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6000章 字V章

悠然田居札记 第6000章 字V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娘,你这是怎么了!”

沈福海惊慌的跪到床前,摇着昏迷不醒的老太太肩膀,程氏也跟着跪坐下。以往这时候,正房中全数人均会忙做一团,任何争执都会被搁置。

宜悠摇摇头,这百试不爽的手段,今日怕是不顶用。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大伯和五叔眼都红了,岂是一个人的晕倒可以轻易解决。

不用她开口,沈福江拉过郎中:“劳您再过去诊脉。”

最小的沈福瑞也抓住春妈妈胳膊:“没看到主子晕倒了,还不烧水伺候着。这么没眼力见,要你们来何用?”

有人医治又有人照看,这下程氏再也没了躲避的理由。苦着脸,如今的情况只有一个拖,先压下来再徐徐图之。

“福海,我看今日的族会暂且开到这,娘现在受不得刺激。”

“这怎么行?!”

沈家老大和老五一致反对,宜悠从后面走出:“二伯母,侄女敢问:如今谁才是沈家族长?”

房内一片寂静,这问题看似无理,实则极为巧妙。老太太虽实际地位高,然职位却可有可无。半月一次的宗族大会乃是沈氏重典,怎能因一妇孺之故而不了了之。

一直未曾说话的三伯站出来:“二哥……依我看,娘有如今郎中看着,有春妈妈在旁悉心照顾,咱们也在边上,应该无甚大碍。”

“老三,你跟老四一样,就一点都不关心娘的死活。她如今躺在里面不省人事,你还有心思在外面开这个?”

多年淫威仍在,沈福海话以出口,沈福洋讷讷的闭上嘴。

躲在爹娘身边的宜悠向前一步:“二伯何必拿着我家做筏子,今日之事起因,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莫非这祖宅着大院里藏着什么糟烂,所以才不敢让人看?!”

“二丫小小年纪,嘴皮子倒是挺利。”

同往日的稳重不同,程氏声音中带着丝尖利。宜悠抬头,眼中有着坦然:“比起二伯母巧舌如簧,二丫一向嘴拙。不过我相信,这朗朗晴日之下,任何阴私污秽都将无所遁形。事实究竟如何,可不是两片嘴皮子一碰就能轻易盖棺定论!”

“事实如何,容不得你一个孩子在此瞎嚷嚷。”

宜悠挺直身板,就这样立在人群中。精致的面容,可以严肃的气质,瞬间堵住了程氏到嘴的话。

“二弟妹,二丫一个孩子不便多说,那我总能说两句。有件事我藏在心里十几年,索性当着这机会说出来。”

宜悠仔细听着,慢慢发现事情竟比她想得还要复杂。

大越盛行嫡长子继承制,可何为嫡长却有不同释义。嫡妻所育长子是为嫡长,此一无可厚非。然嫡妻未育长子之时,自朝野向民间有两种言论。一派坚持嫡妻所出长子,无论行几,均为嫡长子;另一派相反,无论是谁所出,长子都是家中成人的头一子,嫡妻所出之子依次序齿。长或嫡熟尊熟贵,各凭本事。

大越历经三帝,两派唇枪舌战,此事扔未曾有定论。她爷爷当初别出心裁,欲设嫡与长双族长,相互压制相辅相成。可惜还未实行,人已驾鹤西去。此事当初的大伯和柳姨娘都知情,刚想拿出来做最后挣扎,柳姨娘突因忧思成疾暴毙。

“娘死后就剩我自己,五弟年幼,无奈我只得退一步。现在看到这帕子,我却怀疑,娘是否死于非命。”

院中响起嗡嗡的商议声,宜悠注意听着,心中却早知道真相。大伯所料完全正确,前年清明她偶然听到老太太和程氏感慨。砒霜之事,确由老太太出谋划策,程氏在旁操刀协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伯贪婪已久。她在旁鼓动人心,适时言明此事,定会让其威信受损。只要他不再一手遮天,自家就可以慢慢发展壮大。

“信口胡言!柳姨娘都已去世多年,一方帕子,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

沈福海的声音却不那么确定,沈福江步步紧逼:“方才郎中验时,说砒霜与呕吐物遗留已久。当年娘死时,负责祖宅膳食的正是二伯母,随后入殓发丧,你们连见都不让我和五弟见一面。如果不是因中毒脸色有恙,你怎会如此遮遮掩掩?”

