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五十一章 狄仁杰是我小弟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四月初四。

看着院子里蒙蒙细雨,武康愁眉苦脸,有骂娘的冲动。后世老爹说过,今天是乌龟的生日,不能下雨,否则秋收时节,必有干旱灾情。老农有句谚语,四月四落一点,十匹荷叶九匹卷。

昨天崔小晴说,今天还是文殊菩萨圣诞。东城外东阳江畔的华阳山,有座文殊菩萨寺,约定去那里烧香。武康唉声叹气,菩萨您要能保证风调雨顺,别说烧香供奉了,刷金漆咱都无所谓。

还有个虔诚信徒,也要跟着烧香拜佛,就是录参府的武顺。初二那天睦州历险,众人不敢停留,日夜兼程回婺州。昨天上午安顿好贺兰家,顺姐感染轻微风寒,所幸并无大碍,两碗姜汤搞定。

没多久崔小晴来到,两人撑起雨伞,步行去录参府拜见,也就百十米距离。贺兰敏之等候多时,打扮的花里胡哨,确实是小帅哥,今年才十一岁,就有祸国殃民潜质了。

这张小白脸,有祸害妹子的本钱,人见人爱啊。待他见过礼,武康满脸怪笑,捏他下巴调笑:“瞧这细皮嫩肉的,比大姑娘都水灵,搞的舅舅都羡慕了。”

贺兰敏之闹个大红脸,挣脱魔爪垂下脑袋,受不了舅舅的搞怪。武顺母女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武康拉着崔小晴过去,见过礼笑道:“顺姊刚刚痊愈,不宜到处走动,快进屋吧。”

武顺莞尔,迎他们到客厅,吩咐仆人奉茶。随便寒暄几句,武顺和崔小晴亲密聊天。武康无所事事,瞟了眼端坐小萝莉,舔着脸凑过去,嘿嘿笑道:“我说外甥女啊,悄悄告诉舅舅,你叫什么名字?”

场面瞬息寂静,所有人聚焦目光,带着错愕和不解。看着嘟嘴脸红的丫头,武康也回过神,有些失礼喽。少女出阁前,芳名不能问,除了至亲家属知道,就是行问名礼的未婚夫。

史书上称其为贺兰氏,并不知道真名,敏月也是杜撰的。武康心痒难耐,求知欲促他失礼,忙讪讪补救:“那个...她亲舅她堂舅都是她舅,咱是一家人,不过分吧?”

崔小晴要装淑女,悄悄飙个白眼,武顺微笑道:“叔母去的早,康郎不知礼也正常。女儿家的闺名,只有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知道。康郎可称呼‘敏月’,是小娘的乳名。”

乳名就是小名,这很巧合。武康笑着点头,看着嘟嘴丫头,正想调笑一番,门房匆匆来报。不良帅姜大牛,带着新上任司法参军,在门外求见。这位狄参军,昨天找老崔报道,还没正式开会介绍。

敏之亲去迎接,带两人过来,姜大牛见过礼,去门外候着。狄参军长的富态,脸像刚出炉馒头,身高一米七靠上,体重少说八十公斤。先向武顺作揖,再向武康施礼:“司法参军事狄仁杰,见过武录参。”

噗的茶水喷出,武康突然暴走,起身呶呶怪叫。揪住狄仁杰领口,提小鸡似的提起:“狄仁杰?狄老西儿?本官接旨‘山呼万岁’,就是因为看了,你这扑街的电视剧。听崔公说,俺沦为朝廷笑柄,掘死你个扑街!”

