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寨主 > 第一百零七章 铸造火炮(一)

明末大寨主 第一百零七章 铸造火炮(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刘炀要铸造火炮,李佐唐等工匠的心中又是欢喜了一番,毕竟铸造火铳和火炮,对于这些工匠来说都是一顶一的“能事”,而刘炀发给他们的工钱,也跟生产出来的兵备数量、质量直接挂钩,这关系到众人的切身利益,自然会上心。

于是李佐唐急忙指挥手下工匠抓紧时间做着准备,将一应铁料和工具准备齐全,指点那些学徒和工匠补充一些铸造火炮需要的器具。

同时,李佐唐又从火器坊的工匠中,精心挑选了二十名擅长铸炮的工匠,作为这次研究铸炮工艺的“骨干人员”。

当天下午一切齐备,李佐唐笑着说道:“团练,咱们是不是开始铸炮?”

此番刘炀并不打算跟众人“坐而论道”,而是直接命李佐唐准备物资和器具,准备带着众人直接上手开始铸造。

刘炀见状便说道:“不急,李主事先说说铸炮的工艺吧。”

李佐唐自然明白这是刘炀在考量自己,于是恭敬的说道:“属下遵命:在属下看来,铸炮最好是使用铜,因为铜炮可以比生铁铸成的火炮使用得更久。不过使用生铁铸炮的话,造价会低上不少,而且生铁含硫较少,也很适合铸炮。所以团练如果是想大规模铸炮的话,属下建议咱们使用生铁铸炮,这样可以剩下一大笔钱粮花费。”

刘炀一边听着李佐唐的话,同时也回忆着前世看过的一些资料:历史上明代的闽粤地区出产的生铁就以质地优越著称,这里的冶炼工坊因为以木炭为燃料炼铁,含硫量比北方使用煤炭炼制出来的生铁要低得多。而硫正是使生铁变脆,品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

不过,此时的大明铸造的火炮,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一些共同缺点,那就是装药少,射程短,而且没有准星,无法进行精准的瞄准,火炮的炮膛外口宽,内部小,不能有效的聚集火药气体,炮膛内部也无法做到合格的圆形,炮膛没有镗光,炮弹尺寸乃至形状随心所欲,弹炮游隙过大等等。

此外火炮没有炮耳,而且有头重脚轻的毛病,如果装药太过密实,就会在开炮的时候颠倒自行炸裂。

这些缺点放在战场上是会要命的!

所以这次巡视兵工厂之前,刘炀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策略,这次指导李佐唐等工匠铸造火炮,就必须将大明现有火炮的缺点全部加以改进,也就是要铸造一种不同于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的全新火炮。

毕竟刘炀在穿越之前就见识过许多相关资料的,自身又是退伍军人,在火器方面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比如,刘炀就准备将新式火炮的管壁加厚,加大火炮倍径,同时将炮身从前至后渐粗,而且还要对炮膛进行打磨。另外还要增加准星和照门,以增加火炮的精度;在炮身上增设炮耳,便于将火炮架设在炮车上,以及调整射击角度和移动方便等等。

这样一来,兵工厂铸造出来的新式火炮将会在射程、杀伤力、精准度和安全性等各方面大幅提升。同时再用上刘炀准备祭出的铸炮工艺,兵工厂就可以大规模批量铸炮。

优异的性能加上庞大的数量,刘炀已经可以预见将来的战场风景:数百乃至数千门精良火炮万炮齐发,在战场上轰鸣不断,让一切强大的对手都在炮火中颤抖!

在来兵工厂之前,刘炀就已经画好了新式火炮的草图,草图上的新式火炮其实算是一种滑膛炮,大体也可以算是一种仿制的红夷大炮,不过蓝本要稍微先进一些。

因为刘炀准备仿制的是后世19世纪早期法军的一种轻便加农炮,并且根据刘炀所知道的知识加以改良了一下,将这种加农炮的炮身加长、炮筒加厚。同时优化了炮身的线条,增加了炮耳、准星等。

按照刘炀的估计,这种新式火炮的有效射程为大约三里左右,炮身重量大概在一千四、五百斤左右。这样的射程已经堪称恐怖了,毕竟重达数千斤的红衣大炮的射程,也才四、五里而已。

而刘炀的这种新式火炮以三里的射程,加上定装炮弹的高射速,完全可以碾压绝大部分的敌军炮火。一千数百斤的数量也很轻便,两匹驮马就能拉着跑,在战场上肆意机动。

此时李佐唐说完之后,刘炀也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便将自己画好的图纸递了过去:“看看这个吧。”

李佐唐连忙双手接过仔细看了起来,一旁的一众工匠也是纷纷围了过来,众人不时小声指指点点,甚至还讨论了起来。不过刘炀从众人的言语中听到,众人都被刘炀设计的这种新式火炮镇住了,不时发出赞叹。

随即刘炀便进入正题,问道:“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铸炮?”

李佐唐说道:“回禀团练,铸炮嘛,当然是先制造泥模,然后进行铸造了。”

可是刘炀却摇了摇头,说道:“兵工厂铸炮不用泥模。”

“什么?”

此时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各国,都是使用泥模铸造火炮,这已经是这些工匠的常识了。

可就是这样的常识却被刘炀当场否决了,李佐唐不由得在心中暗道:“团练果然是不太懂得铸炮的,不知道泥模铸炮的好处。”

谁知刘炀不理会众人的吃惊,而是直接问道:“用泥模铸炮问题太多:泥土遇到高温之后,泥里面的水气怎么办?那么热的铁水一倒进去,泥型内只要有哪怕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并且在铁炮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进而导致炸膛的危险!”

李佐唐等众工匠闻言都是一怔,完全没想到刘炀竟然还懂这么专业的问题,李佐唐心中也愧疚起来:自己不该揣测团练大人的。

于是李佐唐回道:“团练高见!这泥模铸炮确实容易藏水,所以在做好泥模之后,通常都要风干一个月才会使用。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气使铜炮形成马蜂窝,所以一般情况下平均铸十门炮才有一门炮堪用,如果能做到十炮存二、三,那基本就是国手了,都会被送到京城去铸炮的。”

“十分之一的成功率?太低了!”

听到这个概率,刘炀也是眉头紧锁,按照这个成功率,想要实现自己心中“万炮齐轰”的壮观场景,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和铁料。

于是,刘炀便直接说道:“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铸铁做模如何?铸铁里不会有水气,也就不会形成气泡,成品率肯定会大大提高的。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火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这样也可以减少表面清理、磨光内堂的工作量!”

听到刘炀的话,李佐唐和众工匠都是傻了眼,他们在学徒的时候,就是用的泥模来铸造大炮,却从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铸模。

不过这些工匠毕竟也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经过刘炀的这么一点拨,立刻就是灵光一闪,都觉得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是个好办法。

没有了铸造过程中的气泡,铸造的火炮岂不是每门都可以使用了?再也不会有这么多残次品!

不过,李佐唐随即想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问道:“团练的这个主意甚好,不过如果用铸铁来做铸模,这铸模和火炮在铸造的时候,融到一起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