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五十八章 夫人勇闯百杖林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腊月十五,辰时七刻。

巍峨长安皇城,共有九大外门,安福门是西边正门。走进安福门,是宽敞的横街,街南是各衙办公地。诸如将作监,中书门下外省,南衙十六卫等,都设立在此。

街北是太极宫,朱雀街、横街的交叉口,是正门承天门。此门向北,是嘉德门,然后太极门。过了太极门,就是太极殿,政治权利中心。大型政治活动,诸如元旦大朝会,大赦改元等,都在此殿进行。

太极门内西侧,有架陈年大鼓,名曰太极登闻,用于百姓叩阍。所谓的叩阍,是平头老百姓,向皇帝申诉冤屈。登闻鼓是叩阍途径,有冤屈或急案者,击鼓直达天听,从而成立诉讼。

然而并没卵用,此鼓就是摆设,寻常老百姓,根本进不来皇宫。所有皇城大门,有监门卫驻守,严密排查出入之人。能来到此处的,有各衙官员,亲王和公主,正一品外命妇等。他们就是有冤,也不会擂鼓,完全没意义。

登闻鼓响,太极门开,百杖林立,必死无疑。太极登闻鼓,高祖李渊立,自唐朝建国,历经三十八年,一次没响过。负责此鼓的,是刑部登闻院,负责此院的,是刑部都官郎中。

六名都官郎中,轮流来此值班,今天轮到刘广宗。他最近心情很糟,为父伸冤被驳,整日食不知味。他父亲刘泊,在太宗年间,被褚遂良陷害,被逼家中自尽。褚遂良被贬出京,本以为有机可乘,最终铩羽而归。

无奈喟然长叹,离开办公房,来到院子里。百名刑部问事,三五成群抱团,讲各种荤笑话,毫无纪律可言。也不敢怪他们,登闻院无人问津,都是混日子的。

然而就在此时,忽闻隆隆鼓声,院里鸦雀无声。众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的,不会打雷啊。屏气凝神倾听,鼓声越来越急。确定不是幻听,刘广宗大惊失色,扯嗓门咆哮:“登闻鼓响,火速准备。”

众问事痴呆,足足两分钟,灵魂才归壳。有人呶呶怪叫,潮水般涌进杖房,提水火棍出来。杂乱无章列队,擦掉棍上灰尘,摘下层层蛛网。刘广宗下令,跑出登闻院,直奔太极门。

此时太极殿内,正进行大朝会,四品以上官员,共商西突厥战事。今年八月份,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阿史那贺鲁。连战连捷,屡破贼兵,一路势如破竹。

长孙无忌建议,再次增派兵马,彻底打垮西突厥,重新控制丝绸之路。司空李勣提议,右屯卫大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贺鲁。

突听隆隆鼓声,大殿瞬间沉寂,百官脸色怪异。李勣和长孙无忌,同时抬起头,看向大殿龙椅。李九缓缓起身,脸上阴晴不定,片刻后下台阶,大步走向殿外。

群臣面面相觑,全部起身离席,跟在大佬身后。能擂响太极鼓的,没有几个人,到底是谁呢?沿途侍卫警戒,百官到太极门外,看清眼前阵仗,无不瞠目结舌。

太极门开,百个刑部问事,东西两侧列队。每列五十人,水火棍杵地,已严阵以待。门口娇小身影,穿国夫人命服,后背黑色圆筒。她傲然而立,单薄的身影,透着倔强与无畏。

正一品的国夫人,可自由出入宫闱,本朝只有三位。代国夫人杨氏,韩国夫人贺兰氏,以及刚刚册封的,楚国夫人崔氏。刘广宗笃定,她是楚国夫人,武康的发妻。

想到这里,匆匆过去,抱拳行礼,急不可耐:“我是刘广宗,刑部都官郎中,今日负责登闻院。夫人应该知道,百杖林十死无生,若现在回头,还能来得及。”

崔小晴惨然,坚定的摇头,解开布扣,递出圆筒。刘广宗不敢接,苦口婆心劝:“皇后对我有恩,武公仗义执言,下官也佩服他。夫人听我劝,赶紧回头吧,就算浑身是铁,也过不去百杖林。”

