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争权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争权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夜的金陵,死了很多人。

这些人的死法很奇怪,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一个人寿终正寝,都是意外而死。

光是死在别人眼前,惊动了五城兵马司的就有很多,至于那些死在无人知晓角落的,怕是就有更多了。

栖霞山下,看着已经服毒自尽的惊蛰,顾怀知道已经问不出来他为什么背叛了燕王,选择投向锦衣卫,但仔细想想,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像他一样拒绝锦衣卫的招揽,跟着朱棣一条道走到黑。

但不管怎么样,一场血腥的清洗已经势在必行了,不用锦衣卫动手,这一夜秘谍司会有很多谍子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秘谍司的情报网络,和锦衣卫是不同的,如果锦衣卫是铺开的网,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网上和其他人有着联系,那么秘谍司就是一条条线,所有的谍子都只能和上下的人联系,却不知道更远的地方是什么,所有的线头,都掌握在顾怀和朱棣的手里。

所以这条线上的一个点出了问题,就意味着这条线已经彻底废弃没用了。

城外开茶铺整合金陵情报的惊蛰出了问题,说明这一年来走他手里传给顾怀和朱棣的情报都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万幸顾怀还在金陵安排了纪纲,不然裴昔只要动动心思,就能让金陵秘谍司整个瘫痪。

事到如今惊蛰自尽,顾怀已经没办法花时间查明这条线上到底有多少人已经投靠了锦衣卫,但要他宁杀错不放过,终究还是太过为难了些,因为有很多谍子是无辜的,要杀尽所有和惊蛰有联系的秘谍,未免太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而且眼下的网只收了一半,清洗内部,将部分谍子送回北边,再让一批谍子南下接替,只是第一阶段的事情,接下来还有两件事必须要做。

第一件,就是要纠正秘谍司谍子们的思想,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在用战场狭路相逢的思维去处理情报,处理和锦衣卫之间的摩擦,这样是不行的,秘谍司的谍子是从燕军千军万马中选出来的,素质并不差,他们所差的,只是还不能适应这种特殊的战斗,比如前些日子,锦衣卫扫荡之下,许多谍子就想要通过激烈的手段去报复,如果顾怀不在金陵,他们的种种行为岂不是在给朱棣挖坑?

而且顾怀也不可能一直呆在金陵,事实上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他就要北上了,对比起前线,金陵还是太和平了些,他久留在此没有意义。

这就是他要留下东良才的原因,除了纪纲,大概东良才才是那个适合在金陵主持大局的人,毕竟他曾经是锦衣卫的番子,而且还是裴昔的亲信。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要严肃军纪,严肃身为一个秘谍应该遵守的纪律,这些日子看下来,受到金陵这个花花世界改变的谍子实在太多了,甚至还出现了倒向锦衣卫的人,这确实是顾怀当初考虑不周,也是因为这一年来他没有太多精力关注金陵,毕竟前线战事连绵,他更是得亲自带兵打仗,哪里能面面俱到?如今到了金陵,这些事情确实需要好好做完才能放心北上。

这场清洗算得上是秘谍司的内乱,锦衣卫也借此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从今以后,金陵这个地方就要化作一个特殊的战场,传统军队的纪律是不适用的,顾怀这些天已经精心总结了一份秘谍人员应该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借着这次内部清洗,应该能搞一次十分严格的整风行动,不止是他带来新补充的秘谍,包括以前就潜伏在金陵的谍子,但凡有在金陵这个花花世界中纸醉金迷以至忘乎所以的举动,都要及早发现苗头并且掐灭。

传单造势、引导舆论、内部整顿,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也是顾怀这次来到金陵的最大目的。

轻轻揉了揉眉心,顾怀只感觉有些疲惫,让魏老三就地挖个坑把惊蛰埋了,他正准备回去那座小屋,马蹄声就在身后响了起来。

骑着快马的东良才坐直身子,脸色有些难看,他从怀里摸出一张谍报,递了过来:“刚到的消息,燕王...于东昌大败!”

顾怀微微一怔,随即接过那张谍报,快速地浏览了一遍,等到看完,他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

东良才翻身下马:“造势造势,结果盛庸真他娘的成战神了;清洗清洗,金陵秘谍司一半谍子都没剩下,这下好了,辛辛苦苦几个月,一朝尽付东流水,顾怀啊顾怀...”