“一个姨娘罢了,本就不该风光大葬,这是规矩。”

“既如此,我提议开棺验尸。五弟,你觉得如何。”

“大哥,我都听你的。你这都是为了娘,她在九泉之下,也会像以前那样支持你。”

宜悠一直看着,到这她倒有些佩服大伯和五叔。同样是被打压,兄弟俩互相扶持,日子过得比她家还要滋润。如今当着众人的面,他竟然有如此胆色。比起贪婪蛮横的二伯、志大才疏的三伯,面团似得爹,柳姨娘这两个儿子的确比老太太生的顶事,也怪不得她活着时受宠。如若当年爷爷的设想实现,怕是她家日子还要好一些。

“出门前我看过黄历,今天适合动土。趁着大家都在,干脆一块去看看。”

“大哥,难道你要打扰沈家先辈清静?”

沈福江笑笑:“二弟,我娘葬在最边上,就是坟塌了,也扰不到任何一个人。”

**

许是被真相刺激到,不顾所有人劝阻,沈福江扛着铁楸开始刨起来。妾室坟茔不过是个小土包,挖下去没几铲子,棺盖露出。

“大哥,当真如此?”

宜悠牵着弟弟,看着冷汗直流的程氏。从刚才起,她就一直在坚决反对,甚至拿铁楸往上撒土。

这般出力,难道坟中真有什么蹊跷?

伴随着她越来越快的心跳声,铆钉被拔起来,粗制滥造的杨木棺材已经有些腐烂。黑漆门打开,暴露在阳光下,里面空空荡荡,连跟枯草都没有。

“果然……你将我娘的尸身弄哪儿了!”

沈福江抓住沈福海,眼镜更是赤红。宜悠捂住嘴,云林村并无外人,沈家人都葬在山下这一带,往日种田都能看到,根本不存在盗墓可能。如今棺材这样,只能说明下葬时里面就是空的。

“福江,别太激动,有话回去再说。”

二叔公出来调解,沈福海捋捋衣袖:“此事与我无关。”

“大哥,离这最近的地都是老四家的,这些年也一直是他种着,有事你可以问他。”

宜悠叹息,就知道这种“好事”少不了他们家。

李氏一直在忍着,看事情差不多,也开口:“二嫂,我们家只管种地,不会去扒人家的坟。听二丫爹说,当年公公死后,他只顾着哭灵,并未经手过任何事。”

明晃晃的证据直接挡住了程氏所有的路,看着她那一直不善的面色,宜悠惬意的挥着袖子扇扇风,悠哉悠哉的朝沈家祖宅走去。

**

离祖宅还有几步,她就看到候在门边的虎子。他穿着蓝夹袄,壮硕的身躯透出一股土气。

“四弟、四弟妹,你们也让虎子来了?”

程氏想起亲闺女口中心心念念的裴师爷,烦躁的心升起一股满足。逞一时口舌之快又如何,还不得乖乖嫁个庄稼汉,还是顶着先婚后礼的名头进去,成亲指不定怎样被婆家搓扁捏圆。

“二伯母,是我叫他来一趟。刚好趁着大家都在,一次性把事说清楚。”

不闪不避,坦然自若,这些人本就因刺绣之事承她的情,如今更是对通奸之事有了些怀疑。莫非,这事还真是假的?

“虎子来得正好,你来说说那天的事。”

宜悠冲他甜笑着,握紧拳头竖在胸前做鼓励状。虎子撇撇嘴,娘跟他说过,如果认下这事二丫就是他媳妇。若是矢口否认,他就再也得不到二丫。

他真的好想认下!可二丫找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甚至威胁说他如果敢扯谎,就恨他一辈子,他可不想再闹成从前那样。可是今天的二丫好漂亮,他又有些犹豫了,到底该怎么说?

“虎子在想什么,难道帮别人对付我?”

程氏笑的得意:“二丫,这么多人面前,你可不能串供。”

“二伯母,那天你不是都看到了?虎子,你一个以后要杀猪的壮小伙子,怎么比我还扭捏。照实说,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才没,沈家二伯母不看得一清二楚?是二丫妹妹搂草回来遇到我,那天路滑,我们被绊倒了。后来被你看到,你还劝过我……如果我坏了二丫名声,你就给我银子。

我知道了,是你一直在找人,四处散播流言?一定是这样!这样你可以继续欺负二丫一家。虽然我挺喜欢她,但你的心意我领了,成亲之事还得二丫妹妹乐意。”

空中一派乌鸦飞过,宜悠默默擦下脸上的汗。她刚想着虎子聪明,知道循序渐进,没想到他最后二却的来这么一句。这下好了,他对她的那点意思可是摆在明面上。以后他做点什么,她也不好直接拒绝。真不知道,他是聪明还是傻。

好在今天的目的达到了,宜悠拉下娘的袖子,李氏站出来。

“二嫂,那天二丫回来就跟我说过这事。盐碱地四周那么空旷,当时看到的就你一个人。我真没想到,你会如此狠心。二丫究竟怎么得罪了你,为了毁掉她,你一次次出手,这次甚至置沈家全族女儿声誉于不顾。”

“四弟妹在说什么胡话,我日日忙着沈家里里外外。被这么多双眼镜盯着,怎会做出此事?”

