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一章 路遇新城长公主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一章 路遇新城长公主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一月二十九,辰时。

十月一初三,武康率领婺州民团,与扬州军南北夹击,全歼叛军于婺州境内。文佳女皇陈硕真,伪仆射章叔胤,五名火凤教死忠,在东明大道法场上,正式领了盒饭。婺州人民的生活,翻开新的篇章。

十月十五日,公文下达,婺州官场大地震:原婺州刺史崔义玄,升御史大夫,官阶从三品,官升一级。御史的职责,风闻奏事,监察百官,今天喷这个,明天参那个。俩字概括——喷子,御史大夫就是喷头儿。老崔早收到风声,初五卷铺盖走人。

原婺州别驾武康,终达成所愿,升婺州刺史,官阶正四品上,普天同庆。大唐的行政制度,分道、州、县三级,安史之乱前,道是监察机构,类似华北、东北地区等。

御史台派御史,分赴各道,监督刺史。州和县是行政机构,州辖区比地级市大,州长官是刺史,直接对中央负责,类似省长加书记。武康虚岁二十二,做实权刺史,确实震惊官场。

武媚姐在信中说,为他升职这事儿,朝堂吵的天翻地覆。关陇集团,以褚遂良、韩瑗、来济为代表,以年龄为借口,坚决反对;佞臣集团,以许敬宗、李义府为代表,强烈支持。

李九总裁力排众议,列数武康各大功勋,升其为婺州刺史。李总很够意思,为了帮助武康,同时论功行赏,大力培植武康的班底:原司法参军狄仁杰,升录事参军事,官升一级。

原司功参军王林睿,升信安县令;原司户参军孙茂,升龙丘县令;原司仓参军孙应元,升勇康县令;原司兵参军秦礼,升义乌县令。原司士参军魏定州,升金华县令。

五县都是中县,所以他们的官阶,都是从七品上,比六曹参军高两级。同时撤销兰溪县,三河戍归金华县,其余归龙丘县。如此一来,婺州五县的县令,都是武康原班人马,工作确实好做许多。

关陇集团不甘失败,施行分权架空计划:首先派出亲信,来婺州任实权长史,人选还没确定,身份绝对不低;其次派出门阀子弟,出任六曹参军,明目张胆的夺取。

武康登时就不乐意了,决定以刺史身份,发送紧急公文。表示接受朝廷安排,可以放弃长吏,放弃五曹只留户曹。举荐候补太学生张柬之,出任司户参军,做婺州财政所长。估计怀才不遇的老张,会感恩戴德,美滋滋来婺州。

张柬之(625-706)字孟将,山南道、襄州、襄阳县人,今年二十八岁。和姜子牙一样,大器晚成者。六十中进士,在舒州清城县(青城山下)做县丞,后被狄仁杰举荐,被媚姐擢升宰相。八十岁发动神龙革命,杀媚姐姘头张宗昌、张易之,逼媚姐还政李唐。

武康认为,争权夺利的政斗,我可能搞不过,但我知道谁能搞得过。狄仁杰和张柬之,两个未来宰相,老张还是老革命家,斗不过你们这群龟孙?我还真不信了!

十月十五午时,拟好举荐公文,连同御赐绯袍,加急发往长安。穿绯袍冲锋陷阵,被砍的千疮百孔,被老崔写入报功书,添油加醋一番。李总得知后,让他发绯袍过来,列为实物教材,教育朝廷官员。

等发出公文,同僚相约喝庆功酒,毕竟升官发财了。唐朝升官等于发财,拿武康来说,每年俸钱五十两,俸粮二百八十斛,职田七百亩,仆役俸钱八十两。全部折合铜钱,约一百八十贯,一年工资吃两辈子。

第二天酒醒后,打开朝廷公文箱,发现几件官袍。五件刺史排袍,不同场合穿,还有一件紫袍,李总特别恩赐。崔小晴乐坏了,三品及以上官员,才能穿紫袍、配金鱼袋。

穿上后紫气东来,小晴乐的直蹦,没蹦几下开了呕吐。武康吓懵,赶紧喊武开把脉;彻底懵逼,咋就成喜脉啦?这事儿闹的,整天计算安全期,搞大堆安全措施,咋就怀孕了?

