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靖天监 > 第七十五章 八佾舞于庭

靖天监 第七十五章 八佾舞于庭

作者:朝堂在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要说沈均没有想到,就连老掌柜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大年初一的时候,那没人会啊想到居然来到了聚悦德。

卢阳王是谁?当今皇帝的皇叔。因为按照祖训,大临的亲王是没有封地的,而且双子大多数都是郡王。而单字才是亲王了称号,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就是卢阳王。卢阳王是唯一一个双字称号的亲王。

可是他的拥有双字,不是被皇帝排挤,而恰恰是受到皇帝的喜爱。

卢阳王是文成皇帝的父亲和帝,最心爱的小皇子。

甚至于有些传言这样说的,如果不是因为卢阳王的年龄太小和和帝去世太早。说不定现在继承皇位的就是和帝了。

但是想着也能够看出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和帝真得想把皇位传给卢阳王的话,那么和帝也不会把卢阳王分封到卢阳郡了。

这些话一般的大臣在表面上都能够看出来,但是却不会在暗地里去说。而暗地里说这些的,大多数都是民间的百姓。没有人知道这些内容是谁传的。但是有些事是可以肯定。这些事情跟卢阳王的联系不会太少。

这比较特殊的地位,也导致了卢阳王拥有自己的军队。别的亲王,虽然也有军队,但是没有像卢阳王那样拥有一整支军队。

卢阳王之所以有军队,事因为卢阳王所在的卢阳郡。是大临最南端的国土的一部分。

而且卢阳郡可以说的啥是大临的重镇了,而且这个地方不仅仅挨着南唐,还和南部的部分国家保持着领土接壤。

这也又导致了卢阳郡作为军事重镇第一位的重要性,也导致了卢阳王所拥有的部队的数量。

而这样也就导致了卢阳王在大林的地位非常之高。

只因当年的那一场卢阳之变,就不是别人所能够知道的了。

据说卢阳之变发生的时候,那卢阳王不过才十六七岁的年纪。

而卢阳郡的驻守军被那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卢阳王,顺从和帝的指令,调到了大临的北部。进而导致了那场卢阳之变的发生。

那场卢阳之变可以说得上是来大临建国那些年中最为严重的一场战乱。

北方虽然因为卢阳郡守兵的加入,赢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但那也只是胜利而已。

而且只是勉强的抵挡住了草原联盟的侵犯。不要说收复什么国土或者获得什么土地。只是守住了一些重要的城市罢了。

所以这场仗大临不仅是吃了亏,而且是吃了大亏。但是有人说这场仗是有内幕的,据说当时在宫内处决了部分的人员。甚至于连当时的靖天司司正都换了一个人。但是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只有那些在宫里的老人才知道这些吧。

现在的大临,如果想找和帝时期在宫里伺候的老人,是很难的。没有几个老人能够像孙安年一样的,孙安年可是三朝老人,整个大临这么些年也才出过三四个而已。

所以这个秘密也就成了一件绝密之事。

但是因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现在的卢阳王可以说的上是整个大临除了平帝之外最强的一个势力了。而且他不是弱于平帝的势力多少,而是无限接近于平帝的势力,

甚至在有些方面上。比平帝还要更加强大一些。所以说现在的卢阳王可以称得上是全大临最为强大的亲王。

平帝之所以没有对卢阳王动手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之前文成皇帝是对卢阳王就没有动手。所以导致了卢阳王的势力得到衍生。虽然这样想,但是平帝没有责怪文成帝的意思。

在平帝的眼里,文成帝或许是因为兄弟之间的情谊才选择没有对卢阳王动手。

这样的话,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卢阳王不仅很强大。还可以在一些事情上不需要看好平底的脸色。早些年的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原因,对待这些事情还是不敢太过放肆。

而这几年则是因为平帝的表现了越来越显得平庸以及靖天司被他用计谋废除,当然还有大临内部久无祸事的原因,所以也就导致现在的卢阳王异常的跋扈。

而且也是因为平帝无能这个原因,所以大临的百姓对待卢阳王的好感还是很不错的。甚至于连平帝都不是百姓眼中的大临皇室形象的脸面了,在大临百姓的眼中,卢阳王才是那个光鲜亮丽的皇帝形象的代言人。

