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寨主 > 第三十章 及时雨

明末大寨主 第三十章 及时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被刘炀反将一军之后,李京奎和郑艺尴尬的对视一眼,然后二人端起酒杯掩饰着。

“本县听郑典史说了刘寨主率部仗义相救的事,可见刘寨主急公好义之心。再加上如今西山号的生意日渐火爆,听说连徐州、南京的商贾都来进货,可见是日进斗金啊,想必戚山寨的日子并不像刘寨主口中那般艰难。”

李京奎笑着说道:“呵呵,刘寨主还是太谦逊了,此番就出出力,本县是看在眼里的,一定不会让刘寨主吃亏。”

刘炀说道:“既然知县大人这么说了,我再推三堵四就有些不识抬举了。只是此番围剿盐帮,我戚山寨的、兄弟出生入死,总要有些封赏吧?”

刘炀见李京奎直接把话挑明,索性也直接要起好处来,一旁的郑艺看了看二人,识相的低头吃喝起来。

李京奎微微皱眉,说道:“现在县衙财力不足,赏钱什么的肯定是没有了,本县又没有诏安任命官职的权柄,此事也颇为困难,刘寨主还是等本县周详考量之后,再说吧,啊?”

刘炀笑着说道:“可以,那抚恤的事情也等等再说吧。”

“你!”

李京奎猛地站了起来,喝道:“刘寨主应该记住自己的身份,戚山寨的寨主,也是盐帮一般的存在,不要因为帮本县做了点事,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刘炀则端起酒杯品了一口,说道:“本寨主也提醒大人,现在的留城县只能靠郑典史手中的几十个残兵守卫,而本寨主手中却还有几百精锐。”

“本寨主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过现在留城县是乱是定,却都在本寨主一念之间,也请知县大人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

李京奎气得脸色非常难看,却不敢再说什么,怕刺激到刘炀生出事端。

郑艺见状急忙当起和事老,笑着说道:“呵呵,知县大人和刘寨主都是性情中人,为了公事尽心竭力,有言语不到之处,都要相互体谅才是。”

“来,咱们接着喝酒,有事慢慢商量,总有办法解决的!”

李京奎“哼”了一声坐下,刘炀则端起酒杯陪着郑艺干杯。

片刻之后,李京奎敲着桌子说道:“刘寨主到底有什么想法,不如直接说出来吧,本县也不想绕圈子了。抚恤的事情如果搞不定,用不了两日,城内就会乱套,到时候西山号的生意也会受影响吧?”

刘炀拍手说道:“这才是商量事情的态度,知县大人早这样,估计咱们已经谈妥了。”

“旁的不要说了,说正事!”

刘炀随即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我有两个条件:一、微山岛的数千灶户交给戚山寨安置,县衙不得干涉;二、盐帮的私盐生意交给我来做。我说完,二位谁赞成,谁反对?”

郑艺自然不会表态,只是看向李京奎,只见李京奎想了一下,说道:“本县同意,同时私盐生意本县也不会干涉,当然出了事本县也不会担责,而且本县还要拿一成的干股!”

“成交!”

刘炀爽快的答应下来,随即说道:“知县大人痛快,本寨主也是爽快人,衙役、乡勇的抚恤钱粮都由戚山寨负责了,三天之内全部发放到位。”

“好!”

眼见钱粮有了着落,李京奎脸上的怒气也烟消云散,和郑艺不断向刘炀敬酒,三人又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气氛。

至于缴获的几万斤私盐,刘炀自然知道这些是藏不住的,承诺五天之内会命人运到城内,到时候会由西山号负责平价出售,所得银钱全部充作县衙用度。

对于刘炀的表态,李京奎和郑艺都很欣喜,原本还担心刘炀会纠结这笔银钱,于是对刘炀的评价更进一步。

这倒不是刘炀大方,而是四万多斤的私盐按照平价出售,就算是二十文一斤,全部卖光也不过是九百多两银钱,自己犯不上为了这些银钱再跟李京奎打嘴架。

于是在两天之后,在留城县城内西山号门外,数百伤亡衙役、乡勇的家眷正在排队,队伍中人人悲切,不少都是妇人拉着孩子哭哭啼啼的排队,脸上满是慌张和无助。

“大家听好了!”

这时,西山号主事赵富山拿着一个硬纸板卷起来的“喇叭”,站在一张椅子上大声说道:“此番县衙调集人马围剿盐帮,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只是盐帮人马凶残势众,致使县内衙役、乡勇伤亡惨重,县太爷又无力抚恤,所以我西山号东家刘炀仗义疏财,拿出大笔钱粮抚恤英烈家眷,请大家排好队,有序上前领取!”

赵富山一番话讲完,排队的家眷,以及围观的百姓轰的一声议论了起来,随即城中百姓对李京奎这个知县日益厌恶:你县衙带着人家男人出去杀贼,现在却一句没钱就不给抚恤,简直是没人性!

而刘炀的名号则在留城县内外传开,哪怕有人说刘炀其实是戚山寨的土匪寨主,也挡不住百姓拥护:土匪怎么了?扶危济困、仗义疏财,那叫侠客,比一毛不拔的知县强多了!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留城县的百姓渐渐开始称呼刘炀为“及时雨”,刘炀则不以为然,暗道:“老子可不屑于当宋江!”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时赵富山带着西山号的伙计发放钱粮,抚恤名单都是典史郑艺提供的,但是抚恤钱粮的数额却是刘炀定下的,足足比官府的定额高出不少。

“杨协!”

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红着眼睛上前,赵富山打量了一下,问道:“家中还有几口人?”

“没了,就我一个。”

赵富山摇了摇头,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随后说道:“按照东家的意思,抚恤银钱一律为定额,不管衙役还是乡勇,阵亡一律是三两银钱,接济粮则按照人口计算,发放三个月,成年男丁每月每人二十斤,成年妇人每月每人十二斤,孩童不论男女每月每人一律五斤,六十岁以上老者每月每人一律十斤。”

说完,赵富山打量着杨协说道:“你家中就自己一个,这是抚恤银钱三两,这是本月的接济粮二十斤,以后两个月都到西山号领接济粮。”

杨协接过钱粮连声感谢,然后说道:“掌柜,您这里还招人吗?我家中没有耕地,吃完这些也是要饿死的,我想找个活路。”

“我这里不要人了。”

赵富山随后低声说道:“你要找活路,可以去戚山那边的东高村,听说正在招人。”

杨协喃喃的重复着:“东高村?那我就去东高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