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92章 中国版《老人与海》

文豪1978 第592章 中国版《老人与海》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17: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朝阳一转头,笑了起来,「江珊啊,怎么样?在香江待的还适应吗?」

「公司的同事很照顾,都挺适应的。」江珊回了一句,又冲谢靳问好:「谢伯伯好!」

谢靳问:「你是江淮延家的江珊?」

「是。」

「怎么来香江了?」

林朝阳替江珊解释道:「有部片子里的女二号很适合她,让她过来演演看。」

江珊朝林朝阳投去的感激的眼神。

谢靳点点头,「小江珊条件确实不错,好好演戏,以后说不定又是个巩俐。」

江珊被谢靳夸的有些迷糊,「谢伯伯您过奖了,我连电影都没演过呢。」

「慢慢来,不着急。」

林朝阳又问江珊:「你那部戏什么时候开拍?」

「得下个月,张国荣那边档期太满了,这段时间就在公司培训。」

在内地,演员就是演员,像江珊这样的专业院校出身分到专业院团后直接就可以演戏了,哪怕是跑龙套,那也叫演戏。

但在香江不同,很多新人都是从训练班学员开始的,除了学习和锻炼演技,

社交礼仪、妆发技巧等技能的培养也是少不了的。

林氏这几年也签了一些艺人,原则是贵精不贵多,培养力度比TVB演员训练班之流高了不知道多少。

演技、音乐、舞蹈、造型、健身、公关一整套流程完全是奔着培养巨星去的。

江珊聊着来香江大半个月的经历,神色间很是兴奋,对她来说这些天所有的见闻都是新鲜的。

除了语言、饮食等方面还需要习惯之外,她对现在的一切都很满意。

「那就好。晚上我和玉书请老谢吃饭,你也一起去吧。

1

江珊年纪轻轻不太愿意参加这样的聚会,但她察觉到不远处林氏员工的微妙神色,也立刻明白了林朝阳的用意,这是林叔叔怕她在香江受欺负,在给她撑腰呢。

「好,谢谢林叔叔。」

江珊跟林朝阳两人聊了一阵便走了,林朝阳则和谢靳跑到会议室听人汇报《

赤壁大战》的票房和海外版权运营情况。

《赤壁大战》的大规模上映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在这之外的其他国家基本都是以版权买断的形式在运作。

相较于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巨大的票房收益,这部分受益很低,目前仅有350

万港元,也侧面印证了《三国演义》这个IP最大的受众还是在儒家文化圈。

「这个电脑游戏也能卖这么好?」

谢靳指着幻灯片投影,满脸稀奇。

《赤壁大战》的同名游戏由砂糖游戏开发,在年前就已经上市,借着电影在儒家文化圈的盛行,销量表现不俗。

发行3个月,累计销量达到了56万套,其中日本市场表现最为亮眼,贡献了近半销量。

单款游戏销售额1.12亿港元,创下了砂糖游戏迄今为止的最好成绩,也为砂糖游戏的国际化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些天玉郎机构对外公布《赤壁大战》的销量表现,股价因此大涨5.2%。

「联动效应嘛,况且《三国演义》在东亚、东南亚各国本身就很有影响力。

谢靳喷喷称奇,「在商业上,香江电影领先的还是太多了。」

谢靳算是国内最早一批觉醒商业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的导演,他对于文艺界只能靠国家拨款的现状不满。

认为文艺界的人应该改变观念,建立商品经济的意识,多次在媒体和公开场合呼吁过,可惜没什么卵用。

「照美国还是差得远,还得努力。」陶玉书说。

聊完了电影版权的运营情况,陶玉书叫来了财务,黑色的皮箱沉甸甸的落在桌子上。

陶玉书直接让人打开了皮箱,一整箱八卦红映入眼帘,谢靳不由得瞳孔微缩,呼吸一滞。

「《赤壁大战》给林氏赚了大钱,大家都有份,这份是你的。」陶玉书说道。

谢靳眼中闪过心动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清明,「我的酬劳已经拿过了,这不合适。」

谢靳是巨星影业的负责人,巨星影业是《赤壁大战》的投资方之一,谢靳自然要避嫌。

「我说合适就合适,这个属于红包,别人说不出什么来。」

谢靳还是摇了摇头,「公司赚的已经够多了,这份红包———”」

他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就算了吧。」

《赤壁大战》投资方有四家,分别是林氏影业、香江年代影业、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沪上巨星影业公司。