沙包大的拳头扬起,妹子们失声尖叫,狄仁杰吓的捂脸。姜大牛赶紧跑来,挡住拳头怪叫:“武公癔症复发了,九娘子快吩咐人,快请崔公过来。”

崔小晴也不装淑女了,火急火燎喊人,过来抱住他胳膊。武顺也跑过来,抱住另一条胳膊,急的脸都红了。敏之敏月凑上前,眼里都是担忧。

唐朝的癔症,类似后世精神病。众婢女下意识后退,武顺一家却迎上,这让武康感动。睦州武家和并州武家,八竿子打不着,武昭仪强改家谱,把他这支归到并州,把老爹说成武士彟弟弟,失散多年那种。

俩小家伙兴许不明白,武顺肯定心知肚明,看她眼神不像作伪。武康懒寻根究底,松开狄仁杰衣领,拇指摁人中。得糊弄过去,老崔要是来了,一顿臭骂少不了。

戏精加身眼神迷离,呼吸强行粗重。小晴见到转机,赶紧喊停报信,她也不想情郎被骂;大牛见到转机,认为大佬虚弱,伸出满是黑泥的指甲,狠摁大佬人中。

门牙快摁掉了,武康疼的翻白眼,好你个瘪犊子,先拿小本本记下,以后再算总账。本着演员的自我修养,做戏要做全套,配合着放缓呼吸,眼神渐渐正常。

懵逼的狄仁杰,表示自己很冤。“武佞臣”流传朝廷,确实因为接旨呼万岁,但不关我的事。李勣起的头儿,程知节煽的风,褚遂良点火起绰号,真不关我的事。另外,电视剧是什么鬼,我没那玩意儿。

若非大牛掐的疼,还想再演半时辰,手臂被妹子抱,有点儿舒服。恢复往日冷静,看向狄仁杰微笑:“怀英的大名,本官早有耳闻,科举明经出身,比我这半路出家强。刚才思绪紊乱,多有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狄仁杰只当客套,去年明经及第,没几个人知道他。本在长安无所事事,突然被认命婺州法曹,有了大展宏图机会,当时很兴奋。早知武康名号,也佩服这个人,他做的那些事,皆利国利民。

想到这抱拳施礼,恭敬道:“武录参谬赞,下官愧不敢当。对于癔症暗疾,下官略知一二,由过度劳累引起。武录参为创利民秘术,参殚精竭虑,要保重身体啊。”

保重个屁,压根儿没那病!首次是被武昭仪吓的,这次是被你小子惊的。假装和颜悦色,吩咐姜大牛:“怀英初来乍到,你们要好好辅佐。通知法衙三卫,谁不给怀英面子,就是不给本官面子。”

姜大牛应诺,心里却疑惑,这就放权啦?弟兄们昨天还商量,给新参军下马威,好让他明白,法衙谁说的算。狄仁杰也很疑惑,武录参说话风格太怪,官场需要面子吗?

渐渐的,武康觉的可乐,影视剧烂大街的狄仁杰,成我小弟了啦?据说这位是神探,毕生断案千余起,没一例冤假错案。想到这干咳两声,拍拍他肩膀,煞有介事道:“你办事,我放心!对于睦州遭遇,有何感想?”

这是考教,狄仁杰早已成竹在胸,正欲娓娓道来,发现画面暧昧,不适合谈公事。武康也回神,光顾着聊天,胳膊还被抱着嘞。轻轻动胳膊,武顺招呼九娘:“咱们收拾东西,别耽误礼佛。”

待众人离去,武康离开堂屋,两人边走边聊。狄仁杰侃侃而谈:“下官认为,强人的目标,就是礼金车。车队进入睦州前,就被盯上了...武录参不必怀疑,没有内奸,单凭车辙,就能判断车里货物。”

貌似有些道理,铜钱密度大,留下的车辙深。老狄见他点头,继续道:“强人有谋略,截杀去州衙搬兵的护卫,断了车队援军。精选十字坡为作案地点,下官怀疑,那些陷车的坑,是他们挖的。”

武康不置可否,狄老西儿继续:“在前方设绊马索,重兵埋伏竹林,冒充折冲府粮草队。假装搭手推出,突然发难袭击,护卫猝不及防。只是下官不明白,折冲府的粮草队,必有府兵押送...”

武康却心知肚明,陈寡妇的势力,渗入睦州折冲府了。那真实的文书,是折冲都尉给的。怪不得陈寡妇造反,睦州折冲府不堪一击,千余府兵一触即溃,原来早勾搭上了。

见上官不言语,狄仁杰想到事发现场,小心翼翼道:“当时下官厉声斥责,强人好像...对婺州法曹参军恨之入骨。还说为文宝大帅、七仙圣姑报仇,敢问武录参,认识这两人吗?”

