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三十八章 东城门外大阅兵

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八章 东城门外大阅兵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冬十一月二十四,午时两刻。

许州城东门外,飘荡各色旌旗,刀枪兵戈林立。黑压压的人头,骑步卫士列阵,肃杀气息弥漫。沿着许州城墙,三排战鼓军车,清漆实木鼓架,置放十二寸战鼓。

鼓手立于战车,双手紧握鼓槌,等龙飞阁军令。所谓的龙飞阁,临时搭建高台,或者说讲武台。李九身着戎装,率领文武百官,共襄讲武盛举。

朝廷每年秋冬,在特定的时间,都有大型讲武。大军开拔出征,或者部队凯旋,皇帝都要讲武。目的是检验部队,提高军心士气,向藩属炫耀武力,其实就是大阅兵。

从春秋战国起,无论哪个朝代,阅兵都是传统。时间多在秋冬,要绕过耕作秋收。史载最早的阅兵,是武王伐纣前,召集周国诸侯,在盟津开会观兵。

唐朝把阅兵式,看成军事训练,是以要求极严。唐律疏议规定,参与阅兵的卫士,如果无故不到,笞刑五十皮鞭。将军们更惨,要挨六十棍,还要降低勋级。

武康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并州讲武,规模不逊于后世。平定贺鲁都曼,李九龙颜大悦,选择并州阅兵,政治意味很浓。并州是龙兴地,李渊在太原起兵;也是李九的封地,他曾被封为晋王。

日冕指向午时,李九传下军令,很快战鼓齐鸣。一鼓而誓众,告诫所有人,阅兵要开始,都打起精神。武康护卫李九,双眼目不斜视,心却不在这里,飞到城内漱玉家。

爱子长孙林惨死,彻底把她压垮,整日浑浑噩噩。以往为了开导她,所作的种种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每次登门造访,包括犯夜潜入,她都避而不见。更加无奈的是,女儿也不相见,还说讨论阿爹。

就在五天前,李九狩猎紫云山,武康兴致勃勃,终于有机会见面。可惜紫云狩猎,颠覆了三观,感觉非常野蛮。三面放火烧山,把猎物逼出山,由守山猎手射杀。

对李九的印象,也彻底被刷新。身披战甲戎装,跨战马持弓射,箭法也非常准,射杀很多猎物,酷似军中悍将。武康原本以为,他的文采很好,是病恹恹的书生,没想到文武双全。

狩猎过程中,有意外惊喜,跑出三头野猪,都在四百斤靠上。李九岿然不惧,冷静搭弓射箭,没有射中要害,彻底激怒野猪。猪二哥被激怒,威力堪比猛虎,能撞飞战马。

武康履行职责,双手握千牛刀,驾驭斗骢冲锋。电光火石之间,切开野猪头颅,战刀被迫撒手。疯狂的猪二哥,顶着战刀狂奔,跑出四十多步,终于栽在地上。

三军为之欢呼,李九拍手叫好,爱卿果然勇武。武康兴致缺缺,收千牛刀归鞘,加入狩猎大军。很快找到目标,可爱的小白兔,新城公主的最爱。

野兔分两种,草兔和雪兔,草途最常见,皮毛草灰色。雪兔是白兔,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附近,三江平原也有。中原极其罕见,被朝廷视为祥瑞,秦始皇的骏马,就是以白兔命名。

武康瞬间癫狂,懒得护卫李九,策马狂奔追赶。追出四里左右,斗骢突然发威,张口咬住白兔。拎着祥瑞交差,李九龙颜大悦,抱着不舍放手。群臣马屁如潮,卫士山呼威武。

李九抱了许久,突然赏给武康,让他欣喜若狂。等到狩猎结束,漱玉帐前献宝,被扈从卫士拦住。宫人进去汇报,结果大失所望,人家表示不要,还让他马上滚。

这盆冷水泼的,武康心中阵痛,楞在原地发呆。不知过了多久,二丫跑到面前,也不给好脸色,抱着白兔进帐。媚娘心里窝火,派人请他进帐,劈头盖脸训斥,貌似恨铁不成钢。

郁闷到如今,感觉生无可恋,忽然后腰被捅,瞬间灵魂归壳。如果记忆不差,身后是李义府,够意思啊兄弟。此刻鼓声再响,卫士火速列队,准备迎接检阅。

半刻钟以后,三声战鼓响,阅兵正式开始。以团为单位,每团三百人,团校尉领导,校场中央演武。首先骑兵方阵,骑士手持马槊,操练刺挑削等。

所谓的马槊,就是普通长矛,长度约有丈余,唐军普遍装备。不像后世说的,用柘木篾泡油,麻绳泡油包裹。还称其弹力杆,吹成贵族兵器,吹成有价无市,没有那么神秘。

骑兵演练结束,步兵方阵上场,手持各种武器,演练各种阵型。最常用的兵器,是长枪和横刀,最骇人的兵器,是传说中的陌刀。在武康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巨型长刀而已。

