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三十八章 春耕大典有刺客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正月十五,上元,立春。

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重视立春、上元,并立为国家法定节日。上元是新年过后第一个满月,无论道家、佛家,都看重此节;立春更不用说,春耕开始日,农耕社会的根本,没有不重视的。

今年赶的巧,双节一起过。初一处理完休妻案,初二崔义玄下达重要指示,婺州全体官吏行动起来,坚持大干十五天,确保双节圆满度过。老崔还是老套路,哪个部门出问题,直接问责部门领导。

武康从初二忙到十五,几乎脚不沾地,偶尔夜不归宿。就拿昨天来说,上元闹花灯第一天,婺州成为不夜城,千奇百怪花灯照亮夜空,高的有三四层楼,矮的堪比倭瓜。市民成群结队,赏花灯、看舞狮,热闹非凡。

然而此等美妙画卷,武康无福消受,在司法衙门开会,与不良帅、衙卫班头、民团于指挥、安保公司总经理秀才,商讨春耕大会安保问题,以及突发情况紧急预案。

老崔批专款四十贯,聘用安保公司协助,可见其重视程度。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会议开到凌晨,堪堪落实策略。

武康回到家,迷迷糊糊睡下,鸡鸣时被如烟叫醒,要去城南枯荣山。坐在梳妆台前打瞌睡,听如烟呼唤,慢慢睁开惺忪睡眼。

感觉头上有东西,伸手去摘,被如烟拉住:“郎君别摘,这是春胜,每年立春,家家户户都要‘人戴春胜,屋挂春幡’。况且郎君参加春耕仪式,更得佩戴春胜。”

还有这讲究?武康瞬间清醒,对着铜镜一照,登时黑了脸。红纸折叠牡丹花,固定在金钗上,插在发髻上。不由得想起后世村里面,举办婚礼用的红纸花,大老爷们儿戴花出去,肯定被当成神经病。

哼了声继续摘,胳膊被直接抱住,如烟近乎哀求:“郎君千万别摘,摘了就是亵渎春神。这是立春的规矩啊,头戴春光明媚头饰,女人戴春燕、春蝶,男人戴春花,孩童戴春娃。”

武康郁闷的直撇嘴,看着泫然欲泣的妹子,心说什么倒霉风俗,大老爷们儿戴花,咋这么别扭嘞?这时小翠进屋,嘻嘻笑道:“郎君春盛真好看,该吃春盘咬春了,九娘子还在外面等着嘞。”

转过身,看盘子里物件儿,再度懵逼,葱、蒜、韭菜、芸苔(油白菜)、胡荽(香菜),还被切成了丝。心里更郁闷了,瞪眼呵斥小翠:“家里穷到这地步啦?早餐让我吃这玩意儿?”

如烟赶紧科普:“郎君这是五新春盘,五新是立春长出来的青菜,不仅对身体好,还能带来福气。郎君快吃嘛,今年肯定鸿运当头,肯定升官发财。”

“娘子说的是嘞”,小翠从旁插话:“奴奴做了很多,家里人都要吃,剩下的给邻里送去。奴奴打听过了,婺州有邻里互赠春盘风俗,郎君快咬春,别让九娘子等急了。”

武康苦了脸,歪风陋俗啊这是,很像小时候过新年,邻里互赠饺子一样。纠结好一会儿,心说入乡随俗吧,闭眼抓一把,塞到嘴里嚼。好家伙,葱辣鼻子蒜辣心,眼泪差点落下。大口咽下去,喝光一碗水,总算舒服些。

往手心哈气,拿鼻子一闻,味道美极了。一时哭笑不得,待会见了同僚,怎么开口说话?狠瞪如烟、小翠,挂上横刀气呼呼出门,有时间找老崔商量,在婺州开展“破除歪风陋习”专项行动。

出卧室门,不禁停住脚步,满院树干花枝,挂着五颜六色彩条,上面还写着字,诸如春风得意、大吉大利等,搞的比过年还热闹。出院子大门,就见崔府豪华马车,而对面邻居的门楣上,也挂着类似彩纸。再看自家大门,一个德行。

身后响起九娘声音,武康扭头一看,石化当场。绫罗绸缎衣袂飘,超凡脱俗如仙女,还是第一次见她穿女装,配合妖孽般俏脸,美艳不可方物啊。九娘嘻嘻一乐,指指头顶装饰问:“二郎你看,我的春胜好看吗?”

