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二十章 坦白从宽好过关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二十章 坦白从宽好过关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八月初一,辰时。

  截止七月底,越州诸暨县境内,再无鼠疫病例发生。这标志抗瘟成功,鼠疫成为过去,戒严完全解除。劫后余生的百姓,纷纷跑野外庆祝,载歌载舞锣鼓喧天,比过年还热闹。

  工作人员也很兴奋,加入百姓的狂欢,也是自己的狂欢。昨日房仁裕公文,钦差团队商议,八月解除封锁。这表示能回家了,是以七月二十九,武康犒赏三军,饮马浦阳江。县衙大摆筵席,小弟欢聚一堂,兴高采烈的推杯换盏。

  经过一天准备,今天辰时三刻,民兵班师婺州。武康穿紫袍,神情庄重肃穆,走在队伍前边,后跟仪仗队。民兵两人并排,一个抱骨灰盒,一个抱灵位。

  五十八民兵,十五太医,为抗瘟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太医都是北方人,打算交褚遂良处理;民兵是金华、义乌人,带他们回婺州,交给家人安葬。

  得到消息的百姓,怀着感恩的心,自发过来送行。静静跟在队伍后,排的长队望不到边,洒的纸钱飞舞满天。所有人保持缄默,只有凌乱的脚步,蔓延的悲伤。

  巳时三刻左右,来到婺州防线,钦差恭候多时。褚遂良和房仁裕,带着折冲都尉,快步迎上前来。两大佬发表重要讲话,缅怀为国捐躯烈士,号召全体军民,学习、发扬此大无畏精神。

  政治作秀完毕,来些实际的,褚遂良宣读圣谕:入诸暨抗瘟的民兵,免交三年“庸调”;因公殉职的民兵,家人免三年租庸调。所谓的租庸调,是唐初赋税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

  征收对象:十八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所谓的调:每年绢二丈、绵三两,折合铜钱二百文;所谓的庸:每年徭役二十天,若国家不需服役,则交纳六丈绢,折合铜钱三百文;所谓的租:每年每男丁,交粮食两斛。

  庸调约铜钱半贯,五口之家省吃俭用,足够全年花销。殉职的民兵,全家所有男丁,三年不交任何赋税,确实皇恩浩荡。民兵感激涕零,纷纷向长安膜拜,给李九歌功颂德。

  武康暗暗吐槽,还是原来配方,还是原来味道。永徽四年,婺州剿陈硕真叛乱,也是这种奖励。不过着实不错,家庭省半贯钱,最重要的是不服役。服役有风险,诸如修城墙、宫殿,都有生命危险。

