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90章 稍逊一筹,虽败犹荣

文豪1978 第590章 稍逊一筹,虽败犹荣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17: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姓林、作家。

徐帆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个名字,「林朝阳?」

「对。」

徐帆惊讶的问道:「叔叔跟他是朋友?」

「八十年代初他给李翰祥导演、谢靳导演写过几个剧本,你叔叔就是那时候跟他认识的。」江母说。

江母提到的那些电影徐帆都看过,只不过那时候她年纪还小。

林朝阳的名字可以说是她们这代人从小听着长大的,今天第一次听江珊说起她们家和林朝阳竟然还有这种关系,徐帆不免感叹。

「珊珊,你藏的可真深,以前竟然从来没听你提过。」

「我就小时候见过他,总共没见过两面。这次也是碰巧遇见的,我跟我爸去看望陈伯伯,他也去探病——」

徐帆听江珊讲着事情的经过,心中既有艳羡,又有惊叹。

一个电话就拿到女二号,还是跟张国荣一起演戏。

上一个跟张国荣演戏的内地女演员是谁?

巩俐啊,巩俐现在可是中戏的传说。

对了,还有丛珊,她们这些学生从入学就听说过,学校戏文系的陶老师是林朝阳的大舅哥,当年丛珊能出演《牧马人》就是陶老师通过林朝阳推荐给的谢靳导演。

认识大作家、大导演真是好,随随便便就有戏演,徐帆再次认识到人脉在电影圈的重要性。

几人一边聊着,崔洁也给江珊弄好的造型。

江珊的五官线条柔和,眼神明亮,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从进了中戏就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经过崔洁一双巧手的修饰,现在的她浑身散发着温婉大气、端庄典雅的美。

不像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反倒更像是成名多年的电影明星。

崔洁对着江珊相看了半天,很满意自己的手艺,称赞道:「珊珊身上确实有星味儿。那就照这个来,明天我再来给你化一遍。」

「是崔阿姨您的手艺好,谢谢您了。」

一旁的徐帆也跟着夸奖了两句,心中满是羡慕嫉妒。

待崔洁走后,徐帆也提出了告辞,她感觉再不走,自己的心态容易失衡。

紧接着没用半天时间,江淮延家闺女要去香江跟张国荣一起演戏的消息就传遍了燕影厂家属楼。

在制片厂,演电影从来不是什么新闻,但不一样的是江珊这回是跟张国荣搭戏。

尽管不愿承认,但如今的香江电影行业对内地的电影行业确实有碾压级的优势。

不光是市场表现、影响力,连演员之间也是这样,香江演员在内地演员面前天然高了一头。

人家演的电影就是受欢迎,就是票房好,很多内地电影界的人觉得,如果不是政策保护,内地的电影行业恐怕早就被香江电影冲垮了。

这不是大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实实在在的知道双方的差距,见识过那些录像厅里的狂热观众。

听说是江淮延走了林朝阳的关系,大家又忍不住聊起了陈怀恺的儿子陈凯戈,陈凯戈现在可是国际知名导演了。

许多人不由得畅想,如果当年他们能像陈怀恺和江淮延那样跟林朝阳交好,

现在子女说不定也能借到光了。

刚刚过去的1992年,市场经济的风在中国彻底吹了起来。

前有77级中文系聚会时的余雪松,后有江珊抛弃话剧演员的身份投奔影视行业。

一切似乎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林朝阳对此颇有些感慨,但也仅限于感慨,就像他总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人不可能裹足不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后世的江珊是个很可惜的演员,不管是长相演技,还是气质气场,都是她们那一代女演员当中的依依者,完全有潜力成长为巩俐式的人物。

内地电影界缺明星,陶玉书也有意捧自己人。

有江淮延这层关系在,林朝阳也乐意帮个忙,至于他的举手之劳在燕影厂内所引发的热议,林朝阳不了解,也不会关心。

一个多星期匆匆而过,正月马上要过完了。

没有俗事打扰,林朝阳的创作效率很高,只花了不到五天就写好了新的结尾,这几天又翻过头修改稿件。

速度快的话,十天半个月就能完事。

这天上午,他工作了两个多小时,正在院里散步,保镖小孙拿了一封信交给林朝阳。

这几年电话越来越普及,林朝阳已经越来越少写信了,给他写信的朋友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相熟的朋友联系他,也多是打电话。

等看到寄信人的名字,他就了然了。

信是陕西的程忠实写的。

「朝阳文兄:

你好!

