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69章 一时美谈

文豪1978 第569章 一时美谈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情感上来说,我肯定愿意支持你们方正。不过明报企业现在是上市公司,更换照排系统是大事,必须要慎重。」

听着陶玉书的话,楼宾龙的心沉了下去,没想到今天是空欢喜一场,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了事情的难度。

照排系统是报企的关键生产工具,明报企业又是香江最大的报企,一举一动都牵涉重大,确实不可能单凭自己的一番劝说就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

在商言商,楼宾龙也能理解陶玉书的谨慎。

强压着内心的失望,他盘算着说些什么得体的客套话告辞,陶玉书又开了口。

「我看这样吧。今年下半年明报方面的照排系统要更换,你们可以报名投标,如果性能不差的话,会优先考虑的。」

楼宾龙本已做好了被拒绝的打算,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

听着陶玉书的话他面露激动之色,大喜过望,「哎呀!谢谢陶董,太感谢了..」

楼宾龙说了一堆感谢的话,到最后陶玉书都听不下去了。

「这些客套话楼总就别再说了。我是燕大子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一家燕大校企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这件事成与不成,最终要看的还是方正自身的技术实力。

楼宾龙表情肃然道:,「陶董请放心,我们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经过了全国上百家报社的检验,技术方面绝对过硬!」

送走了楼宾龙,吃完了午饭,林朝阳和陶玉书商量看打算明天回香江。

快到两点的时候,林二春进了院,脚步匆忙中带着兴奋,满面春风。

「今天您老遇上什么喜事了?出门碰上喜鹊了?」林朝阳调侃道。

放在平时,儿子敢这么当爹的说话,林二春高低得让林朝阳尝尝二踢脚的威力,不过今天他心情大好,没跟林朝阳一般见识。

「喜事?当然有喜事!」

林二春说话间扬眉,意气风发。

「呦,真有喜事啊!」

林朝阳见父亲态度认真,不免意外。

「什么喜事?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也没什么!」二春同志轻轻的摆了摆手,表情变得云淡风轻。

林朝阳顿时被他勾起了好奇心,「您这就没意思了,我这不配合着呢嘛,说说,快说说!」

见林朝阳问的殷切,林二春心里越发舒坦了。

「其实吧,也没什么大事,都是谣传、谣传!」

老头子倒是会卖关子!

林朝阳暗自吐槽,心却更痒痒了。

「谣传咱就当谣言听,你先说说,让我这当儿子的,也跟着高兴高兴。

林二春眼神转向林朝阳,「那,高兴高兴?’

「高兴高兴!」

关子卖的也差不多了,林二春正色起来,轻咳了一声。

「听说啊,我这听说的,说燕京市要建设燕京西客站!」

「西客站?跟您还有关系?」林朝阳问。

这话算是问到了林二春的心坎儿上,「确实有那么一点关系,早前在那边买了处房子!」

霍林朝阳又喜又惊,自己竟然要成拆二代了?

外有追好老骥伏橱这人生啊,易如反掌!

从今以后,他可以躺的更平了,林朝阳想着想着差点乐出声。

「那什么,这是大好事啊!」

「当然是好事!」林二春掐着腰,得意非凡,「听说一平给补偿1500

呢!」

「才1500啊?」

林朝阳乐不出来了,这补偿忒少了点,不符合首都的层次啊!

「才1500?你小子可真是拿钱不当钱,1500还少?

放二十年前那边就是农村,我那房子买了才花多少钱,3000块钱不到。」

说起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林二春不由得洋洋得意。

他买的那处房子在FT区,虽说看起来跟农村没多大区别,但居民正儿八经都是城镇户口,要不然他也买不了那的房子。

一处房子加院子占地260平面积,这个数字是林二春上午得了消息后,

现巴巴跑去精细测量得出来的结果,绝对错不了。

「那能补偿多少钱?」

林朝阳的问题再次戳到了林二春的心头得意处。

「也不多,就39万!」

林二春故作矜持,本想装个大的,不料林朝阳嘀咕着:「那确实不多!

3

老头子心情顿时就不美丽了,怎么就不多了?那可是39万!

「不少了!买房子才花了不到3000块,这才几年的功夫啊,把我这些年买房子花的钱赚出来一半了。」

「也是。还是您老有先见之明,囤了那么多房子,这以后要是都拆迁了林朝阳的话勾起了林二春心头的涟漪,也忍不住畅想起了那美好的画面。

哎呀,不敢想,不敢想,美滴很!

