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战事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腊月二十八,午时三刻。

江南道杭州富阳县(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江南岸十里坡,距离婺州义乌县,仅有十余里。预计黄昏时分,就能抵达婺州城,一路紧赶慢赶,终能吃团圆饭。

原计划腊月二十五,还是被邓州破事耽搁,行程被拖慢。钱顺相中米娘子,成为光荣的接盘侠,外人不好说什么。米老板万分满意,准备丰厚嫁妆,仅铜钱就有两车,送女离开千里之外。

这很耽误事儿了,武康提议分头走,自己带五人先行。钱顺坚决反对,为安全考虑,要求至少二十人。最后不了了之,车队有丰厚嫁妆,会招来贼人惦记。

自从秀才身死,楚神客留京,心腹只剩钱顺,不希望他出事。所幸没有耽搁,武康心情不错,百无聊赖间,又想起和邓王、卢照邻的龌龊。那日在米宅,李元裕吹胡子瞪眼,卢照邻黑脸离开。

武康浑不在意,邓王不足为惧,卢照邻收为己用,计划都安排好了。让骆宾王写诗骂,喷他个狗血淋头,让他对婺州产生兴趣。等明年五月份,婺州升级审批后,举荐他当司户参军。

押送田赋离开前,和狄仁杰、张柬之开会,得知婺州的人口,已经超两万户。符合升级标准,公文已经发出,最迟六月确定。届时刺史升从三品,录事参军和六曹参军,全部官升两级。

上州的法衙和户衙,设两名主管参军事。多出的司法参军,举荐骆宾王,他嫉恶如仇,执法正合适;多出的司户参军,举荐卢照邻,让张柬之治他的渣男病。

极目远眺前方,看到一里外的界碑,温馨喜悦油然而生。过了那座界碑,进入婺州境,进入自己地盘。远处灰蒙蒙村庄,冲出一匹骏马,快速向这边奔驰。

应该是二显,让他提前进城,通知车队行程。想必小晴很高兴,妾室们肯定在忙碌,准备丰盛晚餐,给自己接风洗尘。真想肋生双翅,飞到宝贝们身边,好好陪她们过年。

钱顺让开位置,二显提马上前,边走边汇报:“回禀大佬,属下在北城门,见到夫人和县君。狄仁杰夫妇也在,老狄悄悄告诉我,从腊八那天起,夫人每天抱着县君,北城门翘首以盼,等您回家过年。”

这就扎心了,心口阵阵发堵,满满都是愧疚。大佬脸色不好,钱顺小心翼翼:“要不加速吧,雪娘身子硬朗,婺州官道很平。我说二显子,为何不劝夫人,城门楼多冷啊。”

二显苦了脸,狄仁杰都劝不住,我凭什么?你个瘪犊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狠狠瞪他两眼,讪讪回话:“大佬要不这样,您带人先离开,我留下陪顺子。前面就是界碑,咱们的地盘,不会有危险。”

武康斟酌片刻,在界碑旁停住,微微摇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只有进婺州城,才是绝对的安全。二显与我先行,钱顺带着车队,时刻保持警惕,义乌有几股盗匪。”

大佬语气坚决,两人不再言语,钱顺传达指示。武康归心似箭,扬起手中马鞭,突听身后马蹄声。感觉马蹄急,不待回头看,红影掠身边,带起飕飕冷风。

竟然是朝廷驿卒,背后插三支红旗,武康眉头皱起。这是八百里加急,前往婺州方向,发生什么事了。不祥预感萦绕,与钱顺、二显对视,示意马队停下。

听急促“吁”声,驿马速度骤减,停在两百米外。见驿卒调转马头,挥鞭往这边来,不祥预感更甚。武康下意识祈祷,千万别找我,否则弄死你。

不到半分钟,驿马停前边,距队伍两丈左右。驿卒打量武康,气氛开始紧张,四周鸦雀无声,片刻后驿卒抱拳:“吾乃长安春明驿,敢问对面郎君,可是婺州武刺史?”