前年进京时到小六部口胡同拜访,有赖李拓等人盛情款待,至今记忆犹新,

可惜当时你人在香江。

自逐县会议后,一别多年,不知你近况如何?念念。

去年11月拙作《白鹿原》在《当代》杂志分两期发表,全书约50万字,创作此书前后耗时六年,颇费心力。

幸好发表后反响极佳,受到了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心中深感惶恐之余,难免窃喜。

给你写这封信,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当代》计划3月初在京为《白鹿原》举办一场作品研讨会,编辑部方面诚邀文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我在燕京文学界熟悉的人不多,先前联系李拓,他欣然应允,又谈起你现在在燕京,因此厚颜来信—.

林朝阳跟程忠实认识很早,两人认识是在79年全国优秀短篇奖的授奖大会上。

之后又在《燕京文学》的黄岛笔会、涿县会议等场合见面,关系逐渐熟悉,

这些年林朝阳去了香江,联系就少了。

不过联系再怎么少,也总归是熟人。

对熟人,林朝阳一向优容。

他当即给程忠实回了封信,应下了这个差事。

写完信后,又过了两天,祝昌盛跑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朝阳,好久不见?」祝昌盛上前跟林朝阳握住手。

「你可是稀客啊!」

祝昌盛是《当代》的编辑,早年林朝阳的两部意识流《赖子的夏天》和《梵高之死》都是在《当代》首发的。

寒暄过后,林朝阳进屋给祝昌盛倒了杯茶,祝昌盛说明来意。

「我们《当代》打算给《白鹿原》办个研讨会「你来是为了研讨会的事?前两天程忠实刚给我写过信,已经跟他说好了,

到时候会准时参加研讨会的。」林朝阳说。

祝昌盛点点头,高兴道:「那太好了。」

接着他又诉起了苦,「唉,这几天请人,可把我腿都给跑细了。」

林朝阳调侃道:「《白鹿原》这么受欢迎,你们累点不是应该的吗?看样子这回研讨会规格不低啊!」

《白鹿原》发表已有3月有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作品的反响越来越强烈评论界欢呼雀跃,读者也是争相购阅,《当代》杂志一时洛阳纸贵。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代》自然要不遗余力的为《白鹿原》摇旗呐喊,把研讨会的调子尽可能的拉高。

祝昌盛笑着报了几个人名,总结起来就八个字:德高望重、名声显赫。

「你们还真是下功夫。」

「不下功夫不行啊,现在行业不景气,很多人已经把阅读这个习惯抛之脑后,一心向钱看了—」

绕了一会儿,祝昌盛小心的试探道:「我听说你的新作快写完了?」

「你听李拓说的?」

祝昌盛没否认,那就是了。

「现在还没定稿。」

「这是生老病死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了吧?现在文学界可是翘首以待啊!」

以林朝阳多年来与编辑们斗智斗勇的经验,他如何能察觉不到祝昌盛的意思。

「没那么夸张。」

「你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影响力,《入师》《父亲》《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在你的诸多作品当中也算是最受欢迎的一批了。

有这三部作品珠玉在前,大家现在对这最后一部‘生」可是充满了期待。

连我都知道,去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国内卖了接近400万册,要是算上海外销量,恐怕奔着1000万册去了吧?

出版一年销量近千万册,我当了这么多年编辑,还没听说过这么夸张的数字。」

林朝阳心想那是你见得少,别说国外,国内今年马上就有一部神作诞生,年销1200万册。

祝昌盛又说道:「不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受欢迎归受欢迎,但到底还是以美国社会和文化为背景,跟中国读者有一定的距离,基于这个原因,读者们对于你新作抱有的期望恐怕更高.」

他说了半天,见林朝阳迟迟不接话,就知道这事不好办。

「朝阳,你听说过最近评论界的言论没?」

「什么言论?」

「有评论说《白鹿原》横空出世,艺术成就不逊于你的《闯关东》,还有人说《闯关东》跟《白鹿原》比起来,气度略逊一筹。」

祝昌盛说话的时候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就差没把「激将」这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上个月的《文学评论》上确实有文章说过「《白鹿原》横空出世,无论从作品的深度还是技巧来看,都是最好的当代之一,艺术成就不逊于林朝阳的《闯关东》」这样的话。

