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二十一章 卧底婺州恶势力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九月二十,辰时。

武康和崔义玄开完会,漫步在东明大街,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走过一家肉店,崔义玄感慨道:“我朝肉食匮乏,百姓能吃的荤腥不多,扶农会必须进行下去。二郎有什么要求,老夫酌情考虑。”

武康想了想,摇头说:“暂时没什么要求,只是每月鸡娃数量,很难增加上去,我家场地太小。不瞒崔公,我和五兄他们达成协议,在婺州城南,建立大型养鸡场。等建好后,我家小厂就关了,烟囱整天乌烟瘴气,我受不了,街坊也受不了!”

崔义玄斟酌片刻,说道:“我原则上同意,不过有个要求,你们的养鸡场,必须挂‘婺州’二字。”

武康笑道:“那是肯定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婺州雏鸡孵化中心。到时候还得求到您,铁笔一挥赐下墨宝!”

“当仁不让”,崔义玄手拈长髯,怡然道:“到时老夫穿针引线,邀请婺州四县一城,全体官员共襄盛举。不过二郎,听五郎说你们的...中心,规模相当大,全部扶农不现实吧!”

肯定不现实啊,武康开起玩笑:“真要全部扶农,他们肯定拿刀砍我。我们的初步计划,养鸡、孵化同时进行,种蛋全靠收购不现实,一来孵化成功率低,二来难确定是否受精...就是怀孕的蛋。每批两千雏鸡扶农,剩下的批发零售,薄利多销。”

很快吃透“批发”意思,崔义玄笑骂:“少说稀奇古怪的话,好好说话不会吗?嗯...你们这样操作,有二点利处。其一,名声不会受损,甚至会得到赞美,明白我的意思吗?”

老狐狸的意思,武康多少明白,士农工商,商贾受歧视。但孵化鸡娃,批量低价出售,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遭受非议应该很小。再加鸡娃扶农,无论放在大唐哪里,都是妥妥的仁政,甚至有人给你摇旗呐喊。

崔义玄继续道:“其二,减轻大量政务负担,特别是司户衙门。往年统计户籍,司户衙门忙的焦头烂额,各乡理正阳奉阴违,既繁琐又有遗漏。扶农大会的开展,顺便完成户籍统计,可谓一举两得!”

路过一家早餐铺,崔义玄走了进去。老板略微怔神,赶紧过来招待,袖子在胡凳上来回抹,生怕有半点灰尘。崔义玄摆手制止,说道:“不必如此麻烦,端两碗粥即可!”

老板诶诶两声跑向厨房,两人对面而坐。一州刺史吃地摊,那是相当罕见,武康窃以为,老崔天天骑马上班,东明大道店老板,估计没几个不认识他。

自己也经常吃这家,不是因为味道好,而是这里用胡凳、胡桌,和后世桌椅相差无几。热腾腾的粥端上来,比平时稠了很多,菠菜也比平时多,沾老崔的光了。

心急喝不了热粥,崔义玄又打开话匣子:“二郎来到婺州城 ,做的每件事,我都看在眼里。你是阿谀奉承的佞吏,也是能做事的干吏,这样的下属,正常上司不会放走你!县令不要想了,就算长安真的认命,我也会驳回去。”

武康有些懵,崔义玄继续道:“婺州四县的县令,任期都没到,他们也没大过错。倘若朝廷认命,必是婺州以为,老夫不会放你走。恐怕你自己,也不想走吧?”

“崔公说的是,短期没离开的打算”,武康说道:“很多事都没完成,包括养鸡场、肥料厂、酿酒坊等。已经和五兄打了招呼,让他物色一套宅院,我把家人接过来。大人忙碌半辈子,也该享几天清福了!”

崔义玄一声叹息,无奈道:“二郎啊,有件事老夫瞒着你,你家已经搬离武村。当初你被污蔑成酒神,离家出走不到半月,你家人不堪村民排挤,举家搬迁了。我一直在查,可惜杳无音信。让睦州刺史帮忙,也无丝毫进展。”

闻听此言如遭雷击,武康不可置信望着他,脑中闪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老实巴交的武老爹,调皮可爱的小妹,吃鼻涕的小弟,还有星夜送钱、食物的继母...一时间悲从心来,眼圈渐渐红了。

崔义玄唉声叹气,安慰他说:“二郎放心,武家村有人看见,他们往东边去了,很可能离开了睦州。东边是越州、杭州,你们家在那两州,有亲朋吗?”

武康回忆良久,最终摇了摇头。

崔义玄接着说:“我会派人继续查探,只要一有消息,马上接他们回婺州。二郎不必忧心,今日的离别,为了他日更温馨的团聚...粥冷了,赶紧吃吧!”

三下五除二喝完粥,武康取钱结账,被崔义玄制止,他拿出四文钱放下,迈步八字步离开。几分钟后,崔义玄说:“听五郎讲,你打算用绿黍酿酒,有几成把握?”

武康好一会才搞明白,绿黍就是高粱,撇嘴说道:“十成不敢说,九成有把握!”