陌刀长约两米,刀身两端开刃,尖端异常锋利。比千牛刀略长,重量不到十斤,用于克制骑兵。如果一人一刀,不能人马俱碎,陌刀军靠阵型。刀手如墙而进,攻击手段是刺,大片陌刀齐刺,敌骑人马俱碎。

当然陌刀队,是最精锐的,不是每个卫士,都用十斤兵器。最普遍的横刀,重不过一斤半,枪槊等长兵器,重不过三斤。武康用的横刀,重五斤左右,用的千牛刀,重三斤有余。

诸位典韦的双戬,关羽的偃月刀,岳云的双锤等,动辄百十斤重。文学过分夸张,只会出现里,不会出现战场上。再猛的大力士,也不能长时间的,抡舞百斤战刀。

骑步操演结束,开始左右军对阵。苏定方帅左军,摆曲直圆锐阵;张延师统右军,摆方锐直圆阵。步兵三次对阵,模拟战场厮杀,节目效果很好。然后五次变阵,两军纵横交错,场面蔚为壮观。

武康锁定张延师,这老家伙不简单,官拜左卫大将军,检校左屯营军务。他大哥张俭,他兄弟张大亮,都是初唐名将,也都战功彪炳。张家有个绰号,人称三戟张家,他们兄弟三人,皆府门立棨戟。

棨戟是长木戟,包裹着赤黑缯,是身份的象征。三品以上官员,朝廷赏赐棨戟,类似光荣军属。平时立在府门外,出行时做为仪杖。武康初任千牛将,从三品的武官,朝廷赏赐一根,立在修真坊武宅。

坊间百姓路过,都会面露敬畏,自觉保持安静。不过武康出行,向来轻骑简装,从不用它开道。杵门外风吹日晒,向来懒得包养,估计都腐烂了。等回到成安,找朝廷更换,毕竟关乎颜面。

步兵对战结束,骑兵开始交锋,进退各五回合,各自回到位置,操演正式结束。节目效果很好,军阵异常整齐,卫士精神抖擞。李九怡然自得,群臣纷纷叫好,武康也拍手称赞。

卫士精气神十足,能够令行禁止,堪称百战强兵。转念仔细想想,是唐初国情早就,民风异常彪悍。百姓崇尚武力,国家崇尚扩张,堪称穷兵黩武。

采用府兵制度,就是全民皆兵,每丁分田百亩,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卫士若立功勋,享受特殊待遇,家属生活无忧。所以平头老百姓,不排斥打仗,甚至心有向往。

军规也异常苛刻,有十七条禁律,共五十四斩刑。点名不应答,集结时迟到,偷他人财物,逼淫妇女等。不仅本人掉脑袋,还会连累家里。武康窃以为,现在的大唐,就是军国主义。

两军演习结束,李九传下君令,检阅三军射箭。射箭不是表演,马三矢步六矢,不能随意应付。左右两军,军火为单位,骑兵先射击,每骑射三箭。

要求很简单,高速移动中,射固定箭靶。不计较环数,两箭中靶,就算合格。有专人监督,射中靶子,鸣鼓示意。骑马射箭靶,说实话很难,必须职业骑兵。

骑射井然有序,武康全神贯注,很快扯出微笑。五团骑兵射击,不合格的骑士,竟然不足半成。飞龙阁爆发喝彩,众大佬心情愉悦,李九笑逐颜开。

轮到步兵射靶,规则类似骑兵,每人射出六箭,四箭上靶合格。大唐的军队,战弓是标配,人手一张弓,配十五支箭。折冲府的卫士,都能搭弓射箭,都能射杀敌兵。

当然比起弓箭队,还是略逊一筹,毕竟不是专业的。结果大跌眼镜,不合格者,寥寥无几。气氛推向高潮,三军山呼威武,李九放声大笑,群臣击节赞赏。

兵锋之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武康心思电转,很快了然于胸,卫士都能挽弓,唐律居功至伟。唐律疏议规定,赌博是犯罪,但有种例外的。用弓箭来赌博,朝廷非但不罚,反而大加鼓励。