高兴之余,林二春张罗着要庆祝一番。

他现在虽说不差钱了,但没人不喜欢天降横财。

「正好明天你们不是要回香江嘛,就当是送行了。」

林二春张罗着将陶家人都叫到了小六部口胡同,反正现在都有车了,方便的很。

傍晚时分,黄色的大发停在胡同口,

林朝阳问大舅哥:「你那大奔呢?」

陶玉成臊眉查眼,用眼神表达对林朝阳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不满。

「家里闲着呢。」

大奔是陶玉墨从杜峰那赢来的,名义上也是给大侄子陶希文用的,他碘着脸开了大半个月,那天让陶母骂了一顿,乖乖的交出了车钥匙。

开惯了大奔,再开大发,自然是云泥之别,陶玉成心里现在难受看呢。

之前在电话里叫陶家人来吃饭,林朝阳说的语焉不详,进了屋闲聊,陶家人得知林二春买的房子竟然拆迁了,均露出惊讶之色。

「补偿39万?」陶玉成一惊一乍的喊了起来。

赵丽拍了他一下,「你小点声!」

但她也忍不住朝林二春看过去,等着他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这不是赶上市里面要建西客站嘛,征的地大部分都在FT区,恰好我那房子就在征地范围内。

听说给咱们老百姓补偿是最多的,一平1500块,像他们政府的、部队的,补偿的就少了,有乡镇的地也占着了,一平就给700块——”

尽管市里面的通知还没出,但林二春这几年倒腾房子,各区认识的人多了去了,消息灵通的很,关于这次征地、拆迁、安置的条件已经打听的八九不离十。

赵丽听着他娓娓道来拆迁的那些事,内心除了艳羡,还有些感慨,

人家亲家公是农村人不假,但心思活泛,以前在农村不显山不露水,现在到了燕京,这才几年的功夫,竟然折腾出这么大的事业来,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林叔,你当初要是再多买两处房子就好了!」陶玉成说。

林二春哈哈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啊!本来这燕京城的私房就少,这几年老百姓也寻思明白了,以后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燕京是首都,寸土寸金的地方,指不定什么时候房子就值钱了,卖房的人可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也是这么个理儿。」

燕京城从50年代就有拆迁一说,只不过当年的补偿可没多少,拆迁量又少,也没多少人在意。

前几年因着亚运会,倒是有不少居民被拆迁了,可那时候给的拆迁补偿也不多。

这回燕京西客站的建设,既是国家八五计划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为改善首都城市基础建设,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创造条件,补偿可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燕京市不是要申办奥运会嘛,这几年要拆迁量肯定会越来越大,老百姓更不想卖房子了,说不定拆到自己家,得一笔赔偿款呢!」

林二春面带笑意,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他的话让家里人频频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心中也对他的未雨绸缪感到佩服。

买房子这事林二春干了五六年了,早前大家谁都没在意,只当他赁房子就是当个房虫儿。

可眼看着他雇起了员工、开起了门面、注册了公司,直到现在,连买的房子也被拆迁,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家里人的惊讶也跟看越来越大。

不仅是赵丽自己,其实在大家眼中的林二春也有种」「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感觉。

这一大家子人里,别说是陶玉书了,就是杜峰、陶玉墨经商的成绩也都不差。

但他们这些年轻人所取得的成绩,却远没有林二春的成功带给家里人的震撼强烈。

陶玉成觉得造成这种感觉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强烈的反差感,

以前大家都以为林二春一个农民出身,儿子有出息了,进城无非是养老享清福嘛。

谁料到他人老心不老,年近六旬开始下海,竟然将生意经营的有声有色。

尤其是大家想到,以后燕京每年要拆迁的地方越来越多,林二春手中握着的那些房产恐怕也会越来越值钱,就更惊叹于他超前的眼光了。

享受着家里人追崇的目光,陶醉了一阵子,林二春如实说道:「都是朝阳给我出的主意,钱也是他出的。」

「朝阳脑子确实活泛,但做生意可不是光靠个主意就能成的,还是您老能力不凡!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您老是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陶玉成现在对林二春很崇拜,深觉得要不是出身农村,在农村刨了半辈子食,林二春说不定现在也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他的几句恭维把林二春哄的眉开眼笑,连着喝了两杯酒。

