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二十六章 胎死腹中的政变

武唐第一佞臣 第二十六章 胎死腹中的政变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春三月初五,辰时五刻。

太原城晋阳宫,南方承天门外,右屯卫将军杨思训,巡视完扈从卫队,回到临时办公地。吩咐亲卫上茶,盘膝端坐矮榻,低头看宫禁舆图。凝视左千牛府,想到那个怪人,越发心神不宁。

接下来的豪赌,真的很凶险,心中再起波澜。赌上家族前途,获不对称利益,到底值不值得。一时六神无主,抓出笔筒笔杆,直接丢在地上。打开腰间算袋,拿出十文铜钱,丢进青竹笔筒。

缓缓闭上双眼,双手合十祈祷,拿起笔筒摇晃,诚心占卜吉凶。这时屋门打开,杨嘉本走进来,看到父亲占卜,安静的站旁边。很快笔筒扣矮榻,噪音随之停止。

杨思训睁开眼,神情如临大敌,挪开手中笔筒,拨弄占卜钱币。共有十枚铜钱,只有一枚正面,“开元通宝”四字,显得格外的刺眼。拈起那枚铜钱,白脸黑成锅底,嘴里喃喃重复:一生九死...

见他失魂落魄,嘉本有些担心,凑过来准备安慰。看到那枚铜钱,忽然想到什么,压低声音问:“这铜钱很眼熟,应该是变之的,阿爷和他很熟吗?”

杨思训错愕,陡然间站起,带翻身前矮榻,脸色苍白如纸。杨嘉本吓坏了,赶紧伸手搀扶,却被摆手阻止。杨思训瞪大眼,死盯嫡亲长子,一字一顿问:“这是武康的?”

杨嘉本再次审视,重重点下头,言辞凿凿道:“铜钱周边打磨,锋利可切皮肉,变之称其金钱镖。我曾亲眼目睹,两丈开外的距离,他打出的铜钱,钉在箭靶红心。”

杨思训如遭雷击,握铜钱撒腿跑,找右屯卫中郎将。拉他到偏僻角落,咬牙切齿吩咐:“通知所有人,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给我找最快的马,现在就去找!”

中郎将疾跑离开,杨思训瑟瑟发抖,豆大冷汗滑落。手中怪异铜钱,是初二那天早晨,乌衣巷和赵氏缠绵,准备离开时发现的,就在西窗台之下。

抹掉额头汗,想到那个人,倒吸口冷气。我与皇后是表兄妹,他是皇后从父弟,应该和我亲近。可他看我的眼神,带着淡漠与疏离,若有若无的杀气,这很不合常理。

难道我们的计划,全在他掌握之中,否则不会跟踪我。想到那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次如遭雷击,在中郎将帮助下,艰难爬上马背,狂奔去乌衣巷。

晋阳宫内殿里,武氏亲朋宴会上,美人痣小娘子,政变的嫌疑人,正向媚娘敬茶。媚娘伸手去接,武康悄然而至,截留热腾腾茶杯。轻轻放桌上,打量着美人痣,皮笑肉不笑:“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如此装逼的话,让嘈杂的内殿,瞬间鸦雀无声。众人不明所以,视线聚焦魁梧将军,媚娘也柳眉轻蹙。闹闹胆子很小,屁股离开板凳,藏在母亲身后,调皮的探出脑袋。

美人痣垂头不语,武康淡淡说道:“血流加速,脸色潮红;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呼吸急促,身体微颤。种种迹象表明,你现在很紧张,你这害怕什么?”

头垂的更加,颤抖更明显,媚娘也冷了脸。武康浅笑,继续分析:“文水县尉的妻子,弘农杨氏的出身,各种的大场面,早已耳濡目染,不该如此慌张。若是敬畏皇后,不敬茶就行,同桌八个人,不是非你不可。”

端起手中茶杯,放在鼻下轻闻,不紧不慢道:“从那边到这里,视线不离茶杯,让我非常奇怪。难道这杯茶水,加了特殊调料,小声的告诉我,加了什么啊?”