因为投资方众多,合同也相对复杂,总结而言,林氏影业因为占据了投资的大头、制作团队和海外发行渠道优势,占据了电影收益的近八成。

剩下的两成才由年代影业、合拍公司和巨星影业分润,可即便如此,也已经让几家公司大赚特赚。

巨星影业当初在《赤壁大战》上投资了200万人民币,获得近550万人民币的回报。

这个数字对于林氏影业不起眼,但对于巨星影业、对于沪影厂来说却是天降甘霖。

国内的电影制片厂投资电影,从来都是亏钱的,可巨星影业投资《赤壁大战》却大赚了一笔。

在国内电影界绝对要算凤毛麟角了,这段时间沪影厂上下为之振奋,感觉找到了市场化道路的捷径。

「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若是按照林氏影业的规矩,你要拿的比这还要多。

就是因为你的情况特殊,我才说这是红包。

你常年在外拍戏,这些钱就当是给家里人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提到家里人,谢靳沉默了。

不夸张的说,他在电影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站在了这个国家乃至亚洲的顶端,但这背后却是长久以来对家人的忽略和亏欠。

他和妻子育有三子一女,除了大儿子身体健康,剩下的三个子女在智力上都有些缺陷。

多年来谢靳收入不菲,可家里的经济情况却始终不乐观。

《赤壁大战》拍摄期间,儿子阿三去世,他也仅仅是停工了三天。

陶玉书提到家人,见谢靳沉默不语,她说:「这样吧,我给你们厂里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就说是我们林氏影业对你的特别奖励。

《赤壁大战》光是票房为我们公司赚了三个亿港元,特别奖励一下你这个劳苦功高的导演,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陶玉书的安排周到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谢靳最终朝她和林朝阳拱了拱手「那我就愧领了!」

「别有压力。林氏的规矩你又不是不了解,只要电影大卖,导演、编剧和主演这些主创每个人都少不了分红。

老陈家小子拍了一部《霸王别姬》,拿的钱比你多多了。

你这个当叔叔的还得努力才行。」

林朝阳的打趣让办公室内的气氛轻松了下来,谢靳也放下了心理负担。

傍晚,林朝阳将请客地点选在了杭州酒家。

他找了李翰祥和吴思远两人陪客,两人从改革开放之后就与内地电影界多有交流,跟谢靳也算是熟人。

另外就是江珊这个年轻人,她来参加聚会纯粹是当个食客,顺便增长一下见闻。

听着长辈们说着香江、内地电影界的各种奇闻异事,她感觉今天大开眼界,

不虚此行。

当然了,更让她感到心动的是,大家提到的电影片酬和分红。

一部大卖电影分红上百万港元,从小生活在燕影厂的江珊第一次意识到电影是这么赚钱的工作,她心中不由得以未来的演艺生涯充满了憧憬。

又过了大半个月,杜峰领着陈岚住进了深水湾75号别墅。

陈岚上个月刚刚退役,转业到了燕京市公安局,要不然她也出不了国。

她和杜峰的婚期定在了国庆期间,这次来香江是杜峰要带她买些珠宝。

杜峰如今身怀巨富,结婚当然不能寒酸。

「你婚房买哪儿了?」陶玉墨问他。

「丽景花园。」

「土,那边都奔着机场去了。」

「你懂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的房子贵,一万一平,别管我住得多远,谁不得说一声大款?」

「那也是土大款。」

陶玉墨对陈岚说:「买珠宝你可别听他的,审美土的要命,我替你去参谋,

保证让他大出血。」

陈岚笑容温婉,「其实也用不着买什么,他非得折腾一趟。」

说起结婚的事,杜峰有些遗憾,「要依我的想法,婚宴就在钓鱼台摆它100

桌。再开上三五十辆大奔,先在长安街逛一圈,再在二环上跑一圈·—”

杜峰的想法很大胆,但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他敢这么办,不用陈家说什么,他爹就能先把他的腿打断。

以两家长辈的想法,这场婚礼肯定是越低调越好。

形式上不敢张扬,杜峰只能把心思用到其它地方,比如陈岚结婚时戴的珠宝,比如两人婚礼穿的礼服和婚纱——.·

好不容易结一次婚,不奢侈一把他实在难受,感觉赚这么多钱完全没意义了。

香江只是两人的第一站,接下来杜峰还打算带着陈岚去欧美逛一圈,主打的就是有钱任性。

用陶玉墨的话来总结就是一个字:骚包!