一家人边吃边聊,到晚上八点多宴席才散了。

翌日,林朝阳夫妻俩飞回香江。

回到香江后,陶玉书立刻便投入了工作当中。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星空卫视仅仅是在打造几档高质量综艺节自这一块上,就烧了2亿港元。

但带来的结果也是喜人的,如《亚洲偶像》《百万富翁》《智勇大冲关》等几档综艺节目均取得了绝佳的收视成绩。

不仅带动星空卫视的广告收入节节攀升,更让电视台在香江、湾岛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年前英国ITV联系星空卫视要购买《亚洲偶像》的版权,谈了两个月,

双方达成了一致,但ITV并非是从星空卫视直接购买《亚洲偶像》的版权。

陶玉书又成立了一家名叫巨匠的版权代理公司,将星空卫视的节目版权代理交给了这家巨匠公司,再由巨匠公司向ITV出售节自版权。

而陶玉书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为了长远考虑,未来星空卫视将会有大量的国际版权交易,如果都以电视台为交易对象,机构必然臃肿,且效率低下。

把所有事都交给版权公司,可以大幅提升版权运行效率和资源整合的优势。

取得了星空卫视的节目版权后,巨匠公司也并非仅仅收个版权费,这家公司会将节目内容以「节目模式宝典」的形式记录下节目宗旨、操作流程、

舞美灯光等所有细节。

然后再联合星空卫视派出人员,与ITV共同参与《英国偶像》(英国版《亚洲偶像》)的整个制作过程。

整个版权出售过程,可以说是一次保姆级别的节目制作教程。

按照国际惯例,节目的模式费用占节目整体制作费的5%左右,《英国偶像》投资在800万英榜。

因此,需要向巨匠公司支付一笔600多万港元的节目模式费用。

这笔钱看起来不算多,但却是个好的开始。

节目模式合同的有效期是三年,每年续约一次,续约价格由双方谈判确定。

XE

更多的主动权和利益。

除了《亚洲偶像》版权的出售,ITV也在和星空卫视谈《百万富翁》的节目版权,不过如今《英国偶像》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双方谁都没有看急。

星空卫视的发展伴随着几档综艺节目的成功走上了正轨,陶玉书又将精力放在电视剧的制作上。

星空卫视现在才刚刚有了起色,为了求稳,她将自光标准了金庸这个华语通俗文学的扛把子人物。

计划以金庸原着,香江资金和制作团队,内地取景合拍的模式,制作一批高质量电视剧,电视剧名单包括了《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四部作品。

这几部是金庸作品序列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二十多年来也不止一次被影视化,但依旧经久不衰,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有看不小的影响力。

为了这四部电视剧的拍摄,星空卫视投入了8000万资金,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香江各大娱乐报刊的头条,影视行业文是一片震动。

在亚洲地区,香江的电视行业算是很发达的,但受限于市场规模原因,

节目投入历来都比较小。

尤其是无线一家独大,邵老板又是个铢必较的性子。

拍电视剧搞一堆假山假水,服装道具循环利用,电视剧的单集制作成本却仅有10~15万港元。

集数少一点的电视剧两三百万投资,集数多一点的也就是五六百万投资星空卫视花8000万港元拍四部金庸电视剧,一共才180集,集均制作成本高达近45万港元。

是无线电视台制作成本的三倍还不止,堪称业界良心。

影视影业的震动是在于,四部投资巨大的电视剧前后开拍,必定惠及许多从业人员,在这些人看来,林太简直就是香江影视行业的活菩萨。

在市民阶层,大家的观感很简单,投资大,剧集质量肯定高,光是大陆取景这一点就足以吊打无线电视台的剧,因而许多市民对于星空卫视的这几部武侠剧倍感期待。

回到香江忙碌了一周多时间,时间一晃已是3月末。

3月26日,《深圳特区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将老人家自1月份南下一路的言行总结发表,引发了全国轰动。

老人家的南下之行之前一直在保密,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始终没有见诸报端。

《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具有十足的象征性意义,连香江的各大媒体也参与其中,接连不断的进行报道。