唐律特别声明,射箭属于练武,就算博戏财物,也不违反法律。所以民间百姓,军队里的卫士,为了尽情赌博,都会苦练射术。某种程度上说,唐军的强悍,唐律是推手。

骑射演练完,卫士校场比武。军火派出代表,按照顺序对战,火员摇旗呐喊。所有的兵器,用油布包裹,不会伤人命。蘸上生石灰,打在对方身上,会留下白色印记,以此判断胜负。

战鼓擂响,欢声雷动,比武激烈。武康兴致很浓,欣赏校场武斗,很快陷入其中。不知过了多久,听到熟悉声音,马上转身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李九打量着他,扫到咽喉牙印,老脸有些尴尬。捂嘴干咳几声,压低声音说:“新城脾气不好,变之你多担待。昨日你阿姊,又找我哭诉,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啊。”

武康连道不敢,你们李家人,我得罪不起。沉吟片刻,小声说道:“其实不怪她,长孙林的死,她迁怒于我。如果能得原谅,别说咬几口,断手脚都行。”

李九十分满意,算你小子识相,我最疼漱玉了。武康再次行礼,话语饱含歉意:“陛下日理万机,臣的琐碎小事,劳烦陛下操心,实在罪不可恕。另外恳请陛下,原谅臣的阿姊,她很重亲情。”

睁眼说瞎话,她若重亲情,不会贬武家兄弟。李九不置可否,煞有介事道:“媚娘素来稳重,可牵涉到你,会失去理智。不过变之啊,别愁眉苦脸,等我有时间,会开导新城。”

武康诚挚道谢,心里却在吐槽,估计你的开导,狗屁用也没有。漱玉最恨的,就是你和我,她不敢收拾你,只能收拾我。冷暴力行为,更让人头疼,我替你背锅,你个杀千刀的。

李九斟酌片刻,解掉腰间玉佩,塞到武康手里:“爱卿郁结在心,最好发泄出来,今日讲武阅阵,就是最佳时机。你摆下擂台,玉佩做彩头,挑战诸勇士。”

名贵羊脂玉,皇帝贴身物,彩头足够大。武康不禁手痒,七八天的郁闷,是该发泄出来,否则得憋出病。握紧玉佩,重重点头:“陛下口谕,臣不敢违抗。”

李九果断传令,战鼓再次擂响,全体卫士列阵。武康身披战甲,来到校场中间,玉佩交给钱顺。解下千牛刀,绸布捆刀鞘,长刀杵地上,标准的侍卫姿势。

钱顺高举玉佩,扯着嗓门大喊:“此乃陛下玉佩,是比武的彩头,左千牛府大将军,在此摆下擂台。在场所有袍泽,谁都可以上场,打败我家将军,就能赢走玉佩。”

引起轩然大波,婺营带头呐喊,刹那引爆三军。不到两分钟,来了挑战者,是个彪形大汉,看打扮是禁军。双方互相见礼,大汉自报家门:“右屯营校尉,李大祚挑战。”

右屯营禁军,秒变啦啦队,无不呐喊助威。李大祚受鼓舞,扎马步举横刀,咧嘴桀桀笑,满脸的挑衅:“素闻武大将军,每战身先士卒,堪比古之恶来。大祚不自量力,敬请将军指点。”

楚神客端着盆,平郎手持绢布,刀鞘涂抹石灰。等打开场子,武康双手握刀,刀身举过头顶。一米七千牛刀,杵着像避雷针。李大祚沉脸,阴阳怪气质问:“将军仪刀出战,且不取刀鞘,小看右屯营吗?”

