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九十八章 新戏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九十八章 新戏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勾栏后台,柳烟墨看着眼前的一老一少,细细问道:“刘老,都记下了?”

拿着二胡的老人看着忙碌的后台,眼神中满是对柳烟墨这个后辈的欣赏,笑着回话:“记下了,东家。”

柳烟墨也不好意思地笑笑:“刘老说了这么多年书,肯定是不会出问题的...可能是我太紧张了。”

一旁的小姑娘抱着琴使劲点头:“爷爷说书从没出过差错呢。”

柳烟墨点了点头,轻轻挑起后台的幕布,看了看勾栏里的情形。

听说今儿勾栏上新戏,对于缺少娱乐活动的底层民众来说当然是个大消息,看腻了《画皮》的人们纷纷涌入勾栏,还没坐稳,就听到了今天听戏免费还送两碟小吃的消息。

要知道勾栏的生意本就是傍晚时最火爆,如今居然听戏免费,还附送小吃,本着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朴素思想,城南的这一块简直沸腾起来了。

挨家挨户扶老携幼的去勾栏,几百张椅子坐满了不说,外面居然还产生了拥堵,不少人都伸着脖子等下一场。

这种热闹的氛围显然是勾栏很久没有出现过的了,后台忙碌的人们脸上都挂着笑意,只是不少人有些想不通...勾栏演戏居然不收钱还送小吃,天底下哪儿有这么亏的事情?

说实话柳烟墨其实也不太懂...但这是顾怀叮嘱了很多遍的,作为合伙人的柳烟墨或许可以说不,但她还是照着去做了。

她深深呼吸,然后对着刘老示意了一下。

随着一声惊锣,整个勾栏渐渐安静下来。

拿着二胡的刘老领着身穿鹅黄粗布衣裳的小丫头上了台子,伙计端来桌子让小丫头放了琴,还顺道给刘老端上了杯茶。

台下的喧闹稍微压了压,不过众人都有些失望,今儿咋一上来就说书?还是喜欢看穿着花花绿绿戏服的戏班上来演戏。

下方人群起了些喝倒彩的声音,刘老也不恼,只是眼神示意了下自己孙女,小丫头点点头,开始用琴声伴奏。

刘老拿起惊堂木一拍,等到周围安静下来,才慢悠悠开口: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念完定场诗,刘老拿起二胡拉了些苍凉调子,一边娓娓道来:“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底下的百姓们听见这从未听过的开头都是微微一愣,这些年比较火的话本都是些情爱故事,可这等开篇极为不同,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状元郎弃了结发妻之类的。

整个勾栏客人的心神都被渐渐吸引了过去,听着刘老开始讲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的故事。

角落的桌旁,顾怀扫了眼下方众人的反应,微微点头。

在刘老述说着那个世界的奇妙构造时,客人们都啧啧称奇,在刘老讲到石猴在山中逍遥快活时,客人都心生向往,在刘老描述到石猴对于死亡的恐惧,毅然决定出海寻仙拜师学艺时,客人们都屏住了呼吸,在听到石猴遇见了老神仙,正式有了名字而且开始学起仙术后,客人们都惊叹起来。

然而刘老悠悠然端起茶抿了一口,又拍了下惊堂木,在客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停了下来:“不知这孙悟空能修些甚么道果,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客人们都愣住了,就讲完了?

猴子好不容易进了山门,就要修仙术了,怎的在这时候停了下来?

勾栏里的百姓们一下子不干了:“刘老,讲下去!别做这真真可恶的事情!”

刘老脸上带着笑,说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见这般热烈的反应。

他向四周团团拱手:“诸位勿恼,这故事啊,还是得一天天讲,来日方长,诸位要是喜欢的,明儿再来听,东家说了,白演三天分文不取!”

台下又响起一片起哄声,刘老看着下面激动的百姓们也有些遗憾,这要换了以往,吊足了胃口等着赏钱再讲下一段,该能收多少啊。

可惜东家的话比天大,刘老领着小丫头团团一礼,就此下台去了。

后台戏班的班主凑到了柳烟墨身边:“东家,都准备好了。”

柳烟墨回头看了一眼穿好戏服的戏子们,点了点头:“那就上去吧,把时间拖长些,今日还要再讲一场,让刘老多休息会儿。”

“东家放心。”戏班班主打了个眼色,身后几个戏子朝着柳烟墨行了一礼,纷纷掀开幕布出了场。

台下的百姓们本来还有些喧闹,看见台子上又有了动作,立马安静下来面露期待,他们还在讨论猴子之后会学到些什么东西,可一看出来的是刚才心心念念的戏班,顿时又有些怀念起刘老来了。

怕是又要演一出《画皮》...还不如刚才的故事好听。

出来的人不多,也就四个,先是个做树木打扮的人在一旁念着旁白,跟刚才刘老讲过的差不多,台下客人顿时明白是要演刚才刘老说过的西游记了。

勾栏又安静起来,甚至还有不少外面的人偷偷掀起了围布,露出几双眼睛看着勾栏内的场景。

等到旁白念完,惊锣一响,做石猴打扮的人从石头中跳出,左右打量抓耳挠腮,十足的玩猴作态,逗的台下观众会心一笑。

又有神仙打扮的人架着云从旁经过,做遥望状,看着石猴惊疑不定:“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舞台边缘云端的威严玉帝微微点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客人们哪儿曾见过这般场景?才听到的故事,正是记忆深刻的时候,又见戏班将戏中场景一一演化出来,更是看的目露异彩。

甚至有些孩童已经完全被奇妙的故事场景引去了心神,呆呆的看着舞台,嘴巴长得大大的,手里的零食顿时不香了。

而后台的柳烟墨看见这一幕,终于是完全放下了心。

果然是个极好的故事...看起来自己没有把故事写坏,勾栏也没有演砸,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客人们的表情,但那欢呼声却是实实在在地传进了耳朵里。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不可避免的喜欢上这个故事。

故事那只猴子天生地养,却又渴望着带着伙伴们长生不老,不满足于眼下处境,又敢决然出海,实在是让人感触良多。

不同于这个时代最火热的那些情情爱爱的故事,这本西游记完全是向人描述了另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令人印象深刻又倍感向往。

她收回目光,看向一边的班主:“等这场演完,就把勾栏里的人都清了,外面排队的放进来,开始让刘老说第二场,戏班演完第二场今日勾栏就关门。”

眼下勾栏的情形证明了东家才是对的...班主听了吩咐连忙应道:“东家放心,我就在这儿盯着,绝不会出差错的。”

柳烟墨回忆着顾怀的嘱咐,点了点头:“以后白天戏班就好好休息,别演了,再找两个说书人,把前一天讲过的故事再讲一遍,等到夜深了人多起来,再让刘老上去。”

“小的记住了,不过...不过东家,真的要白演三天?”

“不能改,”柳烟墨抬起脚步走出后台,朝着角落里那张单独的桌子走去,青衫书生正对着这边遥遥举杯,大概是在祝贺勾栏终于焕发出了生机,“记住,三天六场,一场都不能少。”

“顾公子说过...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