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十六章 新式机械(一)

明末大寨主 第五十六章 新式机械(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芸跟着“大队人马”进入工坊内,只见前院一排排的长条状房屋已经修建好了,一些工匠正在安装门窗。

在屋子里面则整齐摆放着一些纺纱机,随即黄芸等妇人便被分开,每八十人为一队,一排长屋只进一队妇人。

“真大啊!”

黄芸迈步走进第二排的长屋内,只见里面都是贯通的,数十架纺纱机整齐的排列着,每架纺纱机的旁边还放着已经开包的棉花。

此外在屋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着一个木桶,里面装满了水,听一旁跟着指挥秩序的人说,这些水桶是用来“消防灭火”的,毕竟纺纱工坊内棉花众多,一旦着火就是灭顶大事。

“每人找一架纺纱机坐下,等待口令再开始纺纱。”

“试工开始后,一炷香时间内,纺纱最多、最好的留下,大家开始准备吧。”

黄芸急忙找了一架纺纱机,坐在跟前的椅子上,忽然被眼前的纺纱机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纺纱机,怎么如此奇怪,从未见过?”

屋内的纺纱机都是刘炀亲自画好图纸,然后请工匠进行改良的,而改良的蓝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珍妮纺纱机”。

历史上英国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在1764年发明了这种新式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产量。

珍妮纺纱机和旧式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种纺纱机将纱锭改为竖着排列,只用一个纺轮带动。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动,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其实此时大明也有多锭的纺纱机,而且还不止一种,但是刘炀知道的种类中,都是横置纱锭的,而且最多只能排列五个纱锭,江南那边用的最多的,好像就是这种五个纱锭的纺纱机。

当然刘炀肯定大明一定也有竖置纱锭的纺纱机,而且绝对有效率强过珍妮纺纱机的存在,只不过因为满清文字狱等暴政的原因,以及永乐大典等传世古籍的失传,许多明代的珍贵技术和机械都失传了,刘炀也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刘炀只能采用后世网上已经“烂大街”的珍妮纺纱机,用了十几天的时间造出了上百架,光是打造机械的费用就足足花了七百多两银钱,让账房主事郭文朔很是肉疼。

书归正传,一名管事模样的男子走了进来,大声宣布试工开始,黄芸等妇人纷纷聚精会神的开始忙碌起来。

黄芸只纺了一会儿,就惊讶的发现了端倪,这种奇怪的纺纱机在纺纱的时候,只需要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即可,大转轮会带动转轴,而转轴就会通过绳套转动锭杆。

在完成这一步后,小小的倒转一下大转轮再顺转,使的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压板使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将纱线卷绕到锭子上,便完成整个过程,将棉花纺成棉纱。

“竟然这么快!”

黄芸惊讶之余也大致估算了一下,用这种新纺纱机纺棉纱,同样的时间内,可以比自己家中的普通纺纱机快五倍左右!

不仅如此,黄芸看着已经纺出来的一些棉纱,瞪大了眼睛,发现这种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粗细基本一致,可想而知,如果用这种棉纱纺织棉布,肯定均匀细密、质量上乘,一定比现今市面上的棉布要好许多。

“说不定纺织出来的棉布,能不得上松江棉布呢!”

黄芸一边想着这些,一边认真纺纱,待到一炷香时间到了,数十妇人停手,便有人过来检验众人的成果。

这些检验的人都是驻守在两处工坊的左总人马,这里屋内的就是杨协和几个同伴。

只见杨协等人将所有妇人的成果数量一一记录,凡是纺出的棉纱有断裂,或是质量不好的,便相应的扣减一定的数量。

过了一阵,杨协等人核算了一番,便开始宣布结果:“陈刘氏、张李氏......,黄,黄芸?黄芸!,你们二十八人被录用了,一会儿到屋外登记造册,并且领取工服,五天之后过来上工,到时候按时在南门关厢集合,到工坊进行岗前培训。”

黄芸等二十八人闻讯大喜,好几人都是喜极而泣,其余众人则是非常的失落,想不到这处工坊选人如此严格,还在纺纱数量上划定了红线,凡是低于一定数量的妇人都被刷下去了。

随后黄芸在外面登记造册,领取了工服,两套针脚细密的统一服饰,甚至还发下了两双布鞋,这可是张榜上没提到的。

“好了,选上的女工到门外上车,准备回城了。”

那些落选之人已经先一步被送走了,此时黄芸和其他各个长屋内选上的女工一道,在工坊门口等待马车。

没过多久,便看到一支车队从南面抵达,数十辆马车上装载的都是机械。

黄芸虽然应征的是纺纱女工,但是织布的技术也是会的,只是不如纺纱那般熟练罢了,所以此时一眼就认出马车上的都是织布机。

“这样的织布机,也是头次见,想来也和新样子的纺纱机一样,都比旧式的织布机好用许多!”

待到马车上的织布机被卸下,随即就有左总人马过来搬运,全部搬进了织布工坊内。而黄芸等妇人也被安排上马,这些运来织布机的马车将前往沛县,将众妇人送回城去。

在织布工坊门口,新到任的主事高迁正在与左总乙哨百总李乾寒暄。

“这一路真是辛苦李百总了。”

李乾是戚山寨的老人,二十多岁的年纪,但是言谈却很稳重:“都是为了山寨的公事,辛苦也无妨。”

随即李乾指着正在运进工坊的织布机,笑着说道:“这些织布机都是新做的,据说还是寨主亲自改良过的,比其他工坊使用的织布机都要快,织出的棉布也更好,成本更低,看来高主事定能赶出一番成绩的。”

高迁连忙摆手,说道:“就算是有成绩,那也是寨主的,我等不过是听令而行,这工坊、机械,乃至是咱们戚山寨的诸多产业,都是寨主一点一滴打拼下来的,咱们只管尽心值守就好。”

“说得好。”

随即二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心中感叹,戚山寨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留城县一个小小的土匪山寨,发展成势力横跨留城县、沛县两地的豪强势力,就好像是做梦一样,而寨主刘炀也成了戚山寨所有人心中的柱石。

高迁又寒暄了几句,便忙着进入工坊布置这些织布机,自从自己听闻寨主刘炀将派人运来新式织布机,高迁心中就一直期盼着,直到今日才得以看到实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