刚刚过去的四月,国家才全面放开了粮油购销价格,最后一批粮票、油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一心花钱的杜峰多少沾了点资本家的丑恶嘴脸。

他在香江待了快一周,足迹遍布香江各处高档商场,挥金如土。

这天晚上,他和陈岚带着一堆战利品从外面回来。

跟林朝阳打听起了深水湾道的房价,「姐夫,你这房子现在多少钱?」

「不太了解。怎么着?想买房啊?」

「投资嘛,现在香江房价涨的那么好。买了房子,以后来香江也不用麻烦你们了,我听说你们旁边包家的别墅现在空着呢,你帮我打听打听呗。」

见杜峰不是开玩笑,林朝阳正色道:「不用打听。」

「为什么?」

「因为人家不会卖。」

深水湾道早年因为李嘉诚都发迹而成为香江最为知名的富豪区之一,这些年随着房价上涨,这样的资产本身就稀缺,

前几年林朝阳夫妻俩搬到了这里,身价赠赠赠的往上窜,三四年之间便稳坐香江十大富豪宝座。

香江人历来迷信风水,林朝阳夫妻俩的发迹史更令香江人坚信深水湾这地方是块风水宝地,许多小报媒体还专门报道过这件事,引来了诸多市民的瞩目。

如此也就导致了深水湾道的豪宅在这两年地位越发尊崇了,许多富豪都盯上了这里。

可惜住在这里的无一不是香江巨富,李氏家族、许氏家族、包氏家族、嘉道理家族1992年香江GDP为5750亿港元,而住在深水湾道这些家族的财富加在一起,达到了香江GDP的20%。

包玉刚过世之后,他家的深水湾道77号别墅被分给包家四女和四女婿,偌大的豪宅就空在那里。

说白了,住在深水湾道的富豪不差钱,如果不是出现重大变故,像深水湾道豪宅这种级别的资产,他们是轻易不会出手的。

听林朝阳说完了包家的情况,杜峰有些遗憾的感叹道:「有市无价啊!」

「你要是真想买,可以加价啊!」

陶玉墨充当起了狗头军师,杜峰对她的主意之以鼻,以他的身家砸得动包家那样的巨富?

「瞎!包家有钱是不假,但现在都分家了,你表现的有点诚意,未尝不可以。」

杜峰想想觉得陶玉墨的话好像也有点道理,他看向林朝阳。

「你就别听她瞎出主意了。这别墅说到底也是房子,你能加多少?人家说2个亿,你买不买?」

深水湾道别墅有市无价,根本没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若按照香江这几年的房价走势,像林朝阳家的75号别墅价值七八千万港元肯定没问题。

包家的77号别墅地理位置比这里更好,规模也更大,要价1亿朝上是正常价。

但既然是有市无价,那加价肯定不能太寒酸。

2个亿,即便杜峰能掏得出,也足够让他肉疼了。

这几年他生意发展顺遂,财富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心态也有些膨胀。

今天林朝阳这么一说,倒是让他清醒了点。

他感叹了一句:「真是不到香江不知道钱少啊!看来我的身价还是配不上深水湾道的豪宅,只能去半山买房子了。」

陶玉墨这时说道:「要不我那套房子卖给你吧。」

前两年林朝阳送了她一套半山豪宅,一直空在那里,也没人去住。

杜峰倒是知道她有套房子,但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听她这么一说,他还真来了兴趣。

「我那房子现在可抢手,梅艳芳上个月刚花了2000万在那边买的房子,你要是买了就跟她做邻居了.—.

陶玉墨把杜峰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林朝阳也不说话,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

陶玉墨一路把房子喊到2500万,杜峰还觉得物有所值,等陶玉墨得意忘形时,林朝阳才开口说:「她那套房子买的时候才九百多万。」

杜峰顿时感觉上了大当,「你900万买的,卖我2500万?周扒皮都没你心黑!