  歌功颂德完,简单寒暄后,武康发号施令:太医的骨灰、牌位,交给太医令;吩咐于洪志,民兵就地解散;吩咐张柬之,与义乌、金华县令配合,送阵亡将士回家。

  得褚遂良首肯,房仁裕下令,扬州军擂响战鼓,夹道欢迎凯旋民兵。褚遂良居中,房仁裕在东,武康西边陪同。三大佬昂首挺胸,走过仪仗队,净搞些形式主义。

  军队后人山人海,是入越民兵的家属,早就翘首以盼,到处是团聚的喜悦。婺州太太团也来了,崔小晴和狄嫂领队,两人都抱着孩子,急不可耐赶来。

  褚遂良、房仁裕识趣离开,越州鼠疫已过,要处理善后事宜。扬州军该返程了,毕竟多待一天,多份儿消耗。褚遂良安排太医令,登记造册殉职太医,回中军帐写奏章。

  太太团很强大,如烟、琴娘两妾室...三个妾室。穿丝绸的鱼玉贞,差点没认出来,比穿道袍更妩媚。这姑娘会来事儿,和主母打好了关系,怀里抱着闺女闹闹。

  小鱼儿帮了大忙,四成鼠疫感染者,被她的偏方救活。武康打定主意,既然不影响家庭和谐,也别养在外边了。反正我是四品官,法律允许纳妾四个,不违法就行。

  紧挨她的妙龄少女,应该是妹妹鱼明泽,确实美艳动人,老狄挺有眼光。武康来了兴趣,她跟在狄嫂身后,嫂子许她进门了?偷眼瞧身后,狄老西儿乐的合不拢嘴。

  武康挤眉弄眼,戏谑瞟向狄嫂,得来鄙夷回应。自然不在意,接过玉贞怀里的襁褓,看女儿熟睡的小脸,鼻孔吹出的泡泡。几乎一瞬间,萌的心都化了,脸上洋溢傻笑。

  婺州官员见礼,齐呼“参见金华夫人”。小晴虚荣心满足,乐呵呵示意免礼。又有人参见,喊同样口号,却带着浓浓鄙夷。是骆宾王的声音,这就尴尬了,搞事儿的节奏?

  狄仁杰剧烈咳嗽,掩饰怪异笑声,武康老脸一红。为免误会加深,干咳两声介绍:“这是骆观光先生,我的首席幕僚。七岁被誉为‘江南神童’,咱们婺州的大才子,《咏鹅》的作者。”

  崔小晴吃惊,赶紧见礼:“久闻骆先生大名,您七岁的大作,是闹闹的胎教诗。斗胆请先生应允,做我家西席,教授孩子学业。先生的家人,也都接来吧,暂住刺史府如何?”

  满满的诚意,老骆很受用,客气两句应下。把家人接来也好,以后在婺州城生活,让他们享清福。常年在外奔波,着实怠慢了老母,委屈了妻儿。

  武康很开心,把闹闹交给玉贞,开始大放厥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决定把刺史府花园,改造成幼儿园,聘请观光兄、怀英和孟将兄,闲暇时教书育人。诸位同僚,都把孩子送过来,让他们愉快的学习、玩耍。”

  众人欣然同意,交头接耳美滋滋,忽的哭声打破和谐。武康循声望去,白发老丈蹲地上,抱灵位嚎啕大哭。不用想也知道,殉职民兵的家属。几家欢喜几家愁,确实见不得这个,吩咐张柬之做工作。

  很快哭声停歇,人群逐渐散去,扬州军开始拔营。武康为缓解气氛,拿狄仁杰开涮:“我在诸暨时,答应借给怀英千贯,接鱼家娘子进门。如此天价,定传位佳话,诸位以为然否?”

  瞬间哄堂大笑,狄嫂直翻白眼,老狄恨的咬牙切齿。小晴满脸鄙夷,鱼明泽赶紧低头,鱼玉贞笑着开脱:“郎君说笑了,百万铜只是戏言,让裘家知难而...”

  小晴一声干咳,玉贞马上闭嘴,小表情很是委屈。气氛再度尴尬,武康再接再厉:“还有骆先生的三百贯,用于安置先生家人,夫人您来处理吧?”

  余光扫中军帐,解释缘由:“老扑街褚遂良,竟敢私改偏方,还写公文骂我。我骂不过他,骆先生仗义执言,那篇讨褚遂良檄文,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听房公说,老扑街吐血了,大快人心呀!”

  气氛更尴尬,众人表情怪异,小晴不断眨眼。武康意识到不好,不会这么倒霉吧?陡然转身,褚遂良就在身后,脸黑成锅底,山羊胡颤抖。房仁裕戏谑,一副看戏模样。

  “背后嚼舌根,符合武佞风格”,先反唇相讥,再看骆宾王,一副文人风骨。

  不着痕迹点头,抛出橄榄枝:“你就是骆观光,确实好文采,檄文令老夫哑口无言。不过良禽择木而栖,武佞不是好归宿,写份自荐书吧。老夫呈交圣人,举荐你报效朝廷。”

  当面挖墙脚,很不给面子,武康却乐出声。当初道王李元庆,也让老骆写自荐书,被冷嘲热讽。您又算哪根葱,等着挨喷吧。果然剧情重演,老骆不给面子,怼的老褚脸红脖子粗。

  那叫一个尴尬,武康吃了蜜糖,浑身的汗毛孔,都透着舒爽。喷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喷了你,你还得拍手称赞,骆宾王做到了。讨武曌檄文,武曌想让他当宰相;讨褚遂良檄文,老褚想举荐他当官。