「林生对这次老人家的南下之行如何看?」

「那篇报道的题目写的很好,‘东方风来满眼春」。

金庸微微颌首,「春天确实到了!纵观历史,中国强盛的根源,离不开‘开放」与‘改革’这两个词。」

「先有一段社中E

死亡的痛苦时期,而后不断融合、壮大。

春秋战国的混乱演进为秦汉的大统一,五胡十六国的大混乱演进为隋唐的大统一,五代十国、辽金元和宋朝的长期战争再演进为明清的统一。

与今天的情景何其相似,历史确实有其玄妙之处,所以古人说以史为鉴。」

「林生所言甚是。」金庸说道。

杭州酒家内,如同三年前寻求收购明报集团时几乎相同的场景,林朝阳夫妻俩与金庸相对而坐,交谈甚欢。

当初在收购明报集团时,金庸曾和陶玉书达成过君子约定,继续担任明报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为公司的顺利交接稳定军心。

如今三年之期将到,金庸也将彻底放下明报的担子,颐养天年。

「卸下了明报的重担,查先生打算做点什么?」陶玉书问。

金庸笑着说道:「牛津大学的圣安东尼学院邀请我去做访问学者,我中学时就曾梦想过能到牛津或是剑桥去读书,本以为此生无望,没想到耳顺之年竟又有了机会。」

「去当个教授,以您的学识绰绰有余。」陶玉书恭维道。

金庸摆摆手,「林太说笑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做了一辈子的新闻,

写了半辈子的,若说写、写社论,我很有自信,可做学问———”

他摇了摇头,说道:「我这点学问,实在做不了什么。偏偏又有这个情结在,不去又觉得可能是终生遗憾。」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多谢林生、林太的款待。」

「查先生客气了!」

「那——”以后明报就交给二位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金庸站在杭州酒家的门口,朝林朝阳夫妻二人拱了拱手,仿佛他书中的人物那样「查先生慢走!」

陶玉书目送金庸上了汽车,表情略显惆怅,

「无论是什么人,取得过什么样的成就,在时间的面前都没有区别。」

林朝阳有些意外的看着她,不知道一向雷厉风行的陶玉书今天怎么突然感慨上了。

「要不你也学学查先生,解甲归田?

怅然的气氛被破坏,陶玉书白了他一眼,「他多大?我多大?我退休了干什么,每天在家里跟你大眼瞪小眼吗?」

「瞧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每天游手好闲一样!」

陶玉书用眼神质问他:不是吗?

林朝阳脸色微微尴尬,岔开话题,「那什么-晚上没事,我请你去看个电影吧。」

陶玉书笑一声,「就请我看电影?」

林朝阳挑了挑眉,「晚上我再给你个惊喜!」

「没正形!」陶玉书娇嗔了一句。

翌日,明报企业发布公告宣布:查良镛先生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一职。

这一决定也代表了明报企业从此结束「查良镛时代」,正式步入「陶玉书时代」。

当天《明报》发表了金庸的对明报全体同仁以及读者的告别信,

「.—·自从我公开表示要退休后,连林太在内一共有十一个机构向明报集团探询过收购或参股的可能。

我一个个郑重研究,有时还请获多利等着名财务公司分析对方的提议条件。

但第一,我不想将明报集团卖给外国公司;

第二,我不希望收购《明报》的机构纯粹从生意出发,而不是对新闻事业有一种奉献精神与责任感。至于某些我怀疑具有政治目的的探盘者,根本没有对之作任何回应。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往和了解,我觉得林太的经营管理才能令我十分佩服,正是巩固与发展明报企业的理想人才,同时她对新闻事业具有热诚,是非常难得的性格。

她出的价钱不是最高,连第二、第三高也不是,但我很乐意将《明报》

的控制股权交在她手里。

这是长期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性的‘价高者得」「

与林太交往数年,倾谈大计,投机万分。能在归隐之际,遇到她这样的接替者,对我和明报企业而言,都是一种幸运。

只盼林太能够带领明报企业走向更高的成就。,

金庸在告别信中回忆了这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内容情真意切,引来了许多同仁和读者的共鸣,同时也高度称赞了陶玉书这位明报企业的新主人。

公司股权易主早已在三年前就确定,如今顺利的完成新老交替,令外界对明报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多了几分信心。

这天傍晚,陶玉书又特地在深水湾乡村俱乐部设宴招待明报企业高层人员,但她本人却没有出席,这场宴会是为了金庸和明报企业的老相识们准备的。

如此举动,让许多因为金庸离去而感到忧虑的明报管理人员心安了不少。

在此之后,陶玉书成功接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一职。

她和金庸这场由商业收购起,互相欣赏、成就的精诚合作也被香江商业界传为一时美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