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十三章 检校越州大都督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十三章 检校越州大都督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闰四月十四,申时七刻。

万年宫排云殿,武康与武昭仪,天南海北侃大山,尽是张家长李家短。话题绕来绕去,还是绕到孩子身上;无论如何歪楼,武昭仪结娃娃亲的决心,如磐石般坚韧。

绕到最后媚娘烦了,家长般拍板,如果小晴生闺女,许配李弘为妻。武康不乐意,李弘有结核病,英年早逝的命,让我闺女守寡吗?

正找借口婉拒,媚娘怀中的李弘,操着稚嫩的童声,先不乐意了:“弘儿不喜欢舅舅,舅舅长的丑,弘儿才不要表妹嘞。”

你个小兔崽子,俺闺女才看不上你,武康的脸黑成锅底。李弘被狰狞吓到,哇的一声哭了,排云殿鸡飞狗跳。宫女、太监、奶娘全出动,把两岁的李弘抱走,世界终于清静。

媚娘很头疼,弘儿很排斥武康,说再多好话也没用。几缕秀发挽耳后,力图化解尴尬:“童言无忌,康郎别生气,弘儿胆子小。要不这样吧,小晴要是生小娘子,和我腹中次子结亲。”

武康不禁撇嘴,你可拉倒吧,李贤比李弘还惨。根据史料记载,李弘应是病死的,李贤是你弄死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没必要考虑,总之俩短命鬼。

满脸尬笑,干咳两声说:“其实我觉的吧,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的终身大事,让他们自己做主。再说了,八字还没一撇嘞,万一小晴生男娃呢?”

“胡说八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已然”,媚娘翻个白眼,斟酌片刻说:“生男娃更好,等我有了公主,许配给我的侄儿,必须亲上加亲。”

快饶了我吧,我家庙太小,容不下大和尚。您只有一个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名声都烂史书了。要是给我儿子戴绿帽子,能把我活活气死,还想多活几年嘞。总之一句话,您的娃都不是省油灯,必须敬而远之。

脑筋快速转动,眼角余光乱瞟,拿起梳妆台铜镜。摇头晃脑片刻,顾左右言其他:“这张脸不吓人呀,配合可爱刀疤,更显英武与彪悍。真搞不明白,弘儿为何怕我,没道理呀。”

媚娘气的拍桌子:“少给我插科打诨,少给我转移话题。我告诉你武二郎,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还得答应。我现在身怀六甲,别惹我生气,否则你完啦。”

霸道女总裁上线,赤裸裸的威胁,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匆匆脚步声,四钱焦急汇报,李九有急事召见。武康如蒙大赦,撂下句“以后再说”,转身撒腿就跑,留她殿中凌乱。

一口气跑仁寿殿外,稍稍整理仪容,由卫士带领进殿。也在殿中凌乱,多了七八位大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盛世军统部,有全体朝臣资料,快速回忆画像...其中两个大佬,深深折服了他。

西排倒数第二位,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灭国无数战功彪炳。将在十二年后,与李勣攻克大行、振辱夷,兵临平壤城下,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

西排倒数第一位,更加了不得,右领军将军刘仁轨。九年后在百济的白江口,指挥大唐无敌舰队,大败倭国、百济海军。中日首次交锋,酣畅淋漓大胜,打的那群倭奴,八百年不敢挑衅华夏。

酣畅淋漓振奋人心,武康当即决定,两场对外战争,必须亲身参与,哪怕做马前卒、摇桨水手。刘仁轨是汴州尉氏县人,也就是开封市尉氏县,我上辈子是开封县人,正儿八经的老乡。

收起思绪行君臣礼,坐刘仁轨身边,饱含崇拜抱拳。老刘有些懵,感受此人真诚,出于礼貌客气还礼。屁股还没焐热,又听李九召唤,赶紧起身出列,恭敬聆听教诲。

李九言道:“爱卿不必拘谨,有事向你咨询。越州八百里加急,诸暨县发生瘟疫,数千百姓受灾,五百多人死亡。诸暨与婺州接壤,想必爱卿了解县况,给众朝臣说说。”

登时如遭雷击,脑海闪“鼠疫”两字,不禁汗如雨下。鼠疫比天花更恐怖,更令人闻风丧胆,那场有名的黑死病,让中世纪欧洲,三年死亡三千万。诸暨与义乌、勇康接壤,如果鼠疫进婺,何等惨绝人寰。

无数婺人惨死,如同敲响的丧钟,敲的他毛骨悚然。很快怒发冲冠,双耳竟然失聪,只见李九嘴动,不闻说些什么。视线锁褚遂良,怒火直冲天灵盖,情绪彻底崩溃:“褚遂良,你该死!”