  房仁裕使眼色,武康也觉的不能过分。正找借口开脱,狄嫂怀里的林儿,突然哇哇啼哭。狄嫂轻晃襁褓,众人视线转移,无形中化解尴尬。这小家伙儿,难得如此给力,值得叔叔夸奖。

  忽然身影闪过,穿保安服的新城,在众人懵逼中,接襁褓哄林儿。这下完犊子了,千叮咛万嘱咐,咋就不听话啊?武康眼角余光瞄,见小晴似笑非笑,见狄嫂鄙夷不屑,赶紧低下脑袋。

  褚遂良老脸更黑,气呼呼见礼:老臣参见公主。

  所有人见礼,武康清晰觉察,共有三道鄙夷视线,两团愤怒气场。气场的主人,褚遂良和房仁裕,都恨得咬牙切齿。意思很明显,带公主进疫区,你有几个脑袋?你个王八犊子,你想死我们不拦,别拉我们下水呀。

  三道鄙夷视线,一道崔小晴,一道狄嫂子,最大那道是骆宾王。武康觉的很冤,我没觊觎她的胆子,我才是受害者。你们肯定不知道,这娘们儿有多疯,我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用迷药把我迷倒,用麻绳捆成粽子,十大酷刑轮着招呼,差点儿折腾死我。估计把不贞的愧疚,发泄我身上了,为解决五年后的危机,彻底豁出去了。

  褚遂良找到突破口,劈头盖脸骂武康,大概意思是:公主天潢贵胄,是金枝玉叶,是圣人最宠的妹妹。你吃了熊心豹胆,敢带公主去诸暨?若有三长两短,圣人盛怒之下,绝对血流成河。

  武康觉的很冤,不是我带去的,是狄仁杰带去的。余光瞟老狄,做错事要认,挨打要站稳,你倒是说句话呀!

  狄仁杰垂头不语,铁了心甩锅,我只是录事参军,扛不住褚遂良的怒火。我带去的不假,只让你帮她忙,没让你帮到床上。

  这就无奈了,垂头丧气挨骂,反正自己理亏。其实这样也好,省的老褚憋心里,再憋出什么病。更无奈的是,这位还上瘾了。脏话滔滔不绝,跳着脚吐口水,越来越难听。

  武康不想听,意念转移大法,强行神游天外。若按历史轨迹,长孙诠必死无疑,因为李九心肠软。王皇后、萧淑妃被废,李九偶尔探望,得知她们凄惨,竟想赦免她们,导致媚娘动杀心。

  长孙家是亲娘舅家,相信过不了几年,李九就会平反。媚娘明白这点,为防长孙家东山再起,才派人去长孙家流放地,处死长孙家子弟,其中包括长孙诠。到时我的求情,媚娘会给面子吗?如何保长孙诠?

  百思不得其解,脑筋乱成浆糊,正郁闷纠结间,听房仁裕喊自己。神识回来抬气头,看着脸红脖子粗的老褚,疑惑不解的问:“您老骂完了?那下官知罪了,请褚尚书责罚。”

  褚遂良再度暴走,老子骂这么久,你压根没听进去?气煞我也!就觉天旋地转,一个趔趄摇摇欲坠。众人惊呼,武康眼疾手快,冲过去揽在怀里。

  大手向下捋胸膛,给老爷子顺气,真气出好歹,也得跟着倒霉。褚遂良直翻白眼,点着武康鼻子,半天说不出话。良久缓过劲儿,气冲冲甩开,憋出一句话:“要是我儿子,非打断你的狗腿。”

  武康嬉皮笑脸,丝毫不受影响,脸皮比城墙还厚。遥想上辈子,俺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左边前锋。大学生联赛,在客场比赛,上万球迷点名骂我,气势比你大多啦。

  一时悲从心来,半真半假道:“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决定孩子性格。阿娘去的早,阿爹忙着养家,对我疏于管教。从小交坏朋友,染一身坏毛病,您要真是我大人,我也知书达理。”

  马屁拍的隐晦,褚遂良琢磨片刻,觉的此言不假。

  武康添油加醋:“公主心系灾民,督战婺州鼠灾,又以身犯险,奋斗在抗瘟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治瘟良方,就是我给您的偏方。”