杨氏直接瘫倒,脸色苍白如纸,数道冷汗滑落。宾客集体失声,无不惊慌失措,有的起身离席。侍卫觉察异常,全部涌向内殿,伴随杂乱脚步声,快速控制局面。

千牛刀全部出鞘,众人战战兢兢,被控制在座位上,不敢动弹分毫。而杨氏的同桌,也是全部痴傻,甚至掩面呜咽。千牛备身崔神庆,小晴的亲哥哥,跑步来到主位,保护小晴和闹闹。

备身左右杨嘉业,杨思训的幼子,也跑向了这边。武康横出手臂,拦在他的胸前,指向东边角落。目光杀气腾腾,带着不容置疑。杨嘉业不明所以,见横刀微出鞘,一时心惊胆战,乖乖跑去角落。

两名备身侍卫,缴他的弓箭,左右监视着。武康松刀柄,媚娘轻咳提醒:“她们进殿之前,会被层层搜查,除闹闹和小晴,都会一丝不挂。宫人深谙此道,想带外物进来,几乎不可能。康郎你说说,她如何做到的?”

这个不好明说,俯身凑她耳边,如此这般解释。媚娘被恶心到,鄙夷看向杨氏,对心腹八两摆手。六个贴身婢女,架着杨氏离开。她如行尸走肉,没有半分反抗,看情况是认命了。

见媳妇有兴趣,武康也凑过去,也给她解释。小晴瞠目结舌,见夫君表情暧昧,想到闺房私密,直接羞红了脸。那恶心的模样,估计再没胃口,享受丰盛美餐。

约莫半刻钟多,婢女架来杨氏,直接丢在地上。八两怒气冲冲,递出手中纸团,小心翼翼汇报:“回禀武将军,肚兜里搜出的,经奴奴们确认,不是宫内之物。”

武康伸手接过,小心翼翼打开,瞪着眼仔细查,有残留的粉末。拿鼻子轻嗅,味道差不多,果然不出所料。偷眼瞧媳妇,扬扬手中纸,再次暧昧怪笑。小晴狠翻白眼,直接偏过头去。

气氛开始肃杀,媚娘脸沉似水,转头看向杨氏,咬牙切齿道:“你出身观王系,和阿娘是同房,若按辈分讲,我们是表姊妹。你是妾室所出,能嫁文水县尉,是沾了我的光,为何恩将仇报?”

杨氏面如死灰,嘴唇不停哆嗦,垂头保持缄默。媚娘强压怒火,眼中迸发杀气,盯着手指发呆。武康指茶杯,吩咐崔神庆:“抓只猫或狗,再请圣人移驾,这里有好戏看。”

崔神庆犹豫,凑过来小声说:“刚才听李洋说,长安加急公文,圣人和诸宰相,在关德殿议事。新罗使节也在,应该是军国大事,属下窃以为,不宜惊动圣驾。”

新罗使节与会,如果所料不差,是再次请求朝廷,出兵攻伐百济。看眼前的情况,确实不宜惊扰。先确定茶中毒,等到尘埃落定,再汇报李九吧。想到这挥挥手,示意速去速回。

开始发号施令,备身控制杨氏,防止畏罪自杀。等确定茶水有毒,便以她为突破口,揪出慕容宝节、杨思训。或许有意外收获,凡是预谋政变的,主谋不会只有两个。

尽可能的发掘,把关陇系头目,全部一网打尽,再杀个血流成河。转身看向媚娘,见他怅然若失,被打击很惨。早就告诉过你,舅家人不可信,他们是关陇门阀,更倾向门阀利益,不是你这外甥女。

很快一刻钟过去,崔神庆拎猫回来,抓猫腰放桌上。武康捏片羊肉,蘸在下药茶水里,放在猫咪旁边。花猫大快朵颐,呼呼吃掉肉片,不停的喵呜着。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五分钟过去了,花苗看想武康,看意思还想要。崔神庆有些懵,略微松开手,花猫向前猛蹿,目标是盘里羊肉。生龙活虎的样子,不像中毒呀?

再次抓紧花猫,武康再拿羊肉,长时间蘸茶水,丢在花猫脸上。同样的吃肉,还是啥事儿没有,这剧本不对呀。综合杨氏表现,以及诡异药包,茶水绝对有毒。

难道是剂量太轻,还是花猫太抗?武康不信邪,再次捏羊肉,摁进茶杯里,茶杯端过去。花猫边吃边喝,仍没中毒迹象,享受完羊肉,抬起头喵呜。

两刻钟过去了,还是仰猫头喵呜,赤裸裸的嘲讽。人猫互相对视,大眼瞪小眼,武康都懵了。跑龙套的也是演员,你的职业道德呢,为何不七窍流血,为何不瞪眼伸腿儿?

