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文豪1978 第5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杜峰的英年晚婚让人感到意外,没想到花花公子如他,有一天也会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当然了,看起来他似乎充满了大无畏精神,无惧牺牲。

林朝阳看着他的样子,倒是弄明白了他这么多年那么多莺莺燕燕过眼,处一个女朋友不成、处一个女朋友不成的原因,

敢情你小子好这口啊,人在年轻的时候果然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往院里看了一眼,陈岚的长相不算惊艳,即便留着短发,看起来也蛮漂亮。

最主要的是有一股健康阳光有活力的气质,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姐夫,你看什么呢?」

林朝阳挖苦道:「呦呵,我看两眼都不行了?你这飞醋吃的有点过分了。」

杜峰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你可真没意思,我好心接你。」

「行了,不说这个了。」林朝阳总算放过了杜峰,他这才松了口气。

回想杜峰以前跟女朋友在一起时的表现,林朝阳得出一个结论,在不在乎真是不一样。

他让杜峰等一会儿,进了正房的东屋,在保险柜里翻找了一通,然后拿出一块弥勒福吊坠。

「未过门的弟媳妇第一回见面,送她个礼物,你给她吧。」

他手中的翡翠吊坠翠绿欲滴,深邃醇厚,仿佛整个森林的所有绿意都凝聚其中。

在光线的照耀下,又不失鲜亮灵动,透着细腻、柔和的光泽,散发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绝非凡品。

杜峰也没客套,眉开眼笑的接过吊坠,越看越喜欢,「姐夫大气,我就知道陈岚今天来了,肯定不能空着手走。」

「你们两口子接个人这车费可真够贵的!」林朝阳打趣了一句。

说完话,杜峰立刻兴冲冲的握着吊坠跑到外面去跟陈岚邀功。

林朝阳只见两人说了几句话,陈岚又拉着不情愿的杜峰进了屋。

「姐夫,谢谢您的好意,可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跟林朝阳想的差不多,他满脸笑容的说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又不是回回都送,这算是第一次见面的见面礼,以后可就没有了。」

推让了两个来回,陈岚才在林朝阳的强硬要求下,收下了吊坠。

「这翡翠还是太老气了,回头让杜峰带你买些时髦的首饰,以后结婚能用得上!」林朝阳笑眯眯的调侃着。

对面的两人不约而同的露出几分羞涩姿态,看着怪有意思的。

送走了杜峰和陈岚,林朝阳看了一眼两个孩子,回燕京之后两人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满院子疯跑,风中全是笑声。

傍晚时分,林朝阳帮着张桂芹准备晚饭,她背着保姆偷偷对林朝阳说:「你是不是也得给人家放个假?谁家还不过个年!」

她口中的「人家」是指跟着林朝阳从香江回来的保姆和保镖。

「过了年他们也放假,过年这几天他们是辛苦点,工资可比平时多,还有红包拿。」

「那得花多少钱啊,更应该放假了。」张桂芹嘟了一句。

林朝阳笑了笑,换了个话题,跟她聊起了家常。

「这几年啊,什么都贵,我们年轻时候哪像这样啊,老百姓大米白面都快吃不起了!」

「你们年轻的时候能吃得起大米白面?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物价涨,工资也涨。再说了,你还缺钱?您这就有点不实事求是了。」

「那也不能赚多少钱,花多少钱吧?人家公家单位的职工一个月给5块钱粮价补贴,我和你爸啥也没有。」

林朝阳哭笑不得,说了半天他才弄明白,敢情老母亲的不满出自于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

「您老都什么身价了,还差这仁瓜俩枣的?我爸赚钱不交您啊?」

「他敢!」

张桂芹平时不动声色,偶露峥,霸气侧漏。

「还是的。您都多大岁数了,年轻时候没那个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该享受就得懂得享受。」

「世上的福谁能享完,现在这样就知足了。」

隔天大年二十九,林朝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燕大,刚吃完午饭,陶玉墨风尘仆仆的推开了家门。

「回得早,不如回得巧,刚吃完饭。」陶玉成笑嘻嘻的说。

陶玉墨无语的看着大哥,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一点正形都没有。

她问林朝阳:「我姐呢?」

「你姐可比你敬业,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真应该给她颁个劳模。」

陶玉墨放下行李,嫂子赵丽去给她把饭热上后,就凑到了她身边,一脸关切。

陶玉墨知道赵丽关心的不是她,而是大侄子。

「你就别担心了,希文在那边挺好的——

陶希文九月入学斯坦福大学,他所在的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全美第1,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