众人从震撼中醒来,今天这事一出接一出。先是柳姨娘的空棺,现在流言之事又与族长夫人密切相关,千丝万缕的线索,让人不得不往别处想。

柳姨娘秉性温和,一般轻易不与人结仇,究竟是谁如此恨她,让她死后不得安息?当年种种历历在目,最有可能的,只有躺在里面昏迷不醒的老太太。

还有这些年老太太那种态度,天煞孤星一说,究竟是确有其事,或是东窗事发之后的扯谎,还真是难以确定。

“二伯母,枉我以前都将你做亲母对待,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人手伸的长点没关系,舌头可不能太长。太长了,就犯了七出之罪。”

“二丫,我上无愧于天,下……”

程氏义正言辞,正房们被打开,虚弱的老太太被扶出来。

“老身作证,福海媳妇这几日一直鞍前马后,在我身边尽孝。流言之事,却不可能是她所为。二丫,不敬长辈,给你二伯母道歉。”

“原来是这样,二丫,看来你冤枉了你二伯母。”

老太太掷地有声,一时间倒是唬住不少人。宜悠摸摸袖子里的纸张,要现在甩出来么?不,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等等再说。

“奶奶,证据都指向她,单凭你一言并不能证明什么,所以不存在冤枉二伯母一说。只是女儿家最重要的乃是名声,此事不水落石出,日后再有人如此,岂不是人心惶惶?”

二叔公站出来:“确实如此,此人诬陷的不止是二丫,连带着甚至波及整个沈家名声。今日族人都在,你们都想想,究竟是从何处听到此事。”

“俺是隔壁五叔家声音太大,正好听到……”

“赶集的时候,有邻村人再说……”

“我听说,似乎是有人去县里日升粮铺买粮,那伙计说出来的。”

七嘴八舌,每个人的信息凑在一起,很快事件真相还原出来。

二叔公挽起带泥的袖子:“云林村离县城十多里地,短短不到两天,那人是如何得知此事?”

每个人眼中都闪过疑惑,那两天正好不赶集,伙计难不成还长了顺风耳不成。即便他长了,为何会对此事感兴趣。

程氏扶着老太太,手心冒汗:“二伯,县里的事咱们怎么能管。你看天色也不早,要不明日一早,咱们再去问问?”

是时候了,宜悠瞥了她一眼,事情进行到这,优势已经完全倒向她这边。

“奶奶,咱们沈家也是耕读传家、堂堂正正的人家,为何管不得县里之事。虽说此刻动身去县城已经来不及,但孙女刚才敢那般说话,是因为有别的证据。”

伸手掏进胳膊,她慢慢拿出捏了好几天的纸。

“二叔公请看,这是日升粮行的票据,造谣的伙计正是出自此处。”

“你……”

程氏大惊失色,这纸张竟跟那天她开的一模一样。是裴子桓,一定是他!

“福海,你也过来看看,这印信和笔记,你应该都很熟悉。”

察觉到二叔公冰冷的目光,她心迅速往下坠。她在粮行动过不少手脚,这一暴露,娘和福海全都能看到。

“二叔公,这……怎么可能?”

沈福海张大嘴,满脸不可置信,心中却咒骂程氏蠢笨无知。当上族长这么多年,他小心经营,终于置办了这么处产业。现如今,竟被她一时大意给供出来。

“蠢妇,你掌家多年,竟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抬脚踹过去,他借机发泄着心中的怒火。程氏猝不及防之下,被踹个四脚朝天。她搀扶着的老太太同样遭了秧,跟着摔在媳妇身上。程氏刚倒下,又遭遇重击,条件反射的抬起手脚躲。脚一踹,竟然将老太太掀到在地,背直接磕到椅子腿上。

一连串的变故只发生在一瞬间,宜悠低下头。最后的底牌已经打出,她只需要静静等待预期中的结果就好。

**

“哎哟,福海,这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半靠在椅子上,哼哼唧唧的直叫唤。

“娘,这蠢妇中饱私囊,竟然私自在县里开粮铺。不仅如此,她还试图将春生拉进去。”

在钱的事上,老太太向来敏感。春生去了粮铺,她怎么不知道?难不成,铺子里的伙计已经悄悄倒向了媳妇那边?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而且以现在的情况,只能顺水推舟。

“侄女,你怎么能这么对沈家。这些年我们没短过你吃短过你喝,你却对着我们中饱私囊。你这样,让四丫和春生怎么办?”

老太太涕泪横流,毫不犹豫的推她出去做踏脚石。地上的程氏也明白了她的意思,这老不死的,反正没几年好活,干嘛不自己背下来?

“娘,媳妇并无……”

“你还狡辩,难道要我把春生叫回来问问?”