而且因为一些人甚至于卢阳王自己的亲自下场,导致了卢阳王的跋扈不被世人所知,世人只能见到卢阳王的好处。

一看到卢阳王,沈均就有些坐不住,如果是平常的样子,他可能会装的非常和蔼,但是现在不一样,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出自己想骂的话,管什么狗屁的卢阳王。

随后沈均刚坐到椅子上,就在王少跃耳边耳语了几句什么话,然后就听见沈均用一种爽朗,却不同于他以往的声音说道:“你可知道什么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王少跃配合地说道:“自然知道。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此话出自《论语·八佾》。学生记得不差吧?老师。”

沈均笑道:“你记得确实不错,可是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学生略有耳闻,还请老师多多指教。学生洗耳恭听,借此以弥补学生学问之不足。”王少跃语气显得恭敬,可是孔静怡却能够看出来他神色上的不屑一顾,甚至孔静怡能够看出王少跃的脸上露出了讥讽的神色。

沈均说道:“在有的人的理解里,这句话就是八佾舞于庭这件事是可以忍受的,可别的逾矩之事是不可以忍受的。”

沈均说道这里,有些人开始哄笑,而沈均又继续说了下去。

沈均说道:“可是不是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说的季氏,而不是夫子自谓,‘是可忍’之‘是’指的是‘八佾舞于庭’这种事;‘忍’最初的字义只有‘忍耐’和‘忍心’这两种义项,把‘忍’理解为‘容忍’是稍后才出现的引申义,此章节之‘忍’当作‘忍心’讲。

这句话实际说的是:如果这种‘八佾舞于庭’的事都能忍心去做的话,还有什么事不忍心做呢?

也就是说父子他老人家在骂季氏这个人想要谋反。”

王少跃知道这个意思,可还是配合沈均,装作不解的样子,说道:“老师说的确实有道理,可是这还是夫子的猜测吧。毕竟季氏还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沈均摇了摇头说道:“不不。那件事正如夫子所料,后来季氏联合夫子所在鲁国的另外两家贵族孟孙氏、叔孙氏一起攻打鲁国国主的军队,鲁国国主由于兵少将寡,兵败后逃亡齐国,而后又辗转流落于晋国,很多年都没能回去,甚至再也没能踏入鲁国的土地半步。

最后终老于晋国。因为赶走了鲁昭公,季氏从此摄行君位,虽然不是国主,但与国主相当,只是名号不是国主罢了。”

然后沈均向小二比划了一下,小二立刻带着沈均和王少跃以及孔静怡又换了一处,以为楼下大厅有着屏风阻隔,所以也就导致了当卢阳王派手下来到沈均之前坐的那处时。

只看见在收拾桌子的小二,小二问道:“这位爷,可是有什么事?”

那人说道::“我家主子想要看看他们是不是故人,他们的所有很让我家主子熟悉。”

等到重新坐下,孔静怡才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同夫君演这出戏呢?”

王少跃说道:“老师是因为看不惯这里有一个人的做派,所以才会让我配合他演这出戏的。”

孔静怡说道:“明白了。许是个不知礼的人吧。虽然咱们没学到这些,可是我还是知道这里面的大概的意思的。可是八佾是什么意思啊?”

沈均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太知道,我读书也少,对周礼的理解不是很深。”

王少跃说道:“我对周礼的理解还是很深的。佾是行列的意思。周时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样的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即六行,四十八人。大夫用四行,三十二人。季氏是大夫,所以应该去用四佾。而他用了八佾,自然是无礼的。”

孔静怡说道:“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东西,我还真不知道。”

王少跃说道:“周礼不要说是你了。就连很多大官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就连老师都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事。我的了解也得益于我在南唐时遇见的那些朋友他们当中有人是在一直遵守着周礼的。”

孔静怡说道:“夫君懂得真多。”

在一旁的沈均在想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吃,却为什么还是感觉到饱了呢?自己的年纪可能还是有些打了吧?不然也不会出现这种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