都是血性汉子,右屯营炸开锅,纷纷高声叫嚣。其实可以理解,刀鞘的重量,远重于油布。千牛刀重三斤,刀鞘重二斤多,近六斤的重量,不是战场用的。

左卫大将军,张延师来到,现场很快安静。现在的北衙禁军,编制还比较混乱,李九没成立羽林军。禁军也没将军,校尉官职最高,吞营全部的军务,由诸卫将军检校。

张延师看武康,双眼闪过赞许,清清嗓子喊:“陛下有口谕,张某人不才,主持擂台比武。双方兵器任选,马战步战不限,先中刀者为败。陛下特别交代,做到点到为止,切莫伤了和气。”

卫士纷纷叫好,张延师资格老,军中很有威望。武康坦然接受,看着李大祚说:“李兄有所不知,此刀陛下所赐,随我征战沙场,刀下亡魂无数。这把千牛刀,出鞘必见血,所以不缠布。”

这逼装的很大,颇有武侠之风,短暂沉默后,爆发满堂彩。十六卫众将军,有的面露不屑,有的肃然起敬。特别是苏定方,以及曾经和武康,并肩作战的将军,更是点头称赞。

李大祚不再赘言,呶呶冲了过来,举刀力劈华山。武康眉头微蹙,所谓北衙禁军,果然绣花枕头。不经实战洗礼,也没嗜血气息,如果放战场上,就是送人头的。

横刀举起那刻,双脚果断行动,钢铁般的身躯,却比狡兔灵活。刀锋风驰电掣,与他擦肩而过,闪出两个身位。

双方背对背,武康手腕下翻,千牛刀杵地,身如青松挺拔。四十万度望天,嘴角扯出嘲讽,果然不出所料。所谓的禁军,就是绣花枕头,说他们是弱鸡,那是侮辱弱鸡。

李大祚低头,看着胸口白印,满脸不可思议。一个回合落败,若是沙场对阵,已然开膛破肚。呆愣许久,颓然转身,到武康身前,拱手行礼道:“将军冲锋陷阵,杀敌砍瓜切菜,李某昔日不服。今日比武,心服口服。”

武康浅笑,轻轻点头,双手回礼。大祚转身离场,婺营放声欢呼,禁军全部蔫了。他们心知肚明,李大祚在禁军,勇武名列前茅。可在对方面前,不过一合之敌。

李九皱起眉头,脸上略带怒气,保卫皇宫的禁军,竟然不堪一击。是武康太强横,还是禁军太弱?

李义府凑过来,小心翼翼道:“陛下明鉴,变之久经战阵,平睦州叛乱时,年仅十八岁。其后跟随苏将军,东征西讨数年,战斗经验丰富。李校尉落败,在情理之中。”

许敬宗也拍马,李九摆手制止,全神贯注观看。有个怪异的想法,渐渐涌上心头:禁军必须加强,以往选拔途径,明显不合时宜。何不从诸卫中,选拔百战精锐,编入禁军之中?

比武仍在继续,武康连败九勇,赢得阵阵喝彩。连败十二勇士,都是一合之敌,顿时索然无味。目光扫视四周,定格将军方阵,煞有介事道:“诸位将军们,除了我老师,晚辈恭请赐教。”

赤裸裸的挑衅,将军们神情各异,苏定方笑而不语。很快有人应战,刘伯英老将军,提马来到阵中:“变之贤侄,你很嚣张,老夫不才,特来领教。”

钱顺牵来斗骢,武康翻身上马,轻抚斗骢鬃毛,煞有介事道:“您老今年五十,晚辈正值壮年,已经占据上风。昔日在百济,刘仁愿老将军,曾豪言壮语,三十回合打败我。不知您老,要几个回合?”

刘伯英哈哈乐:“百济战场上,变之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不过变之啊,老夫首次出征,是在三十年前,你还没出生嘞。至于多少回合,打过才知道,先吃我两槊。”

白马四蹄如飞,斗骢迎面而上,两人战在一处。刘伯英使马槊,招数相当老辣,招招不离要害。武康双手握刀,应对游刃有余,十个照面过去,斗的旗鼓相当。

马槊长四米,装具尺许枪头,攻击范围广,是猛将的标配。武康却不喜欢,觉的伤口太小,杀人不够血腥。他挚爱千牛刀,造成伤口更大,流的血更多,中刀者必死无疑。

几个回合过去,武康身体后躺,躲过马槊横削。同时找准时机,长刀斜着劈出,两骑擦肩而过。各自勒挺战马,缓缓调转马头,没有再次冲锋,胜负已经分出。

刘伯英右手提槊,左手驾驭战马,来到校场中央。间隔两米不到,颇有豪迈道:“若我年轻二十岁,那么今日获胜的,必然是老夫,变之以为然否?”

武康不接话茬,简单恭维几句,目送老刘离开。忽听马蹄声,炸雷般怒吼:“变之休要张狂,左骁卫将军庞孝泰,特来领教高招。咱们废话少说,先吃我一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