他摇摇头:“玩儿砸啦!”

顾怀脸色恢复过来,收起谍报:“砸了么?”

东良才幸灾乐祸:“砸啦!”

顾怀瞥了他一眼,双手揣袖,抬头看着夜空:“可我怎么觉得...刚开始呢?”

……

“陛下,东昌大捷!”

第二天的朝会,朱允炆的脸色很红润,百官的精气神也很焕然一新,兵部尚书齐泰率先出列,拱手朗声道:“陛下,燕军南下,在东昌与朝廷大军激战,盛庸将军布阵于城下,诱敌深入,毒弩尽发,重挫敌军,燕逆伤亡惨重,数员大将殒命阵中,燕逆本人得其大将朱能与其子朱高熙相助,仓皇杀出重围,一路逃窜至馆陶,又因武定侯郭英,安陆候吴杰占据真定,截断其退路,只得败走深州,绕道逃回北平去了!”

他满脸潮红,兴奋异常:“禀陛下,此战朝廷大军大获全胜,斩敌数万,尤其是燕逆麾下大将张玉,更是当场殒命,我军声势大振...”

话音一落,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一阵轩然大波,百官振奋,交头接耳,整个朝堂乱作一团,但这是大喜之事,朱允炆面有得色,并没有追究这般失礼之举。

要知道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胜啊!上次济南解围,也不过是把朱棣赶出了山东地界,但这次盛庸大败燕王,才是真正意义上靖难以来朝廷的第一次大胜,而且那个张玉...要知道在靖难初期,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燕王左护卫指挥使是无人在意的,但随着燕军气势越来越盛,张玉俨然已经是燕王麾下第一大将,也是当世名将了,如今他被朝廷阵斩,怎能不让被一场场败绩压在头顶的金陵朝堂欣喜若狂?

等到一众文武都消化了这个消息,一起膜拜在地山呼万岁,颂赞陛下圣明之后,朱允炆这才洋洋得意起身,高声道:“传旨,诏告天下,东昌大捷,以安民心,同时论功行赏,褒勉三军!”

“还有,诏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公卿、勋戚,午时齐聚午门,随朕于太庙祭告祖宗,未时于宫中设宴,大宴群臣!”

旨意一下,百官纷纷振奋,文臣队列中忽地闪出一名御史,高举笏板,朗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廷兵马大捷,阵斩燕逆麾下第一大将,这是陛下英明神武,前线将士竭诚用命所致,不过...”

他话风一转:“这也说明,翰林侍读黄子澄黄大人、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辅政得法,前番兵败,乃是李景隆一人无能,累及三军,使朝廷蒙羞,今我军大胜,陛下赏罚分明,前线将士固然当赏,这二位辅政大臣,自然也当有所赏赐才是。”

话音一落,刚刚还喜气洋洋的百官都愣住了,众人的视线出奇的一致,先是落到了那御史脸上,然后又落到了略显愕然的黄子澄、齐泰二人脸上,然后是老脸半张红半张青的方孝孺,最后才是也有些发怔的陛下。

这也行?前线刚刚打完,这边就开始分功劳了?

从黄子澄和齐泰的脸色来看,这御史的行为不是他们授意的,但这御史确确实实是黄子澄一派的官员,替他和齐泰邀功,实属正常,只是单单提了三位辅政大臣中的两人,丝毫不提方孝孺,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点?

也难怪方孝孺的脸色那般难看了。

百官若有所思,如今已是建文二年年底,方黄齐三人,看来也不是那么齐心协力了啊...想来也是,站到了那个位置,谁愿意身边还有其他人分享荣光呢?这种争权的苗头其实早就出现了,只是之前从来没这般摆在台面上来罢了。

朱允炆正在兴高采烈,如此漂亮的一场大胜仗,如此振奋人心的一场胜利,若不是顾着君王威仪,他此刻都有点想手舞足蹈了,听见那御史替黄齐二人邀功,他没有多想,欣然点头:“爱卿言之有理,传旨,授翰林侍读黄子澄太子太师,兵部尚书齐泰太子少师衔...”

方孝孺的脸色越发难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