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下豪商 > 第558章 仁义博士团大团长

天下豪商 第558章 仁义博士团大团长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1:37 来源:蚂蚁文学

“好啊!”武好古笑着点点头,看着眼前的两个将种,“那我就再唠叨几句。

仲甫,你和钟哥儿都是骑将,而且又跟慕容先生学过兵法,还都上过沙场,都是我朝的将种啊!这一次让你二人赴生女真完颜部观战,就是为了让你们早点成为良将。你二人可明白吗?”

“晚生明白。”马政回答道。

他是西军系统出身,家里面世代从军,自己也上过战场,当然知道在战场上观战,去军营里面参观,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而且还可以磨练心智。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懂打仗的。赵钟哥和马政都是内行,所以才能看出门道。

要是让武好古去看,保管两眼一抹黑。

“不仅要看,”武好古笑道,“还要记录,还要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女真虽然是蛮夷,但是他们生于蛮荒混沌之地,部落间厮杀频繁,完颜部可以称雄于按出虎水,必有其过人之处。你二人一定要虚心向完颜部学习,还要广交完颜部的朋友,千万不要吝啬财物。

另外,你们还要把学到的东西都记录在书卷上,带回界河商市来。”

武好古虽然不会打仗,但是他现在是“哲学家”了,有了实证主义,还知道一些科学方法。自然可以把军事也归入实证主义了,比如用调查观摩量化分析客观性的语言陈述等方法对女真人高丽人的用兵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再此基础上,结合宋军的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战术和战略。而且还可以利用女真—高丽战争进行检验……

“晚生记住了。”

“大郎,某家都知道了。”

“好好,”武好古喝了口茶,又对马政说,“仲甫,我再回开封府就替你保举官身,等你从按出虎水回来,就是官人了。”

他说的是“保举”,宋朝官场的规矩就被保举的官员要将举主视为师长。

“晚生谢过客省了。”马政连忙向武好古道谢。

武好古提起毛笔,在一张信筏上写了几个字,又取出自己的押印,在信纸上按了一下——押印是一种在宋朝非常流行的印章,上面的内容非常多样,有单子押印单花押印字画押印和图形押印等等。

武好古现在使用的押印是宋徽宗当了皇帝后送给他的,当时宋徽宗给自己刻了个“天下一人”的押印,又想起了武好古这个吏商,于是就让人刻了个铜钱图案加上“天下豪商”四字的押印,送给了武好古,算是个玩笑。没想到武好古就把这个“天下豪商”的押印用在了界河商市界河市舶司的政务和共和行的商务之上了。

押印完成之后,武好古就将信纸递给了赵钟哥,“钟哥儿,仲甫,拿着它去市舶司大账房取一万匹绢,给你们在路上花用。”

界河市舶司大账房是武好古这次回到界河商市后新成立的。这些日子他除了忙活和高丽国女真人的交易之外,就着手对界河市舶司进行改组。

一个市舶司现在被他分成了六个大块,一块是关税务,也就是负责征收抽解税机构,下属界河税关和黄河税关两大税关。分别负责在界河商市和黄河河口收税。

凡是出入宋境的货物,都要向两大税关中的一个缴纳一次抽解税。

收税标准也很简单,不管货物价值,只管船只的大小和种类。凡是没有取得市舶司签发的免税单,一律要按照规定缴税。

而在界河口岸,税关又被发包给了界河商会代征,界河商会每年只需上缴15万匹绢帛,就算完成了代征任务。

因此真正由界河市舶司主管的税关就只剩下了一个黄河河口税关了。由于界河口岸在外,黄河口岸在内。这两个口岸又具有了互相监督的功能。

由于它们并不是属于一个系统,所以想要逃税的商人必须同时买通两个口岸,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第二块业务则是缉私务,也就是在界河和黄河清州段沧州段缉私。

第三块则是市舶商行,这是一家“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行,是参照共和行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八成股份属于市舶司,两成股份由商行掌柜管事和伙计持有。

这家市舶商行的业务则是进出口贸易。也不是什么都做,而是只做官方的进出口贸易。也就是替大宋朝廷做生意!北粮南运宋丽兵器交易和其它朝廷委托的进出口(主要是买马和买木料),都由市舶商行负责运营。

