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三十二章 旌旗十万飙战歌

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二章 旌旗十万飙战歌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秋九月十二,卯时六刻。

波澜不惊的黄海,连绵不绝的舰队,雄伟宏大的楼船,耸入云霄的桅杆,唐字旗随风招展。三层楼船的顶层,安放牵引式抛石机,炮团整装待命。舰长手捧罗盘,旗手变幻旗语,指导舰队返航。

战舰甲板周围,安装八架车弩,三张弓弦绷紧,弩矛蓄势待发。战舰两边的船舷,各色军旗仪仗,在楼船顶层后方,是红色苏字旗。此乃主力楼船,苏定方的旗舰,武康称其“凯旋”。

卫兵列队巡逻,路过船头甲板,尽量放轻脚步。武康闭目假寐,简易的小躺椅,沐浴柔和日光,感受腥腥海风,颇为怡然自得。不时张开嘴,吞下紫葡萄,吐出葡萄皮。

平定百济后,按朝廷旨意,分其为五部,置五都督府:熊津都督府,马韩都督府,东明都督府,金连都督府,德安都督府,并设置带方州。五个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共二百五十县,纳入大唐版图。

可惜都是羁縻州,弱化版的自治区,由百济国贵族,出任刺史和县令。驻扎少量军队,因为是府兵制,战争结束以后,卫士回家种田。导致这些地区,经常出现叛乱,滋生复国行为。

九月初三那天,苏定方收到诏书,远征军班师回唐。朝廷重新启动,诛高句丽战役,便召回海军主力。按照李九的癖好,上次战胜的将领,任下次领军大总管。

苏定方着手安排,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领五支折冲府,共一万余名卫士。新罗王子金仁泰,新罗将军金庾信,率领七千新罗兵,配合刘仁愿将军,共同镇守真都。

远征军主力离开,押解扶余义慈,百济王室贵族等,大约九十三人。挑选万余百姓,编入俘虏大军,乘船渡海凯旋。阶富和阶仁兄弟,也成为光荣俘虏,举家搬迁大唐。

苏定方老不正经,阶仁发妻黑齿玉,被安排到旗舰上,伺候爱徒的起居。武康长吁短叹,中国好老师啊,想的太周到。睁眼瞄向身边,黑齿玉亲兵打扮,投喂着紫葡萄。

不禁哑然失笑,这仗打的舒服,俘虏个美妇婢女。忽然传来鸟鸣,无数海鸥降落,黑齿玉失声尖叫,快速躲到躺椅后。武康猝不及防,手里的烤羊肉,被海鸥叼住抢走,差点把门牙掰断。

胡桌食物也遭殃,诸如烤肉和葡萄,甚至杯中美酒,全被海鸥劫走。那首歌怎么唱的,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狗屁的朋友,分明是群强盗,一颗葡萄都不留。

武康被气乐,身体陡然跳起,羽箭搭上强弓,箭头随鸟而动。现在是大唐朝,没有保护动物,射杀海鸥不犯罪。快速锁定目标,叼葡萄的那只,自认倒霉吧你。

强弓拉成满月,感觉自己幼稚,和它们怄什么气?慢慢松开弓弦,羽箭放入箭囊,放弃猎杀行动。身后笑声爽朗,苏定方为首,老楚平郎都在,以及众婺营亲卫。

黑齿玉叫声大,他们听到了动静,出舱查看状况。老苏手拈长髯,悠悠哉走过来,躺在折叠椅上,幸灾乐祸调侃:“早就告诉过你,这些海鸟很坏,专门抢夺食物。”

武康翻白眼,让小玉回船舱,打发亲兵离开,与老师并排躺。老苏头老神在在,煞有介事感慨:“被海鸟挑衅,射杀很容易,赦免却很难。变之及时收箭,难能可贵嘛,仁者才能无敌。”

此乃毒鸡汤,武康很不适应,咂咂嘴戏谑道:“您老想差了,不是仁者赦免,而是得不偿失。海鸥坠入黄海,成为鱼的食物,我却一无所获,还赔上长羽箭。损人不利己,傻子才会做。”