小晴流下激动的泪,武康流下郁闷的泪,要了我的亲命呦。十五岁小姑娘生产,危险系数太高,闹不好出人命。擦干泪绞尽脑汁,寻找降低危险办法,别说还真找到了。

上辈子年幼时,村里不流行医院待产,本人就是家里出生。村医古大妈,本就是妇产医生,兼职开乡村诊所。给人接生时,随身携带产钳,能辅助产妇分娩,解决头位难产,尽早终止妊娠。

她给武康科普过,产钳使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起初是夹出死胎,大概在北宋前期,某个了不起的老外,用产钳接生活胎。

记得五岁时,为满足恶趣味,以拜师学医为借口,求古大妈接生时,现场传授产钳的使用方法。结果屁股挨两下,收获批评教育,美梦破灭;后来上体校,为满足恶趣味,以科学为借口,研究产钳使用视频。被室友嘲讽的同时,也熟悉了步骤,只是没实践过。

想到这马上行动,根据记忆画图样,打开库房取出黄金,命匠人日夜赶工,纯金打造两把。

为何纯金打造?黄金不生锈,降低细菌感染概率;为何打造两把?一个送给武媚姐,那娘们儿挺能生;为何连夜打造?说多了都是泪,也与那娘们儿有关。

由于平叛工作顺利,媚姐在信中强烈要求,快马加鞭在腊月初七前,赶到长安城,参军伯母杨氏寿宴。理由很强大,首先给长辈尽孝,人之常情;其次咱俩的关系,也该再进一步啦,从笔友奔向现实见面。

产钳打造完毕,留一个在家,和小晴依依惜别。安排如烟和琴娘,放弃手头工作,专职照顾崔国宝。带着产钳和夜明珠,带上楚神客、林平郎和钱顺,外加四十保镖,嗷嗷着开往长安。

队伍出江南道,经淮南道,进入河南道。过落州进入谷州,来到天池县双桥镇(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此地距离长安,将近三百公里,骏马日行六十公里,大概五天时间到达。

松口气的同时,也咒骂武媚娘,为了给你娘过寿,来回六千里路,太折腾人了。过完寿还得回婺州,主持明年春耕大典,然后还得跑回来,参加您老三月份的“昭仪加封”仪式...想折腾死我吗?

吐槽完继续赶路,草草吃早饭,马队离开县城,向西奔赴长安。等进入官道,所有人拿出面具,扣脸上快马加鞭。倒不是为了显摆,骏马没法加装挡风玻璃,带面具凑合吧。

武康戴阎王面具,小弟们戴鬼怪面具,吓的行人屁滚尿流。倒不是故意吓人,而是震慑沿途山贼、盗匪。虽然不怕火拼,却怕节外生枝,从而耽误整个行程。

离开县城十五里,行人渐渐稀少,马队提速到最快。饶若一座小山,前方突然窜出两人,拦在路中央,摆着手嗷嗷着。众人赶紧勒缰,惯性推着冲出老远,丈许外堪堪停住。

斗骢马前蹄高扬,差点把武康甩出去,登时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呵斥:“该死的田舍奴,突然冲官道,不要命了?说你们想干啥,抢劫还是碰瓷儿,赶紧划出道来,乃翁接招就是。”

保镖全都行动,左手摁横刀绷簧,右手握刀柄,作出攻击架势。只要他们敢说抢劫,不必大佬吩咐,瞬间冲杀过去。两拦路人仆人打扮,年纪三十左右,看到鬼脸面具,吓的呶一嗓子,转身撒腿就跑,嚷嚷着“鬼呀护驾”。

半分钟不到,车队部曲冲过来,约莫四十多人,全部拽出横刀。保镖也不示弱,全部亮出家伙,架势拉开对峙形成。就等大佬一声令下,冲出去大杀特杀。

部曲头子满脸络腮胡,见对方杀气腾腾,神色更加紧致,提嗓子壮胆子,拱手抱拳道:“尔等是什么人?因何鬼脸遮面?因何冲撞我家主人车队?”

