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下豪商 > 第909章 穷兵黩武天可汗 一

天下豪商 第909章 穷兵黩武天可汗 一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1:37 来源:蚂蚁文学

大宋大观元年,正月初八。

开封府城西北,牟驮岗大营,校场之内,虎贲如林。

一万八千余名模范新军士兵,戴着范阳笠,穿着整洁的红色战袄,一声不吭的肃立。36个营方阵,144个队横阵(4列横阵)。组成了完美的阵容,就如刀砍斧剁出来的一般严整。

每队的一名队正一名押队和四名火长,都站在排头,擦得锃亮,反射着阳光的界河瘊子甲穿在身上,仿佛六尊钢铁的塑像,动也不动一下。

且不说这一万八千多人能不能战,但是这种排队排出来的肃杀气势,就已经超过开封禁军了。

而开封禁军可是专业排队几十年的军队,打仗是不会的,排队摆样子冒充精锐可是顶好的。

可是和眼前这支正式建立不到一年,相当一部分士兵才入伍两个月的新军一比,差距可是相当明显的。

方阵之前,是一个木头搭成的方台。台上空空荡荡的,只有一文一武两名官员。文官是模范新军监军张克公,而武官则是模范新军都指挥使钟傅。

两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看着眼前的大军,眉头也是一样紧皱着。

张克公皱眉是因为这支军队太违反祖宗家法了!

大宋固有的军制,是以“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为原则的。理论上,只有指挥一级的低级带兵官才能和士兵打成一片,而高级将领必须和士兵保持距离。

可是现在,模范新军通过实行“军事机宜制”,将军将部各级直到营队火等基层完全打通,不仅形成了体系,而且让一批只有从九品官身的军事机宜掌握了很大的权力。

模范新军的军级设了总军机房,将级有军机务,部级有军机官,而且这些“军机”和张克公所知的“机宜文字”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机宜文字除了处理公文之外,就只能出“赞襄策划”,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而模范新军的军事机宜则是包办一切,管作战,管训练,管器械,管粮饷!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总军机房的“方略”和“建白”管不了的……而统军大将的命令,也必须通过总军机房向下级的军机务军机官一级级的传达。朝廷的诏令,同样要通过都军机司下达到总军机房。

也就是说,一群从九品的低级武官现在实际上掌握着模范新军!

虽然这种安排表面上也符合大宋用人的“大小相制”原则。可是这群右榜进士出身的军事机宜,在高中之前,几乎都在界河云台学宫下面的骑士学院念书。

这批实际上控制了模范新军的从九品武官根本就是师出同门的同窗啊!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准备将(营官)和副准备,也是骑士学院出来的。

这群骑士学院出身,又中过右榜进士的低级军官如果串谋起来搞事儿,会不会闹出黄袍加身的戏码?

真是不好说啊!

就在张克公看穿一切的时候,钟傅则在为模范新军的甲械迟迟不能到位而头疼。

根据都军机司制定的“模范新军编组方略”,总兵力达到两万三千多人的模范新军中,有一万八千人是战兵,分成四个将,十二个部,三十六个营,一百四十四个队。全部是步兵,没有配属骑兵。而一百四十四个队也全是“纯队”,也就是装备一种主战兵器的队。装备长枪刀盾弓箭神臂弓的队各有三十六个。其中所有的长枪队和刀盾队一律配置全装铠甲,弓箭神臂弓队配置纸甲和铁制兜鍪。

可是现在只有配属给队级以上(包括队)军官的界河瘊子甲全部到位,其他的铠甲纸甲兜鍪一件也没有到位。配属弩机队的神臂弓,也没有一件到位。而配属给弓箭队的步弓和羽箭虽然已经下发,但是质量很差,根本不堪使用。给刀盾队的环首直刀质量也非常堪忧,而藤盾也只给了三分之一。配给长枪队的丈八长矛也大多不合规格,用料马虎,长度也不统一……

而应该配属给辅兵的驮马(挽马)车辆营帐以及各种器具,也都没有见着。

为此,钟傅不仅向都军机司移牒上报,而且还通过御药院暗入文字直接向赵佶反应。但是却犹如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音。

呜呜……

军号倒是给了——就在钟傅和张克公各自想着心事的时候,军号声突然呜咽一般响起。然后就听见马蹄声响,大校场边上旗门大开。一骑健马当先而出,马上之人一身的瘊子甲,在阳光下面闪闪发光,直刺人眼。跟在后面的,还有一名骑士,一身黑色山文皮甲,一手擎着面认旗,上头写着“总军机王”四个大字。

来着原来是今日校阅的部署官,模范新军总军机王禀。

只听见王禀一边策马绕着场上的军阵奔跑,一边朗声大吼:“圣人驾到,圣人驾到!”