苏定方叹气:“傻子有很多,譬如新罗人。以世仇为借口,到处劫掠报复,无数百济男人,死在他们刀下。本来局面大好,现在乱成浆糊,百济贵族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武康也很生气,嘴里骂骂咧咧:“新罗棒子该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猪狗般的队友。我的黑齿常之,本来说好的,跟我回大唐。新罗棒子乱杀,估计常之害怕,带着八个亲信,连夜逃之夭夭。”

黑齿常之是名将,就这样失之交臂,气的几乎暴走,真想砍了金仁泰。苏定方蹙眉,语带惋惜道:“百济人黑齿常之,风达郡的达率,兼任风达郡将。身高七尺有余,本人有勇有谋,令人扼腕叹息。”

谁说不是呢,两米二的身高,钢铁般的身躯。我这一米八三,站在他跟前,秒变小鸟依人。沉吟片刻,喟然叹气:“唐罗联军灭百济,采用剜心战术,百济国力犹在。若有星星之火,必呈燎原之势,我们不该撤退的。”

起身坐躺椅,有淡淡哀伤:“百济屡跌屡起,民族韧性十足。两百多年前,高句丽声东击西,海路进攻百济,兵临真都城下,百济国王投降。一百多年前,被高句丽灭国,百济被迫迁都。两次重创,两次复国,令人担忧。”

苏定方坐直,表情很严肃:“变之说的对,军队主力撤退,他们会复国的。不过别太担心,一万七唐罗联军,刘仁愿久经战阵,绝对可以应付。”

沉默片刻,继续说道:“赋闲在家的王文度,被朝廷重新启用,出任左卫中郎将。率领府兵三万,赴任熊津都督。与刘仁愿会师,四万我朝卫士,完全可镇百济。”

武康有些懵,王文度将军,征讨西突厥时,因矫诏而获罪。被李治贬为平民,怎么又启用了?盯着苏定方,哼哼怪笑道:“按照朝廷规矩,派遣的继任者,参考前任的意见。我说老苏头,老王是你举荐的?”

苏定方颔首,摊双手装逼:“举荐王文度,为大局着想,出于国家利益。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必须派遣猛将,来快刀斩乱麻。王文度作战勇猛,敢于冲锋陷阵,同时心狠手辣,必要时不择手段。”

扭头看武康,煞有介事道:“其实镇压百济,变之最合适。我向朝廷建议,留你率军镇守,圣人已经批准。皇后坚决反对,必须让你回京,圣人无计可施,启用了王将军。”

武康很无奈,中国好姐姐,溺爱很过分。琢磨片刻,淡淡说道:“王文度是猛将,当年讨伐高句丽,敢冒生命危险。身先士卒登城,横刀大杀四方,深得圣人喜爱。”

老苏起身,手扶船舷,遥望海面:“征西突厥,嫉贤妒能,欺上瞒下,独断专行。杀戮降俘,纵兵抢掠,心狠手辣。镇压百济复国,必须雷厉风行,不算变之,他最合适。吕氏春秋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你可拉倒吧,武康呵呵调侃:“您举荐老王,是大势所趋;他交好刘仁愿,可相得益彰。你们不算仇人,他是你的恩人,他的嫉贤妒能,您老成为赢家。他东山再起,必然竭尽全力,理顺百济乱局。”

老苏笑而不语,武康继续剖析:“维护国家利益,同时落得名声。外举不避仇,圣人更看重,老王知道真相,也会心存感激。老师这步棋,里外都是算计,学生心悦诚服。”

赤裸裸的调侃,老苏坦然接受:“变之说的对,对自己有利,为何不去做?老百姓有句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无论政界军界,盟友最为重要,你要牢记在心。”

武康深以为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忽然楼船顶层,领航手高声喊:报告大元帅,游艇分队报告,前方二十里外,发现了大舰队。桅杆密密麻麻,旌旗遮天蔽日,战舰不计其数。

苏定方蹙眉,立刻传下军令,进入战备状态。旗语快速传递,原本寂静舰队,顷刻喧嚣震天。走舸率先出动,前去侦查敌情;卫士跑出船舱,驾驭甲板车弩,弓手各就各位。

婺营火速列队,检查随身装备,占据甲板桅杆。原本军阵肃杀,却被娇小卫士,拉低几个档次。小玉抱着千牛刀,刀柄高她两头,笨手笨脚的模样,大幅度拉低士气。

老苏翻白眼,狠狠瞪爱徒,攀云梯去顶层。武康很尴尬,百济傻娘们,忒不知礼数。背起千牛刀,腰挂两石弓,看着小鸟依人,温言软语说:“没我的吩咐,不要跑出来。幸亏是老苏,若换成李勣,定拿你祭旗。”