崔义玄嗯了声,说道:“酿酒需要大量粮食,国家一直在控制,前朝贞观时期,禁止私自酿酒,二郎另觅他径,倒是一件美事。绿黍是粗粮,百姓很少播种,但它耕作简单,耐旱耐涝,劣田也能种植。”

武康表示赞同,说道:“最初想法,希望农夫劣田里种高粱,既好管理又能卖钱。高粱酒相比米酒,口味相差无几,成本却便宜许多。等高粱酒火了,酿酒的稻米会越来越少。”

崔义玄嗯了声,说道:“想法不错,减少米酒就是增加粮食。等你的...高粱酒酿好,送两斤给我尝尝。如果味道可以,我召集婺州官员议事,说服他们扶持高粱酒,下乡村推广高粱种植!”

“有您这就话,我就放心了”,武康露出笑容,又想起扫黑申请,纠结片刻问:“有件事想不明白,我早就上书申请,希望郑参军批准,婺州开展‘扫黑打恶’专项行动,可一直石沉大海。敢问崔公,痞子团伙有后台吗?”

崔义玄瞪他一眼,语重心长道:“二郎你还年轻,阅历不够!可以明确告诉你,官府也许会和商人勾结,绝不会和地痞勾结。郑国器之所以不批,是有难言之隐!”

“二郎听仔细了”,崔义玄背起手,继续讲:“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每年都有考核,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结果有等级,京官九级,地方官四级。各州每年小考,由刺史主持,每四年的大考,吏部会派考功郎中、员外郎,赶赴各州配合刺史。”

崔义玄郑重其词,教诲武康:“今天恰巧大考,吏部的人已经在途中。司法参军考核,大部分在牢狱。至贞观以来,社会治安良好,牢狱经常空空如也。你搞所谓的‘扫恶打黑’,把劳狱给填满了,国器考核必定中下,绝对丢冠罢职!”

武康目瞪口呆,脑袋嗡嗡作响,一时阵阵后怕!大考之年打黑,这不给老郑上眼药吗?

幸亏有老崔罩着,再加和郑大郎关系匪浅,所以老郑才置之不理。要是没这两层关系,自己早卷铺盖滚蛋了。武康体会到事情严重,全身起满鸡皮疙瘩,冷汗不自觉滑落。

“现在知道害怕啦?哼哼...你这皮猴子,让我说你什么好?”,崔义玄瞥他一眼,继续道:“扫恶打黑的意图很好,却完全行不通,被地痞欺负的人,都不敢伸冤。民不举官不究,案都开不了,定罪更是无稽之谈!”

再遭当头棒喝,武康脸臊的通红,用后世眼光看唐朝,有些地方肯定行不通。最简单的例子,这里没检察院,没公诉机关。苦主要是不告发,立案都成问题,审判更是无从说起。

崔义玄言道:“就算有人告发,地痞也成功定罪,同样无济于事。他们都是滚刀肉,不会交纳伙食铜,也不会贿赂狱卒。衙门必须养着,他们甚至勒索狱卒,狱卒是本地人,也怕被报复,只能忍气吞声。”

武康苦笑更甚,如果真的扫黑,最先跳出来反对的,不是地痞无赖,而是司法衙门的狱吏。怨声载道之下,老崔也保不了自己,还得卷铺盖滚蛋。看来老郑压着不批,也是在保护我啊!

想到这惭愧无比,向崔义玄一鞠到底,“崔公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武康很羞愧!我太自以为是了,办成些许鸡毛蒜皮小事,尾巴都翘天上了...真心感激崔公,一语点醒梦中人!”

崔义玄笑而不语,轻拍他肩膀,背起手继续走。

一时无话,来到金华大道。忽然间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个好主意,后世有句俏皮话:打不过,就加入。既然正道行不通,就走歪门邪道,这些小打小闹的痞子,比后世那些差太多。小太爷还就不信了,兽医还治不死一头驴?

崔义玄见他目光闪烁,一副胸有成竹模样,不禁来了兴趣,问道:“二郎有主意啦?不妨说出来,老夫给你把把关。”

武康压低声音说:“这月十六的集市上,我在花满楼发呆时,看到了有趣的事,两帮地痞相遇,几乎大打出手。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有帮地痞,成为我手里的刀,打击蚕食其他团伙,发展成婺州最大的势力...”

崔义玄皱起眉头,片刻后展颜而笑,也不发表意见,背着手继续走。

十几分钟后,来到金华街崔府外,武康正想告辞,崔府角门打开了。两个俊俏小正太出现,一个是女扮男装的九娘,另外一个四五岁样子,眉眼和崔五很像。

九娘见到武康,喊了声“二郎”,兴冲冲跑了过来。跑到近前,意识到不对,赶紧冲老崔行礼,喊了声“耶耶”。

老崔脸黑成锅底,气的吹胡子瞪眼,瞅瞅尴尬的武康,又瞅瞅自己的心头肉,嘀咕句“女大外向”,气呼呼哼了声,拂袖而去。走到角门口,拉着小正太进门。

武康尴尬的挠挠头,讪讪说道:“九娘要出门吗...那个小郎君是谁啊?”