第四块则是市舶司的财务部门大账房,也就是市舶司大账房了。市舶司下属三块有收入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利润),都会交由大账房统一管理。

而除市舶商行之外,所以市舶司各机构人员的薪俸,也是由大账房发放的。至于市舶司薪俸标准,则是参考界河商市来制订的。都奉行高薪养廉的原则!不仅官有高薪,吏也一样能拿到高薪。

第五块则是市舶司监察务,这是一个市舶司内部的监管部门。监察务的首要工作是调查市舶司各部门的贪污腐败和渎职,还公开接受举报。

而监察务能给出的最高处罚则是解除职务——大快人心的杀头和坐牢都是没有的。市舶司就是个税务机关加国有企业的存在,是没有刑事司法权的。

不过凡是被界河市舶司解职的官吏,就不要想在界河市舶司和界河商市这两个系统找到一份“公务员”的职位了。

界河市舶司的第六大块业务则是人事和管理了。因为这个市舶司是武好古一手建立起来的,现在又有了“长久提举”的权力,等于“买扑”下了市舶司,自然可以制订自己的用人和管理制度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就是打破了官和吏的界限,没有流水的官和铁打的吏。而是参考界河商市的公吏体系,制订了一个10级公吏体系。至于上面派下来用于官身的官员,武好古则在10级公吏体系外虚拟了一堆监官让他们去做,该给的俸禄和福利不但不少,而且还会更多,还不用好好干活……

当然了,界河市舶司毕竟不是界河商市,不存在元老院和商民大会,也没有《界河商约》。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武好古一人之手。

因此他可以随意支配市舶司大账房的钱帛,唯一的约束就是向宋徽宗这位圣君缴纳每年二十万缗的包税,以及完成北粮南运的任务。

而为了完成这两个任务,武好古则大量延揽了有商行和贸易经验的商人入职界河市舶司。其中主管最重要的市舶商行的大掌柜,就是西门青的叔祖,西门鹤的堂弟,原来的金拱楼老板西门羽。

老头子行走江湖多年,辈份和人脉都是有的,还有一批西门家慕容家的子侄可以驱使。至少在药材马匹和即将要展开的兵器生意上,是不会出太大纰漏的。至于西门家不大熟悉的粮食和水运,则分别发包给了苏家(苏大郎家)和海州吴家。

另外,西门青也可以帮衬一下西门羽,她可是上一任西门家的少主,怎么和辽人做生意,她是在清楚不过了。

所以市舶商行的运营,武好古是完全可以放心,绝不会出什么太大差错的。

至于市舶司的其它业务,武好古也没有功夫事必躬亲,而是委任给了他从开封府请来的“刀笔大吏”陆仁嘉。

而武好古的主要注意力,在送走了吴延宠(他亲自返回高丽国去向王颙报告了),还有光明君郭药师完颜阿骨打赵钟哥马政还有回京复命的童贯之后,就摆在了开办云台学宫界河分院和成立仁义博士团之上了。

……

“仁义博士团?”慕容忘忧是在陪武好古参观已经落成的云台学宫界河分院校区时,第一次听说这个有些虚伪的名号。

“对!就是这个名字,”武好古点了点头,他此时正站在学院司业阁的二楼,用手指着前方一座矗立在学院正面内的四层“高楼”,“那便是仁义博士团的总团所在了,或许再过个二三十年,仁义博士团会成为界河市的柱石呢!”

“博士团会成为柱石?”慕容老头完全不能理解武好古这个古怪的思维。

界河商市明明是一座立足商业的城市,怎么可能让一个以传播儒学为目的的博士团成为支柱呢?如果云台学宫以博士团为支柱还好说,界河商市怎么可能?

不过他也没有去反驳武好古,而是有一句没一句地问:“哦,这个博士团现在有多少人了?”

“现在?”武好古一笑,抱着胳膊看着慕容老头,“现在有两个人了。”

“才两个?”慕容老头问,“是谁啊?”

“一个是博士团副团长,名叫慕容忘忧。”

“是老夫?”慕容忘忧愣了愣,“还有一个是谁?”

“还有一个仁义博士团大团长,名叫武好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