时间分秒过去,武康陡然转身,逼视瘫倒的杨氏。两人视线相接,都是瞠目结舌,都是不可置信。心里也都在想,为什么猫没死,这不可能呀。

武康咬牙切齿,扑街的小娘们,是不是被药铺坑了。如此关键时刻,你却买到假药,你咋不去死啊。现场极度尴尬,崔神庆轻咳,小心翼翼问:“花猫没中毒,接下来怎么办?”

宾客也明白了,茶水里没有毒,这就是场闹剧。杨氏放声哭,跪地上磕头:“我是冤枉的,皇后待我,恩同再造,不敢有加害之心。奴清白尽毁,玷污夫家声誉,辱没杨家名声,奴不想活了...”

说罢爬起来,跑着去撞墙,墙角两备身,赶紧拦住她。武康堪堪回神,什么情况嘛,我被无情打脸,剧本肯定不对。扭头看媚娘,表情很尴尬,不知如何解释。

宾客长出口气,原来虚惊一场,再次看向武康,带着鄙夷与怪异。媚娘轻翻白眼,不省心的小康,我给你收场吧。转头望向杨氏,打着官腔说:“康郎是千牛将军,排查安全隐患,是他职责所在,你们要理解。”

拿起桌上纸团,眼中闪过狠戾,风轻云淡道:“都是宫人大意,才让这团黄纸,在你们不知情时,被带进晋阳宫。康郎因此起疑,造成今日误会,都到此为止吧。表妹也别伤心,我会补偿你的。”

这句表妹叫出,给了天大面子,可别不识抬举。杨氏哭哭啼啼,重新跪地谢恩,几个婢女搀着,回到原来座位。媚娘吩咐八两,赏赐玉帛五匹,抚平她的伤痛。

乌云消散之际,平地波澜再起,李洋匆匆跑来。先对皇后行礼,然后焦急汇报:“乌衣巷发生大案,右屯卫杨将军杨思训,死在慕容将军外宅。初步断定是鸠杀,当事人有慕容将军,以及他的妾室赵氏。”

如同晴天霹雳,雷晕在场众人,杨嘉业呶一嗓子,哭喊着冲出去。武康骤然转身,与媚娘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事实真相。两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场政变,针对武家的政变。

李洋急不可耐:“大佬别发呆,半个时辰后,并州衙审理此案。狄仁杰主审,圣人和众宰相,以及并州官员,都会在场旁听。李将军有令,让您率左千牛府,负责保卫事宜。”

如此正合心意,向媚娘告辞,转身大步离开。所谓的李将军,是韩王李元嘉,当初就是他和李勣,去婺州押解武康。左千牛府大将军,武康的顶头上司,两人关系很不错,经常喝酒聊天。

快速集合部下,一时思绪万千,此案来的太突然。正三品的大将军,鸠杀从三品将军,绝对的惊天大案。要说没有猫腻,二傻子都不信。此刻可以笃定,慕容宝节和杨思训,就是政变筹划者。

来不及细想,带领左千牛府,快速开进并州衙门。仔细排查州衙各处,不放过犄角旮旯,遣散工作人员,接手开庭事务。布置庭审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等候圣人驾临。

狄仁杰首先来到,抱着厚厚的文件,正襟危坐书案后。千牛卫抬着尸体,押着嫌疑进殿,是慕容宝节和小妾。约莫一刻钟,李洋过来汇报,李九和宰相来了,众人列队迎接。

相关人员各就各位,狄仁杰开始问案,武康站李九身边,死死盯着慕容宝节。该死的老狐狸,出手很果断嘛,竟然杀人灭口。长孙无忌刚死,你们就跳出来,所有的关陇门阀,统统都该下地狱。

此刻听熟悉声音,武康瞬间明悟。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在乌衣巷里,与杨思训滚床单的。对于别人来说,此案匪夷所思,他却懒得关注。开始冥思苦想,串联来龙去脉。