崔九嘻嘻笑道:“二郎眼神不好哟,那是五兄家的三郎,这都看不出来?先不说这个,二郎赶紧告诉我,今天盛会怎么样?效果好不好?耶耶满不满意?其他官员态度如何?”

一连串问题,搞的武康阵阵头疼,赶紧逐一回答:“气愤相当热烈,效果相当好,崔公相当满意,大佬们也兴奋异常。老百姓既送锦旗,又送万家米,以后崔公在婺州,必受万人敬仰!”

“呀!太好啦,二郎谢谢你”,九娘眉开眼笑,俏脸满满幸福。

武康觉的相当可乐,这妹子很好追,你要在她面前,可劲吹嘘她老爹,就能得到芳心。苦笑着摇摇头,抬头看向前方,冲几个不良人招手。

等他们过来,武康取下腰间钱袋,抓出一把铜钱,塞到姜大牛手里,“忙活一早上,弟兄们都累了,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回不良卫执勤吧...三郊下衙时,把白龙马牵回家。”

突然又想起地痞团伙,看着众手下,从怀里拿出个木牌,递到秀才手里,吩咐道:“这是花满楼包厢凭证,你和二牛、钱顺过去,把凭据交给博士,在包厢里等我。”

不良人得令离开,武康、九娘开始约会,小丫头很开心,很快确定行程,先去律师事务所参观,再去城东千里荷塘赏花。所谓的“千里荷塘”,面积不到两亩,名字叫“千里”,类似郭老师的“鱼翅炒饭”。

来到州衙门口,会场收拾完毕,打扫卫生的衙役,见到武康,纷纷过来见礼。寒暄过后,走过门口校场,路东第一家商铺,就是律师事务所。这妹子太牛了,把事务所开到衙门口,幸亏她爹是婺州一把手。

两层高的楼,本来是个客栈,据说是卢牧山的产业,被强行征用了。牌匾用红布蒙着,等开业那天拉开。大门敞开,工匠们忙碌,走进去四下瞧瞧,颇具近代化风格。

正中央挂着人物画像,九娘说是律师鼻祖邓析。北边长柜台,南边八仙桌,放几把高脚椅。楼上六间办公室,最大的当然是总裁的,还没整理好,到处是书籍、笔墨纸砚。

参观一圈儿,然后去千里荷塘,折腾整整一天,把她送回崔府,天都快黑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花满楼包厢,三人起身相迎,寒暄两句各自落座。

武康拧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秀才识文断字,二牛武艺高强,钱顺聪明机智!三位兄弟尽心竭力,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很感激。现在有个任务,可能会有危险,可能会名声败坏,听我说完再给答复。”

“没啥考虑的,直接吩咐就是”,姜二牛拍着胸脯,大大咧咧道:“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只要武帅您说话,谁要是皱下眉头,谁就是狗鼠辈!你们俩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两人直翻白眼,秀才重重点头,钱顺开口道:“武帅不用这么客气,当初您慷慨解囊,保住小娘的命。属下当时立下重誓,誓死追随武帅,有什么任务您说,属下一定办好!”

武康很欣慰,正襟危坐道:“婺州地痞横行霸道,是本帅心头刺,原本想扫黑打恶,无奈条件不允许!工作必须要做,你们...去做卧底吧,加入最大地痞团伙,并尽快身居高位”

三人都惊呆了,武康有些无奈,轻叹一声说道:“地痞名声比不良人更臭,如果你们拒绝,我也不会怪罪。但话说回来,如果你们接受任务,无论成功与否,本帅在此立誓,弟兄们此生衣食无忧!”

包厢寂静无声,武康也不着急,理解他们的纠结。古人看重名声,不良人名声再臭,归根结底是办皇差,还能自我安慰下。可是做了地痞,不仅名声扫地,家人也会被戳脊梁骨。

十分钟左右,秀才抬头说道:“武帅的意思,让我们离职,寻找势力最大的团伙,加入并渐渐控制。然后招兵买马,蚕食其他团伙,掌管整个婺州黑暗势力?”

武康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地痞怕不良人,也排斥不良人,如果主动离职,他们不会接纳你们,所以...你们主动违反纪律,我将你们扫地出门。”

三人面面相觑,又是长时间沉默,最后钱顺开了口:“既然做不良人,名声早就如同茅坑,再多泡屎又如何?这差事属下接!”

姜二牛瓮声瓮气道:“顺子说的对,就像武帅说的,破罐子破摔就完事儿了。我说秀才,别当闷葫芦,赶紧表态!武帅对咱们可不薄,你好几个家人,都在冰莊当差,一年可是十贯铜。现在用得着你,可不能装孙子。”

“你才装孙子”,秀才白他一眼,看向武康说:“这任务我接了,最起码不用验尸了!”

武康沉默片刻,抬头盯着他们,郑重其事道:“身为卧底,时刻牢记,你们不是痞子!遇到难题,联络本帅,给你们全力支持。明年五月之前,必须整合婺州所有团伙!现在大声告诉我,能不能做到?”

“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