小晴摇头,屈膝作揖,再递卷筒。良久之后,刘广宗轻叹,双手接卷筒。跑队列尽头,郑重其事放下,挺直腰杆,高声呐喊:“刑部问事,立百杖林。”

问事齐呼喊,水火棍前倾,红棍端交叉。一林两问事,双腿前后分,高举手中棍。这时脚步声响,千牛卫匆匆来,扯嗓门传话:“圣人口谕,此时回头,既往不咎。”

小晴置若罔闻,缓缓迈步伐,来到第一林。双脚前后微分,腰身向前探,露出羸弱后背。一林问事对视,同时轻点头,水火棍砸落。砰砰两声,砸她后背,看着都疼。

刑杖加身上,小晴脚下趔趄,身体摇摇欲坠。艰难稳住身,腹中阵阵翻滚,忍痛咬紧牙,嘴边溢酸水。半分钟左右,缓缓挪脚步,走向第二林,还有四十八林。

一林两问事,水火棍前倾,交叉拦退路。二林问事举棍,叩阍人就位,再次砸两棍。小晴直接栽倒,脸苍白如纸,嘴唇咬出血。半分钟后,艰难爬起,走向第三林,还有四十七林。

千牛卫再次来,同样的口谕,同意置若罔闻,同样水火棍落。挨过第三林,呕吐胃中物;挨过第五林,嘴角沁鲜血;挨过第七林,鲜血染胸襟;挨过第十林,再站不起身。

太极宫广场,一百五十余人,不发一丝声音。众官员沉默,看着林中妇人,心中倍感惋惜。长孙无忌面沉似水,李勣不忍直视,李九眼眶微红,转身吩咐李义府:“同样的口谕,爱卿去劝解。”

李义府应诺,撩袍匆匆跑,棍林外劝说:“夫人您也知道,棍林开启后,不允许回头。圣人再三破例,准许您离开,别再坚持啦。还有四十林,哪怕变之亲来,也绝对闯不过。”

小晴气喘如牛,双手摁地板,使劲浑身力,尝试站起身,却无力趴下。看着林外万民书,不断给自己打气,我要救夫君,只有我能救他。忍着刺骨疼,蹬脚往前爬,爬向十一林。

好倔强的女人,李义府喟然,转身回去复命。十一林问事对视,举起水火棍,东问事轻言:“职责所在,夫人莫怪,您准备好了,我们要落棍了。”

水火棍落下,小晴头晕眼花,再次吐鲜血。感觉力道稍轻,嘴唇不停哆嗦,说不出谢字。咬着牙坚持,手肘摩青石,身体向前蠕。爬到下一林,盯着万民书,咽下喉中血。

西问事眨眼,东问事点头,两棍再次落。力道再次轻,可此刻的小晴,已然强弩之末,依旧承受不住。意识逐渐消逝,盯着万民书。手脚并用,继续蠕动,全靠意志坚持。

第二十林,西问事举棍,东问事缄默。纠结几秒钟,忽然扭过头,盯着左边人,压低声音说:“我说赵二郎,你替我执行,我下不去手。等到下衙后,我请你吃酒。”

赵二郎偏头,你的酒我不吃,我也不会再打。为夫请命的烈女,都是天上的神仙,会遭报应的。东问事咬牙,举起水火棍,确定好位置,闭着眼落棍,也偏过脑袋。

都官郎中刘广宗,看着蠕动的妇人,心中阵阵不忍。武康好福气,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棍子再次落,她又吐了血,还在艰难蠕动。还有二十五林,你该怎么熬?

忽然瞳孔紧缩,见她手肘和膝盖,衣服已经磨破,露出森森白骨。触目惊心之下,感觉头皮发麻,视线逐渐模糊。当初父亲蒙冤,母亲若是如此,会有不同结果吧?