但祝昌盛后面这句话就值得商榨了,他自己都说是「有人说」。

这样的言论一旦出现,就算林朝阳自己没看到,恐怕身边人也早就会向他反馈了。

《闯关东》诞生至今八年时间,可以说是横压当代,其艺术魅力和审美高度一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巅峰。

如此煌煌巨著,连林朝阳自己都不敢说以后能写出超越的作品。

如果现在突然冒出一部能将它掀翻在地的作品,那必然会震动整个文坛。

《白鹿原》发表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文学界的评价很高,《文学评论》的文章是少有的敢将《白鹿原》和《闯关东》相提并论的论调。

事实上,《文学评论》上的这个论调出来之后,文学界有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比如新一期的《燕京文学》上就有文章反驳了这个观点,这篇反对文章先是肯定了《白鹿原》的优点。

首先,生活描写扎实,内涵丰富,在农村题材的作品当中是罕见的。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的极为成功。

不管是刚毅沉稳的白嘉轩、狡诈好色的鹿子霖这些主角,还是朱先生、孝文、白灵、黑娃这些配角,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再者就是整体的可读性和历史深度,要超越了一般的当代。

肯定过优点,文章也直言不讳的谈论起了《白鹿原》的缺点。

无节制的x描写,部分情节经不起推敲(比如写白灵发动ue潮、鹿兆鹏让鹿兆海送白灵去张村等)。

还有为了追求丰富性,叙事过于繁杂,导致一些该出情绪的地方烘托不上气氛。

文章最后总结,《白鹿原》有的优点《闯关东》都有,《白鹿原》有的缺点在《闯关东》身上却看不到。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白鹿原》奇则奇矣,较《闯关东》还是稍逊一筹,但虽败犹荣。」

文章最后一句给《白鹿原》的艺术价值定了性。

稍逊一筹,虽败犹荣。

听着祝昌盛的话,林朝阳面色如常,没有露出任何情绪,「《白鹿原》写的确实很好,有人夸也是正常的。」

唉!

祝昌盛心里轻叹一声,知道激将法这套肯定行不通,说道:「朝阳,你的新书交给我们《当代》发表怎么样?」

祝昌盛把话说开了,林朝阳也不好装糊涂,他沉吟着说:「我已经跟花城出版社那边说好了·—.

「我知道你跟花城出版社一直合作的很好。不过现在我们的文学杂志确实不景气,你这么大的作家,要是连你都不支持我们,谁还能支持我们?

朝阳,我这不是卖惨,而是陈述事实,你得帮帮我们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祝昌盛现在已经是《当代》副主编,姿态放的如此之低,林朝阳也不好生硬的拒绝。

这场面要是让一些年轻编辑看到了估计能惊掉下巴,平时拒稿毫不留情的副主编竟然还有这样卑微的一面。

但这就是作家和编辑之间的现实,爱搭不理和高攀不起完全取决于作家的实力和名气。

「老祝,不是我不想给你这个面子,你也应该知道,平时联系我的杂志很多,给谁不给谁,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我们人文社不一样啊!我们可是国家级出版社,他们说破大天也是地方出版社。」祝昌盛茶里茶气,就差把自己说成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老话说的好,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编辑组稿,下限那就是用来突破的。

「老祝,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嘛。」

听出林朝阳的口风变软,祝昌盛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跟花城出版社商量一下,把杂志发表和出版的时间贴的近一些,这样的话对出版的销量影响也能小一些。」

「这—」

「朝阳,这几年国内文学界的情况你也应该有所了解,发展大不如前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一茬不如一茬。

以前我们的模式是编辑们挖掘好作品,先在文学杂志发表,再由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条产业链,也造就了前些年文学的蓬勃发展。

这几年好作品越来越少,文学杂志的销量和影响力也每况愈下,要是连你这样的作家都不愿意支持我们文学杂志,我们还能靠谁?