手脚不受控制,咆哮着冲过去,左手拎他衣领,沙包大的拳头,奔他脑门就砸。左武卫将军阿史那忠,就在褚遂良身边,庞大身躯噌的站起。左手锁拳,右臂抱腰,干净利落的抱摔。

契必何力、刘仁轨冲来,契必何力抱腰,刘仁轨拽左手。三大将齐心协力,将武康摁倒,死死压在地上。仁寿殿彻底炸锅,宦官大喊护驾,群臣瞠目结舌,褚遂良完全石化。

禁军冲入大殿,大部分保护李九,少部分围困现场。武康剧烈挣扎,脑袋被摁地上,冰凉的青石板,渐渐驱散怒火。回过神心如死灰,彻底完犊子了,在李九面前动武,寿星喝耗子药啊。

老实趴着乖乖配合,被卫士五花大绑,被横刀架脖颈上。卫士控制局面,接到李九命令,退出大殿等候。见李九脸色铁青,群臣义愤填膺,真奢望时光倒流。冲动是魔鬼,为何控不住情绪?

崔义玄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不停的哀求:“求陛下开恩,陛下也知道,武康有癔症。他是癔症复发,否则借他两个胆子,也不敢朝堂动武,更不敢冲撞陛下...”

关于武康癔症,李九早有耳闻,脸色好看许多。来济一看这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落井下石:“陛下容禀,无论武佞是否癔症,都不能成为脱罪借口。”

韩瑗出列帮腔:“陛下容禀,武佞藐视朝堂,目无君上,其罪当诛。直呼褚公姓名,意图对褚公动武,若非三位将军阻拦,褚公九死一生。如此目无法纪,请扑杀此獠,以正视听。”

忠臣集团落井下石,要求扑杀此獠,朝堂人声鼎沸。佞臣集团作壁上观,崔义玄人轻言微,退而求其次:“臣了解武康脾性,不会无缘动武。恳请陛下让他自辩,倘若言之无理,再治罪不迟。”

话到这个份儿,许敬宗、李义府等,纷纷随声附和。褚遂良回过神儿,出列到武康旁边,躬身行礼道:“请陛下给机会,臣也很想知道,武佞因何缘由,欲对老臣痛下杀手。”

李九顺水推舟,轻叹气板起脸:“武爱卿,朕给你机会解释,为何殴打褚遂良?说不出子丑寅卯,不能让朝臣信服,你也别当婺州刺史了,回家养猪去吧。”

武康有些懵,这是我的口头禅,您老从何得知?同时也放下心,最坏结果是丢官,不丢命啥都好说。只是对不起媚娘,老褚这个把柄,不能为你所用喽。

刚想和盘托出,殿外卫士来报,救星武昭仪到。有点儿意思啊,媚娘不愿放此把柄,要对老褚开炮了。大殿当即寂静,李九吩咐有请,长孙无忌蓦的睁眼,毫不掩饰厌恶。李勣瞟他两眼,继续闭目养神,摆出置身事外的样子。

媚娘跪武康旁边,眼泪说来就来,哭的很是伤心。李九心疼坏了,下意识下台阶,长孙无忌干咳,逼他止住脚步。李九很郁闷,无奈屈服舅舅淫威,赶紧吩咐赐座。

影后开始飙戏,表示不敢入座,擦干眼泪诉说:“陛下容禀,武刺史殴打褚尚书,是有原因的。妾深信不疑,凡是有良知朝臣,听了妾身解释后,都会怒斥褚尚书。”

