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靖天监 > 第一百零六章 奏平帝瑞雪书

靖天监 第一百零六章 奏平帝瑞雪书

作者:朝堂在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少跃倒不是真的想通过学习这些刀法去让自己有什么改变,而是他觉得如果这个刀法真得如同他么所说一般,或许可能会给大临的军伍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大临的骑兵不弱,但是往南那些国家其实一般都用不上骑兵的。

毕竟江南地区虽然也是一样的平原,但是却不如北方一般平坦开阔,尤其是南唐,北边平坦却河流分布,有的地方还好,有的地方连战马的冲刺距离都不够,甚至于有些地方可以做到不到百米就有河流交错分布。

而一旦大临最引以为傲的骑兵没有了用途,那么大临在军事上其实是远不如南唐当然。王少跃以前详细地研究过那场卢阳之变,虽然民间对那场战役了解甚少,但是官府和靖天司还是了解不少的有关内容的。

其中就包括南唐军队的主要作战主力——水军。虽然南方地区都有河流分布但是却只有南唐的水军最为出名。

所以看起来南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卢阳郡,但是那是因为卢阳郡紧靠河流,南唐能够依靠水军之变进攻卢阳郡的几座主城,主城一破,别的地方收起来也会困难很多。

而且南唐那边有读书人从军打仗虽然不能够冲锋陷阵,但是却能够想到一些普通武将想象不出来的内容,一些绝户计。

有的办法太过阴绝,就比如当年围攻卢阳郡郡城的那场水淹之战,趁着大雨掘开河堤,通过河堤把和水引到卢阳郡郡城之下,最终以此决断卢阳郡郡城和其他几城的联系。

甚至为了巩固自己在卢阳郡的统治,南唐还选择在卢阳郡开挖人工河道,方便水军通航。

而除了水军之外,南唐的刀阵闻名天下,因为那位南唐开国之主就是一位刀法大家,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南唐水军近乎全员带刀,到不比长枪长,但是胜在长枪足够灵活,长枪不方便在船上使用,但是刀很方便。

所以王少跃不仅仅想要通过靖天司暗自准备的水军做文章,还想要通过阵法上来做一些文章。

王少跃回到家里,吃完饭和孔静怡坐了一会,就去了聚悦德,然后在聚悦德学习一些东西。临近晚上的饭点,才又回家。

就这样反反复复,王少跃在这种匆忙的时间里过了十一天。二月初二,大朝会,因为在民间有龙抬头的说法,所以大临会在这天举办大朝会,京城中大小官员,不管是几品,都可以参加,虽然**品只能站在远处,但是最起码能够算得上一种荣誉了。

今天,难得出门的辛有物换了一身干干净净的官府,手里还拿着自家祖上传下来的玉笏。

本来这种朝会就是走个流程,所以一般都只是走个过场就让那群人回去了。

但是辛有物今天不想让他们那么早回去,于是辛有物在平帝让大太监喊完“有事禀奏,无事退朝”之后,辛有物声音洪朗地喊道:“臣有本要奏。”

平帝说道:“呈上来吧。”

平帝很无语他的,因为每年这种时候都少不了他的奏章,而且总还是喜欢自己念,感觉只有他自己才能够激发其中的豪气。

平帝都没想他能够把东西送上来,于是平帝等着他说臣请陛下让臣自己念出来。

于是辛有物刚说完,平帝就允诺了。

辛有物朗声道:“奏平帝瑞雪书

自旧岁入冬以来,而至今岁正月。大雪连绵,瑞雪丰硕。民间俗云:大雪兆丰年。今年之雪大,亦可称为瑞雪。”

平帝一听到这里脸色就不对了,他觉得辛有物这会绝对不是什么小事了。因为没每次只要辛有物一这么说话,平帝就知道他是要搞自己平日里最常用的那一套了。

一旦辛有物用了这一套,平帝觉得自己这些天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虽然辛有物的奏章没有丝毫问题,但是平帝扛不住他骂啊。

辛有物还在继续念着,他念道:“今诸生学于国子监与太学。念此岁丰之时,以文会赋诗以庆之。而朝中官员,更以文会咏诗作文颂雪为乐。

更有人喜雪成疾,无雪难以吟诗者。此可谓瑞雪之祥瑞矣。且雪者,白而似羊脂,飘而若羽。实为天下不二之景色。

臣亦有诗为瑞雪之用。臣诗曰: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听到辛有物突然之间的这么一句反转,朝堂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尤其是这首诗的意思,更是让坐在龙椅上的平帝有些坐不住的感觉,平帝突然之间有了一种难以言明的愤慨。

