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功名路 > 第八章 交粮

功名路 第八章 交粮

作者:西木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29: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光容易把人抛,转眼三年又三年。

农历八月,白日暑气犹盛,傍晚时分,却渐有了凉意。一阵晚风拂来,身上的粗麻袍衣被风一吹,感觉十分的舒爽。

张曦君抹着额头的汗站起身,山间的凉风徐徐的灌在身上,让一日的辛劳也消去了大半。抬头望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深深地吸了口气,似乎连风中都带了一丝猕猴桃的清香。

远处同来采摘猕猴桃的女孩们,已背着背篓三三两两的下山去。张曦君望了望偏西的日头,矮下身,正要背起一旁的背篓,就听清朗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山间独有的回音:“阿姐,我来接你了!”

一听到声音,张曦君立马放下背篓,惊喜叫道:“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一个清瘦的少年,五官俊秀,皮肤白皙,身穿一袭粗麻长衫,头戴巾帻。然若不是这一身布衣,又独自出现在山林间,定会让人以为是一位世家小公子。

张曦君笑眯眯的看着向她走来的偏偏少年郎,心中颇有吾家有弟初长成之感。

这个小她四岁的幼弟,喜静不喜动。犹在三岁启蒙后,更不爱去那乡野田地里玩耍,整日就和她一块待在上房。如此之下,照顾幼弟自然成了她这个做姐姐的责任,而这一照顾就是七年有余,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小男童长成一位十岁的少年郎,而且还是一名极有读书天赋的俊秀少年,据祖父张随之说是乃颇具曾祖父之风,这自然让张曦君忍不住生出一股自豪感――他可是她一手带大的。

张文宇不知自家阿姐心里的想法,就几个快步跑上前,气喘吁吁道:“是祖母让我来接阿姐的。”微红的脸上有着淳朴的笑容。

张曦君脸上却染上了一丝迷惑。近些年来,每当二郎山的野生猕猴桃熟了,她都会和大姐一起上山采摘些回去酿酒。后来大姐嫁了,她就一个人上山采摘,也没见卢氏叫人来接她,今天怎么会特意让了张文宇来?想着,不由转头问道:“祖母怎么让你来接我了,可是有什么事?”

张文宇矮身背起背篓,不甚在意道:“哦,县里来人集粮了。”说着眉头一皱,尚且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厌恶,“还找了些官兵过来检收,闹得村子里有些人心惶惶,祖母就叫我来接你了。”

张曦君帮着抬背篓的手一顿,心头随即掠过一丝愤怒,今年八月上旬刚交了夏税,现在竟然又要集粮了!

她还记得半月前的那日,村里乡亲们交粮的情景。

父亲将管辖的十九户人家集在院门口,手拿一份名册点名,每叫一个名字就有一户人家抬着粮食进院。而那堆在院子里的一袋袋粮食,都是他们才收割不到十日的,更是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收成的大半。当时,她隔着上房的竹帘窥视着,莫名的想一探他们脸上的神情,可是让她失望的是,每一个抬着粮食走进院子的人,都是一脸的木然。不过如今朝廷又要集粮了,只剩自家口粮的他们还交得出粮食吗?

思忖之间,许是出于现代人的冷漠与自私,张曦君心头的那丝愤怒散了,只余一丝叹息在心,更甚至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她幸是生在富农之家,又有父兄为她遮风挡雨,不需为在这个世道生存而忧愁。

不过,可能是想到这一次集粮会带来的后果,并肩而行的姐弟俩不约而同的沉默了,一路无言。

回去的路上,整个村子像炸了锅一样乱作一团,不时就能听见女人哭天抢地的声音,或是男人打骂喝止女人的声音,还有孩童被吓坏的哭声。然而,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在那些歪七倒八、流里流气的士兵面前,显然无足轻重。尤其是当那些人眼睛总是停在年轻的媳妇女子身上时,更让心里发颤,张曦君压住心头的怒意想道,就这些堪比地痞流氓的人,居然会是这个国家用以保家卫国的兵士!?

张文宇感到那些士兵的眼睛,总有意无意的投在阿姐的身上,不由紧张道:“阿姐,我们快点回去吧!”

