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寨主 > 第九十三章 半县变半州(二)

明末大寨主 第九十三章 半县变半州(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里就是纺纱工坊?”

这天一大早,乘坐马车来到沛县城南六里的李黄氏,正紧张的拉着自己的儿子,四周人来人往,原本工坊四周还算荒芜的空地上,已经增添了不少新近建起来的房屋,这里俨然成了一处小市镇。

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里做些小生意,还有不断往来运送棉花、棉纱,以及成品棉布的车队,就连沛县周边的百姓,也有不少人闻风搬了过来,在周边开垦荒地,或者是帮着商贾干活赚钱。

可以说,刘炀在这里修建的两处工坊经过数次扩充,做工的女工已经有了将近千人的规模,不但有沛县各处的女工,甚至还有留城县、丰县搬过来的。

再加上投靠过来找活干的百姓,这处围绕两处工坊的小市镇已经有两千多人,入夜之后的“常住人口”也有数百,已经成了沛县城外最繁华的一处所在,小市镇上甚至还有了酒肆、客栈,甚至还有一处青楼,专供过往商贾消遣。

如今这处小市镇也有了名字,就叫做两坊镇,顾名词义,就是有两处工坊的市镇。

此时李黄氏紧紧握着儿子的小手,跟着周围的新到女工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纺纱工坊大门口,正好看到一队队的女工排队上工,有序的进入工坊内。

这些在李黄氏看来都是非常新奇的事情,这里的人和事都是秩序井然,这里的人也是充满了干劲,与大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第一次见吧?”

这时,一个女工大步走来,脸上的挂着自信的笑容。只不过李黄氏注意到这个女工的工服与别人不太一样,胸口处多了一道红线。

“我是黄芸,是纺纱工坊的管事,今天负责带你们熟悉工坊的工序,按照名单给你们分配活计。”

李黄氏等人急忙向黄芸行礼,而此时的黄芸已经与两、三个月前刚到工坊的时候截然不同,变得积极向上,在工坊内外雷厉风行,俨然一个明末女强人。

“大家都排好队,带着孩子的看紧了,跟我来。”

黄芸随即领着众人从大门进入工坊,一边走一边说道:“咱们纺纱工坊现在已经有五百多人,每天光是进的棉花就有一、两万斤不止,你们每天上工要记住自己负责的工序,以及车间的号码,千万不要走错了,在上工的时候也不要乱走。”

“前面的几排房子都是车间,一会儿你们就要按照名册过去报到。这边是食堂,每天三餐就在这里吃饭,每天都会有人按时叫你们开饭。”

“这边的小院子是孩子的小学堂,一会儿你们带着孩子的,便要将孩子留在这里,有专人记录姓名,会发给你们一个号牌,下工的时候你们凭号牌接走孩子,切记。”

此时工坊内的一切对于李黄氏等新人来说,都仿佛是做梦一般,想不到如今的大明还有这样的地方,特别是看到小学堂的时候,里面先到的孩子已经在七嘴八舌的诵读诗句,李黄氏看到儿子的小眼睛正好奇的看着里面,心中就涌起一阵感动。

黄芸看在眼里,随即说道:“刘团练筹建这里本意是要赚钱的,可是不但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条件,每日三餐供着,每月工钱发着,还帮咱们看孩子,教孩子读书识字,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姐妹们以后做工的时候,要将这份恩情记在心上,努力做工,要记住是谁在这个世道给了咱们一口饭吃!”

李黄氏等人全都用力点头,心中对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刘团练充满了感激。

随后黄芸带着李黄氏等人分配工作,报到的第一天就在新奇和忙碌中很快过去了。

当傍晚时分李黄氏从小学堂领回了儿子,跟随下工的女工有序走出工坊的时候,又遇到了黄芸,李黄氏少不了上前感谢了一番。

“不用谢我,我也是奉命干活的,这些都是刘团练的恩情。”

李黄氏急忙说道:“是啊,咱们徐州人能有刘团练这样的豪杰,当真是天大的福气!”

“嫂子!”

这时,一大队一百多人的青壮列队从不远处经过,穿过两坊镇朝着留城县方向赶路。

不少女工都停下围观,李黄氏一眼就看到了队伍中的朱涛义,喊了两声,朱涛义在队伍中不敢高声说话,只是朝着李黄氏这边点头傻笑,随后就跟着大队人马向南去了。

“他们啊?”

黄芸看在眼里,笑着说道:“这已经是第二波了,都是刘团练新招募的青壮,里面有各地困苦的农户子弟,有失去土地的军户子弟,也有各处投靠过来的卫所兵,反正都是下定决心跟随刘团练的。”

李黄氏问道:“他们这是去哪?”

“留城县啊,刘团练在那边起了一处营垒,说是操练新兵用的。”

黄芸笑着说道:“放心吧,刘团练对咱们这些女工都这么好,那些可是刘团练的子弟兵,到了营垒中除了训练苦一些,吃穿用度都是不错的,每月还会有钱粮发下来,很好的。”

“子弟兵?”

“是啊,这是刘团练最先叫出来的,说是手下的乡勇兵丁都是咱们徐州人的子弟,所以便是子弟兵了,操练出来也是为了保卫徐州府,让徐州百姓,乃至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就在李黄氏对刘炀的志向感到震撼,乃至于不可思议的时候,刘炀正在戚山寨聚义堂翻看账房、户房和兵房的账簿。

“目前咱们戚山寨各处工坊扩张顺利,每月大约有九万多两银钱的进账,现在山寨的库房内,已经有十三万八千多两银钱的库存,财力上面不成问题。”

这是账房主事郭文朔自豪的声音。

“团练带回来的一万多砀山县百姓已经安置妥当,留城县、沛县、丰县三处知县都很配合,协调各处士绅以平价出售了部分耕地,再加上留城县咱们山寨掌握的数千亩耕地,今年山寨预计可以收获的粮食,基本上能平衡需要上缴朝廷的赋税。”

户房主事白蒙生也颇为兴奋的说着,这也算是自己赶出来的成绩了。

“团练,现在新兵训练营已经大致建好,后续的房屋还在搭建中,预计九月上半月就能完工。”

“各处招募的青壮正在陆续赶往训练营,属下预计九月底能完成新兵训练,然后各总、各哨的扩编就可以开始了。”

刘炀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咱们戚山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了,不过诸位还是要戒骄戒躁,因为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户房要开始收购粮食,为过冬做准备,同时也可以囤积粮草。”

“兵房要加紧新兵的操练,九月底开始扩编太晚了,九月中旬就要开始,此事要提前完成。”

“账房也要注意,要准备一笔钱粮,尽快运往砀山县,交给赵康用来修建新的兵仗所。”

刘炀随后想了想,说道:“到时候崔村的兵仗所也会合并过去,我看也就别叫什么兵仗所了,直接叫兵工厂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