之前为父伸冤,满朝文武百官,只有李义府支持。可他不是真心,只是借此机会,报复褚遂良罢了。变之在大理狱,竟把父亲的冤屈,列为五大冤案。

轻微的呻吟,打断了思绪,竟然熬过三十林。她筋疲力尽,用额头助力,摩擦地板蠕动。看着身后血线,和前方的二十林,刘广宗双眼刺痛,好坚强的妇人。

刘广宗心想,皇后待我有恩,武康为阿爷惋惜。仅凭冤案二字,就是我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何况小小官职?刘广宗横下心,冲百杖林咆哮:“诸问事,杖走手。”

此言一出,未执行的问事,全部暗松口气。这是问事暗语,手中水火棍,执行杖刑时,有三种情况:走心、走力和走手。杖走心,用心打,二十杖内必死人;杖走力,用力打,生死听天由命;杖走手,走过场,百杖后生龙活虎。

主事官发话,有人被黑锅,自然敷衍了事。他们打心底,也不想着实打,会遭报应的。棍子高高举起,气势十足落下,却豪无杀伤力。武康的预感很准,都官郎中刘广宗,确实手下留情,确实是求生关键。

殿外文武百官,大多心知肚明,没人开口点破。邢部尚书唐临,觉察被人凝视,循着视线望去,竟是长孙无忌。见他频频使眼色,不禁嗤之以鼻,直接偏过头去。

实在不敢想象,堂堂三朝元老,凌烟阁首功大臣,心胸如此狭隘。老夫敬重武康,敬重楚国夫人,徇私一次又如何?你若追究责任,我便处罚刘广宗,你能奈我何?

然即便如此,小晴依旧艰难,撕心裂肺的痛,麻痹她的神经。盯着万民书,视线逐渐迷离,寸寸拉进距离。不知过多久,接触布卷那刻,终于抑不住泪水。

手失去知觉,用嘴咬绳索,解开万民书。感觉被抱住,艰难抬起头,僵硬的身体,瞬间酥软。媚娘突然出现,额头大汗淋漓,将她搂住怀里。单手扯开绳索,李九焦急走来,百官悉数跟随,来到百杖林外。

媚娘抹去眼泪,用力推开布卷,万民书翻滚,碰触李九双脚。看见密麻签名,李九登时暴喝,百官左右分开。李义府和杜正伦,在布卷前俯身,脚步快速后退。

万民书逐渐展开,足有二十余丈,平铺太极殿台阶。百官围上来,看万民签名,皆唉声叹气。密麻的人名,虽奇丑无比,虽不堪入目,却最为真实。满腹经纶的百官,没因字丑而鄙视,却因字丑而敬畏。

李九转身迈步,注视白布黑字,从西边走到尽头,从东边回到原点,一时感慨万千。小晴艰难开口,声音虚弱沙哑:“婺州万民上表,为婺州刺史求情,求陛下法外开恩。”

媚娘仰起头,向李九哀求:“陛下可派人查看,若有笔迹类似,若有弄虚作假,妾亲手撕毁此书。若是万民上表,请求陛下开恩,接受万民之意,赦免康郎之罪。”

李义府首先响应,单膝跪倒,高举官笏,高呼“陛下开恩”。袁公瑜和许敬宗,紧随其后附议,然后是袁公瑜和唐临。不到半分钟,百官跪倒一半,皆为武康求情。

关陇群臣,犹豫片刻,小部分跪倒。李义府看万民书,嘴角扯出诡笑,直视长孙无忌,阴阳怪气儿道:“万民书首签名,婺州长史长孙诠,是新城公主的驸马,长孙太尉的堂弟。太尉必杀的人,堂弟要保的人,不觉的可笑吗?”

长孙无忌闻言,盯着长孙诠三字,刹那咬紧牙关。韩瑗见大势已去,举官笏跪倒,带动整个关陇。最后站着的,是李勣和长孙无忌,皆闭目不言。

李九闪过狠戾,直视长孙无忌,淡淡说道:“请舅舅回答,万民上表的官员,是不是好官?朕欲斩杀好官,婺州十数万百姓,会不会骂朕是昏君?”

很严厉的质问,长孙无忌惊愕,撩起衣袍跪倒,垂头缄默不言。李勣诡笑,单膝跪倒:“启禀陛下,前日臣在酒肆,有个杜姓汉子,请臣买重宝。他言辞凿凿,声称手中物,是陛下的旧衣。”

无忌陡然睁眼,视线饱含怒气,李勣浑不在意,继续汇报着:“臣自然不信,便一问究竟。卖宝人声称,尚衣局的杜奉御,是他的表兄,御袍千真万确。臣欲继续查问,他却仓惶逃命。臣年老力衰,部曲酒囊饭袋,他逃之夭夭。”