驾到的圣人就是赵佶了,今天的校阅就是为他准备的!

王禀的喊声一起,马上就有带队的军官开始带头山呼万岁,紧接着所有的兵士,都跟着一起大喊。一万八千多张嘴,呼出来的“万岁,万万岁”竟然整齐的好像一个人似的。

很显然,这一手也是花了功夫苦练过的。

当万岁喊的地动山摇的时候,官家赵佶已经在一群甲胄鲜亮的武将骑士簇拥下,骑着一匹第三代界河马,志得意满的从旗门后面出来了。跟在后面的,还有一群文武官员和各国使臣。

官员们都是眉头微蹙,而使臣们也大多在微微摇头——大宋朝这几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不好好搞文治,咋就一头扎进穷兵黩武的不归路上去了呢?前两年刚刚把西夏打成了河西军,今年又折腾着要打黑汗回鹘……不仅要打黑汗回鹘,同时海上也有不少宋军的水师在瞎折腾。今天圈个岛,明天占个礁,都说是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华夏领土!过几天又要在外国的地盘上搞捞什子租界,全都是好大喜功啊!

更不像话的是好端端的科举也有被玩坏掉的趋势,去年的大比就取了一批不大会写文章的不学之徒(其实右榜进士的文章也还可以,云台学宫里面有文学课,只是到不了那种让人拍案叫好的地步),搞得士林愤恨。

而大辽国高丽国安南国大理国,还有几个吐蕃小邦的使臣今天看了大宋的所谓精兵,心里面的石头也都落地了。

天子亲军,居然连铠甲器械都配不齐,而且清一色的都是步兵,没有一个骑马的。这样的阵容比之往年,是大大不如了。

看来大宋要再这样折腾下去,恐怕离亡国也不远了……

顺便一下,那些吐蕃小邦本来和大宋没什么关系,但是在河湟完全平定后,好大喜功的王厚又派出使臣发了一批劳什子大将军和节度使的官诰,所以今年都派人来凑热闹了。

……

赵佶却是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要做亡国之君了,恰恰相反,他看见眼前的雄壮之师,已经有点飘飘然了,龙心大悦啊!

他知道这里的一万八千大军中有一万五千是入伍不过几个月的新兵。短短几个月就把新兵调教到这种地步,已经充分证明“军事机宜制”的效率了。

哪怕赵佶不怎么懂军事,也能明白其中的意义——大宋今后可以迅速爆兵!几个月一年就能练出几万乃至几十万精兵,世上还有哪国可以和大宋比武力?大宋有万万人口啊!这种“军事机宜制”是把大宋的人口优势变成了战斗力了。

就算用两个三个模范新军的兵士换一个契丹勇士,死上几十万也能把契丹人的勇士兑没了,然后契丹不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等到西北的回鹘平定了,就可以考虑北伐燕云了!到时候武好古从界河出兵,高俅童贯从朔方出兵,让钟傅从河东出兵,应该就能一举平定契丹了。

赵佶看了一眼跟在他身边的武好古,真是越看越顺眼。大宋有这样能干的臣子,还怕平不了天下?回头就给他升个官儿,给他当节度留后吧,爵位也可以提一级,当个开国县伯,封邑也加个几百户!

另外,给他的两个兄弟和老爹也都转上一官……对了,他的小妈冯氏教子有方,也该给个诰命硕人了——武好古的妻子潘巧莲早就是诰命硕人了,这是根据武好古的官职所封,但是冯二娘却一直没有享受武好古之母的待遇,所以没有任何诰封。

武好古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和两个弟弟马上就要升官了,官做到他这个地步,升不升都无所谓了。他现在是正任的防御使,往上三级就是太尉了。

如果到了这一级,可就更遭人恨了!

所以他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如何精进,而是要进二退一,暂时从开封府这个政治漩涡中消失一段时间了。

另外,决不能让高俅这个没出息的大军阀从西北三路宣抚的位子上退下来!

他得继续拥兵自重,功高盖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