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营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营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实证明,两个月的时间,确实够顾怀把即将变成战场的德州整理一遍了。

整个德州的秘谍司情报网络,如今已经隐藏到了暗处,之前还余下的粮草军备,也转移到了战场的后方,并且针对即将到来的战事,顾怀也做了许多安排,无数秘谍已经就位,只等着朱棣带大军来到德州,然后就能和已经赶到前线的锦衣卫来一场谍战。

如今的秘谍司确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前线有芒种夏至这样的核心秘谍带着谍子潜伏在各处,刺探军情整理情报已经不用顾怀亲自过目,而金陵那边,也因为顾怀前些日子的坐镇步入正轨,眼下燕军虽然正面战场失利,但隐藏在暗处的战场,终究是有了和朝廷抗衡的资格。

只是谍子再出色,正面战场打不过,又有什么用呢?这也是顾怀这次匆匆北上的原因,他不放心继续坐镇金陵,因为从东昌之战的结果来看,朱棣并不是次次都像之前那般理智的,他也会犯错,但因为他在军中的威望实在太高,导致没有将领敢对他做出的决定提出质疑,包括张玉也一样。

道衍毕竟老了,身体不行,再加上他更擅长居于后方调配若定处理政事,这关键时刻劝诫朱棣的责任,还得落到朱棣麾下另一个谋士顾怀的身上。

三月十七,燕军前锋已至武邑,已经早早就派人护送徐妙锦北上的顾怀,也终于是忙完了手上的事情,赶到了军营。

如今燕军中的将领,多半都是些熟面孔,靖难两年了,战死的高层将领目前也就一个张玉,所以顾怀带着魏老三和王五两个亲卫走入燕军大营时,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和各营主将打招呼,而对于顾怀出现在此地,他们也并没有意外,士卒们或许不清楚这青衫书生的身份和本事,但他们都是清楚的,论文,顾怀现在握着秘谍司,又是朱棣麾下唯二的谋士;论武,顾怀当初也不是没带过兵,更是做过奔袭草原的壮举,此等大战,顾怀来朱棣帐下听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燕军扎营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干练,成队持着武器巡视的士卒精气神也还算饱满,营中除了传令兵和斥候其余人不得驰马,所以顾怀刚进大营就改成了步行,魏老三和王五两人像门神一样跟在后头,三人都没着军装,一路倒是引来了好些视线。

就这么穿过了好几座营寨,才算是走入了中军大帐,亲兵通报后,顾怀独自走了进去,瘦了一大圈的朱棣正低头看着沙盘,顾怀也是在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和朱棣竟然快一年没见了。

去年的白沟河之战过后,他被围济南,然后去了金陵,之后又耽搁了快半年,时间...还真是从来都不等人。

听见脚步声,朱棣抬起了头,看见那袭熟悉的青衫,他露出些发自内心的笑意:“舍得回来了?”

“见过王爷,”顾怀也笑着拱了拱手,“金陵事毕,自然也该回来了。”

“你从金陵送回来的消息俺都看过了,做得不错,”朱棣长出了一口气,“听到朝堂上那么多官员为俺说话,俺这心里的憋屈多少去了一些...你既然觉得李九江能信,俺也就不多过问了,如今金陵那边的消息比起以往有用了许多,俺这边也省了不少力。”

“王爷教过卑职,自古战事,攻心为上,”顾怀走到沙盘旁,“仗再打下去,朝野之间对我们的声讨就压不住了,长此以往军心民心都要出问题,还不如让李景隆站出来堵住方孝孺他们的嘴,金陵乱了,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朱棣点了点头:“说得不错,如此一来,总不会天下人都认为俺是那篡逆的反贼了。”

顾怀笑了笑,看向沙盘:“王爷这次打算怎么打?”

提到这个,朱棣的眉头也拧了起来,他双手扶案,身子微微前倾,好像要透过那沙盘看清盛庸的一举一动:“盛庸屯兵二十万于德州,听见俺南下的消息,他肯定会有动作,但俺最担心的,还是在真定的郭英和吴杰,如今平安也直奔真定而去,俺要打德州,真定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可俺要是去攻真定...”

