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产业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产业

作者:Loeva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嘉树如今名下的产业,除了最早得的赐宅,玉田县的田庄,还有小汤山的温泉庄子,就只有新年时刚得的几处京中商铺了。

这些商铺几乎都是被抄没的前高官产业,无论位置、大小、格局,都是极好的。

金嘉树与康王府、承恩伯府分享了这一批商铺,他本人分得的有六间,其中有两间已经有了长租客,而且租约还剩下好几年,暂时不能动,只需要继续坐收租金即可,剩下的四间,原本都是有租客的,如今租客也被前房主牵连得抄家流放,不可能再继续续租经营了,便暂时空了下来。

金嘉树是个读书人,虽然在长安时,也曾拥有过商铺物业,但只是出租赚点租钱罢了,本身并不擅长经营之道。由于他与麻尚仪交情很好,想着麻尚仪与吉园亲近,他便想着,将这几间店铺租给吉园的人经营,自己坐收租金即可。

然而康王府与承恩伯府都得了御赐的商铺,他们两家的商铺无论位置还是大小,都比他名下的商铺更优越,又刚入股了吉园,同样也是不擅长经营,只打算赚租金与分红了事,因此早早就将铺面交给吉园的掌柜们打理了。吉园的掌柜们虽多,但原本生意规模只是中等,若是不打算换地方开铺子,倒也不需要那么多铺面。

如此一来,金嘉树名下的铺子,就只有两间被吉园的小冯掌柜承租,有了安排,剩下还有两间,只能空在那里。

这两间铺面,还是他名下商铺中面积最大的,一间是上下两层,本来是做酒楼使的,另一间虽然只有一层,但也十分宽敞,后头还带了一个院子,院中有仓库茶房厨房与住人的房间,却是典型的前铺后居格局。

这样的铺面,吉园的掌柜们都觉得太大太好了,他们暂时还用不上。可若是随意租出去,又太过可惜。

麻尚仪曾劝金嘉树,这两处大铺面可以留下来,等海棠进门后,再交给海棠这位当家主母经营。因为海西崖在西北时便是出了名的擅长经营之道,又熟悉许多南北货商,还与西北边军的各大作坊管事有交情,海棠若是能求得祖父出手,金嘉树还怕这两个铺面没了着落么?况且,光是收租金,又能挣几个钱呢?若是能开两个好店,经营得当,金嘉树日后就再也不用为银钱发愁了!

在温泉庄子居住期间,金嘉树与麻尚仪相处得很亲近,又脾气很好地劝她接几个身体不好的老朋友去庄上休养,反正温泉庄子里有好几个泉眼,地方又大,他与其他人住不同的院子,互相并不相扰,麻尚仪也能趁机与老朋友们多聚一聚,不致寂寞。麻尚仪从善如流,果然接了几个老朋友去庄子上做伴,其中就有吉园的主人吉公公。他们无论男女,都是在宫中当差多年的老人,见多识广,又感念金嘉树亲切仁厚,并不因为他们的卑贱出身而生出轻慢之心,便都愿意为他着想,帮他出了不少主意。

金嘉树听着他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在产业经营上虽然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但眼下课业为重,他要专心备考,真的没办法分心去考虑这方面的事。他本来也想照着他们建议的那样,等婚后再把铺面交给妻子打理,可如今,由于那两个极好的大铺面空置数月,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打听了,当中还有背景深厚之人。他便觉得,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提前将此事告诉未婚妻,询问海棠的意见好了。

海棠看完了信,心里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那两个铺面都位于正阳门大街上,从前据说是日进斗金,只是由于原房主与前租客都被卷进了某个大案中,才被官府封了。铺面有了新主人之后,这封条自然是撕了的。金家有麻尚仪主事,又选了几位老成持重的管事,自然没有将主人家的这两处新产业弃置不管的道理。但由于金嘉树没有发话,因此他们只是打发人过来揭了封条,打扫了铺面,清理了杂物,如此而已。海棠曾坐车从正阳门大街上走过,瞥见那两处铺面空置,也曾好奇过它们的新主人是谁。附近几处同样空置多时的铺面,都有了新主人、新租客,开春后就陆续开门营业了,只有那两间铺子一直没有动静。她当时还想不明白呢。

如今她总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海棠叹气一声,瞥见香草提了热水进屋,侍候自己梳洗,便把信暂时放下,待梳洗完换上家常衣裳,香草收拾了东西告退回屋,她才重新坐回桌面,将信拿出来细看。

这两处铺面自然是极好的,前主人与前租客那点事,固然不大吉利,可既然铺面是御赐得来的,那也就没有后患了。正如麻尚仪与吉公公他们所言,这样好的铺面,只是租出去赚点租金,太过可惜了,自家若能用起来做生意,那当然最好不过。

海棠对自家祖父海西崖的商界人脉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虽然擅长经营,但重新起复过后,便一直专心仕途,只是让祖母马氏小打小闹地买些香料宝石赚差价,还有与人合伙开织布作坊而已。若说正经做生意,那是早就没有了。若是海棠嫁给金嘉树后,真打算利用祖父的人脉去进货开店,那估计就只能卖些香料、宝石或其他土产了吧?

西域商路风险太大了,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能走几回。金家没有自己的商队,本金也有限,就算与人合作,又能采购到多少好货物,能支撑起这么大的两间铺面?

与其买卖西域珍货,还不如打西北土产的主意呢!

海棠想起了前些时候听周雪君与吴琼她们谈起的,要将长安出产的玻璃器或葡萄酒带到京中来的话,心想若是这条商路能打通,倒比香料、宝石都更稳妥些。

海西崖一手办起了西北边军的玻璃作坊与葡萄酒作坊,配方是不愁的,若是长安到京城的商路太遥远,那直接在直隶办作坊又如何?只是这两门生意利益太厚,不是海家小门小户能撑住的,就算是金嘉树这个太后外甥,也未必能镇得住场子。最好是能请动更为尊贵的靠山镇场,金家跟着吃肉喝汤就好了。

除此之外,织布作坊也是能办得起来的。马氏在这方面十分有经验,而海棠帮着祖母打理产业,其实也颇有心得。

海棠将这些想法一一列在纸上,又在回信中向金嘉树说明,端看他怎么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