小玉听不懂,以为在夸她,笑的很温柔。这倒霉娘们,无言以对啊。懒得搭理她,大步攀爬云梯,来到楼船顶层。取下两石强弓,长箭轻搭弓弦,护卫老苏身边。

女墙站满射手,全都目视前方,强弓劲弩警戒。炮长不停吆喝,炮团挪动炮架,瞄准西北方向。百斤炮弹放弹兜,十炮手攥炮索,静等发射命令。

搭眼极目远眺,数十游艇游弋,不停传递旗语。不知过了多久,海天相接之处,渐渐冒出桅杆。无数饱满风帆,最后涌出大船。舰队遮天蔽日,声势不输己方,登时如临大敌。

武康视力极好,随着距离拉近,心弦渐渐松弛,言辞凿凿道:“看对方船型,是大唐舰队,可能是友军。如果所料不差,是王文度将军,按照时间算来,就这几日相遇。”

苏定方颔首,不解除警戒,静等游艇消息。半刻钟过去,旗语频频传来,是友军的舰队。为保万无一失,武康爬瞭望台,挥舞红蓝小旗,打出询问旗语:海鸟夏羽几只?

对方很快回应,蓝旗横舞三次,红旗竖舞一次,是约定信号“王”字。再三确认无误,武康再打旗语,报告给苏定方:王文度的舰队,暗号连问三次,回应准确无误。

收到旗语命令,武康爬下桅杆,站在女墙后边。羽箭搭强弓,轻轻拨弓弦,死死盯旗舰。距离越靠越近,直到游艇归队,能看清对方模样。老苏终于传令,解除战备状态,目送友军出征。

对方旗舰旗语,我方旗舰回应,隐约响起欢呼声。两大无敌舰队,即将擦肩而过,他们奔赴百济,镇压遗民叛乱,捍卫胜利果实。站稳敌后基地,为夹击高句丽,作出应有贡献。

神丘舰队卫士,无不振臂高呼,熊津舰队回应。熊津的欢呼声,恭喜袍泽凯旋;神丘的欢呼声,祝袍泽旗开得胜。如此热烈气氛,令人热血沸腾,此处应有歌声。

武康收起弓箭,双手夹在嘴巴,扯开嗓门咆哮:“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旗舰卫士附和,带动附近战舰,迅速蔓延全军。友军热烈回应,也是秦风无衣,最普遍的战歌。浓浓关中秦腔,歌声整齐嘹亮,十几万人大合唱,飘荡黄海之上,震撼不可描述。 精力旺盛的卫士,释放心中豪迈,不要领唱歌手,就能异口同声。老苏加入合唱,与袍泽共呐喊。嚎唱秦风无衣,嗓子不知疲倦,共同手舞足蹈,身体血脉喷张。

两大舰队擦肩,无数手掌挥舞,与友军卫士告别。午时日光照射,铠甲烁烁放光,比起舞厅激光灯,颜色虽单调,气势却碾压。对方旗舰顶层,出现无数人影,王字军旗下方,王文度将军挥手。

气氛达到高潮,老苏手拈长髯,武康双臂抱胸。矗立桅杆之下,目送友军前行。希望王老将军,发挥恶魔本性,将百济复国梦,碾碎扫进垃圾堆。

忽然大片海鸥,盘旋友军旗舰,武康皱起眉头。此乃不祥预兆,海鸥是杂食鸟。诸如面包水果,只要是能吃的,全都不放过。最喜欢吃鱼虾,还有腐烂尸体,类似黑羽乌鸦。

半个时辰左右,友军庞大舰队,消失在茫茫黄海。苏定方传军令,卫士回舱休息,舰队全速前进。按照行程计算,在莱州成山登陆,至少半月时间。陆路回京师,若不出意外,至少十月下旬。