朝阳啊,你现在是我们中国文坛的领头羊、扛旗手,不能看着我们当代文学这么沉沦下去啊!」

见林朝阳态度犹豫,祝昌盛一番苦口婆心,又是撒狗血、又是戴高帽,把林朝阳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好吧。」

祝昌盛闻言顿时笑逐颜开,朝林朝阳拱手表示感谢,「感谢啊,感谢朝阳你对中国文学的帮助!」

林朝阳失声笑了出来,「老祝,你这大旗扯一会儿得了,小心《收获》《十月》找你算账。」

「我怕他们?终究是地方出版社!」

组稿成功,祝昌盛底气更足,气焰也更嚣张,就差横着走路了。

他又跟林朝阳要来稿子,细细看了前面两万字,只感觉林朝阳的文字越发的老辣。

两人约定等改完了稿子之后,祝昌盛再来取,说完他就离开了。

转眼到了3月,这天下午,程忠实到小六部口胡同拜访林朝阳。

「朝阳!」

见到林朝阳,一口陕普的程忠实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程忠实今天穿了一身宽大的白色羽绒服,衣着一如既往的朴素,不同的是整个人精神焕发。

他是昨天到的燕京,先后去了文协和人文社,把研讨会的事落实到位后,就来了小六部口胡同。

与他同来的还有陕西作家高建群和京夫,两人是给程忠实的作品研讨会助阵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朝阳跟程忠实寒暄了两句,能明显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对于绝大多数外地作家来说,能由人文社主持,邀请一众贤达,在名家云集的燕京举办一场作品研讨会,绝对算是人生中梦以求的机会。

聊了几句研讨会的事,林朝阳问:「《白鹿原》什么时候出版?」

《白鹿原》发表完有段时间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反响又这么好,按理说应该尽快安排出版才对。

「这部书人文社要重点推广,可能要到6月份才出版。」

说起出版的事,程忠实脸上笑容更盛,昨天人文社还和他谈到了《白鹿原》

的出版合同。

人文社给了他千字30元的稿费,这个标准已经是目前人文社之行的最高稿酬标准了。

《白鹿原》全书近50万字,也就是1万5千元,这是他创作生涯拿到的最大一笔稿费。

「这个稿酬·——.—低了点啊!」

程忠实笑了起来,「我不能跟你比,能拿到这些稿费已经知足了。」

林朝阳调侃道:「《白鹿原》这么受欢迎,单行本发行以后说不定就火了。」

他又正色说:「还是签个版税合同好一点。千字30元的稿费,若以版税计酬,可能也就一万多册。你不会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吧?」

一旁的京夫也说道:「我也劝过他。版税虽然是跟销量挂钩,能拿到的作家很少,但《白鹿原》这么受欢迎,完全可以试一试,亏也亏不了多少。可他偏不听..」

「你又不是不知道—」

程忠实对作品销量很敏感,主要是前几年吃过亏。

88年中原农民出版社打算为程忠实出版集《四妹子》,结果因为征订数太低迟迟未能出版,几番周折好不容易出版了,首印9000册。

结果出版社编辑来信,说由于销量低迷,出版社恐怕要面临亏本出书的风险,因而稿费的付款将以书折价。

当时出版社给他邮来了上千册书,程忠实至今都记得他从市邮电局一包一捆的将书拉回家,再扛上楼的心情。

那种难以启齿的尴尬、难堪和羞愧,他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了。

林朝阳听他说完这段经历哈哈笑道:「前些天祝昌盛还跟我夸口他们是国家级出版社呢,放心吧,人文社要面子,可干不出这种事。他真要是干了,我替你去伸冤,臊不死他们!」

林朝阳的幽默化解了程忠实内心的忧虑,他沉吟片刻说道:「好,那就听你的,跟他们签版税合同。」

在林朝阳家待了小半个下午,程忠实又邀请林朝阳去外面吃饭。

「不是我请客,是人文社招待这次参会的嘉宾。」

「人文社请客我就不去了。等下次吧,以后你出版赚了大钱再请我吃饭!」

林朝阳虽然拒绝了邀请,却无法让人心中产生丝毫不悦。

「赚大钱」这种话程忠实只当林朝阳是开玩笑,他朗声笑道:「真赚了大钱,到时候我请你到燕京最贵的饭店吃饭!」

「一言为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