帽子扣的很大,全部朝臣缄默,褚遂良彻底懵了,我到底做了什么?李九不待众人开喷,马上给爱妃圆场:“媚娘慎言,褚尚书光明磊落,我知道你护弟心切,可...”读书祠

李九欲言又止,媚娘岿然不惧,凌厉目光瞪褚遂良,再抛重磅炸弹:“众所周知,鼠灾会带来鼠疫,越州爆发的大鼠灾,罪魁祸首就是褚遂良。”

朝堂再次炸锅,长孙无忌和李勣俩大佬,同时睁开双眼。褚遂良表示不服,当即出言反驳:“武昭仪此言何意?请恕老臣愚钝。”

李九很着急,示意众人安静:“媚娘不要胡说,无论鼠灾还是山洪,都是天灾不是人祸。我知你护弟心切,从轻处罚就是,快回排云殿吧,这里我来处理。”

长孙无忌黑脸,重重咳嗽两声,忠臣马上跳出来攻击。媚娘示意李九安心,冲褚遂良行礼,面无表情道:“越州的瘟疫,由鼠灾引起,褚尚书以为然否?”

褚遂良点头,媚娘继续:“鼠的数量太多,就会泛滥成灾。敢问褚尚书,什么情况下,鼠数量激增?敢问褚尚书,我大唐幅员万里,为何偏偏越州鼠灾?”

问题很刁钻,朝臣无不沉思,良久褚遂良摇头。韩瑗出列,先给李九行礼,言辞凿凿道:“天灾不能预测,鼠灾并非只在越州,何时何地都可能爆发。远的不说,三年前汴州尉氏县,也曾爆发鼠灾。”

听到自己家乡,刘仁轨也出列:“回禀陛下,臣家乡在尉氏,家父在家书中提及,那年确实爆发鼠灾。情况相当严重,无数田地被毁,哪怕藏房梁的粮食,也被老鼠偷食。”

众人纷纷点头,媚娘诡异一笑,转身问刘仁轨:“请刘将军回忆,鼠灾前一年,是否天有异象?”

刘仁轨冥思苦想,忽然瞪大双眼,拱手抱拳道:“头年冬天,有小半月温暖,酷似春天早来。百姓们很高兴,很快异象横生,头天阳光明媚,次日突降大雪。敢问武昭仪,此骤冷骤热,就是鼠灾征兆吗?”

众人来了兴趣,武康了然于胸,默默给她点赞。媚娘不置可否,看向刘仁轨:“刘将军应知,冬天见不到蛇,是因为它们怕冷,躲地底下睡觉,二郎称之为冬眠。”

刘仁轨点头,媚娘继续:“小半月的温暖,蛇感受热量,结束冬眠;骤降的暴雪,蛇来不及冬眠,全部被冻死。刘将军应知,蛇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田里老鼠。没有蛇吃鼠,鼠数量激增,自然爆发鼠灾。”

大殿鸦雀无声,很浅显的道理,刘仁轨是聪明人,很快想透彻。施礼表示受教,并送出神助攻:“武昭仪的意思,鼠灾爆发的原因,是田蛇数量锐减。如此看来,尉氏那场灾难,确实是天灾。”

言外之意,越州蛇锐减,板上钉钉的人祸。朝臣不可置信,武康泰然自若,李九瞠目结舌。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睁开双眼,眼里都带着怪异。

能站这里的,都是聪明人,也都心知肚明。天赐良机不能错过,李义府率先发难:“如此说来,越州鼠灾和鼠疫,是百姓大肆捕蛇,是某些人一手促成。”

崔义玄紧随其后:“去年越州都督上书,请求朝廷允许,以青花蛇抵田租。褚公认为可行,认为利国利民,联合韩公、来公,极力促成此事。百姓大肆捕蛇,青花蛇几乎绝种,导致田鼠剧增,最终酿成惨剧。老臣恳请,陛下明鉴。”

轩然大波起,褚遂良脸色苍白,脚下趔趄差点摔倒。他的铁杆盟友,想反驳却找不到借口,如果胡搅蛮缠,就落了下乘。

媚娘再次跪倒,给武康求情:“启禀陛下,瘟疫能传染,是最可怕的东西。二郎洞悉原因,乍闻瘟疫爆发,可能危害婺州。一时气急攻心,导致癔症复发,作出失礼举动,请陛下开恩。”