而朝堂上诸公也在理解了这首诗后,露处了各有差异的神情,有震惊的,有愤怒的,有平静的。

或许这首诗没有什么文学价值,还有些粗俗的意味,但是这首诗真的太尖锐了。就如同一把长剑般,刺在了朝中诸公的心头。

他们都知道那些流民乞丐在长安城中过得很不好,但是他们没有去说,更不会有人去在自己欣赏雪景的时候想有关什么灾民的事。

而辛有物没有管朝堂上诸公的反应,他能想象到他们的样子,因为他们都和他自己一样,一定会被这首诗深深地击中心,辛有物继续念道:“此诗者,臣偶得于某日于某官文会归来之时。臣离文会之时,心有所喜,觉雪者为天下之最。

然臣偶经京城贫民汇聚之地。此处民众哀嚎,冻伤多数,冻死少数。且有母抱儿于怀,二者皆死之状。臣见之,心有雷霆欲发,臣欲问赈济灾祸之人何在?竟以此代民而为。……”

然后辛有物就是开启了自己的骂人属性,把所有他觉得可以算是文明地骂人的词汇全部用上了。听的一旁的户部官员和代任京兆府京兆尹一脸的黑线。

辛有物骂得很难听,但是却又不能说他御前失仪,因为他没有说出任何一句不该出现在平帝面前的诗句,几乎他骂的每一句除了谐音就是拐弯抹角地骂。

骂得平帝都觉得有些过了,虽然他很生气,但是辛有物这一次做的也有些不太对了。但是即使知道辛有物说的不对,平帝也不能出言制止,每一位敢在御前亲自读奏章的官员,依照大临律法,都不应该被处罚。

但是听了这么久平帝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舒服,毕竟辛有物还在骂那些官员,又过了一会,辛有物说道:“此等之场景,若现于穷乡僻壤之地或他国之国都。臣必然不言此事。然此地天子脚下,为大临之国都。不可有此事而不查,臣知臣此番言论狂妄,语气逼人。然臣此心有向阳之志。有欲大临为天下之主之志。

若陛下觉臣之不敬与妄言,臣请陛下以死罪治之,臣好以死谢绝陛下与诸多流民之所托。臣辛有物不胜畏惧之情,望陛下能够助臣以答臣之大志。”

平帝听完后,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念完了。他想快速做出反应,但是他不能太快地反应。因为他要秉持着自己皇帝的威严。作为大临的皇帝,他必须要在这种事情上让自己保持一定冷静。过了一会儿,平帝说道:“爱卿既然已经念了这篇奏章。就知道朕不会怪罪于你,去一旁歇着吧。”

平帝说完之后,长舒了一口气,辛有物完事了,但是他才刚刚开始自己的事。平帝觉得做人好难,做臣子很难,做皇帝更难。他不是不在乎辛有物所说的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他觉得很重要,但是他没办法去做。

因为现在他的重心没办法放在这些事情上。有的事情还好说但是有的事情不得不现在去处理,南方那边的冬灾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是没有对外公布,辛有物知道所以他才借此发挥。

想要逼着朝堂诸公表个态,但是这群人不是会那么轻易地表态的。毫无疑问,辛有物的照片奏章的效果很不错,整个朝堂之上,很多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了。

但是也有的人依旧镇定自若,平帝的那几位辅臣虽然资质普通,喜欢在那里和稀泥,但是忍耐的功力也是不错的。依旧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

毕竟这种事情和内阁关系不算太大,多半都是六部问题,不会怎么牵扯到他们身上的。他们最多跟着挨两句说。

而六部那边的人就惨了,基本上负责京中赈灾的那些官员要惨了。代任京兆尹倒没什么事情,毕竟也没上任几天,只是转正是不太可能,但是无功无过,总好过过多。

平帝看着朝中大臣毫无反应,心中一阵冷笑,但是表面上依旧是一副慵懒的神情,他说道:“诸位对这些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无人答应,平帝继续道:“户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平帝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些事情谁负责啊?”

“回禀陛下,是由臣的下属,户部右侍郎左三明负责的。”户部尚书为左三明捏了一把汗,但是他也对这些事情毫无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