瞪眼说瞎话,众人心知肚明,却没有人反驳。李义府举官笏,开始剖析推理:“尚衣局旧衣有数,陛下的旧衣,只曾赏赐武康。若司空所言不虚,杜奉御偷龙转凤,呈给皇后的紫衣,并非真正的旧衣。”

许敬宗接话:“杜奉御监守自盗,犯大不敬之罪,按律流刑两千里。武康所剪之袍,并非真正圣袍,我们被蒙在鼓里。此案另有隐情,臣建议收押武康,审问杜奉御后,再行定夺。若陛下信任,下官愿做主审,定查明真相。”

现场落针可闻,百官心知肚明,杜奉御肯定供认不讳,他被李勣安排好了。李勣出面保武康,大局尘埃落定,袁公瑜首先附议。李义府、杜正伦和唐临,紧随其后。

长孙无忌怒视李勣,牙关渐渐咬起;媚娘看向李勣,眼中满是感激。李九直接准奏,命令千牛卫,缉拿杜奉御,由许敬宗主审。中书舍人王德俭,提笔起草圣旨:斩刑即刻中止,武康暂时收押,仍关大理狱中。

圣旨起草完,中书、门下官员签名,韩瑗犹豫片刻,也无奈提笔签名。王德俭捧朱笔,李九御批“准”字,圣旨走完程序。小晴露出微笑,眼皮越来越重,很快失去意识。

李九看着媚娘,圣旨递她手里,温言软语道:“皇后担心堂弟,去宣读圣旨吧。时间尚早,不必心急,注意安全。至于楚国夫人,暂时安排命妇院,朕派太医诊治。”

媚娘感激涕零,轻轻放下小晴,转身跑出太极门。此次绝地翻盘,是小晴的功劳,李勣锦上添花。若没万民书震撼,堵长孙无忌的嘴,李勣所言就是笑话。不过这份人情,定铭记于心,他日必有厚报。

带领千牛卫,西边安福门外,遇上婺州保安。换乘斗骢马,带上楚神客,直奔西市而去。终于在午时前,来到西市刑场,蔑视监斩官来济,宣读手中圣旨。

来济当场懵逼,满脸不可置信,仔细检验圣旨。确定无误后,瘫倒在椅子上,颓然挥挥手。媚娘嗤之以鼻,跑到监斩台前,面向人群大喊:“武康是冤枉的,此案另有隐情,陛下圣谕重审。”

不到半分钟,人群响起欢呼,喊声响彻天地。媚娘跑向武康,拉着他的胳膊,抑不住激动:“康郎你没事了,终于安全了。阿姊向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永远的最后一次。”

武康没回神,呆呆望人群,双耳暂时失聪。宣读圣旨那刻,进入半傻状态,整个人迷茫了。感觉像拍戏,太不真实了,按理说不应该。使劲甩脑袋,食指伸口中,狠狠咬一口。疼的嗷嗷叫,果然不是做梦。

楚神客架起他,媚娘揉捏双腿,为他舒缓血脉。完事站起身,抽鼻子笑骂:“瞧你那德行,多大的人了,还吃手指。此地太晦气,赶紧跟我走,有太多话想说。”

武康茫然点头,艰难迈动脚步,见到来济颓废,嘴角扯出不屑。该死的老东西,风水轮流转,你等着倒霉吧。还有韩瑗、长孙无忌,你们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楚神客搀扶,走下断头台,由保安护卫,走出西市大门。很快适应走路,终于露出笑容,想仰天长笑。美丽的大唐江山,武康又回来啦;关陇门阀们,等着颤抖吧。

骑马回修真坊,进入卧室中,媚娘讲述经过。李勣的出手,让他很意外,也没放在心上,记住人情就行。媚娘纠结许久,再次吐实情:“多亏了小晴,勇闯百杖林,递上万民书。不过你别担心,刘广宗手下留情,并无性命之虞。”

武康如遭雷击,双耳再次失聪,茫然望着媚娘。想到可怕画面,嘴唇不停哆嗦,眼泪涌泉而出。心如刀割下,再也忍不住,瘫倒在地,抱头痛哭。

媚娘抚他发髻,轻叹气安慰道:“阿姊很佩服她,有这样的妻子,是你的造化。不必太过伤心,好好的补偿,好好的疼爱。康郎答应我,别让她再度犯险,别让悲剧重演。”

悲伤弥漫卧室,不知过了多久,武康抬起头,心中立下重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