  狄仁杰懵逼,大佬说谎话,从不打草稿。不过这样也好,给公主加声望,增加抗劫难本钱,立刻出列捧哏:“褚公息怒,治瘟偏方,就是公主总结的。当初您削减石蜜,武公出言不逊,也是这个原因。”

  老狄说瞎话不脸红,褚遂良和房仁裕,被震撼在当场。仔细回忆偏方,字迹娟秀无力,是妇人手笔。书法是飞白体,太宗最爱的书法,公主也深受影响,这就解释通了。

  仅此消息,圣人必龙颜大悦,扛瘟就是完美的。老褚越想越兴奋,也没了怒气,脸色开始红润。新城很尴尬,怪异视线扫武康、狄仁杰,良久看向褚遂良:“褚尚书,新城挂念九兄,想回京城团聚,可否与你同行?”

  褚遂良自然答应,武康呶一嗓子,急不可耐道:“绝对不行,头仨月不稳定,不能长途奔波,容易出问题...我的意思是,公主身体羸弱,不宜天热出行。”

  众人不明所以,狄仁杰彻底懵逼,大佬您真行,看你如何收场。

  后脑勺滑冷汗,武康快速找借口:“等秋收完,天也不热了...狄录参身体不适,所以由我亲自带队,护送田租、土贡去长安,顺便送公主回去。”

  狄仁杰嗤之以鼻,我身体壮的狠,压根儿没不适。既然您想送粮,那我谢谢您,我继续配合。于是捂嘴干咳,声音中气十足,演技相当拙劣。

  褚遂良皱眉,缓缓摇头说:“此言不妥,每年田租押送,都会发生打劫。又要送田租,又兼顾公主安危,老臣放心不下,还请公主与我同行。”

  坚决不能答应,武康再找借口,新城忽然说话:“武刺史言之有理,炎热不宜出行,秋收后再回京吧。褚公不必忧心,婺州兵骁勇善战,我相信武刺史的...能力!”

  褚遂良还是纠结,最后妥协:“公主心意已定,老臣不便多言,只是仍不放心。不如这样,老臣回到长安,向圣人禀明,交由圣人定夺。”

  武康连连点头,拍褚遂良马屁,只要过了前三月,就没啥担心的。交给李总安排,肯定给调兵圣旨,调动沿途各州府兵护驾。既能保田租安全,又能掩盖秘密,一举两得。

  就这样说定了,武康让钱顺和林平郎,送太太团回家。配合褚遂良,解除诸暨戒严,帮扬州军整理辎重。一直忙到未时,送扬州军离开,恭送钦差团队回京。

  回到刺史府,天已经黑透,和小晴共进晚餐。心中有预感,这是最后的晚餐。哄睡宝贝女儿,见媳妇冰冷,决定坦白从宽。把在诸暨的经历,和新城的勾当,事无巨细和盘托出。

  既不添油加醋,也不轻拿轻放,是什么就说什么。经历很丰富,直到三更天,倒出全部豆子。小晴蹙起眉头,握爱郎的手,小脸满是纠结:“阿翁不原谅你,还那样作践你,到底想怎么样嘛!”

  武康心里苦,无奈叹道:“也不能怪他,他和阿娘感情好,作践我情有可原。我不担心他恨我,担心他作践自己,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会抱憾终身。”

  小晴安慰:“二郎不必伤心,我和闹闹都是亲人,你不会孤单。人上了年纪,都是认死理的,阿翁会想通的。不说这个,那个太史令李淳风,真是活神仙吗?”

  武康斟酌片刻,缓缓点头。小晴唉声叹气:“漱玉人很好,为何受这种罪,权利斗争如此无情?不过二郎,真到那个时候,你不能犯傻。武昭仪心狠手辣,不能得罪的。”

  这就是病根儿,武康真没信心,说服武昭仪。

  小晴捋平他眉心,嘻嘻笑道:“就算她生下孩子,也威胁不到你,昭仪会帮你要回来。当然也威胁不到我,清河崔氏的能量,朝廷尚忌惮三分,新城公主算什么?”

  武康呆愣当场,这就过关啦?一哭二闹三上吊呢?剧本不对啊!

&enten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