顾怀轻轻摇头:“野战易,攻城难,南军互为掎角,若是去攻真定,坚城在前,强敌于后,就算用上新式火炮,也会举步维艰。”

一个战争狂人,一个闲不下来的谋士,两人刚刚凑到一起,寒暄都没寒暄几句,居然就这么进入了状态,最关键的是两人还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一幕倒是显得格外和谐。

朱棣点头道:“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真定不能打,只能打德州!盛庸有二十万大军,以少敌多,俺不怕!但俺得想个法子,让真定城里的那几人安分些。”

如今燕军的位置,再往前就到了真定和德州的中间,如果真定和德州两军夹攻,燕军确实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顾怀看着沙盘,渐渐有了一个想法。

他抬起头:“我军多骑兵,来去如风,两军对阵,胜负只在呼吸之间,如果派一游骑游走于真定和定州之间,故作伏兵,吓阻平安、吴杰部赴援,然后早些与盛庸分出胜负,再率师回转...”

朱棣的脸色凝重起来,他一开始确实打得是这样的主意,毕竟他打仗的风格就是喜欢冒险,只要赶在平安吴杰郭英之前把德州打下来,他们就算派出了援兵也无用,但朱棣没想到的是,顾怀的想法和他几乎一致不说,他的胃口,甚至更大!

他居然还想打了盛庸之后带兵去真定,打平安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到底跟谁学的...朱棣目瞪口呆,半晌才吃吃道:“还是先胜了盛庸再说...对于南军毒箭,你可有办法?”

顾怀一脸的疑惑,朱老四这是把自己当成了叮当猫?自己是鼓捣出了青霉素,但毒箭自己怎么可能有办法,退回北平搞炼钢然后折腾出全身甲铁浮屠骑兵就可以无脑莽了,但谁让他穿得晚了点,过来靖难之役就开打了呢?

他摇了摇头:“没有办法,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事先探明盛庸将弓弩兵放在了哪个位置,南军虽然有二十万,但除去骑兵刀兵枪盾兵,还剩多少能持弓弩?这东西虽然是远程利器,但为了防备骑兵突袭到眼前,势必不可能配备太多,所以只要弄清楚弓弩阵形的位置,然后用盾兵顶上,步卒缓压,再让骑兵突袭别处就行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就如之前盛庸猜到朱棣会突袭侧翼所以把弓弩兵安排在侧翼一样,战场布阵不可能一成不变,弓弩兵现在成了盛庸对付燕军骑兵的王牌,怎么可能轻易被探出来?除非两军对阵开始厮杀前凑近了探,然后全军压上不让南军移营,不然就只有拿人命去填。

见朱棣陷入沉思,顾怀也长长一叹,战争啊...尤其是这种双方都拼尽一切的战争,变数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能说自己稳赢,所有的举措都是在给自己增加一点点的胜算,如果能多给顾怀一些时间,何必陷入这种搏命的境地?

建文元年起兵,眼下已经是建文三年,但一切的准备看起来都还是那么无力,受原材料和制作流程的限制,手雷并不能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战争,真落到实处,还是得一刀一枪地拼杀出来。

而且盛庸确实不是李景隆那样的蠢材,朱棣的压力这般大,看来他也不敢再小看这位对手了,很明显,盛庸已经充分研究了燕军的攻击特点,并且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骑兵和突袭战术,相对而言,盛庸这个人实在是太平凡太普通了,甚至秘谍司的谍子都挖不出多少东西来,打仗如果能知己知彼,自然是百战百胜的,但盛庸根本没给朱棣和顾怀研究他的机会。

之前的耿炳文和李景隆就是被朱棣猜透了,才会输得那般惨,可谁知道如今情况居然反了过来?不了解敌情,此战取胜机会很是渺茫,如果想打败盛庸,就意味着要详细地侦察敌军阵形和列队情况,找出薄弱的地方,找出弓弩兵的位置,找出可以发挥骑兵优势的作战方法,才能有战胜盛庸的可能。

但问题就矛盾在这里,配备了毒箭的弓弩兵,怎么可能让燕军的侦查骑兵靠近?

等等...顾怀突然想到了什么。

这些日子他在德州不是白呆的,南军大营发生的事,他很清楚。

他看向苦苦思索的朱棣,若有所思。

“王爷,你敢不敢玩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