那当然认识,都死在了我手里。不想告诉他,琢磨借口敷衍,眼角余光瞟到,敏月躲月亮门外。鬼鬼祟祟的样子,应该是来通知我,该去拜文殊菩萨了。懒得找借口,直接和老狄说:“法衙快上班了,你过去吧。”

老狄略微错愕,施礼告辞。敏月很淑女过来,武康不待她行礼,一把抱在胳膊上,嘿嘿戏谑道:“不是舅舅说你,六岁大的娃子,哪那么多礼数?木头人似的。走吧,咱去礼佛。”

小丫头嘟着嘴,武康更觉可乐,伸手去捏噘起的嘴。换来两个白眼,嘿嘿调笑道:“瞧这小嘴噘的,都能拴叫驴了。敏月啊,小声告诉舅舅,大名叫什...算啦,当我没问。”

大步流星到门口,众人瞬间凌乱,仆人纷纷低头。崔小晴眼神怪异,敏之恭敬行礼,武顺眼有笑意。武康懒得理会,把敏月放车上,随便打个招呼,骑上黑马斗骢,示意保镖开路。

揉揉左臂伤口,舒缓下疼痛。这次受伤,没敢让崔小晴知道,否则鸡飞狗跳。老狄家金疮药不错,还有止疼功效。武康陷入沉思,仔细回忆史书,貌似老狄大器晚成。

公元620年生人,今年二十三,比我大四岁。出身太原狄氏,是武昭仪的老乡,并州太原(山西省太原市)人。早期不受李九待见,在老乡手里一飞冲天,官拜朝廷宰相。据说老狄驾鹤西归,武二姐佬感触颇深,直呼“朝堂空矣”。

不过现在嘛,是我的小弟,以后有吹嘘资本:当朝狄宰相老西儿,是我带出来的高干。当年在我手下跑龙套,我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我让他摸狗,他不敢偷鸡...

越想越觉得可乐,竟傻笑出声,搞得众保镖战战兢兢。意淫间斗骢停下,武康迷茫抬头,发现快撞前马屁股了。钱顺带三保镖,车队前与人交涉。

听嚣张吵架,瞬间皱了眉头。五丈外开外,停着大号鸡公车,俩衙役打扮的汉子,正嚣张跳脚。一人指钱顺鼻子,面目狰狞吼叫。很快保镖长刀出鞘,这位马上老实,翻脸比翻书还快。

典型的色厉内荏,武康认为有点意思,翻身下马看究竟。两保镖牵马,其余全部跟随。俩衙役见深红绯袍,彻底没了嚣张,快步迎上赔笑,恭敬行礼问安。

看他们打扮,不像站班衙役,也不是不良人,好像是狱卫体系。仔细琢磨片刻,“解差”闪过脑海。所谓解差,即押送犯人、物品的官差,相当苦逼的衙役。

唐律五刑中,死刑二最严重,接着是流刑三,最远流放三千里。每当有流刑犯,解差就会找满天神佛祷告,可别派我出差啊。被点到名字的,基本生无可恋,比亲爹死了都难受。

他们两人结伴,徒步押送流犯,沿着官道行走,至少走两千里。到达目的地,交流犯给当地官府,再徒步返回。一来一回小半年,不知磨坏多少鞋底。

最有名的解差,应该是《水浒传》里,押送林冲、卢俊义,热水洗脚的董超、薛霸。最可乐的解差,也是《水浒传》里,押送武松那俩,想吃母夜叉豆腐,差点成包子馅。

眼前这俩挺高级,别人都步行,他们开鸡公车。车上躺着的流犯,身穿赎衣,满身汗臭,头发盖脸。车上两条水火棍,两个深灰布包,是解差的行李。

钱顺凑过来汇报:“武帅容禀,这俩田舍奴凶的狠,叫嚣让咱们让路。还说办的皇差,押送的犯人,是...犯了事儿的王爷。”

办皇差押王爷,武康瞬间迷茫,最近被流放的王爷,只有被高阳公主牵连,发配象州的李道宗,李九的王叔江夏郡王。时间能对上,地点对不上,象州隶属广西,从长安到广西,不可能路过浙江,绝对有猫腻。

然不管怎么说,王爷是稀罕物,武康来了兴趣,想继续问话,发现有人拉衣角。敏月嘟着嘴质问:“礼佛吉时快到了,阿娘问舅舅,为什么停下?”

