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野心家 > 第61章 贾家卫

红楼野心家 第61章 贾家卫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07: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贾琣的话,有些无奈,又有些哀怨。给人的印象就是,京城的荣国府人,似乎把他们给抛弃了。

“你是哪一房人?”

贾瑞问道。

“你听说过贾湖这个名字么?”

“这个……。”

贾瑞还真就不知道。

“唉,你年轻,不知道也不奇怪。贾湖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的弟弟。不过他是庶出的,我们这一支人,就是贾湖这一房的。”

原来如此。

这个贾湖虽然是两位国公的兄弟,但因为是庶出,一定是分家出去单过的。不可能留在国公府中。

兄弟之间还会有些来往和扶持,到了后代,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差别,就会越来越明显。

嫡子的后代不愿意搭理庶子的后代,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加上地域的分割,来往越来越少,自然就越来越疏远。以至于几十年都不通音讯。

连贾母自己都说过,贾府的人都有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他们不愿意搭理这门穷亲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你们跟金陵的十二房,是否有来往?”

贾琣摇摇头,叹了口气。

“那边门第也高,我们高攀不起。”

贾瑞有些尴尬,恰好此时胡家来人,说胡杏山的父亲回来了,叫他回去,才在外人面前解除了尴尬。

“我其实也不是荣国府、宁国府的嫡系,只是旁支。这次也不是代表他们两家来的。只是到金陵科考,等着发榜,胡杏山邀请我到他家来,就到这里走一趟。”

“听说荣国公以前在这里监造战船,一时好奇,就到这里看看,没想到这里竟还有贾氏一族的人。”

“我叫贾瑞,字天祥,玉字辈的。”

“原来我们是同辈。呵呵,刚才那些话,你别在意。既然来了,就是有缘,进去走走,看看祖宗的地方也好。”

“这里虽然没有两府那样繁华,倒也吃穿不愁,住的地方也有。既然到了这里,还是住在自己家里为好。”

“同宗同族的就在这里,住到别人家里,反到叫人笑话我们不认亲。”

贾琣的态度变得热情起来,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

贾瑞正想好好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就跟着贾琣朝里面走去。

走了不远,就遇到两块石碑。

一块上面刻着“贾家营”,一块上面刻着“贾家卫”。

据贾琣介绍,贾家营和贾家卫,其实两者一体。

从兵营的角度来说,就是贾家营。从卫所的角度来说,就是贾家卫。

包括船厂在内,都是贾家营或者贾家卫范围内的东西。

“那一片就原来的船厂,当初是建造官船的。船厂自然也是朝廷的。”

“如今还造船么?”

“船厂早已经裁撤,不过船坞什么的还在,如今也就是自己造几艘小船,除了自己用,偶尔卖给别人。一年也不一定能造上一艘船。”

“这里还有多少人?”

“我们这一支,当初人口也有一百多人,后来多数人都迁居各地。目前留在这里的,只剩下我们兄弟三户人家,一共二十三口。”

“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没有赋税、徭役负担,种点儿地,打点儿鱼,倒也能自给自足。”

“这些水田都是你们的?”

“是,那边蒿草那里,一直到官道,这边到江边,上面到县城,下面到船坞那里,一共三千多亩地,当初都是良田,只是如今大多都撂荒,任其荒芜。”

“既然都是贾家卫的,为何不开垦出来?”

“如今贾家卫名义虽然还在,但是已经名存实亡。以前的军户也都跑掉了,便是有土地,也没人耕种。”

“如今到处兼并、纳献,我们在这里也没有多少势力,便是开垦出来,也未必能保得住,倒不如撂荒在那里,也没人惦记,倒也省了很多麻烦。”

大德皇朝初建的时候,太祖皇帝沿袭前朝旧制,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很多卫所,寓兵于民。

卫所的官兵都是军户,每个士兵分给五十亩土地,在家乡的亲人还可以免除一个人的赋税和徭役。

平时的时候种地,农闲时训练,有战事的时候就出征打仗。

开始的时候,卫所制度很成功,卫所兵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以至于太祖皇帝都得意地宣称:我养了百万军队,不耗费百姓一粒粮食。

后来天下承平已久,也不打仗了,军户们的地位就越来越低。将官们也开始压榨军户。士兵们成了将官们的免费劳动力,自己名下的土地,也逐渐被长官们侵占。

即使不侵占,也只把那些距离远,土质瘠薄,缺少水源,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分给士兵们。

军户们生活不下去,就大量逃亡。

贾家卫的军户,除了土地,还可以在船厂做工赚钱。随着船厂裁撤,这一条生路也没有了。人们自然就纷纷出走,以至于到现在,就只剩下了贾家三户人家。船厂废弃,土地撂荒。

贾家卫这种情况,其实在各地广泛存在,各地的卫所,几乎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如今朝廷用兵,已经无法从卫所征兵。不得不花钱募兵。

实际上,贾家卫还算是好的。

虽然军户们都跑光了,土地也撂荒,但是土地还在。

别的卫所,土地都成了私人的。即使有军户和士兵在,也成了原来那些长官的家丁和奴才。

村里的房屋绝大多数都空置,街道上、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有些房屋和墙壁已经坍塌,不过大部分房屋状况似乎还不错。

“这些房子还有主么?”

“没人住就没主,当初都是官家盖的房子,也不是个人盖的,人不在这里住,房子自然也就不是他们的。”

到了这里,贾瑞才发现,房子其实比在外面看到的更多。

“共有多少房屋?”

“不算船厂那边,有二百三十来处,八百多间。当初这里住了三千来口人,那个时候才叫才兴旺呢。”

顺着一条小路到了江边,站在堤坝上,看着贾家卫的大势,贾瑞不仅有些联想。

这里其实是一块宝地啊。

几千亩土地虽然撂荒了,但是重新开垦出来,就是良田。

原本就是土地,开垦的难度也不会太大,用不了多少人工。

这里的房屋是现成的,修缮一下就能住人,住的问题也解决了。

船厂虽然裁撤了,但是船坞和房屋还在,重新在这里造船,也要容易的多。

最大的优点,是贾家卫的卫所建制还在,将来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在这里练兵。

乱世之中,天下混战,光有钱也没有用,当官儿也不一定管用。手里有兵有马,有枪有炮才能保护自己。

如果能够把这个地方拿下来,将来就能成为自己的一个立足点。

愿景虽然美好,但是现实很严峻。

要想重新开发这里,就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没有个十万、八万两银子,想开发这里就是一句空话。

到哪里能弄到这么一大笔银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