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谋城池

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谋城池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秋八月二十四,未时两刻。

泗沘城贫民区,犯禁妇人宅院,武康站东厢外,盯房铁锁发呆。胖翻译点头哈腰,馒头脸满是谄笑,讲述着家庭状况。此户人家姓阶,阶老丈英年早逝,阶老妇拉扯二子。

老妇居住正房,今年三月病死,兄弟俩居东西厢。长子阶富是豪商,腰缠万贯,家有千钟,八处宅院。次子阶仁没能耐,只是个普通士兵,贫寒的家徒四壁。

若按常理来说,两人一母同胞,弟弟如此艰辛,兄长应该帮衬。阶富不这样想,非但不接济兄弟,反而占半份老宅。东厢富丽堂皇,名贵家具装饰,平时也不居住,就用铁锁把门。

阶仁和黑齿氏,两人的独生女,挤在破败西厢。黑齿是百济姓氏,武康不禁想起,名将黑齿常之。百济国扶余族人,降唐后战功彪炳,爵封燕国公,平定李敬业叛乱。

后被酷吏周兴,逼死在监狱里,着实令人唏嘘。武康暗下决心,以后我来保他,难得穿越大唐,总要改变些历史。如此彪悍猛将,就算罪不可恕,也要死在战场上。

胖翻译继续讲,天兵杀来后,熊津湾溃败,阶仁没回家,估计战死了。故事挺悲催,钱顺嗤之以鼻:“阶富尖酸刻薄,不顾手足情义,堪称为富不仁。”

胖翻译插话:“钱将军有所不知,阶富是天唐拥趸,对天唐忠心耿耿。苏元帅破外郭,阶富倾尽家财,购粮草和布匹,慰劳天朝上兵。武将军下榻的宅院,以及吃穿用度,都是阶先生提供。”

钱顺更加鄙夷,武康无声浅笑,阶富挺奇葩的,相比大清慈禧,两人伯仲之间。腰缠万贯财物,不帮衬亲兄弟,却倾囊襄助外敌。宁赠友邦,勿与家奴,卖国八字真言,体现淋漓尽致。

抽出镔铁横刀,走到厢房门前,劈断挂锁铁链。见顺子义愤填膺,便抿嘴呵呵笑:“老人留的遗产,他们兄弟两个,平分理所应当。阶富继承财产,不让外人插足,也是人之常情。”

转身走进厢房,家具古香古色,唐朝的瓷器字画,各个价值不菲。示意钱顺坐下,继续说道:“他发家致富,是否接济胞弟,如何使用财富,是他自己的事,外人不容置喙。所以说顺子,你刚才的话,是道德绑架。”

钱顺尬笑挠头,殷勤的擦拭椅子,伺候大佬坐下。吩咐黑齿氏,赶紧先去熬粥,再陪大佬聊天。指使百济翻译,这里没你的事,去大门外守着。笑着招呼萝莉,和小夫人同岁,陪大佬玩耍,慰藉相思苦。

井井有条安排,他们立刻行动,武康哑然失笑。沙包还给女孩,让她去外边玩,招呼钱顺坐下。哥俩轻松闲聊,钱顺滔滔不绝:阶仁效力的军队,驻守在熊津湾,阻挡我们登陆。

守军被打垮后,已经完全溃散,阶仁没有回家,估计十有八九,战死在熊津湾。这就搞笑了,杀黑齿氏夫君,让她熬粥伺候;若非誓言加身,还会逼她侍寝。杀女人睡女人,这就是侵略战争。

扫视墙上字画,感慨他们的结局,忽然想到什么。很快陷入沉思,不知过了多久,渐渐露出诡笑,笑容越发放肆。这时闻见稻香,钱顺银针试毒,捧着碗递过来。

米粥热气腾腾,比粟米炊饼美味,好久没吃过喽。拿筷子开动,感觉有视线,循着望过去。萝莉盯着热粥,不停抿动嘴唇,黑齿小跑过去,拉着女儿离开。武康喊停,淡淡吩咐:“给她盛一碗,都留下吃饭。”

钱顺马上安排,胖子进屋翻译,妇人受宠若惊。萝莉抱大碗,狼吞虎咽着,也不怕被烫。估计老长时间,没喝过白米粥。阶富挺黑的,若我有侄女儿,肯定不会如此。

两碗粥下肚,妇人放下碗,再盛第三碗。武康摸肚皮,呵呵感慨道:“百济的稻米,不输婺州米,吃着又香又甜。咱们带兵打仗,吃顿舒服饭,真的不容易。出征到现在,有半年时间?”