「姐夫~」陶玉墨娇嗔一声,来不及追究林朝阳的责任,又对杜峰说:「你别听姐夫瞎说。房子都买了好几年了,涨点不是很正常嘛,我这价格绝对童叟无欺。」

杜峰打着哈哈,「我算看出来了,你啊,就是逮着我羊毛!得亏姐夫提醒我一下,放心吧,打死我也不会买你那房子的。」

没到羊毛,陶玉墨满心失望,一个劲儿的埋怨林朝阳多嘴。

因为买房子,杜峰和陈岚又在香江逗留了几天,最终选择了中半山的一套复式住宅,物业总价1470万港元。

面积跟陶玉墨那套房子相当,坐实了她的黑心。

时间一晃已是6月,林朝阳的新作《猎人安布伦》在《当代》发表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单行本也于前天分别在内地和香江正式上架。

这部是林朝阳颗合了后世的两部电影所创作的,一部是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猎人》,一部是《多哥》。

《荒野猎人》的故事讲的是小李子所饰演的皮草猎人格拉斯在一次打猎途中被一头棕熊重伤后,被船长救下,又雇佣了两个人约翰和吉姆来照顾他。

但约翰无心照顾格拉斯,一心只想着将格拉斯的财产占为己有,残忍的杀害了格拉斯的儿子,并说服吉姆将格拉斯抛弃在荒野等死。

两人原以为格拉斯就会这样离世,但格拉斯凭借坚强的毅力在野性的蛮荒之地穿行了好几个月,终于回到了安全地带并开始了复仇。

《多哥》的故事讲的是1925年为了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们的性命,20名雪手与150只雪撬犬往返1085公里运送血清,一路损失惨重,最后历尽艰险终于完成任务的故事。

林朝阳在《猎人安布伦》这部中,分别提炼出了两部电影中的「猎人」和「营救」要素,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以「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我」是二十年代的社会学学者,为了了解兴安岭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我」深入兴安岭地区对人口稀少,渔猎为生的鄂伦春族进行田野调查。

却意外受伤,命悬一线,又恰逢突降暴雪,为了送我就医,鄂伦春族老猎人安布伦带上了他的驯鹿和猎犬开启了一场生死营救。

安布伦带着我,一路经历暴雪和低温的折磨,付出三头猎犬的代价打退了狼群的侵扰,物资却又意外丢失,饥寒交迫。

又在寒潮中与饿红了眼的东北虎狭路相逢,安布伦一人一犬勇斗恶虎,最终成功送我就医,救了我一条命。

最后安布伦带着他仅剩的一条残废的猎犬,回归了山林。

整部以「我」的口吻讲述,主角却是老猎人安布伦,将安布伦这样一个沉默寡言、坚韧不拔却一诺千金的人物刻画的柳栩如生,入木三分。

5月初在《当代》以头条形式一期发表,只短短几天便成为了文学界热议的焦点,同时也让这一期《当代》杂志重返巅峰。

各地书店、邮局内充斥着前来购买杂志的读者,根本不够卖。

「生老病死」四部曲的概念提出已经有四年多时间,《入师》《父亲》《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林朝阳用一部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印证了他所提出的概念并非是虚有其表,也为「生老病死」四部曲积赞下了超绝的口碑。

现在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面世,广大读者知道消息自然踊跃购买,竞相阅读,并且很快便形成了一股炙热的潮流。

32万份、81万份、117万份、140万份—

读者们汹涌的热情让销量萎靡多年的《当代》只用了一期杂志便重回盛年,

一个月的时间里1993年第3期《当代》就创下了140万份的销量。

即便是放在七八年前文学期刊最鼎盛的时候,这个数据也是一线文学杂志当中的者,更何况是文学杂志已经没落的今天。

《当代》编辑部乐观的估计,这一期杂志销量应该可以轻松突破200万份,由此可见林朝阳在中国读者当中的号召力。

当然了,《当代》的热销除了林朝阳的号召力,最关键的还是《猎人安布伦》绝佳的质量。

在这部里,主人公安布伦在明知前路危难重重的情况下,毅然选择送「我」就医。

一路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几度濒临绝境,却始终没有放弃,深刻的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让所有读者为之动容。

有许多读者在读过这部之后,给《当代》编辑部写信,将这部称之为「中国版《老人与海》」。

对于很多作家而言,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贴上「某某第二」、「XX版XX」的标签,但这样的称呼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读者们对于作品的认可和喜爱。

这些读者也并不是认为《猎人安布伦》就真的比《老人与海》差,他们只是迫切想寻找一个更具象的概念来表达自己在阅读过这部后的震撼感受。

「中国版《老人与海》」,就是读者们能想到的对这部最高的褒奖。

称呼的重点不在「中国版」,而在「《老人与海》」。

他们想说明的是,这部的伟大一如《老人与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