皮克斯动画的总部在伯克利,和斯坦福大学同在旧金山湾区,距离不过六十多公里,陶玉墨去美国出差,肯定要去看看大侄子。

听陶玉墨说了一阵陶希文在学校的情况,赵丽放下了心,然后又埋怨道:「这孩子,放假了也不知道回来,打什么工啊!又不是供不起他。」

斯坦福的寒假是12月中旬到1月上旬,就二十多天时间。这个寒假陶希文没有回燕京,跟家里人说在美国打工。

赵丽说的没错,她和陶玉成的小生意做的不算大,但以家里的家底供陶希文在美国读个研究生肯定不成问题。

「孩子这么懂事,不愿意给你们增加负担,你们要知足。」陶父说。

「是啊,希文这么懂事,像我了!」

陶玉成就这么把话题这么顺其自然的吸引到自己身上,除了话题,还有一身仇恨。

「像你,可不是像你嘛!」赵丽冷哼着,眼神朝向卧室的方向,陶希武正没心没肺的跟冬冬在一起搓游戏手柄。

「这个不怪我,都是玉墨小时候给带坏了!」陶玉成狡辩道。

陶玉墨吃着饭中了一枪,「你大儿子也是我带的,他怎么考上斯坦福了?」

「这——」陶玉成憋了一会儿,说道:「这孩子,还是像他大姑了。」

陶玉墨满脸嫌弃,「你恶不恶心,我姐又没在这,你拍什么马屁啊!」

「这怎么叫拍马屁,我这叫实事求是。希文年纪轻轻的就跟个小老头一样,

跟他大姑小时候一个样。

希武从小就吊儿郎当的,像你!」

「你从小才吊儿郎当呢,我燕大毕业的,你什么学历?」

陶玉成词穷,完胜的陶玉墨得意起来。

看着兄妹俩逗闷子,林朝阳乐了好一会儿,然后又上楼敲响了吴组家的门人吧,岁数越大越爱热闹,刚才林朝阳带着孩子回来,吴组在楼上听了陶家半天的热闹,见林朝阳来了,他笑的像个顽童。

「抽烟!」

林朝阳主动散烟,吴组摆了摆手,没有去接。

「没想到啊,烟都戒了?真有毅力—」

还没等林朝阳夸完,只见吴组掏出了一只烟斗,悠然的给自己点上。

林朝阳:

「您老这属于变本加厉啊!」

「黄土都埋到眉毛了,还差这点烟?」吴组吐出一口烟圈,神色之间仿佛看破了红尘。

要不是当年老同志抽口粮烟时的窘迫依稀还在眼前,林朝阳差点就信了他这派高人风范。

「行,您老现在也是抖起来了。」

两人是忘年交,聊起天来无拘无束。

吴组退休多年,前些年还会讲讲课,这几年年纪大了,就不再讲课了。

不过今年燕大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想让他写一部《吴批红楼》收录到中心所编的《国学研究丛刊》中出版,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这本书的事。

说笑了一阵,林朝阳下楼叫上两个孩子准备离开,不忘叮嘱陶家人明天去小六部口胡同过年。

赶在三十上午,陶玉书总算是回到了燕京,跟家里人过了个团圆年。

只是吃年夜饭时,陶母心情不佳,原因自然是由于大孙子陶希文人在美国。

陶父、陶母比林朝阳父母大了几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每到年节,老人最盼的就是团圆,谁不在都挂念。

「希文在美国就上两年学,很快就会回来的。」陶玉书安慰她。

春晚刚开始,陶希文又从美国打来了越洋电话。

外面鞭炮阵阵,尽管电话里的声音听不太清,但这通电话还是让陶父陶母的心情好了起来。

一家人乐呵呵的看着春晚,几个孩子看得最是认真,大人们则是边看电视边聊天。

大家一年里聚在一起的时间就这几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陶希武很关心陶玉书经营的星空卫视,他在香江的时候最喜欢看星空卫视的综艺节目,比内地的电视有意思多了。

听说星空卫视今年转播央视的春晚,陶希武稀奇的问:「那香江都能看到春晚了?」

「何止是香江,东南亚都能看到。」陶玉墨说。

星空卫视今年除了针对内地的凤凰台的开播,还新开了多个针对东南亚国家的频道,如电影台(东南亚频道,国语广播)、卡式台(东南亚频道,国语广播)、新闻台(东南亚频道,英语广播)

