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十章 火炕孵鸡初设想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十章 火炕孵鸡初设想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三郊见武康如此给面子,顿时眉开眼笑,拉着他胳膊说:“咱们一起进去。”

走进破败院门,看到了破败宅院。两间正房一间厢房,厢房屋顶还烂个洞。两个五六岁小娘子,蹲在堂屋门边,每人捧一碗汤饼,就是水煮的面片儿。见到陌生人,都拘谨的低下头。

片刻一老汉走出来,年纪四十上下,精神矍铄腰板硬朗,后跟着许三郊夫妇。武康紧走两步,恭敬作揖问候:“武二见过老丈,临时登门空手而来,让老丈见笑了!”

“二郎快快免礼”,许老丈快步上前搀扶,颇有些受宠若惊:“二郎能来就好,不用拿什么东西!三郎在你手下当差,还要请二郎多多管教。”

几句喧哗后,武康步入正题,说出此行目的:“我要在家里造火炕,还请老丈帮忙。工期比较紧,需要更多的工匠,请老丈帮忙张罗。我可以先付五百工钱,建好后再付五百。”

许家人明显一愣,被一贯钱的大手笔惊呆了,他们忙活一年,也攒不够一贯。许三郊欲言又止,现在没他说话的份儿。许老丈沉吟片刻,开口说:“二郎说的火炕是什么?我从来没听过,也从来没见过,怕耽误二郎的工!”

武康有些尴尬,貌似唐朝没这玩意儿,当下呵呵笑道:“是我疏忽了,火炕结构很简单,老丈绝对能胜任。还请移步我家,一说您就明白啦!”

许家父子不再多问,跟随武康离开。如烟、小翠见到客人,马上过来打招呼。一通寒暄后,许三郊一声“二嫂”,喊的如烟差点儿落泪。

武康也不说破,带众人来到西厢房,指着临路西墙讲解:“离西墙三尺,青砖砌两尺高墙,中间打开隔断。厢房长约三丈,均等分六个隔断。隔断正面中间,贴着地开小门,小门高一尺宽半尺;隔断背面的墙上,开洞建烟囱。”

许老丈想了想,开口说:“听二郎的意思,是要盖灶台。只是一下盖九个,是不是太多了?”

武康摇摇头又点点头,讲解道:“和灶台大同小异,只是上边不放铁锅,只是盖上青石板。然后再砌半尺高,铺上一层黄土,黄土上铺青砖,青砖上盖木板,火炕就完成了!”

吴老丈捋着山羊胡,眼里有些纠结,沉吟片刻道:“工活儿没有什么难度,钱恐怕不太够。黄土咱们自己找,青砖、青石板、木板都需要买,一贯钱买材料不够的!”

武康不禁莞尔,说道:“老丈误会了,那一贯只是工钱,肯定不包括材料。需要买什么,直接让卖主送过来,如烟和他们结账...如烟,家里还有多少钱?”

如烟信口拈来:“还剩大概十三贯,今天一大早,崔五郎派人送来十贯,说是买郎君的《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什么东西,咱家好像没有吧?”

武康不由得怔神,老崔在婺州手眼通天呀,昨天随口提了句,今天就找上门了?

所谓的三十六计,后世家喻户晓,其实就是经典战例的总结。说难听一点,就是冷饭热炒。“三十六计”这个说法,南北朝时期就有,比著书时间早很多。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出自宋代惠洪《冷斋夜话》。随着这句话越来越火,有人采集群书,编撰《三十六计》。至于何时、何人编撰的,谁也不知道。

一本书卖十贯,稳赚不赔的买卖!要不多山寨几本,做古今文学巨著的搬运工,卖给崔凯子发大财?仔细回忆一番,貌似能完整搬运的,也就三十六计喽!

自嘲的撇下嘴,剽窃对体育老师来说,比造玻璃都难!还是先盖好火炕,把鸡蛋孵成鸡娃吧,想到这问许老丈:“泥水匠做一天工,能得多少工钱?”

许老丈回道:“这个说不准,大方人家给五文,吝啬鬼给两文,普通人家给三文。”

武康点头说:“老丈多找几个帮手,每人每天五文钱,中午再管一顿饭,我想早日把火炕立起来。另外还请老丈找木匠,打造一些木盒子,长三尺、宽两尺、高四寸。”

许老丈满口应下,继续道:“咱们这条街,有很多泥水匠、木匠,没必要找外面的人。既然二郎信得过我,我就接下这个工,等下先通知工匠,一起去买材料,明天就开工。我向二郎保证,不出旬日就能完工!”

“有老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武康非常满意,这条街卧虎藏龙呀,街坊都是工匠。转身对许三郊说:“三郎回家稍待,我让你嫂子帮忙梳洗,咱们一起回州衙。”

亲自把许家父子送出大门,回到卧室更衣梳洗,如烟帮他挽发髻,边梳头边说:“郎君恕奴奴多嘴,西厢房多好的房子,为什么折腾呀?火炕又是干什么用的?”

