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言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言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件事?哪件事?顾怀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想通了朱棣在说什么。

他严肃起来,走近了一步:“臣留下了几个秘谍司的精锐秘谍,沿着之前裴昔留下的线索一路追查了下去,能确定的是,裴昔没有动用锦衣卫本身的人员,当日西城门确实有人目睹过几个阴柔百姓护着个贵公子出城,不知去向。”

朱棣身子一震:“西城门?”

原来是真的跑了...朱棣的身子绷紧,但提了几天的心却放了下来。

任何事都最害怕没有头绪,一旦有了头绪,起码知道该怎么做下去。

朱棣有些出神,半晌才悠悠开口:“都说俺杀伐决断,可俺...比不上他!抛妻弃子,独自逃生,俺无论如何也做不来!俺能对敌人举起屠刀,对自己的妻子儿子却怎么也下不了这样的手!”

这样的话,顾怀是不敢接的,他继续说道:“为了保证隐蔽,臣已派出几路人马,自金陵开始,向西一路寻觅,只是锦衣卫裴昔做事一向滴水不漏,臣手下的人还没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朱棣点点头:“这件事俺不放心交给其他人,只能交给你!他脱逃在外,始终是个麻烦,这件事不能松懈,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你要一直查下去!有什么难处,你来寻俺,俺替你撑腰!”

顾怀心下一松,有朱棣这句话,他从移交给锦衣卫的秘谍司里截下来的人力物力,就算是有着落了。

他连声应下,朱棣放松了些,笑道:“你还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得多替俺分担些事情,可还轮不到你享清福,才把军务移交,就天天跑去饮酒作乐,让那些建文旧臣看到,岂不是要对北平官员指指点点?”

顾怀心想兵权督察权你全收回去了,除了寻找建文下落这事儿,一件都没落下,他能瞎忙活什么?

可这样的心里话是万万不敢说的,他拱手开口:“请陛下吩咐。”

朱棣也停下脚步,回头望来:“黄观、王叔英...他们自尽殉国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顾怀点点头,朱棣的脸隐没在黑暗里,看不清表情:“俺之前恨他们迂腐,可当了皇帝,看见他们以自己一死,报效君王,气节可嘉,而且无害于他人,俺...又何尝不想有这样的臣子?奸佞榜上二十余人,除了方黄齐和铁铉,其他人俺还是打算给他们一条活路,待会儿你出了宫,去一趟昭狱,你是个读书人,能和他们谈得来,告诉他们,只要肯归附,俺既往不咎!”

他叹了口气:“俺终究不可能把这天底下讲那大义的文人官员全杀光,就算杀光了,换上来的还不是他们的门人弟子,说到底还不是读书人么?俺取天下,靠的是刀剑,但坐天下,却不能靠杀了,终究...得不到人心。”

顾怀心中一动:“陛下是想尽收天下人心?”

朱棣笑了出来:“尽收天下人心?俺哪里敢这般狂妄,莫说历代王朝,就说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做不到这一点!俺做了这皇帝,只要能收了天下大部分文人之心,不对俺口诛笔伐,就够了。”

说话间他又重新往前走去,顾怀跟在他身后,目中精光一闪。

收文人之心?原来朱老四不是动了恻隐之心,而是知道再这样杀下去,他终究会和那些文人渐行渐远么...

御书房到了,有宦官奉上茶,朱棣饮了一口,继续说道:“你上马打仗,跟随俺靖难数年,算不得文人,所以也不懂那些文人的毛病,他们拿不动刀枪,要是上了战场,还不够砍的,可他们的武器是纸笔,而且一生所活只为身后之名,为了这名,他们可以不怕死,不要高官厚禄,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你说俺还能拿他们怎么办?只能哄着、骗着,来让他们替俺看好这个江山!”

顾怀整理好了腹稿,缓缓开口:“方孝孺身为大儒,被凌迟且株连十族,确实让天下读书人悚然而惊,既然如此,陛下想要收揽天下文人之心,为何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朱棣瞥了他一眼:“什么根本?”

“陛下容臣问一个问题,”顾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棣的表情,“这么几天政事处理下来,陛下...累么?”