她这一开口,仙女形象土崩瓦解,满嘴刺鼻葱蒜味儿,显然也吃春盘了。还有头顶春胜,更加令他无语。女人不是戴春燕、春蝶吗,您老咋戴春鸡出来?

俩箭步走过去,摘掉发髻春花,讪讪笑道:“那个小晴啊,鸡在我老家,寓意不太好,咱俩换着戴吧。”

不待她拒绝,快速摘春鸡换春花,把春鸡插自己头上。九娘有些迷茫,扑闪着小鹿眼说:“你的春花好丑,哪有春鸡好看,鸡的寓意很好啊,母鸡下蛋公鸡打鸣...不说这个,赶紧上车,别误了时辰。”

两人上车,车夫扬鞭催马,直奔枯荣山。初三那天,赵别驾提着大雁,去老崔家行问名礼。九娘闺名崔令晴,“令”是族谱辈分字。据说她出生那天,连绵几天阴雨,突然艳阳高照,美坏了不负责任的老崔,取名“晴”字。

婚礼流程进行了一半,剩纳征、请期、迎亲。别驾老赵从刺史府回来,说八月十六是黄道吉日,提前准备聘礼吧。

老家伙说完,一张纸摔他脸上,拍拍屁股走了。纳征就是送聘书、聘礼,武康一看礼单,好家伙五十多样,直接甩狗头军师老苏脸上,让他看着准备。

正魂游天际,感觉腿上有重量,九娘眼神迷茫,俏皮的嘟起嘴。武康懵了,试探着问:“我说崔小晴,咱俩满嘴葱蒜味儿,现在互相伤害,真的合适吗?”

崔小晴坚定点头,慢慢闭上眼。武康直翻白眼,当初就不该起头,丫头片子上瘾了,有这么大诱惑吗?走神间被揪了耳朵,啥也不说了,开始唇枪舌战。

不知过多久,马车停下,车夫三来子勒住马,跳下车把缰绳拴树上,向车厢轻声喊:“武郎君、九娘子,枯荣山到了...郎君?武参军...到枯荣山了,崔公他们都到了。”

一连喊三遍,终于听到车厢声响,先是含糊不清呜呜,然后是讨好:崔小晴别咬啦,我嘴都破皮了,赶紧下车...哎呦赶紧吧,你想让我挨骂吗?

又折腾半分钟,车帘终于打开,武康跳下车辕,提崔小晴下来,一起去春耕现场。踩着宽敞官道,望人山人海,远远看到姜大牛、秀才,比划“汇报”手势。

示意他们稍待,送崔小晴到女眷区,莺莺燕燕百十号人,有大佬们的妻妾女儿,还有附近村庄的娘子,头上都戴着春盛,各种各样款式。武康冲家眷行礼,和丈母娘寒暄几句,和大姨姐打过招呼,转身走向安保区。

大牛、秀才快步迎上,大牛首先汇报:“按武公安排,不良卫、衙卫负责东、北两区,弟兄们全部就位,已经仔细排查,没发现异常,也没发现陌生面孔。”

秀才压低声音说:“回禀武帅,执勤兄弟共二百一,大队九十混在人群前,保护崔公等官员;中队七十,混在人群中监视;小队五十,保护女眷。”

武康点头,环顾四周,最后锁定枯荣山。目测五十米高,下半部分绿油油松树,上部分是枯山,是以得名枯荣山。前段时间,崔小晴闹着玩滑翔翼,选的就是这座山。可惜“双节”太忙,最终没飞起来。

两人见他走神,互相对视一眼,大牛小声说:“那座山检查了六遍,不良卫、衙卫、安保公司都检查过,没发蛛丝马迹。”

秀才从旁补充:“山脚距离会场,三百二十大步,就算有刺客,这么远的射程,至少需要三石强弓,还有保证精度。属下以为,有能力行刺的刺客,婺州绝对没有,放眼整个大唐,也是凤毛麟角。”