武康想了想,实话实说道:“火炕其实就是床,可以烧火取暖的床。每到天寒地冻的冬天,没有棉衣、兽皮御寒的穷苦人家,就靠土炕御寒过冬!如果北方地区家家盘炕,冬天能少冻死许多人。”

如烟想了想,还是不太理解:“也许郎君是对的,可婺州的冬天不冷,加床被子就过去,没必要大费周章造火炕。再说就咱们三个,睡不了那么大的床!”

武康竖起大拇指,笑着夸赞:“烟儿说的不错,火炕在江南地区,确实没用武之地。不过咱家的炕,不是睡人的,而是睡鸡...孵化小鸡的。在我的故乡,很多电力...热力不足的农村,都用这种土办法孵小鸡。”

“哼,郎君又哄奴奴”,如烟噘嘴表达不满:“老母鸡抱窝暖小鸡,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睦州和婺州挨着,奴家虽然孤陋寡闻,对睦州也多少了解,没听过那里有火炕,也没听过那里用火炕暖小鸡!”

“睦州是家乡,不是故乡”,武康怕她寻根究底,转移话题说:“孵化小鸡的核心是温度,就是咱们说的热量。人的热量没母鸡高,所以孵不出小鸡。如果火炕的热量,达到小鸡破壳的需求,不用母鸡也能孵小鸡。”

武康略微迟疑,思考几秒接着说:“咱们的火坑如果火力全开,至少孵蛋千个,暂时按三成折损算,得小鸡七白只。除去二十天柴火钱,雇佣工人的薪钱,能挣多少钱呢?”

如烟信口拈来:“鸡蛋一文一个,小鸡十文一只,得钱七贯。除去木材,差不多剩六贯。嘻嘻,如果按郎君说的,咱们发财啦!一个月六贯多,一年七八十多贯呢!”

武康微笑道:“烟儿少算了人工,雇佣工人也得花钱,估计比买柴火都贵!”

如烟满脸娇笑,边挽发髻边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郎君没考虑周全!孵小鸡是咱们的摇钱树,当然不能雇外人,可不能被他们学了去。咱们去坊市买奴婢,让他们孵小鸡,保证万无一失!”

武康一时没反应过来,良久才点了点头,差点忘记了,唐朝有奴隶存在。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好像叫《昆仑奴》来着,说的就是大唐的奴隶。他们地位很低,主人无故杀害他们,只需服一年的劳役。如果他们犯罪,主人没让衙门处理,私自将其杀害,只需挨一百大板。

生在新时代的武康,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也没太纠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想到这默认如烟买奴,开始思考棘手的,令人头皮发麻的核心问题,怎样测量以及控制温度。

控制好解决,温度高了搬几块冰降温,低了多盖两层棉被。温度测量比较棘手,后世有温度计,几块钱就能买到,可大唐去哪里买?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说自己是体育老师,就是发明温度计的伽利略,穿越到大唐也得抓瞎!

思来想去,也就剩下人工感觉了。后世村里有个村医古大妈,开诊所三十多年,有个拿手绝活,量体温从来不用温度表。把手指伸在病人腋下,就知道烧多少度,精确堪比体温计,误差最多0.1度。说白了就是熟能生巧,整天感觉别人体温,自然异常敏感。

想到这脑中灵光一闪,问插玉簪的如烟:“之前听人说,咱们的老祖宗,在南北朝时期,就提出测量人腋下热量,判断病人是否发热。正常人腋温三十七度,孵小鸡的最佳温度,在三十八、三十九之间,恰好是人发热的温度,咱们是不是...”

如烟愣了片刻,嘻嘻笑道:“奴奴明白了,郎君太聪明啦!郎中经常给人医病,对热量的掌握,比普通人强太多。奴奴等下就和小翠出去,看看奴籍里有没有郎中,有多少买多少。这样可是一举两得,平时孵小鸡,偶尔给咱们看病!”

武康连连点头,没想到在大唐朝,能混上高大上的私人医生。起身对着镜子整理仪容,点点如烟额头说:“我要回衙门,你们逛街注意安全。找不到奴籍郎中没关系,我请崔五或其他人帮忙。还有一件事,买些纸笔回来,我口述你执笔,把三十六计搞出来,明儿给崔五送去。”

如烟俏皮一笑,作个揖说:“遵郎君令,咱们今晚红袖添香写书籍。”

武康又点下她额头,离开家去找许三郊。一路上心不在焉,脑子里都是温度计。途中路过玉器店,就是被骗子骗的那家,突然茅塞顿开了,想到了制造温度计的可能。

这个年代透明的东西,只有天然水晶。后世喜欢看科教频道,那些“考古”专家,曾在唐朝古墓里,发掘出了精美水晶项链。这表示在唐朝,就有了给水晶打孔的能力。让玉老板先在水晶上打洞,然后磨成细棍儿,自己就能造建温度计。