张曦君心中也是害怕,当下敛了思绪,就跟着张文宇加快脚步。

好在路不远,走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远远就见李氏在院门口张望。见他们姐弟俩安好回来,李氏心下方松了口气,就连忙了拉儿女回去,“啪”地一声关上院门。

李氏这般做派,让张曦君嗅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回到家中便悄悄询问李氏,岂料李氏狠狠瞥了她一眼,劈头盖脸的就是骂道:“女孩子家问这么多作甚!?安生待着就是!”说着又是耳提面令道:“记住了!这几天你姐弟俩就给我老实待在家!”

张曦君无奈,只好打住一探究竟的念头,和张文宇足不出户的待在家里。

如此过了两天,张曦君虽没从李氏那里得到任何消息,还是从频繁来往家里的乡亲们那了解了始末。

永昌郡、长沙郡、江夏郡等地相继爆发民变,当地兵力围剿失败,民变持续扩大。其中比邻蜀地的永昌郡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起义兵已占据整个永昌郡及周边三郡,并大有向外继续延伸扩展之势,故而朝廷下令在蜀地征兵入伍。但因本村属临边界,界外之地自齐氏王朝始建已政权荒废五十余载,当地男丁有助本郡兵力驻守,特不在征兵入伍之例。然而,彼时逃兵役之人不甚凡几,甘愿以全部赀财相抵的更多如牛毛,如此朝廷征兵不够,蜀地官员又另行其法――即在边界之地以集粮为由,令交不出粮食者需征兵入伍,无论老幼,凡男丁即可。

而对于本地村民而言,若交粮就意味着家中要有一年的饥荒,若不交则是失去家中的劳动力,无论哪一条都是断绝生路之选。

明了一切后,张曦君再见每天来家中借粮却徒劳而返的乡亲时,心中只觉不安,脑中不断的闪过“兵逼民返”的念头。又一想自家屯粮丰厚,被逼上绝路的乡亲会不会就……?可若答应借给他们粮食,那不是开了借粮的先河,张家又哪来的这么多粮食借给他们,倒时还不是会激起民愤?一番思来想去后,张曦君越发的觉得不安,打算将心中的担心告诉卢氏他们。如此,就算找不到解决之法,也可以防范于未然。然而不及张曦君相告,张家居然联合李氏的娘家及舅家一起捐出多年的屯粮,答应为每一户出一半的集粮,再由村户自己出另一半。

闻之,张曦君大震,而这种震诧,说不清是为了自己思想的狭隘自私,还是为了张贺他们的大公无私,或者二者皆有。这也让她每日在用水多米少的麦粥时,总是不由自主的去看家里人的表情,可是家里除了她和张文宇外,所有的人都一如平常。唯一不同的,只是张贺和张文豪两父子每日都早出晚归,同村里的一百三十多名男丁忙着布设防卫,因为离村十里外的二百名兵士被调离了驻守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来那天之前,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到了十月的时候,一场突降的大雨,让二郎山下的小乡村感受到了初冬的气息。村里的男丁慢慢地不愿去防卫了,李氏也开始唠叨着不用去防卫了,就连卢氏也在一个阴冷的下雨天,对来上房请安的张贺说:“该做的防卫措施都做了,你也不用每日都去巡哨,毕竟要快入冬了。”张贺面上恭敬的应了,转身就又带了长子往防地去,后卢氏见丈夫张随之对此不予表态,也只好随了两父子去折腾。

这天夜里,外面寒风凛冽,吹得窗户哗哗作响。

张曦君在床上辗转反侧,睡在另一边床上的许嬷嬷听到动静,问道:“可是睡不着?”

张曦君蜷在被窝里,道:“嗯,有点。”

许嬷嬷沉默了片刻,道:“睡吧,明一早就给你炕个饼。”

天气冷了,每日又只能吃个半饱,晚上不免觉得一身冰凉,冷得睡不着觉,倒也有腹饿的原因。张曦君如是想着,便应了一声,又手按着平扁的小腹,让自己早些进入睡眠。

不知过了多久,张曦君终要迷迷糊糊的睡去,却听碰地一声骤响,冷风一股脑儿的兜进了屋来,冷得张曦君一下清醒过来,和许嬷嬷近乎同一时刻抱着棉被坐起身,惊恐的盯着门口的来人。

“娘,怎么了?”等看清来人竟是李氏,张曦君松了口气,问道。

――

(虽然现在剧情还发展的很慢,但男主就快出现了,故事要开始了。冲新书榜,求收藏,求点击,呀。o(n_n)o谢谢了!)(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因为政权交迭频繁,四川二郎山下就一直政权荒废,未纳入管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