼前的是一个山洞,山洞内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山洞高约四十余米,长约五十余米,宽约三十余米,上窄下宽,虽不是很宽敞,却也不算小。山洞的顶部依北斗七星格局镶嵌着七颗诺大的夜明珠,辅以日月星辰,鬼斧神工,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错觉,仿佛置身于白昼之下。

山壁两侧被人工开凿的异常光滑,宛如平地,山洞内摆满了各式的木架,架子直抵山洞顶部,有的架子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书籍,有的架子密密麻麻的摆着各种瓶瓶罐罐。很难想象这神乎其技的巨作,到底出自何方神圣。

山洞正中心位置,有一方高台,高台的地上清晰的刻画着九宫八卦,一尊青铜铸就的丹鼎立在上方,倒也平添了几分异样,也不由得让人觉得诧异,若不是大师兄带自己来此,慕容羽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甚至觉得恍如来到了,一个得道的方术之士炼丹之所。

慕容羽打量着四周,满脸的好奇,心情又是紧张又是异常的兴奋。

或是受他情绪的影响,或是想起了往日师兄弟们一起学艺的种种,亦或是想起当初自己也如同此刻的小师弟一般。

何冲微笑着说道,“小师弟不必诧异,这地方本就是一方术之士修身之地。早些年间师父行走江湖之时,救过那方士的命,后来群雄割据江湖动荡不堪,方士便将此地赠与师父作以避世所用,因此有些道教残迹也不足为奇。以后你便来此处跟我学习如何识药用药。”接着又是说道,“所谓医者必须懂得辩症识药,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小师弟,这些道理你可明白?”

“还请师兄教诲。”

何冲并没有直接答复慕容羽,只是踱步到一侧的架子旁,架子上摆满了瓶瓶罐罐,只见每一个罐子上都贴着标识“白芍““蔗草““五味““川芎““人篸脚“...各种中药药名,也不乏有人人畏惧的“砒霜”“狼毒”等各种毒物。

“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万物相生相克也相互循环生生不息,所谓‘毒’者,无处不在,所谓‘药’者,随毒而生。故而,硫磺畏朴硝,人参畏五脂,官桂畏石脂,水银畏砒霜,是为相生相克。你且看这满室的药物,又何尝不是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相互依存。故而医术与炼丹术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师弟谨受教。”

“小师弟,你抄书也有五年有余,书中记载也俱已铭记于心,如今缺乏的便只剩下如何辨穴施针,依病施医,对症施药。《黄帝内经·灵枢》篇曾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后经武学大家加以研习,才有了现在的点穴之术。即日起,为兄便教你如何辨穴识位,施药治病。”说完,不知从何处搬出一尊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则针不能入。

“是,师兄。”

慕容羽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铜人,从外观上看这尊针灸铜人由青铜制作而成,身高一米六,铜人的外表由黑漆涂成的经脉连线,经脉线上分布着各个穴位,而每个穴位由不知用何物凿穿的小孔标识着。边打量,边不由得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曾经抄录过的《铜人图经》一书,书中详细记载了人体的354个穴位,以及穴位的位置,与眼前的铜人相差无几。

“遍体疥疮痛痒不堪,该如何诊治?”何冲边问道,边递过来一包银针。

“医书有言,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余姑试之,特泻心包络之荥穴劳宫复借曲池。应当针劳宫曲池各泻三次。”

“你且施针与我看。”

慕容羽摊开羊皮卷轴,取出里边儿的最长的一根银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施针,之前的理论都是书中看来,不由得心里发憷,没有一丁点的底,手也不由得抖了起来。他握着银针对着劳宫穴扎了进去,手刚拿开,银针却直接掉落在地面上。

“重新扎。”

慕容羽拾起掉落的银针,这次用足了力气,银针直没入铜人体内,只剩下半寸不到留在外面,生怕银针再次掉落。紧接着又是用力扎出第二针曲池穴。

“师兄,这样对吗?”

“你这种扎法恐怕有多少病人都被你扎死了。”

慕容羽不由得脸红起来。

“你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还请师兄指点。”

“所谓施针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你且记住,施针过程中切不可手抖,速度一定要快准狠。凡刺浅深,惊针则止。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出针贵缓,急则多伤。《素问·刺要论》篇有言,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所以扎针前首要是先选好针,切不可盲目施针。”

说罢,何冲拿起银针,手指颤动,飞快的扎出第一针,紧接着又是扎出第二针。手法精湛,看的慕容羽不由得眼睛都直了。

“小师弟,你可明白了。”

“明白了,多谢大师兄。”

“既然你看明白了,那就自行练习吧。等你什么时候练习会了,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再来找我。”

“是,师兄。”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过得倒也风平浪静。

李凝香每日按时过来给他送饭,陪他闲聊片刻。

剩下的时间他不断地尝试努力学习着针灸之法,累了就坐在地上翻阅着炼药房中的藏书。

时不时的跑去向大师兄请教针灸手法,看着如此聪慧又如此好学的师弟,何冲倒也是倾尽所学毫不藏私,不多时日便也学了七八分模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