听着这话,家里人都感觉有种哭尺天涯的玄妙感觉。

「大姑,那你的电视台最远能播到哪儿啊?」

「理论上,是全球都可以看到,但具体还要看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关键是要看当地的政策是否允许我们落地。」

陶希武畅想着说道:「那再过几年,欧洲人、美国人是不是也能看到你的电视台了?」

陶玉书哈哈笑了起来,「这个不太可能,那样做成本太高了——

她接着又给陶希武解释了电视台的运作模式、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别和地缘政治影响,听得陶希武晕晕乎乎的。

「弄个电视台也太麻烦了,不如拍电影简单。」

陶玉墨笑骂道:「傻小子,你大姑这电视台以后价值百亿,再麻烦也值得!」

陶玉成的反应一惊一乍,「百亿?一个电视台就一百亿?」

「这不是我说的,是报纸说的——

自去年《亚洲偶像》热播以来,星空卫视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节节攀升,广告费也与日俱增,只一年的时间便已经可以对标香江最大的免费电视台一一无线电视台。

但作为香江唯一一家卫星电视台,星空卫视的潜力远不止如此。

今年星空卫视陆续在东南亚国家落地,覆盖观众群体呈几何数字上升,意味着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广告费也必然相应提升。

前段时间《亚洲偶像》第二季播出,延续了去年的火爆,如《信报》《香江政经周刊》等财经媒体不约而同的都发表了一些讨论星空卫视发展前景的文章。

这些媒体普遍认为,以星空卫视所表现出的强势内容输出能力,扭亏为盈只是短期内的时间问题。

《信报》看好星空卫视3年之内广告营收破20亿港元,5年破30亿港元。

未来星空卫视如果能够打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各个国家的落地,覆盖收视群体将超过20亿。

一旦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打算对电视台进行资本化运作,进行拆分上市,市值恐怕将轻松突破百亿港元市值,而且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估计。

家里人听着陶玉墨的介绍,喷喷称奇,没想到电视台竟然是这么大的生意,

这跟大家印象里国内这些电视台可完全不一样。

大年夜就在春晚与说笑之中过去,次日一早,一家人在鞭炮声中起床互相拜年。

孩子们最是积极,陶希武收压岁钱收的脸都笑开了花,却被母亲赵丽拦腰一刀斩到脚踝,只留下了100块钱。

「妈给你赞着,等你以后上大学留着用。」赵丽的大饼画得很娴熟。

吃完早饭,有人在家等着别人上门拜年,有人出门给别人拜年。

这两年林二春在燕京混开了,过年还有人上门拜年的。反倒是陶父退休多年,门庭越来越清净了。

等到下午,林朝阳张罗着请大家去看电影。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赤壁大战》上映的日子。

首都电影院就在长安街上,也不算远,一大家子人腿儿往电影院走去。

路过公交车,看着车身上的电影宣传海报,陶玉成惊叹着问:「玉书,我这几天净在外面看《赤壁大战》的海报了,还有报纸、杂志上也有一堆,这得花多少钱啊?」

「1000万。」

陶玉成咋舌,他还是第一次见电影上映搞这么大的阵仗、花这么多钱的,这得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啊?

面对他的这个问题,陶玉书没有深聊,只说:「我们又不是只在内地上映,

还有海外市场。」

陶玉成点了点头,「也对。」

如今国内电影市场还没有「档期」一说,更没有「贺岁档」一说,但也正因为如此,林氏影业才选择了不走寻常路,打算造出一个「贺岁档」的概念来。

为了这个概念的打造,林氏影业和各家合作单位花费不菲。

跟档期一样,这年头的电影宣传大多时候就是发行单位贴贴海报,在电影杂志上打打广告,手段单一,毫无吸引力,当然了,也几乎没多大花销。

但《赤壁大战》的宣发就不一样了,过年前一个月,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各种关于《赤壁大战》的软文满天飞。

这几天,燕京的公交、地铁、出租车和王府井也到处都是《赤壁大战》的广告,在几个直辖市和大一点的省会城市都是如此。

照这个宣传,票房要是不多出个两三千万,都不够这宣传费分成的。

不过林氏影业也不是傻子,电影行业历来是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

内地市场看似落后,但能在一两毛钱、三五毛钱票价时就可以诞生几千万、

上亿电影的票房,头部电影的票房潜力不可估量。

《赤壁大战》的质量很不错,只要宣传的势头真能造起来,只要观众真心认可,回本并不困难。

一家人走进首都电影院,看见电影院休息大厅里竟然还真人在买票,虽然不算多,但陶玉成还是感到有些惊奇。

「还真有人来看电影!」

赵丽拉了他一下,不会说话你就别说。

陶玉书笑了笑,并不在意。

贺岁档这个档期概念出现之前,国人确实没有大年初一看电影的习惯,甚至绝大多数城市电影院在这一天都不会开门。

在售票口买完了票,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二十多分钟,大家没有急着进放映厅,而是在门口查人头。