武康当即明白,原来不是打劫的,可能是个误会。马鞭指前方,极不耐烦呵斥:“你家主人是哪个,让他亲自过来,你算个什么东西,没资格和本官说话,滚!”

好横的小子啊,络腮胡嚣张惯了,哪能受这种气,嗷嗷着要动手。火拼一触即发,小胡子赶紧拉他,扯到队伍后面,如此这般低声耳语。络腮胡瞪马队两眼,悻悻转身离开,去豪华马车旁报讯。

很快马车开动,来到部曲后,装修的挺豪华,比崔小晴专车更大。车帘掀开,探出个年轻人,看到武康紫袍,瞬间皱紧眉头。这位是三品大员,不能随便开罪。

不过戴面具做啥,没脸见人吗?青年下马车,在部曲拥护下,到队伍最前边,抱拳施礼文绉绉:“这位兄台,我认为这是误会,部曲担心我的安危,听马蹄冒失拦路。兄台既是朝廷重臣,又何苦出言不逊?”

这是在教训我,武康呵呵了:“我这个人嘛,向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恶奴出言不逊在先,本官没当场杀子,已经给足阁下面子。既说是误会,本官不追究,请闪开去路。”

“好大的胆子,敢对驸...主人无礼”,络腮胡子狗仗人势,疾言厉色训斥:“我家主人出身名门,是新任婺州长史,官阶正六品上,你多大的官?”

无巧不成书啊,武康放声大笑,小弟们纷纷嗤笑。这可真是稀罕,长史和刺史叫嚣,还是同一单位的。络腮胡子气的跳脚,年轻公子也沉了脸,不过修养很好,没有当场发飙。

武康扬手止笑,摘掉阎王面具。部曲再次如临大敌,把主人户在当间,警惕盯着眼前人。这位凶神恶煞,配合左脸长刀疤,还不如戴着面具嘞。青年面露疑惑,眉头皱的更紧,貌似想到了什么。

武康不想扯皮,直接亮出身份:“本官姓武名康,新任婺州刺史,此去京城,经圣人批准,给伯母祝寿。尔既是婺州长吏,见到本部最高长官,还不见礼更待何时?”

对方全员懵逼,个个看怪物似的,态度明显软了。青年露出职业笑容,文质彬彬行礼:“原来武公当面,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之处还望海涵。下官长孙诠,以后为武公效力,请多多担待。”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武康抱拳还礼:“长孙长史此言差矣,非是为我效力,是为圣人效力,是为朝廷效力,是为百姓效力。咱们当官的,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百姓牛。”

长孙诠有些懵,教训送回来啦,还无法反驳。同时也很纳闷儿,传闻武刺史胸无点墨,一首大明湖戳蛤蟆,一首伪大风歌,沦为京城笑柄。现在看来,传言谬矣,当即微笑道:“武公所言极是,下官五体投地。”

孺子可教也,武康怡然自得,淡淡说道:“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此言缪否?”

这句话的意思,两人每次见面,都像初次见面,也就不会互相怨恨。这是化解矛盾,长孙诠正有此意,点头称赞:“武公金玉良言,君子之交,淡如水矣!”

居高临下失礼,武康翻身下马,小弟也全部下来,静静立在旁边。来到长孙诠跟前,继续商业互吹,这时车帘掀开,露出妇人妇人身影,不禁抬眼看过去。

长孙诠发现情况,快跑马车边,喊来其余车中婢女,一起搀扶妇人下车。她戴着面纱,看不清容貌,身高一米五,穿名贵绸缎,透着大肚子,小贵妇加小孕妇。

两人到武康跟前,双方见过礼,是长孙诠的发妻。这可真有意思,婺州上任三千里,还带着媳妇儿,还挺着大肚子,不怕颠簸早产吗?两位心真大!