基本思路是:买或定做迷你花瓶,水晶管插入瓶塞儿里,密封瓶口往里面灌水。利用热涨冷缩原理,先把花瓶放在沸水里,标注水晶管里的水位,这就是一百度。然后放在冰水混合物里,标注零度水位。中间尽量均分刻度,简易温度计就成了。

越想越觉得可行,于是转身走进玉器店。玉老板非常热情,亲自端茶倒水。武康开门见山,和他讲了水晶管儿做法,问他能不能搞出来,同时表示:钱不是问题。

玉老板深思熟虑许久,也只表示竭尽全力。他之前做水晶项链钻孔,成功率五五开。如果穿长孔,必须大块水晶,成功率更低。至于水晶磨细管儿,倒是不在话下。

武康听罢兴奋异常,让他放心大胆、放手去做,一切损失自己负责。毕竟搞科研,都需要经费不是。

离开玉器店继续回州衙,琢磨着造温度计之前,还得靠人感觉温度,希望如烟能买到奴籍郎中吧。走到州衙大门,遇到了等候多时的信使,崔五送来一封信。打赏信使几文小费,回不良卫和众手下打招呼,回办公室关上门,打开那封厚厚的信。

开篇总结,自己提的四个条件,婺州大佬全部批准。不禁开元通宝开路,绝对无往不利。

首先是制冰厂筹备,官二代兵分两路,一路寻找合适制冰地点,一路寻找制冰硝石。他们都是聪明人,宁愿舍近求远,去睦州、夔州、杭州等地,也不在婺州收购硝石,生怕走漏风声。

武康表示理解,硝石制冰就是一层窗户纸,一点技术难度都没有。提笔给崔五回信,表示自己是甩手掌柜,关于制冰的一切,由如烟全权代理。这份生意没掺和必要,蝎子拉屎独一份,有货就不愁卖,用不到自己亲自出马。

又在信中建议,统一大小规格,做成十斤重方形冰块,建议零售价铜钱百枚。相信婺州小康家庭,会趋之若鹜的。毕竟物以稀为贵,如果一切顺利,那是绝对的暴利。

第二件事,用来存储肥料的十亩地,已经选好位置,距离婺州南城门九里,临着官道交通便利。武康对此很满意,明年十月份,第一女皇陈硕真造反,会攻打婺州北门,不会影响仓库。同时仓库院墙也动了工,预计二十天完工。

第三件事,牛车、大小木桶开始打造,二代们几乎搜罗所有木匠,加班加点日夜轮休,预计二十天左右交货。

第四件略微遗憾,婺州领导同意建公厕,却只批准十五座,比原计划少五座;领导同意招募执法队,却限额三十人,比原计划少一半;同意施行罚铜政策,处罚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行为,每次罚铜一文。但要五五分账,每罚一百文,就得上缴五十文。

武康气的直接骂娘,这些个雁过拔毛的混蛋,不出一文工资给执法队,还狮子大开口要求平分,只吃不屙啊你们!

暗骂一刻钟,从办公室里出来,拍拍巴掌通知开会。众人来到会议室,武康坐主位,颇有些变幻时空的感觉。会议室是他亲自设计的,桌子是后世会议桌,椅子是后世高脚椅。因为这个会议室,耽误了家里家具打造,现在还蹲在地上吃饭嘞。

抬眼扫视会场,左边倒数第二位置没人,略微想了想,钱顺钱四郎缺席。那小子才十八岁,比自己还小几个月,却是俩孩子的爹。嘴角不禁扯出微笑,问旁边姜大牛:“钱四请假了吗?家里有什么事?”

姜大牛摇头,看向童林童三郎。童三和钱四住一条街,两家错对门,见众人看向自己,苦着脸讪笑道:“钱四家昨天吵架了,他家小娘子生了病,钱嫂子没去抓药,还把钱捐给了黄仙姑。钱四打了钱嫂子,给小娘子看病去了!”

武康心中有了谱,估计又是封建迷信闹的,沉吟片刻说:“等下讨论黄仙姑,我先安排工作。婺州卫生整治势在必行,先清理垃圾堆、粪堆。共三个城区,你们十人一组,分别负责。第一组负责北区,组长姜大郎;第二组负责中区,组长许三郎;第三组负责南区,组长童三郎。完成任务后,每组奖金三贯!”

不良人瞬间高潮,每组三贯每人分三百,一年工资都没这多!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们激动万分开始溜须拍马,感谢武康的提携。不过也有理智之人,许三郊开口问:“敢问武帅,如何清理粪堆?”

武康说道:“二十天后,会有牛车、木桶、麻绳过来,每组分十辆车。因为买不起那么多牛,所以你们负责找,牛、骂、驴都可以。告诉赶车人自备工具,把粪和垃圾装大木桶,送到城南九里外的仓库,送一车十文钱。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再奖铜钱五百文!”

会议室炸开锅,众人激动的脸都红了,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咧嘴傻笑,有的溜须拍马。等他们安静下来,武康继续说:“这二十天内,大家一定找到牲口,不要耽误本帅计划...那么正事到此结束,说说钱四的事吧,黄仙姑是个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