武康喜出望外,笑着抱起她,搞怪道:“你这小丫头,终于和舅舅说话了,还以为小哑巴嘞。舅舅有事要处理,月月是和舅母礼佛呢,还是陪舅舅办事呢?”

敏月有些纠结,嘟着嘴不说话,武康嘿嘿两声,大步到车前。马车帘掀开,武顺、小晴共乘一车,俨然如胶似漆的闺蜜。

这是好事啊,武康微笑:“很抱歉两位,突然有公务,让钱顺保护你们吧。另外,帮我给菩萨带话,就说本官公务繁忙,不能参加他的生日宴会。让他老别生气,改天请他喝酒赔罪。”

四只白眼闪过,武顺苦口婆心教诲:“不许胡说八道,不许对菩萨不敬,菩萨会怪罪的。”

武康嬉皮笑脸,妹子表示无奈。武顺瞅瞅爱女,笑着说:“从长安到婺州,一路舟车劳顿,康郎带敏月散心吧,礼佛由敏郎陪着。”

小丫头不置可否,武康应下差事,冲钱顺招手。钱顺得吩咐,让保镖齐下手,抬鸡公车到路边,招呼车队通行。武康让楚神客、林平郎跟随车队,身边留只四名保镖。

鸡公车上流犯咳嗽,仿佛浓痰堵喉咙,呼吸十分困难。我就走进一看,这位太惨了:披头散发,蓬头垢面,骨瘦如柴,脸色蜡黄,嘴角溢出血丝。

解差见大佬皱眉,赶紧点头哈腰,解差甲汇报:“回禀上官,犯人之前是位王爷,好像被高阳谋反牵涉,发配岭南道象州。好像叫什么李道...李道宗。”

真是李道宗?与李靖、李勣齐名的帅才,战功彪炳的大将?先前被电视剧忽悠,以为是祸害薛仁贵的坏人,后来了解历史,发现他被黑了。干咳两声,淡淡问:“既发配象州,为何途径婺州?”

解差张口结舌,讪讪低头。不用说也知道,解差收了好处,私自改变押送路线。欲打破砂锅问到底,听微弱且刚毅声音:“老夫挂念杭州四娘,圣人恩准改变行程,郎君别为难他们啦。”

气若游丝有气无力,武康不禁唏嘘,昔日风华正茂,指挥千军万马,灭突厥、吐浑谷。如今虎落平阳,成垂暮老人,世态炎凉啊。貌似史书记载,李道宗在流放途中,郁结在心病逝。

轻轻放下敏月,抱拳一躬到底,铿锵有力请安:“婺州录事参军武康,参见江夏郡王。”

保镖见大佬拜了,纷纷效仿请安,小敏月也有模有样。李道宗楞了,渐渐苦笑上脸,扬手想说什么。武康赶紧搀扶,保镖齐搭手,把他扶坐车上。李道宗干咳,敏月很有眼力劲,绕过去轻拍。

李道宗扯出笑容,上气不接下气:“老夫在长安,听说过武变之。长孙无忌称其‘佞臣’,老夫不敢苟同。咳咳...老夫落魄至此,变之不失礼数,不是心地善良,就是别有所求。咱们当官的,没有心地善良的...”

人精就是人精,武康也不客套,直接说:“如果睦州百姓叛乱,会不会南下婺州?婺州折冲府上番,只有民团迎敌,兵力最多一万五。请王爷教我,如何守住婺州城,如何反攻?”

良久,微弱声音响起:“睦州叛乱,肯定南下。婺州无险可守,如叛军三万以内,不足为惧;五万以内,守城待援;超过五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