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四十五章 王府客卿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四十五章 王府客卿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乎顾怀的预料,上元一夜后,本以为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王府再不济也要过问过问,谁知道整整三天,王府都没有再送来过消息。

铺子门口接送顾怀去王府的马车已经停了,手雷的制作和试爆他也不再参与,顾怀甚至有些怀念起马三宝那神出鬼没的身影来。

还好这几天张茂典一直没有上门找麻烦,顾怀才确定自己没有被王府卖了,周遭那些王府的谍子应该也还在。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正月十九,直到一个黑衣的老和尚敲开了铺门。

“道衍大师?”

顾怀有想过来见自己的会是谁,可能是朱高炽,可能是朱高熙,甚至可能是傲娇萝莉,但确实没想到会是这个黑衣老和尚。

顾怀对他的畏惧仅次于对燕王朱棣的畏惧。

眼前这人是谁?是靖难之役的策划者,是号称“黑衣宰相”的乱世之人,是亲手把朱棣推上那个位置的第一功臣。

顾怀在他面前简直如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牛犊一般幼稚。

“大师请坐,没什么好茶,倒是让大师见笑了。”

道衍和尚姚广孝双手合十微微一礼,扫了一眼铺子里的陈设,和蔼笑道:“前些日子王妃提起那香水,老衲虽是出世之人,也不由感叹施主的创意,今日再一看这铺子,倒是没想到还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顾怀亲手送上茶:“大师何出此言?”

“两次诗会,两首诗词,老衲也是细细品过数遍,说起来老衲出家前,倒也颇为沉迷诗词歌赋,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也算精于此道,直到施主横空出世,老衲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知施主这般年纪,诗才就已经如此高了,若是再过些年,岂不是要横压天下文人?”

他笑道:“施主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北平文坛,施主可是有了‘北平第一才子’的美名。”

北平第一才子?这不纯属扯淡么,两首诗词就能当第一才子,这名头未免也太廉价了些。

“大师过誉了,虽然在下是个读书人,但有句话在下还是认同的,”顾怀笑了笑,“诗词终究是小道。”

这句话果然戳中了道衍的心坎:“施主也这般觉得?”

“治国理政,靠的不是诗词;行军打仗,靠的也不是诗词,太平盛世文道自然兴盛,诗词当属锦上添花,可真落到实处,诗词可不能雪中送炭。”

“有理,”道衍点了点头,“只是大明开国三十余年,难道如今还不是太平盛世?”

顾怀摇头道:“看似盛世,实则危矣,北面尚有蒙元残党,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南面...”

顾怀突然想起了马三宝,砸吧砸吧嘴喝了口茶。

“南面如何?施主说的是日本?”

“还要更远一些,远到跨越整片海,”顾怀手指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个简略的地图,“世界会越来越小的。”

道衍端详着桌上的地图很久很久,他脸上出现了些疑惑:“施主年纪不大,从何处知晓的这些?老衲以往还有些自矜,行走世间许多年,又儒释道三道同修,只觉世间万物,老衲也算博识,可公子所言这‘大英帝国’...实在是闻所未闻。”

话题有些扯远了,而且顾怀是真忌讳在这种极聪明的人面前故弄玄虚。

他摇了摇头:“其实大明内部,也出现了些兆头,边境屯兵,本就是为了防止蒙元反扑,毕竟大明没办法真的把草原打下来,蒙元就还有可能死灰复燃,先帝在位时,走的是藩王镇边的路子,可如今...”

“施主可知道最近朝堂出了什么风波?”

“还请大师解惑。”

“黄子澄、齐泰二人,想必施主也是知道的,首推削藩的,便是此二人,而新年过后,他们又上了道折子。”

道衍嘴角挂起的笑容满是嘲讽:“复周礼,复井田制,复上古官制,合并州县,裁撤官员,让当今陛下...学学上古先贤,拱手而治。”

顾怀差点笑出来:“荒谬至极。”

“施主所言极是,须知时过境迁,如今过了多少年?当初都没能保周王室千秋万代的东西,居然还要拿到当下来用?”道衍收敛了笑容,“真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天下一切的矛盾?这二人实在可笑!”

“就没人出面阻挠?”

“我等远在北平都能看明白,朝中的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出来?明哲保身罢了,”道衍语调有些冷,“当今天子宠信黄齐二人,要以文人治国,朝中大权尽被此二人掌握,此时若是跳出来,岂不是正好应了这二人将理念搬上台面,推行天下的想法?”

顾怀抬起头,仿佛能跨过千里距离看到金陵城中的那帮跳梁小丑,摇头感叹:“乱世之兆。”

聊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句话,道衍也终于进入了正题:“削藩一事,施主怎么看?”

“四海升平,削藩是对的,但此时动手,却是太早了,”顾怀意味难明,“朝廷需要藩王镇边,而且...”

“出得施主口,入得老衲耳,施主直言便是。”

“...而且当今天子做事未免太不讲究,削藩削藩,只是削,不是把藩王们逼上绝路,”顾怀继续说道,“周王被贬为庶人,陛下对各位亲叔叔的态度,宛若敌寇,先帝过世,居然不许诸王入京祭拜,针锋相对的动作层出不穷,反而重用亲疏有别的空谈文人,放任民间流言蜂起,实在是愧对当年先帝的评价。”

“仁孝可当帝王,可不是这样的。”

大明开国的时候,对于民间言论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但如今已经开国几十年了,自然也就放开了些言论的自由,茶馆勾栏处都可以谈得国事,这种私下里的讨论,放开些尺度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道衍深以为然:“只是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可不得不死啊。”

“却也未必,”顾怀突然笑了,笑得意味深长,“没到最后,谁知道会是个怎样的故事?”

道衍合十的双手未变,目光却抬了起来,对上了顾怀的视线。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很久,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今日来见施主,老衲很是欢喜,实在是相见恨晚。”

“晚辈得遇大师,方才醒悟,之前那些年,未免虚度了。”

道衍从僧袍里摸出一块腰牌,轻轻放到了桌子上:“这是王爷让老衲送过来的,施主持此令牌,就可以自由出入王府,而且等到王爷身体好一些,想必是会亲自接见施主的。”

小小的腰牌上,“燕王府客卿”五个大字让顾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他没有拒绝,而是直接看向了道衍:“如此大礼,晚辈未免受之有愧,王府于晚辈有大恩,还请大师指点一番,让晚辈为王府做件小事。”

道衍起身的动作停了下来:“小事?”

顾怀连连点头:“一件小事一件小事。”

“王府最近在招练护卫,朝廷财政吃紧,这甲胄武器却是发不下来了,王府虽然可以自己打造,却是没什么原材料。”

姚广孝看着顾怀的眼睛,笑道:“这件小事,施主有没有想法?”

顾怀沉默了一下,突然笑了:“确实有些想法。”

他和姚广孝不约而同笑了起来:“这不正好有个打通了路子的车马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