被媚娘用金钱收买的佞臣,诸位许敬宗、李义府,纷纷给武康求情。长孙无忌没说话,他要以“赦免武康”为条件,保下得力助手褚遂良。

李九应允:“武刺史虽鲁莽,却因瘟疫失常,倒也情有可原。朕决定,既往不咎,但下不为例,给武刺史松绑...媚娘先回排云殿,这里没你的事了。”

媚娘失望难掩,向李九作揖,由婢女搀着离开。武康也明白,老褚是顾命大臣,若不触李九底线,李九下不了决心。这是最好结果,我的劫难没了,以后要控制情绪啊!

李义府等不乐意,纷纷出列诘难,关陇系针锋相对。武康也觉的正常,权利炊饼就那么大,关陇系吃的多,其他人自然不满。朝堂成菜市场,能保持安静的,除了刘仁轨等武将,就是太尉、司空俩大佬。

李九被吵的头疼,长孙无忌适时开口:“武昭仪的言论,确实有些道理,但罪不及褚尚书。鼠患的始作俑者,是越州都督,是以老臣建议,将其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这是强保褚遂良,也是以势压人,关陇系全员附议。佞臣系也没了声音,他们还不成气候,没有李九的撑腰,李勣还置身事外,翻不起什么浪的。

李九看向李勣,很是失望和不甘,听长孙无忌继续:“现在重中之重,是遏制越州瘟疫。武刺史洞悉内情,婺州又紧挨越州,是以老臣建议,着其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此事。”

崔义玄马上反对,被关陇系淹没,武康哭笑不得。好你个长孙无忌,摆明坑我啊,我又不是医生,怎么搞定鼠疫?要是普通天花,肯定当仁不让,牛痘治不了鼠疫呀。

正想开口拒绝,褚遂良突然跪倒,惭愧的自责:“老臣有失查之过,愧对先帝信任,愧对越州百姓。请陛下恩准,老臣戴罪立功,前往越州督办瘟疫。老臣在此立誓,诸暨瘟疫一日不去,老臣一日不回长安。”

画面再次安静,褚遂良主动请缨,赢得众人赞许。武康竖双手点赞,老褚替我挡枪,咋就这么可爱嘞。那可是鼠疫,要出人命的,别人躲都来不及,他却主动接下,高尚情操不服不行。

史书记载,他确实是忠臣,只因反对“废王立武”,被媚娘贬到越南,落得郁郁而终。媚娘到了晚年,还为其平反,政斗的你死我活,不影响她对老褚的赞赏。

李九也很欣慰,当即应允:“褚爱卿此举大善,有何要求尽管提,朕全部应允...爱卿起来说话。”

“谢陛下”,褚遂良起身,瞟了眼武康,提出要求:“恳请陛下,选拔五十太医,随老臣共赴越州。还有,老臣需要一名副手,就是婺州武刺史,请陛下应允。”

武康登时懵逼,杀千刀的老褚,多大仇多大恨,死也拉我垫背?没招你惹你,为啥这么坑我?坚决不能答应,只要瘟疫不入婺州,不危害婺州百姓,越州死活关我毛儿事。

刚想婉言谢绝,李九先一步开口:“朕允了,同时给褚爱卿,便宜行事之权。武爱卿能冲锋陷阵,能鏖战食人鼠,是最合适人选。武爱卿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来,朕无不应允。”

武康有种感觉,李总要坑自己,纠结片刻讪讪道:“臣确实有条件,不去行不...也请陛下给臣,便宜行事之权。另外,臣是婺州刺史,插手越州政务,名不正言不顺。”

朝臣忍俊不禁,褚遂良嗤之以鼻,脸都不要了,明目张胆要官。至于便宜行事,是怕我公报私仇,老夫没那么小心眼儿!

李九微笑:“着婺州刺史武康,便宜行事之权,加封‘检校越州大都督’。两位爱卿即刻出发,待瘟疫解除,重重有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