武康听完汇报,沉默半分钟,从山顶收回目光,淡淡说道:“春耕大典兹事体大,不允许出任何差错,无论何种突发状况,都不能造成骚乱。吩咐弟兄们,打起十二分精神。”

两人应诺离开,武康绕过人群,来到人群前方,给崔义玄施礼,和同僚打招呼,站在卢怀远身边。老卢瞟他一眼,拿出小纸花递过来,呵呵笑道:“二郎啊,春鸡是妇人戴的,换上这个。”

众同僚挤眉弄眼,武康很尴尬,向老卢道谢,把春鸡系手腕,换小花戴头上。这时鼓声响,现场很快安静,司功参军王林睿,摇头晃脑喊:“吉时已到,春耕大典现在开始,祭春——”

敲锣打鼓,人声鼎沸,崔义玄出列,和一白发老农,并排走到神像前,共同扯开红绸。花里胡哨塑像,三尺六寸高,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脚踩双蛇、身着素服、飞鸟之身、四方人面。

这位就是春神青帝,东方天帝太昊,或者叫青木大帝,管理草木生长、春绿秋黄。祭祀这主的目的,希望他保佑庄稼茁壮成长,同时表达官府重视春耕,达到劝课农桑目的。

老崔、老农点燃三支香,插春神像前香炉里,祭春仪式完成。老百姓放声呐喊,喜气洋洋载歌载舞,吵吵的武康脑瓜疼。不得已,学大佬样子,加入群魔乱舞团队。

清香烧完,现场渐趋平静,司功王参军继续主持,进行春耕第二项:鞭春。八名衙役抬着土牛,慢慢来到神像前。土牛有真牛大小,用朱砂涂成红色。

听崔小晴说,牛的颜色也有讲究,必须按照朝廷礼法来。以长安城为参照,确定土牛颜色。婺州在长安南边,涂红色;东方涂青牛;西方涂白牛;北方涂黑牛。武康不禁吐槽,礼部的人闲的蛋疼吗?

红牛巨大牛角上,果然如崔小晴所说,挂红色布袋,里面装着米、粟、黄豆、高粱、麦等五谷,寓意五谷丰登。牛嘴套着笼头,脖子拴着缰绳,牛鞭、牛铃等,配套器物应有尽有。

崔义玄是一把手,自然第一个上,接鞭来到土牛前,挥鞭抽打土牛。第一鞭,象征春耕开始;第二鞭,预示丰年好兆;第三鞭,鞭策、勉励农耕。三鞭过后,换下一位。

二把手录事参军居首,医学博士华容最后,排着队去抽土牛。当然,小弟们只能抽两鞭。等当官的抽完,轮到各县派来的老农,十几个老爷子,排着队抽一鞭。

这让武康想到后世,动物园为防老虎逃跑,搞的逗逼演习。在真老虎笼前,穿老虎牌儿衣服,从笼子里跳出来,然后被击毙抬走,搞的虎哥全程懵逼。鞭牛如出一辙,抽土牛给真牛看,旁边大水牛也是满脸懵逼。

土牛挨完鞭子,被八衙役抬走,放衙门口展览七天,提醒过往的农民伯伯:别溜达啦,赶紧回家种地吧。等展览结束,土牛哥再壮烈一把,被乱刀砍成碎块,丢在衙门校场。

围观群众哄抢,抢到后磨碎土块儿,洒自家田地里,据说能提高收成,这叫“抢春”。不过在武康看来,完全封建迷信,还非常野蛮。崔小晴说,历年抢春,都会发生受伤事件,甚至出过人命。

司法衙门工作太累,礼部的每次活动,都是我的受难日,饭都顾不上吃。一切顺利还好,万一出差错,我就是第一背锅人,嘴炮崔肯定往死里喷我。你说礼部那些孙子,咋就不消停嘞?