心里凉半截儿,不会是褚遂良他们,坚持让我去巂州吧...应该不是,李九都否决了,呵呵干笑两声,向驿卒亮明身份。驿卒二话不说,直接跳下马背,解开身后包裹,露出土黄卷轴。

好家伙是圣旨,当即不敢怠慢,命令弟兄们下马。钱顺跑到马车前,搀扶雪娘下车,回大佬身边。驿卒高举圣旨,中气十足:“检校龙武卫大将军,检校越州大都督,婺州刺史武康,跪接圣旨。”

所有人恭敬跪倒,武康暗暗咬牙,心里七上八下。需要跪接的圣旨,都是天大的事,要了我的亲命呀。双手抱拳,高声大喊:“婺州刺史武康,恭请圣安。”

“圣,躬安!”

门下:永徽五年十一月二十,高句丽、百济和靺鞨,不顾我朝数次警告,纠集兵马二十万,悍然入侵新罗国。十二月初五,新罗使臣入长安,祈求我朝救援。朕为新罗宗主,属国有灭国之祸,岂能坐视不理?

着: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各率本部兵马,即刻出兵高句丽。婺州刺史武康,创伤口缝合术,创酒精灭脓术,创滑轮起重术,朕心甚慰。着:即刻奔赴营州,供营州都督差遣,随军共击高句丽。

中书令,臣柳奭,宣;中书侍郎,臣来济,奉;中书舍人,臣李义府,行;侍中,臣崔敦礼;黄门侍郎,臣韩瑗;给事中,臣许敬宗等,言。诏书如右,请奉谨言,永徽五年十二月十九...

武康如遭雷击,我去你大爷的,为何这么坑爹?乃翁不想去营州,乃翁想回家陪媳妇,想回家抱女儿...不敢露丝毫不满,强迫和颜悦色,挺直腰杆,平伸双手:检校龙武卫大将军,检校越州大都督,婺州刺史武康,接旨奉行!

木然杵地上,盯着大便色圣旨,久久不能回神。想骂人不知骂谁,想哭挤不出泪,这就是当官的代价吗?老婆翘首以盼,我却扭头离开,去营州做后勤官。

这也太坑了,从浙江金华,到辽宁辽阳,再到朝鲜半岛。依稀听钱顺说话,茫然抬头,无奈叹气:“抱歉了顺子,你的婚礼我没法参加,提前恭喜你们。二显去通知林平郎,集合所有兄弟,火速赶来此地。”

钱顺瞅瞅雪娘,舔着脸插科打诨:“我跟您去吧,雪娘上了贼船,只能跟我过。等战事结束,咱们回到婺州,再举行婚礼。到时还得您,给我们主婚,替我挡酒。”

武康露出苦笑,转身吩咐二显:“去通知老林,让姜大牛和许三郊,过来接米娘子。通知狄仁杰和张柬之,我不在婺州期间,他们代行刺史权利。”

见大佬欲言又止,二显小心翼翼:“请大佬示下,怎么和夫人说,实话实说吗?属下觉的,弟兄们集结需要时间,您不如趁此机会,亲自和夫人解释。”

没什么解释的,徒增伤感而已,轻叹气无奈道:“圣旨命令即刻北归,倘若南行半步,就是抗旨不尊。告知狄仁杰夫妇,让狄嫂找机会,告知东阳夫人。”

盯着界碑,斟酌片刻吩咐:“朝廷引进占城稻种,应该在括州境内,不日到达婺州。告诉狄仁杰,尽最大努力,说服百姓种植。如果有必要,免费提供稻种,待五月丰收,再收稻种费用。”

说完皱起眉头,再次着重强调:“通知长史长孙诠,以及其余所有官员,全力配合狄仁杰。占城稻的试种,关系整个大唐的民生,不许有毫厘之差。通知于洪志,可便宜行事,听从狄仁杰差遣。”好吧

二显重重点头,钱顺忽然开口:“朝廷八百里加急,必须尽快到营州,最好乘驿站驿马。如果去的人多,只能乘咱们马,就算日夜兼程,至少两个月。”