钱顺点头,再过五天,整整半年。不过大佬说错了,婺州稻米甲天下,百济海外蛮荒地,不能相提并论的。纠结片刻,小声说道:“以皇后的地位,您不必屡次出征。”

武康笑而不语,埋头吃米粥,出征是必须的。在军界站住脚,结识诸位将军,是为将来考虑。军界威望足够,将来帝后争权,可遏制废后举动。腹诽的李治大帝,不敢投鼠忌器,为媚娘增加筹码。

还有更大好处,得卫士们认可,立于不败之地。将来无论李氏,还是李敬业等,都翻不起大浪。同时为了自保,立的战功越大,李九越不敢动我。不会像武家兄弟,要么被贬死,要么被毒死。

喝完第四碗,摸滚圆肚皮,舒服打饱嗝,起身伸懒腰。钱顺立刻起身,快速拨动筷子,吃完碗里粥。萝莉没心没肺,依旧捧碗埋头,貌似饿死鬼投胎。

黑齿放下碗,跑去东墙角,抱来千牛刀,给他背身上。小鸟依人的模样,武康开始手贱,揩掉朱唇米粒,放口中咀嚼,动作很暧昧。黑齿羞红脸,乖巧的垂头,一副任君采撷。

解开腰间算袋,拿出全部金叶,大概有九片,塞到她手里。黑齿芳心乱颤,没有胆子拒绝,模样不知所措。钱顺眼珠转,压低声音说:“百济女是贱籍,不配称呼女人,大佬若是喜欢,不算违背誓言。”

种族主义不好,武康淡淡道:“在这吃顿饱饭,想到破城之策,若能运作完美,可兵不血刃,拿下泗沘城。金钱是感谢费,她的悲惨遭遇,给了我灵感。”

盯着钱顺,满脸严肃:“顺子你记住,人无信而不立,誓言必须遵守。当然我也承认,如此成熟美妇,是我的最爱。我对她有欲望,却能克制欲望,今日之事,下不为例。”

钱顺连连点头,武康继续吩咐:“我去找阶富,打听城内情况,希望有收获。少则半时辰,多则一时辰,我去中军营。你通知老苏,召集全部总管。”

说完离开厢房,吩咐百济翻译,马上去找阶富。离开阶氏小院,与钱顺分道扬镳,跟随翻译向西行。走出百十步,陡然转过身,妇人探着头,正深情凝望。无奈挥手道别,实在搞不明白,她在想些什么?

胖子翻译带路,找了三处院落,终于找到正主。阶富摇尾乞怜,胖脸笑出菊花,把武康当亲爹。两人书房长谈,阶富知无不言,详细介绍城内,驻扎什么军队,彼此间的关系。

感觉不虚此行,假惺惺的勉励:你是大大的良民,好好为天朝服务,少不了你的好处。阶富瞬间高潮,兴奋的直搓手,转身跑进书房,奉献一盒珠宝。

果断照单全收,走到大门口,想到美妇人。珠宝塞回去,煞有介事道:“你的弟媳妇,已经献了身,她是我的女人。我无法带她走,珠宝给她送去,以后多多接济。”

阶富更兴奋,拍胸脯保证,以后当祖宗供着。武康呵呵浅笑,带着翻译离开,前去老苏的宅院。一路都在勾勒,越想兴致越浓,如果所料不差,计划可能成功。

来到会议室,不禁瞠目结舌,十四位行军总管,除了嵎夷道金春秋,已经全部到齐。互相见过礼,苏定方说道:“变之先入席,东线传来战报,报与诸位知晓。”

武康正襟危坐,苏定方轻叹:“不出变之所料,东线战事不利。新罗将军金庾信,在小白山附近,遭遇顽强抵抗。百济名将阶伯,率五千士卒殊死,战局异常焦灼。”