旗舰抛石机边,师徒对面而坐,品味腥腥海风。沉默长时间,武康把玩横刀,纠结良久说:“海鸟盘旋是凶兆,我有不祥预感,王文度老将军,可能身体抱恙。”

苏定方抬头,武康苦笑:“今年六十二岁,正值花甲之年,身材却魁梧偏胖。四年前贬为庶民,他又心胸狭隘,不能宠辱不惊。或自暴自弃,或悔不当初,沮丧和郁闷,伴随他身边。”

斟酌片刻,继续说道:“老王的军旅,都是陆地战场,从没渡海远航。六十花甲老人,久违战阵四年,乘船渡海颠簸。不适海上气候,容易落下疾病。”

苏定方皱眉,武康轻叹息:“异域水土不服,百济局势吃紧。面对陌生的环境,难于驾驭的局势,难免心情急躁。种种不利因素,学生真的担心,老王突得暴病。”

短时间沉寂,苏定方开口:“熊津道的卫士,将去三年成山,与新罗军会师,册封新罗王金春秋。那里靠近熊津江,重要的军事据点。若你不幸言中,百济局势更乱,刘仁愿的联军,会陷入险地的。”

武康搜索记忆,确定三年成山,是韩国的乌顶山。位于忠清北道,在报恩郡附近,距离不算太近。良久哑然失笑,在大唐待久了,受封建迷信荼毒,也越来越深了。

自嘲摇头,安慰老苏:“海鸥围船死人,是渔民的传说,隶属无稽之谈。我们此次回京,准备伐高句丽,等不了多久,会重新出征。必从百济登陆,攻高句丽南线,到时再收拾百济。”

苏定方抬头,笑容逐渐怪异:“变之说错了,不是我们俩,只有我自己。显庆二年至今,随我东征西讨,三灭敌国,三擒其主,立汗马功劳。所以高句丽战役,圣人不想你参加,皇后也不想的。”

武康不置可否,良久后小声说:“我朝是府兵制,将军们没兵权,不存在功高震主。难道我是外戚,圣人妄加猜疑,不想让我立战功,这很不合理嘛。”

苏定方摇头:“这很合理,你是外戚,无论哪个朝代,都会受到猜疑。长孙无忌刚去,圣人的目光,自然落你身上。他允许你出征,却不会允许,跟随我出征。”

这就搞笑了,难道我大武康,要缺席灭高句丽,那太遗憾啦。苏定方浅笑,雪上加霜道:“皇后也不允许,上次巡幸并州,政变胎死腹中。她对弘农杨氏,已经失望透顶,需要你留身边。”

武康唉声叹气,老苏头也说了,处理百济乱局,我是最合适的。首先推荐我,李治也同意,被老姐搅合。高句丽战役,铁定要缺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我的梦想呀!

努力搜索记忆,很快露出诡笑。灭亡高句丽的,是二号腹黑李勣,应该是八年后。那就无所谓了,明年无功而返,不参战能接受。转念再想想,四年三出征,常年不在家,确实冷落妻女。

老苏见他想通,表情很欣慰,煞有介事道:“军政不分家,不精通政务,最多是将才,不会成帅才。你还很年轻,战略眼光虽毒,战略把控很差。”

貌似有道理,阅历不丰富,自然显稚嫩。年龄是硬伤,等到五十岁,绝对老油条。想到这里,嘿嘿笑道:“我做婺州刺史,靠狄仁杰和张柬之,堪堪维持政务。官场经验少,求老师指点,该向谁学习?”

两人下楼台,回底层指挥室,老苏语重心长:“皇后最合适,可身居后宫,必有心无力。许敬宗和李义府,深谙为官之道,多向他们学习。有皇后的面子,他们乐于教你,不过他们的贪婪,千万不要学。”

武康很不屑,煞有介事道:“对于黄白之物,向来兴致缺缺。我只有俩闺女,攒嫁妆就行,钱多了没用。每年的俸禄,皇后的接济,锦衣玉食不考虑,生活绝对过得去。”

苏定方不接茬,床头翻出书信,满脸幸灾乐祸。武康莫名其妙,拆开信件阅读,很快气的跳脚。强压郁闷,苦脸哀求:恳请恩师,借我千贯,江湖救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