土牛被衙役抬走,接下来是压轴重头戏,春耕犁地。懵逼的水牛哥已经就位,鼻子上穿着铜鼻环,绳套上挂着永徽犁。俩衙役、俩农夫指导帮忙,崔义玄扶着犁,小皮鞭抽牛屁股,耕婺州第一犁。

等耕到地头,衙役农夫齐下手,调转耕牛回来。吃瓜群众欢呼,一为老崔亲自犁地,二则兴奋犁地速度,无不交口称赞。武康倍感舒服,俺可是总设计师,赶紧膜拜吧。另外也别大惊小怪,婺州刺史算什么,李九总裁今天也得犁地。

老崔犁完来回,录事孙参军上,当官的再次排队,每人犁一趟。等轮到自己,武康让衙役、农夫闪开,俺后世犁了一辈子地,十四岁用牛犁,二十岁开拖拉机,哪用你们照顾?

啪的一声牛鞭响,大水牛开动,武康一手驭耕犁,一手抽响鞭,相当专业娴熟。身后农夫懵了,武参军姿势很标准,堪比从业数十年老牛。同僚们瞠目结舌,吃瓜群众爆发欢呼。

等犁到尽头,再次阻止农夫帮忙,手握曲辕提起耕犁,来牛前牵牛调头,放下耕犁挥鞭。欢呼达到高潮,一人就把地耕了?大开眼界啊!女眷团队也欢呼,欢呼他的强壮,崔小晴眼里直冒星星。大家闺秀还好,乡野小娘子更欢,标准的结婚情郎呦。

武康再次有感,唐妹子太彪悍,要是南宋以后,别说欢呼了,见到陌生人,马上羞答答逃跑。一连耕四趟,缅怀完后世,把耕犁交给司仓孙参军。老孙接过鞭,笑着拍拍他肩膀。

崔义玄怡然自得,录事参军卢怀远,凑身前微笑:“叔父还是小看了你,不仅有奇思妙想,种庄稼也是好手。二郎,考虑我家六娘吧,小丫头很崇拜...额!”

老卢一声闷哼,脚步趔趄身子前倾。武康赶紧搀扶,老小子碰瓷儿吗?当看到后背长箭,脑袋登时嗡的一声,差点失声惊叫。诸同僚短促惊呼,瞬间闭上嘴。保镖反应敏捷,瞬间围成圈。

武康快速环视,见没引起骚乱,拿出匕首削断箭杆,留十公分在外。看看不省人事的老卢,怒气腾腾盯着姜大牛。大牛面如土色,垂下脑袋瑟瑟发抖。

然而此时此刻,不是发飙时机,武康镇定下来,让保镖脱掉披风,盖住半截箭,瞪着眼低吼:“姜大牛、秀才,悄悄禀告崔公。刺客就在山上,不要引起恐慌,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如果再有人受伤,如果引发骚乱,你们俩个,都给我滚回家养猪。”

“诺”,异口同声的颤抖,两人立刻行动。武康发号施令:“华博士,还有你们几个,把卢公带到马车上,立刻回婺州救治。要是老卢出意外,你们几个,都滚回家养猪,明白吗?”

不良人、保镖大气不敢出,应声虫似的点头。三保镖开路,武康背起卢怀远,穿人群来到马车旁,架他趴车厢里,轻探鼻息,皱眉下车。保镖扶华容上车,车夫调转马头,狠狠抽马屁股,车子刹那飞驰。

武康看向枯荣山,忽然电光火石间,倒吸口冷气。刚才自己的位置,再加身上绯袍,非常的显眼。如果不是老卢出现,箭会射在我心脏。难道...刺客的目标是我?

这么远射程,只有三石弓和八牛弩,八牛弩不可能,朝廷管制极严,私自拥有罪等谋反。三石强弓,精准命中,放眼整个大唐,也挑不出两个。越想越觉的心惊,我到底得罪了谁,派出此等神射手刺杀?

心思电转间,眼中精光闪过,大踏步跑向枯荣山,四周有民兵巡逻,刺客还在山上。老于曾说,拉动三石弓,至少需四百斤力量。刺客短期内,无法再射第二箭,胳膊根本受不了。

急匆匆间,突听崔小晴声音:二郎你去哪?

武康瞬间苦脸,你咋阴魂不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