妇人优雅行礼,声若百灵动听:“武公大名,某如雷贯耳。夫君经常提起,说您胸怀大才,秘术神乎其技,造福我大唐百姓。平息叛乱,身先士卒,力保婺州不失。某代表大唐百姓,向武公行礼。”

这话很大啊妹子,还代表大唐百姓,你以为你是公主吗?

武康虚扶一把,微笑道:“贵人言重了,本官受之有愧。长孙兄说的队,此事是误会,咱翻篇就是。我要赶往长安,不如就此别过...兄弟们闪开路,请长孙兄先过。”

两口子片刻呆愣,刺史给长史让路,心胸宽阔啊。双方再次行礼,长孙诠扶着媳妇儿,转身走向马车。忽然妇人脚一软,一声惊叫摇摇欲坠,长孙诠眼疾手快。妇人一声哎呦,捂肚子呻吟,顿时鸡飞狗跳。

婢女婆子惊慌失措,围上来喊公主,老妪迅速查看,登时焦急大嚷:“早产,阿郎怎么办,怎么办啊?”

这下场面更混乱,所以人都变了脸色,长孙诠方寸大乱,跳着脚喊:“快扶公主上车,赶紧去县里,这才九个月,好端端的为何早产?都赶紧啊!”

婢女七手八脚,妇人呻吟更剧,老妪都哭了:“不行啊郎君,来不及了,羊水破了,马上要生。快请稳婆,快请稳婆啊,晚了就来不及啦!”

长孙诠马上吩咐,部曲撒腿就跑。这位急糊涂了,两条腿的速度,等稳婆来了,黄花菜也凉了。武康很尴尬,乌鸦嘴护体了,转身吩咐钱顺:“你去天池县城,请稳婆过来。”

钱顺调转马头,保镖闪开,骏马四蹄狂奔。看这情形,只能车里生产,武康再发施令:“孙五带兄弟,进山砍木材;赵勋带兄弟,去后方村庄,买铜盆、水、绢布、红糖、羊奶。诸位兄弟,速去速回。”

一时马蹄轰鸣,保镖散去大半。长孙诠投来感激,和众婢女一起,搀妇人上车。然而问题来了,妇人疼的死去活来,踩凳上车不可能,急的婢女嚎啕大哭。

这不是办法,武康大步走过去,快速冲两人行礼,异常严肃道:“人命关天,多有得罪,请恕无礼...楚兄过来。”

踢开木墩,拨开婢女,来个公主抱。众人炸开锅,哭声变尖叫,老妪在呵斥。武康眼刀扫过,全都吓的闭嘴。楚神客单漆跪地,十指相扣手心向天。

右脚踩上去,轻声数到三,楚神客高喝,武康僵尸般跳起。左脚踩车板,左腿弯曲,客串减震弹簧。楚神客掀车帘,武康探身进车厢,见铺着地毯,便把妇人平放。幸亏车厢大,妇人娇小,否则真没辙。

转身跳下车,长孙诠很感激,快速爬上。接下来没啥做的,就等兄弟们回来,等稳婆车上接生。突然回过味儿,陡然瞪双眼,刚才好像听到“公主”?我嘞个亲娘诶,没听错吧?

想到这也急了,两步到部曲跟前,抓络腮胡衣领,拎小鸡似的拎起,瞪着牛眼问:“她们称她公主,是不是真的?你个扑街赶紧说,是不是你家主人,小名叫公主?”

络腮胡双脚离地,脸憋的通红,手不停扒拉。众部曲忙劝,武康松开手,络腮胡干呕两声,赶紧汇报:“不是小名叫公主,主人是新城长公主。”

武康再度暴走,再度把他提起,呶呶怪叫:“你说啥玩意儿?新城长公主?诓我吗?先人个板板,掘死你个扑街。”

卯足劲两耳光,络腮胡鼻青脸肿,嗷嗷着肯定着。武康脚下趔趄,差点吓昏,我的老天鹅,脑袋要摇搬家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