初一的电影院看起来不起眼,这么一会儿功夫,也进了三四十号人。

等进了放映厅,陶玉墨左顾右盼的查了一圈,「才将将五成上座率,有点少啊!」

「不少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

五成的上座率已经达到了陶玉书的心理预期,观影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姐妹俩说话的时候,大银幕上出现了肯德基的贴片广告,这又是林氏影业的一项创举,率先将国外已经成熟的贴片广告形式引进了国内。

5条广告,进账100万元,也算是补贴了一下电影的宣发费。

6分钟后,电影正式开始。

两军对垒,遥相对峙。

一方军队营帐连绵,一眼望不到尽头,军旗猎猎作响,尽显兵强马壮之势。

另一方军队明显要少很多,但阵营整齐,土兵们紧握武器,严阵以待。

镜头自空中俯瞰,而后不断推进,直到聚焦到周润发那张粗犷霸气的脸上,

他的眼神眺望远方,带着些许烦忧,画面右侧出现「曹操」二字,此时画外音响起: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自冀州浩浩荡荡的开赴前线,粮草辐重堆积如山,绵延不绝。

自恃兵力强盛,妄图以绝对优势一举碾压曹操。

曹操仅有两万兵力,且粮草供应紧张。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画面一转,乌巢火起,杀声震天,奇袭计成,决战一触即发。

喊杀声逐渐衰弱为背景音,画外音仍在继续:

曹操奇袭乌巢粮仓,造成袁军军心不稳,抓住时机一举击溃袁军主力,大胜袁绍,史称「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后,曹操迅速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领魔下大军势如破竹,直逼荆州。

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军顺利占领荆州,军威大振。

依附于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尚不知刘琮投降的消息,直到曹军抵达宛城才仓促应战,与曹军激战于长坂坡画外音渐弱,战场之上喊杀声震天响,硝烟弥漫,局势惨烈。

乱军之中,有一骑将身披银甲,手持龙胆亮银枪,膀下一批雪白照夜玉狮子马,怀中系一强裸,于曹军重重包围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有曹军部将持三尖两刃刀来战,不几回合,被银甲将一枪刺倒,杀散众军,

白马越众而出。

正前方却又有一支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上书:河间张部。

银甲将面容刚毅,挺枪应战十余回合后见久攻不下,于敌军之中不敢恋战,

纵马欲去。

背后有二将叫阵:「贼子休走!」

前方又有二将挡住去路,银甲将大喝一声,声若雷霆,手中银枪一抖,化作万点寒星,刺向四将。

枪锋所到之处,衣甲如蝉翼,血光飞溅,有如人间杀神。

众军将一时惶恐,银甲将趁势直透重围。

远处山坡之上,观战的曹操见银甲将如此神勇,心中暗赞,问道:「此乃何人?竟如此勇猛!」

战场之上,手下败将曹洪不甘,纵马飞奔逐向银甲将背影,大喊:「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数十丈外,银甲将横枪立马。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说罢,一勒马缰,纵驰而去!

曹洪望着赵子龙远去的背影面色复杂。

山坡之上,曹操惊叹:「真当世虎将也!可惜未能活捉。」

《赤壁大战》开场五分钟,连续两场战争戏,气势宏大,动作场景精彩,迅速将观众们的心神吸引进故事之中。

尤其是当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喊出那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在场所有男性观众无不热血沸腾,有几个人甚至激动的喊了出来,压抑不住心中的热血站起了身。

「嘛呢?嘛呢?」后排观众很是不满。

几个人这才回过神来,连说话道歉都顾不上,赶紧坐下,生怕错过了后面的剧情。

林朝阳转过头,面上带着轻笑,悄声对陶玉书说道:「这电影成了!」

陶玉书心头同样轻松。

《赤壁大战》算上宣发费用总投资4000万元,创下了中国影史记录,但对于林氏影业来说并不算多大的投资。

她之所以这么重视,完全是出于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连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不尊重,你能指望他创作出什么正经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