边说着,沈福海边趁人不注意露出恳求的神色。他也想让娘担下来,可这事媳妇怎么都洗不清。她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去承担!

宜悠没兴趣看他们演戏,翻来覆去无非求一种结果:此事全是程氏一人所为,与刚正不阿的族长无一丝关联。

今日已经彻底跟这边撕破脸,不把他们打压下去,倒霉的只能是她!

搓搓手,她清清嗓子提醒道:“各位叔伯婶娘,二丫之事由日升粮铺传出,还请二伯还我一个清白。”

说完她弯腰拜下去,李氏拉着丈夫上来:“二哥,我们把该得的那十亩地和一头牛还回去,你放过二丫吧。”

虽然只是恳求,但事实摆在这。挪用族中财务中饱私囊,沈福海最后的形象轰然倒塌。而且众人都有恐慌,哪天轮到他们家头上,那可如何是好。

二叔公仰头晒着太阳,把这些看得一清二楚。想必大哥也料到这点,才想出双族长的主意。这法子看似荒唐,可如今回头想想,如果真的有两位族长,那福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自己那点私利,背地里伤害全族人。

“老四一家先起来,你们俩去把福江和福瑞叫回来。”

宜悠起身:“二叔公,你可得为我做主。”

“这孩子,我看你自己都能为自己做主。行了回去好好坐着,闺女家文静些的好。”

“谨遵二叔公教诲。”

跟着李氏一起退下,没过多久大伯和五叔也回来。不同于刚才的神情哀伤,两人是披麻戴孝,夹着黄裱,嚎啕大哭进来的。

“二叔公,你帮我问问娘,让她告诉我和五弟,我娘现在在哪里?这么些年了,她都做着孤魂野鬼,我们做儿子的实在不孝!”

“老大老五,你们俩都起来,把这身孝给我脱下来。”

场面更加混乱,老太太已经晕过,此刻也只能做头疼状。宜悠牵着长生的手,将被遗忘的虎子送到门口。

“今天多亏了你。”

“二丫妹妹,我……”

“里面乱哄哄的,改天再说。”

“好,那改天!”

接下来的事,虽然凶险,但也透着波澜不惊。柳氏生前居住的院子被重新扫一遍,从炕沿上发现了同样的砒霜,手绢确认无误,一直掌管沈家后院的老太太责无旁贷。

“沈氏一族以族长为尊,这话本不该由我这糟老头子来说。可此事事关人命与全族利益,由不得不讲。程氏将族内交于公中的粮食以高价卖出,再低价折算银两,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福海身为族长,竟丝毫未查,此事究竟如何,你们心里清楚。”

沈福海依旧是拒绝,二叔公没理他:“二丫之事,其中种种,均系程氏心怀不忿所为……”

在重重压力下,为了儿女,程氏终于扛下了这两件事。她被罚至家庙,带发修行。

沈家家庙可与富贵人家那种吃饭睡觉念经的悠闲日子不同。家庙中人,不仅要承担如打谷、缝衣、磨面等繁重劳动,还要晨钟暮鼓一个时辰都不差的念经。宜悠打量下二伯母的身板,她能受得住?

至于柳氏之事,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实在无法追究。为了补偿,族中决定将她抬为平妻,衣冠冢与前任族长合葬。

“你们……如此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老太太眼中露出刻骨的仇恨,看向她的眼神更是恨不得生吞活剥。宜悠感慨,要强了一辈子,最终她情没争过柳氏,儿子不如柳氏的争气,如今连唯一地位上的优势也几乎被抹平。

如此结果,对她来说怕是比死了还难受。

扬唇,她朗声劝着:“奶奶千万保重身体,您活着就是孙女最大的福气。”

二伯的失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她一天天活着,看往昔繁华逐渐落尽,岂不是最大的折磨?

“最后关于双族长之事,毕竟是大哥遗愿,我提议交由朝廷定夺。”

日升粮铺的事,让沈福海成了所有族人的公敌。宜悠前几天的活动,更是让人心有些浮动。积压依旧的怨愤爆发,二叔公的提议很快被通过。

“你们……你们……”

老太太瘫在椅子上,一直重复着这两个词。看相比于以前的仆妇簇拥,如今没多少人会去讨好一个失意且狠毒的老人。

“爹、娘、长生,我们回家。”

轻松的说出这句话,她再次回头看向被遗忘的二伯一家。见到二伯母怨毒的眼神,她却再也没了畏惧。因果轮回,至此终于报复回来。如今她家在走上升路。而二伯一家,却是再难有往昔的风光。

她终于可以稍稍放心,因为他们再也没有力量,可以蛮横的全盘阻拦下她。

作者有话要说:冒着绳命危险,跟在boss后面用爪机敲的!敲完后被基友笑话,乃就是个冷评论体制!

亲萌,你们忍心看勤劳的小蜜蜂作者被笑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