李九巡幸并州,去年十月确定。也正是那个时候,以慕容宝节为和谐,众多关陇系巨头,共同谋划这起政变。打算趁圣驾幸并州,护卫力量薄弱之际,拉拢扈从将军们,逼李九废媚娘,立关陇女为后。

杨思训是扈从将军,他的支持或阻止,直接影响成败。他与媚娘有亲戚,媚娘戒备心更低,所以拉他入伙,政变胜算更大。在慕容宝节看来,杨思训可以争取,甚至是必须争取的,因为他也是关陇系。

惊堂木拍响,女人掩面泣,断断续续回话:“郎君很疼爱奴,安顿奴在外室,经常邀杨将军饮宴。杨将军总是埋怨,说郎君怠慢发妻,让郎君把奴卖了。奴便怀恨在心,就在今天辰时,鸠酒毒杀杨将军。”

狄仁杰冷哼,言辞凿凿道:“赵氏你在说谎,宝节并未听劝,对你宠爱不减。甚至扈从并州,也带你在身边,所以杨思训将军,对你没有威胁。根据本官调查,他们单独饮酒,你没伺候左右。难道你不怕,误杀宝节吗?”

在场旁听的人,都是成精的狐狸,赵氏错洞百出,没人会相信的。她就是替死鬼,替慕容宝节背锅,从而掩盖什么真相。李九的目光,看向慕容宝节,带着不解与痛惜。

慕容宝节长叹,看着狄仁杰说:“人是我杀的,我早就知道,他和赵氏有染。我们是老友,也曾提醒过他,可他依旧如是。昨天他们苟合,被我当场撞破。老夫忍无可忍,今日邀他聚会,并在酒中下毒。”

也是错洞百出,老匹夫年过半百,先后出使突厥、吐浑谷,处事沉稳老辣。不可能因为女人,或者口舌之争,就鸩杀杨思训。那可是右屯为将军,门第显赫的世家,还是皇后的表兄。

武康已经明白,他毒杀杨思训,为了杀人灭口。他们今早碰头,是要启动政变,杨思训却临时反悔。刚才在内殿中,杨氏茶中下药,是杨思训指使的。另外她下的药,应该不是毒药,如果所料不差,是麻药之类的。

媚娘出现状况,势必会引起混乱,千牛卫必戒严内殿。主殿守卫空虚,他们借此机会,出兵完成政变。杨思训突然变卦,没给杨氏麻药,导致乃翁被打脸。武康皱眉沉思,到底什么原因,促使他的反悔?

随着庭审继续,想到那种可能,不解嗤之以鼻。对杨思训而言,媚娘是外甥女,她坐皇后宝座,终归不是坏事。而政变一旦失败,必遭铁腕报复,祸及整个家族。所以其倒武决心,远不如宝节坚决。

宝节得知他变卦,必然杀人灭口,他知道的太多了。宝节也心知肚明,毒死了杨思训,自己凶多吉少,依旧毅然决然。因为这场政变,还有其他同谋,他要保护同党。

武康望向死尸,恨的咬牙切齿,没卵子的货色。乃翁派出钱顺,当街格杀慕容庆,是给你们“清君侧”借口,最好的政变借口。扑街的杨思训,为何突然变卦,打乱我的计划,死有余辜啊你。

若是让他知道,导致老杨变卦的,是他偷听墙角时,落下的那枚金钱镖,肯定会悔青肠子。然后抬头望天,擦去眼角泪水,嘟囔句“人算不如天算”。

案子进入尾声,狄仁杰给出定性,慕容宝节争风吃醋,投毒杀害杨思训。并依据《贼盗律》,判慕容宝节绞刑,判赵氏徒刑。李九顾念旧情,干预司法公正,改判流放岭南,终生不得离开。

预谋已久的政变,武康的处心积虑,宝节的运筹帷幄,斗智斗勇的交锋。只因杨思训暴毙,不得不胎死腹中,最终消弭于无形。雷声大雨点小,重拳砸在水里,溅出几滴水花,没收获一粒鱼卵。

当天与媚娘长谈,晚上回到家中,武康夜不能眠。想到潜伏的敌人,不断喟然长叹,该用什么办法,逼他们浮出水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