众人嗤之以鼻,新罗的战斗力,向来弱的可怜。武康更加不屑,对新罗要求不高,别拖后腿就行。可笑的大韩国,还把这等战斗,拍成电视剧歌颂。

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贼眼瞄武康,嘿嘿戏虐道:“苏元帅召开会议,因为你的亲信,说有破城良策,邀请我们参详。变之有何妙计,赶紧说出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早就急不可耐。”

善意笑声响,大佬随声附和,武康开门见山:“最坚固的堡垒,都从内部攻破。泗沘城卫戍部队,共有三大主力。扶余镇左厢军,实力最为强大,由扶余泰统领,是义慈的次子。”

茶杯扣桌面,拿第二茶杯,轻轻放旁边:“扶余镇右厢军,与我军对垒时,伤亡颇为惨重,实力弱于左厢。本由扶余隆统领,他却追随义慈,逃亡到北方。此刻由他嫡子,扶余文思管辖。”

扣上第三茶杯,继续分析道:“最后是百济联军,实力最为弱小,是勤王的地方军。统领他们的,是扶余郡将阶寻,阶伯的亲兄弟。扶余泰实力最强,不能掌握右厢,百济联军阶寻,也是阳奉阴违。”

这些众所周知,武康接着忽悠:“扶余泰此人,曾在高句丽生活,异常仇视大唐,会负隅顽抗的。可他也很发愁,如何团结部队,共同守卫内城?”

三个茶杯摞起,煞有介事道:“也可以这样说,用什么样的身份,以什么样的名义,才能名正言顺的,号令城内所有军队。武康才疏学浅,还请伯父们解惑。”

会议室安静,大佬表情各异,都在冥思苦想。不到两分钟,眼珠都亮了,苏定方笑骂:“变之有话就说,别拐弯抹角的,要考究我们吗?最好的身份,是成为百济王,名义上统领众军。”

武康竖拇指点赞:“老师说的对,我相信扶余泰,也是这样想的。好比有座宝库,主人家逃亡了,我来帮他守护。若是我的心里,没有半分觊觎,那是不可能的。”

众人嗤之以鼻,左骁卫朗将刘仁愿,阴阳怪气儿道:“带兵打仗的将军,都是一副直肠子,哪像变之这样,九曲十八弯的。扶余泰不敢自封,众多将领不服,除非我们帮他。”

陇州刺史董宝德,笑呵呵说道:“刘将军说的对,这个忙很好帮,只要我们攻城。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暂时齐心,扶余泰借此良机,自封为百济王。可是变之啊,刚才你说的,都是废话嘛,如何兵不血刃?”

武康回答:“咱们佯装攻城,远程发射弩箭,不派卫士进击。帮忙扶余泰,自封百济王。最多佯攻两天,咱们收拾细软,摆出撤兵架势。敢问诸位伯父,此刻的扶余思文,心中有何想法?”

再度陷入沉思,武康怡然自得,把玩手中茶杯。约莫半刻钟,刘伯英浅笑:“百济王、太子逃走,现在都活着,扶余泰拥兵自封。倘若我们撤军,好戏马上开始,扶余泰会禅让吗?”

刘仁愿笑道:“让二王子扶余泰,接回义慈和太子,禅让百济王位,显然不现实。若所料不差,他会派兵杀义慈,杀掉扶余隆,以及扶余文思,继续做百济王。”

众人恍然大悟,看过来的眼神,多少都有赞许。武康挺直腰杆,信誓旦旦道:“可能不杀义慈,封太上王就行,但是扶余隆父子,绝对在劫难逃。咱们能看透,扶余文思不傻,也是心知肚明。”

看向苏定方,言辞凿凿道:“对于文思来说,只要唐军撤退,他是必死无疑。如果我是他,会带部下投降。以唐朝的作风,以圣人的仁义,肯定赦免死罪。”

气氛顿时尴尬,大佬饱含鄙夷,苏定方瞪起眼,武康赶紧补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若是文思,肯定拼杀抵抗。只要国家不亡,个人的生死得失,又算的了什么?”