武康目瞪口呆,玩笑开大了,计划全得推翻。就算最大的驿站,也只有十匹驿马,保安集结至少三百。考虑片刻,无奈苦笑:“二显你去吧,只通知林平郎。我不在期间,盛世安保所有事务,你来全权处理。”

二显应诺离开,武康唉声叹气,就带钱顺和平郎吧。有大队保安在,家里不用担心;有狄仁杰和张柬之,政事不用担心,毕竟两个未来宰相,搞好占城稻没问题。

真的搞不明白,朝廷为何蹚浑水,朝鲜半岛三个蠢货,都是地道的白眼狼。有困难找你帮忙,没困难找你打仗,让他们狗咬狗多好。无奈长叹息,吩咐保安许队长:“带所有人离开,骑斗骢回去。”

钱顺上前,继续建议:“让斗骢跟着吧,他和您心意相通,又是千里马,应该扛的住。实在不行,就不要骑,空背跑路。大佬若没吩咐,我去交代雪娘,多准备些盘缠。”

武康不置可否,钱顺扶雪娘离开,两人叨咕片刻。雪娘吩咐婢女,尽量准备铜钱,塞进马背行囊。送保安队伍离开,两人蹲在路边,开始无聊的等待。

仔细回忆史书,这好像是李九登基以来,首次讨伐高句丽。怪不得如此谨慎,让正四品的刺史,去做小小后勤官。仔细想想也对,意义很重大,李九想旗开得胜。此次战略目的,逼迫高句丽退兵,策略是围魏救赵。

所谓三国联军,高句丽是主心骨,其他俩打酱油。只要唐军打几场胜仗,攻破几个城池,摆出大兵压境架势,就能逼高句丽回师。如果战略成功,新罗转危为安。

我的工作很简单,培训野战军医,多救几个伤兵,呆在后勤睡觉。说白了,也是打酱油的,这很不爽。什么时候能成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指挥千军万马,灭亡半岛三国?

良久干笑两声,恐怕只要李勣在,永远没机会。老狐狸不能得罪,媚娘能否登后位,关键在他身上。他能抗衡长孙无忌,根据史书记载,也确实投了赞成票。

其实很好理解,他要在临死前,弄死长孙无忌,保后代平安。房玄龄是前车之鉴,后代子孙一锅端,杀的杀流的流。他与无忌哥也有龌龊,知道自己死后,无忌哥会对后辈下手。所以必须让他,死自己前面。

武康揉太阳穴,继续冥思苦想,嘴角扯出微笑。如果记载无误,战争结束的时间,是明年五月份。恰巧“废王立武”开启,如果运气好,不会错过大戏。

钱顺递来干枣,邓州的特产,吃着又香又甜。两人边吃边聊,聊到即将遇见的大佬,程名振和苏定方。给钱顺科普,这俩都是大将,身经百战战功彪炳,到时好好学习。

特别是苏定方,当之无愧的猛将,一生灭国无数。越说越兴奋,脸色开始潮红,滔滔不绝的讲。钱顺有些懵逼,大佬太能忽悠,都讲到十几年后了。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马蹄声,两人起身望去,武康差点跳起脚。前面是林平郎,背弓箭挂横刀,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后面那娘们儿是谁,骑着枣红马,怀里抱孩子,一脸的衰相。

二马到近前,钱顺立刻行礼,参见东阳夫人,参见金华县君。殷勤接过县君,递到大佬怀里,冲林平郎使眼色。两人远远离开,背对大佬闲聊,说不痛不痒的话。

武康抱熟睡的闹闹,咧嘴无声笑,五官都狰狞了。崔小晴红了眼圈,冷哼两声抱怨:“杀千刀的混蛋,等你那么久,见面就抱女儿。跟你女儿过吧,明天我就回娘家,再也不回来。”

这倒霉娘们儿,闺女的醋都吃,想求抱抱就明说。于是一手抱小女儿,一手揽大女儿,满脸的无奈:“大兄弟对不起,那个倒霉的李九,发来倒霉圣旨,得掉头去辽东。这一走至少半年,苦了你们娘俩,真是对不起...”

