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寨主 > 第九十一章 柳暗花明

明末大寨主 第九十一章 柳暗花明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徐州左卫指挥使康裕被“送回”徐州城,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康裕从马车里探出了头,望着越来越近的徐州城,心中的愤懑,脸上的担忧,让这位指挥使大人异常的烦躁。

徐州城襟山带水,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黄河古道横贯城池,虽然为徐州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但也使徐州经常面临黄河水患的威胁。

元代贾鲁治河以后,黄河独经徐州,大运河徐州段因“借黄行运”成为漕运重地,运河的兴盛繁荣了徐州城。

但是到了天启年间,朝廷为保证漕运畅通,开“泇运河”,使得黄河徐州段的水运功能下降,徐州城的繁荣自此受到了重创。到如今徐州城内外一片萧瑟,城中的商贾也少了许多。

天启四年(1624年),黄河在徐州城东南奎山堤决口,导致大水灌入城中,水深达一丈三尺,大水三年不退,徐州兵道杨廷槐上奏朝廷,请求在城南二十里铺再建新城。

然而,新城开建十月有余后,因陆文献上书《徐州不宜迁六议》被采纳,迁城之举就此罢废。于是4年后的崇祯元年(1628年),徐州兵备道唐焕重修旧城,且完全按照洪武城的规模和布局修建。

眼下康宇乘坐马车来到城外,看着还算比较新的城池,心中暗道:“此番不知道兵部会如何处理徐州战事,想来我在这徐州城也待不了多久了,只希望此番能保住性命。”

徐州城墙高三丈三尺,绕城九里,城墙以砖石垒砌,城高及底宽均为二丈三。城开四门:东门为河清门,西门外通汴门,南门为迎恩门,北门为武宁门。

此时康裕乘坐马车就是从西边的通汴门入城,沿着还算宽阔的街道朝着徐州左卫镇抚司衙门而去。

途中,马车先是经过了徐州卫镇抚司衙门,康裕想到已经被流寇杀死的徐州卫指挥使荀景来,心中不免涌起一阵兔死狐悲之感。

不多时,马车在徐州左卫镇抚司衙门大门口停下,康裕颓然的下了车,几个随从也不搭理他,自顾自的乘车返回砀山县,只剩下康宇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街上,茫然四顾之下,不禁愤懑得流下泪来。

“大人?”

就在这时,镇抚司衙门的旁门开了一条缝,一个身穿百户官服的汉子探出头来,看到街上的康裕,诧异的叫道:“大人回来了?这是怎么了,随从呢,车马呢?”

康裕急忙擦拭泪痕,眼见来人正是镇抚官孙成才:“原来是孙百户啊,快开门,饿死我了,去准备些吃食。”

“是,下官这就去准备。”

片刻之后,康裕在镇抚司衙门的正堂上大快朵颐着,桌子上只有两盘简单的小菜,一盘没什么滋味的猪肉片,还有几个半凉不温的剩馒头。

可是康裕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大口馒头咽下,直接噎的直翻白眼,幸好一旁的孙成才手疾眼快,急忙递了一杯茶水过去。

康裕喝了茶水,长出一口气,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筷子,这才算是还了阳。

“大人?”

孙成才试探着问道:“属下听闻前方大军败了,可是具体情况如何,徐州城这边却没收到详情,城内说什么的都有,这几天人心惶惶的,大人是不是出面澄清一下?”

康裕这时才反应过来,自从朱旺口官军战败后,还没给南京兵部发去正式的战报,也就是说,现在自己想保住官位,还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康裕猛地站了起来,兴奋的说道:“是了,战报,要立即给朝廷发去战报。”

此时康裕听了孙成才的话,心中原本的愤懑之气顿时烟消云散,反而有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

孙成才看到康裕的表情,心中也猜到了几分,于是问道:“那荀指挥使,还有参将大人他们?”

康裕当即收起了脸上的兴奋之色,然后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说道:“汪参将和荀指挥使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们二人不顾本指挥使的极力劝阻,执意率军进攻朱旺口,却不想中了流寇的埋伏。”

“啊?果然是败了!”

康裕“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官军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汪参将和荀指挥使都死于乱军之中,幸好本指挥使冲出朱旺口,联络到徐州左卫团练使刘炀,指挥其部击退了流寇,这才保住了砀山县,保住了徐州府!”

孙成才闻言半信半疑的没有说话,自家这位指挥使大人是什么货色,孙成才心中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能从流寇包围中顺利突围,还能率领乡勇反攻得手?鬼才信!

只不过现在徐州左卫镇抚司的确收到刘炀部送来的消息,流寇的确是退出了徐州府,康裕本人也的确是活着回来了。

而汪跃和荀景来已经死了,可以说是死无对证了,孙成才也不会傻到刨根问底。

“大人,那这战报如何写?大人率领乡勇击退了流寇,转败为胜,这可是大捷啊!”

于是看清形势的孙成才急忙递了话,康裕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这个留守镇抚司衙门的镇抚百户官,越看心中越喜欢,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是啊,的确是大捷,本指挥使这就亲笔写捷报,写好之后就由孙百户辛苦一趟,送往南京报捷吧。”

送捷报一向都是肥差,多半会得到上官的赏钱,甚至还能沾光得到晋升的机会。于是孙成才急忙致谢,笑呵呵的在一旁等候着。

话说康裕正在徐州左卫镇抚司衙门斟酌捷报的时候,刘炀也率领亲卫哨返回了戚山寨。

这次流寇进犯徐州府,刘炀率领几乎全部人马前往丰县防御,留城县上下的人心也随之动荡了一番,知县陈功普、典史吕左一这段时间里几乎没睡过好觉,生怕刘炀挡不住流寇,让流寇大军冲进留城县,自己的项上人头也随之搬家。

于是乎,当刘炀收获颇丰回到戚山寨的时候,陈功普、吕左一二人终于长出一口气,随即由吕左一出面,带着一些酒肉来到了戚山寨,美名为“犒军”,其实是主动向刘炀示好,毕竟眼下刘炀所部已经是徐州府最后一支朝廷的兵力了,至少是“账面上”的。

在戚山寨聚义堂内,吕左一恭维着刘炀的勇武,刘炀感谢之后,便邀请吕左一留下喝酒。

就在这时,兵房兵备司主管刘璨走了进来,看了吕左一一眼,犹豫着没有说话。

“说吧,吕大人不是外人。”

“是。”

刘璨抱拳说道:“启禀团练,镇抚房已经将资料汇集送过来了,属下梳理了一下,现在徐州卫、徐州左卫各处的卫所兵家眷人数、地址,还有各处留守的些许卫所兵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团练的下一步计划可以实施了。”

“嗯,很好,开始做吧。”

“是。”

吕左一看着出去的刘璨,疑惑的说道:“这,不知刘团练准备做什么?”

刘炀笑着说道:“当然是好事,本团练可是大善人,这次就做一次大善事,吕大人回去静待佳音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