节目效果很差,众人鄙夷更甚,武康果断闭嘴。出乎意料的是,向来斗嘴的老刘,竟然打起圆场:“为一己之私,出卖国家利益,每个国家和朝代,都是层出不穷。以变之的为人,肯定血战到底,这点毋庸置疑。”

武康差点哭了,投以感激眼神,收获两个白眼。刘仁愿说的对,诸如大清国慈禧,还有百济的阶富。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宁愿给敌国,也不给本国人,哪怕是江山社稷。

在他们看来,国家的利益,等于他家族利益。统治阶级们,视国家利益,高于家族利益的,又有几个人呢?所以万分笃定,扶余文思宁愿投降,把百济国给大唐,也不会便宜让给,篡位自封的二叔。

刘伯英说道:“变之的计策,我们佯装攻城,帮助扶余泰上位。两日后停止攻城,文思为了活命,会率左右部下投降。以我的推测,他没权利开城门,会顺绳爬下来。”

左领军将军金仁问,接过话说道:“扶余右厢投降,守城兵力更弱,相信文思手上,有泗沘防御图。哪里有缺陷,哪里可进攻,他了如指掌。得到这些机密,我们再度攻城,肯定事半功倍。”

众人表示赞同,淄州刺史于元嗣说:“恐怕不仅如此,城内普通百姓,早是惊弓之鸟。老夫可以断言,只要扶余文思,扶余右厢投降,他们也会效仿的。”

讨论声再响,气氛很轻松,约莫十分钟,右武卫中郎将,曹继叔将军说:“上述若能实现,城内大局已定。扶余泰无计可施,会按变之的设想,打开城门投降。”

刘仁愿赞同:“若按计划发展,扶余泰必降,因为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老夫窃以为,兵不血刃破城,极有可能实现。变之了不起,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运筹帷幄,还精通天文地理,老夫也想收徒了。”

花花轿子众人抬,商业互吹开启,一句名师出高徒,也让苏定方欣慰。老脸笑意很浓,假惺惺训斥:“诸位切莫浮夸,变之还差很多。试问在场同僚,谁不能运筹帷幄?不懂天文地理,如何行军打仗?”

武康不停自谦,大佬们的高帽子,戴着太难受。不过能看出来,在场的将军刺史,都没有恶意。也许真的看重,也许看媚娘面子,此次和他们相处,还是很和谐的。

讨论仍在继续,众人畅所欲言,围绕诱降策略,完善实施步骤。一句话概括,摆最大阵势,作最大场面。老苏甚至命令,拆掉楼船绞车弩,运到泗沘城下。只要扶余泰,自封为百济王,扶余文思的叛逃,就会水到渠成。

泗沘城告破,百济国覆灭,战略目的达成。气氛十分轻松,刘伯英戏谑:“变之的计划,老夫很有信心。只是美中不足,义慈和扶余隆,仍在逃亡中。若抓到他们,咱们百济之行,堪称功德圆满。”

视线聚焦过来,武康浅笑道:“只要攻破泗沘,不用咱们去抓,有人会送来。护卫义慈父子的,是百济大将祢植,而他的先祖就是,三国名士祢衡。”

又是重磅炸弹,会场刹那寂静,苏定方首先叫好,大佬纷纷响应。据说祢衡的后人,为躲三国乱世,家族不断迁徙。如果泗沘城破,祢植失去百济利益,肯定谋取新利益。

进献义慈父子,堪称大功一件,跟随王师进京,家族落叶归根。凭着献俘之功,靠着先祖祢衡,在大唐当个官,那是易如反掌。他对百济没归属,只要脑子不傻,都会如此抉择。

众人笑逐颜开,对谋划者武康,也都刮目相看。如同卸去重担,心态如释重负,苏定方摆宴。一时推杯换盏,武康成为目标,被车轮战敬酒。酒到酣处,老苏说:我徒武变之,可独当一面矣!

很高的评价,武康受宠若惊,很快把心态放平。想独当一面,还是差很远,先考虑眼前吧。泗沘城的局面,是否按剧本发展,文思是否投降,只能拭目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