“对不起个屁,榆木疙瘩啊你”,小晴指点爱郎鼻子,恨铁不成钢:“那是辽东战役,多好的机会,多好的消息。过去好好干,立几个大功,把‘检校’去掉。你可能不知道,朝廷派越州刺史,没挂都督头衔。”

瞬间哭笑不得,我是上战场,你应该依依不舍,应该哭哭啼啼,不是这个画风。小晴白他两眼,阴阳怪气儿道:“男儿志在四方,就该去闯事业,天天围着老婆转,像个娘们儿似的。”

哎呦我的妈,武康生无可恋,撇嘴反驳:“我说崔小晴,脑子秀逗啦?你应该抱着我哭,千叮咛万嘱咐,嘱咐照顾好自己,然后活着回来见你。”

小晴再翻白眼:“拉倒吧大兄弟,你不能升官,我才会抱着你哭。不过说真的,只要不冲锋陷阵,其他没问题。多多建立功勋,争取当越州都督,那可是正三品。”

这话太扎心,媳妇儿就是官迷,武康很无奈。越州都督府是中府,确实是正三品,朝廷派的越州刺史,确实没兼任都督。可这并不代表,会让我兼任都督,也没啥意思。

都督掌握军权,能调动下辖各州的府兵,然而越州都督府,压根儿没府兵。本来有几支,被陈硕真一闹,全部撤销了。想到这,苦笑道:“越州管的几个州,一支折冲府没有,去不去‘检校’没区别。”

崔小晴浑不在意,扭头看看四周,冲东北方努嘴,继续阴阳怪气儿:“你去京城四个月,和小情人你侬我侬,我却独守空闺,这很不不公平。去辽东又是小半年,人家感觉好饿,你看着办吧。”

武康扭头看,恨的咬牙切齿,瞧你那德行。东北有片梨园,光秃秃梨树下,光秃秃小窝棚。应该是梨园主人,防止别人偷梨,搭建的小窝儿。很郁闷也很无奈,狠狠瞪她两眼,抱着女儿离开。

来到小弟旁边,让钱顺抱闹闹,板着脸吩咐:“我和夫人诉衷肠,共慰离别之苦,你们不要打扰。好好照顾我闺女,她要是哭了,我也让你们哭。还有,不许回头,更不许别人打扰。”

吩咐完转身离开,两人对视片刻,眼神都很怪异。小声侃大山,轮流抱县君,从午时七刻,到未时五刻。钱顺嘴角直抽,压低声音说:“大佬和夫人,感情真的好,都这么久了,还在依依惜别...”

林平郎鄙夷:“哪那么多废话,都知道怎么回事,当心大佬收拾你。不过夫人真彪悍,以后讨妻子,也得讨这样的。我说顺子,这次去营州,真的只做火头兵吗?”

钱顺沉默,良久后小声说:“圣旨这样要求,不过我有预感,这次攻打高句丽,肯定会闹大事。咱也别想太多,保护好大佬,其余让大佬处理。”

结束话题,长时间等待,直到申时两刻,身后传来脚步。两人同时转身,见大佬脸色煞白,走路都有些飘。再看夫人,整个容光焕发,精神头相当好。

就在此时,南方出现马队,是接应的保安。武康抱小晴上马,再次依依惜别。几分钟后,小晴接过女儿,温柔的嘱咐着:“夫君别担心家里,照顾好你自己,我和女儿等你回来。”

武康差点落泪,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人话。吩咐二显小心行事,目送马队离开,跨上斗骢马,直奔北方而去。钱顺和林平郎,策马紧随其后,表情都很严肃。

三人驿站换马,赶往下个驿站,晚上在驿馆睡觉。武康睡不着,找斗骢聊天,蹲在马厩旁,望天空发呆。冷风吹过,听乌鸦叫,阴霾涌心间。有种预感,营州之行,不会风平浪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