朱棣的脸抽动了一下,累?他都快被折腾得半死不活了。

早上睁开眼就上朝,上完朝就批折子,接见大臣,处理政务,相当于又开了个午朝,等到吃完饭,又得批折子批到入寝,一天下来比行军打仗还累人,他总算是领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这几天他全力以赴没日没夜地处理政务,折子却诡异地越堆越多,可以想见再这般下去,政务会堆积如山。

但帝王是不可能露出疲惫和软弱的:“说下去。”

“是,陛下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是好事,但举国政务,殿下如何能处理得过来?历朝历代都有宰相,本朝却已废除,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提拔一些文官...”

朱棣脸色沉了下来:“你想劝俺立相?荒唐!”

顾怀连忙摇头:“并不是立相,而是...内阁。”

他解释道:“辅佐政务的大臣,可统一入阁,为陛下担任机要秘书一类的职务,处理各地奏折,提供行政意见,但执行与否,是由陛下御笔朱批决定的,而这些人可称大学士,为防专权,官职可以设低一些,远远低于尚书、侍郎等六部官员,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天下读书人以担任大学士为荣,又可让陛下从堆积如山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出官入仕,是天下文人的目标,有内阁在,就相当于释放了一个信号,陛下...终究是要以文人治国的,他们的反抗心理,会降低很多。”

“当然,也可以给入阁设置一些障碍,比如内阁大学士不可在朝中兼任官职,以避免势大,同时大学士只能由翰林学士担任,如此一来既保证了才学,又避免了朝中官员为此位置有口舌之争。”

朱棣若有所思地看了顾怀一眼,他确实没想到,平日掌握间谍衙门,上马也能挥军作战的顾怀...居然对政务也能如此侃侃而谈?

这个设想确实解决了他眼下的烦恼,有人辅佐处理政务,确实可以让他轻松一些,并且少犯许多错误,官位较低,官员不可兼任的设定也确实避免了专权,顾怀...难道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自己在想什么他都知道?

他正想不露声色地再询问一番,顾怀却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当然,这个法子目前收效甚微,终究是要花很长时间,眼下陛下为何不做一件文化大盛事,让天下士子参与其中呢?这是彪炳千秋之举,足以流芳百世,若是天下文人共同著书立说,仅此一举,陛下便能尽收天下文人之心了。”

朱棣身子一震,放下茶杯,微微前倾:“说下去!”

顾怀拱拱手:“自古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言、佛藏道经、医术匠集,种种典籍浩如烟海,若是陛下号召天下文人,把自古以来的所有书籍全部抄录整理成一本书,汇编成一部大典,天下文人踊跃参与,捐献图本,且在大典之中注明捐献者名号以示表彰,而且挑选文人精英来金陵主持采选、摘抄工作,如此一来...”

“等等!”朱棣抬手止住了顾怀的话,自顾自站起身子在御书房中踱步,喃喃自语:“继承历朝历代文萃、撰录成一部大典,天下文人都抵挡不了这个诱惑!就算这书不是本朝写出来的,可却是在俺的永乐朝完成汇总,后人读起此书,能绕得开俺的名字么?而且天下文人精英齐聚金陵,共同参与此等盛事,就算他们仍对俺不满,可此书落成,他们不也变相拥戴了俺?”

他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妙,大妙!投文人所好,他们无法拒绝,而潜移默化之中,俺就得了天下文人之心,大典落成之日,就是俺留名青史之时!这是个好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眼见朱棣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办,顾怀连忙提醒道:“陛下,此事可急不得,如今还是洪武三十五年呢,总要等到永乐元年才好开始,而且这总编人选...陛下总要选个亲近之人才行,内阁组建,也可以当作一次大典总编人选的敲定,两件事一为了长远一立足当下,才可安抚天下文人士子,以为陛下所用。”

朱棣回过神来,笑道:“不错,俺不能操之过急,这些事都得天下稍稳再说,那时招揽民心,总比现在容易些。”

他坐回椅上,看着恭谨站在阶下的顾怀,有些感慨,顾怀还真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惊喜...刚刚见到顾怀的时候,他以为顾怀只是个有些巧妙想法的匠人,可后来才发现顾怀有勇有谋,不仅把秘谍司调教得在靖难中履立功勋,在带兵打仗上更是天赋异禀,如今看来,关于政事,他也能得心应手。

这样的人才...终究不能冷落了。

他想了想:“这几天你也闲够了,有件事,俺倒正好要交给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