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北平保卫战(五)

火盆里的火烧得很旺,朱棣粗糙的大手在火盆上翻了一面:“为何?”

顾怀朝着侍立在一旁的马三宝点了点头,仔细斟酌着语句:“战局僵持,对我军不利,因为城内补给送不出来,打消耗战打不过李景隆。”

这一点他想了很久,按道理来说关于战争,他是不适合开口的,毕竟现在还算半个门外汉,他能想到的,朱棣一定能想到才是,但...万一呢?朱棣又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万一这一点上就是旁观者清怎么办?

所以该提的还是得提,毕竟现在算是个谋士不是?以前看古装剧这时候不就该有个文士跳出来指点江山了么。

听完顾怀的话,朱棣微微点头,神色看不出赞同还是反对:“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顾怀想了想:“既然不能僵持,就只能速战速决,眼下南军一半攻城一半对峙,能不能想个办法,逐个击破?这样胜算会大上很多。”

朱棣点了点头:“这两天不止你一个人想到了,进言的有很多,连俺也是这般觉得,南边送来辎重补给,都是直接送到李景隆的中军大营,再由他拨付三军,补给运来不易,而且要供几十万大军吃用,消耗极为惊人,所以俺早派了张信去袭扰后方,希望能截断补给线。”

顾怀神色一松:“原来如此...王爷既然早有打算,卑职倒是杞人忧天了。”

“不,有打算是一回事,但没派上用场,”朱棣拨动了下火盆里的无烟木炭,“李九江...打得一手好算盘,虽然消耗惊人,但现在南军全军节衣缩食,不舍得大手大脚,他宁愿让士卒挨饿受冻,也要保证补给不出问题,看来是要和俺僵持到底了。”

他冷冷一笑:“之前觉得李九江太过纸上谈兵,现在看来也不是百无一用,他看得清楚,北平攻防已经快半个月了,周边村镇的补给给搜刮得一干二净,俺的大军从大宁运来补给,撑不了多久,又没法就地征粮,只要拖过这段时日,他既能攻下北平,又能让俺大败回关外,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顾怀叹了口气:“就没有不拖下去的法子?”

“俺想了很多法子,夜袭、断粮、劝降、放火,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李九江铁了心要当缩头乌龟,俺也没有办法。”

营帐内一时沉默下来,朱棣坐在炉前,顾怀站在一侧,两人脸色都是一般难看。

心急火燎跑回来,就算兵力相差极大,也还是打出了优势,比如南军没了骑兵,而且现如今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攻城对峙,但优势转化不成胜势,那就是天大的麻烦,一切仿佛又回到了真定之战,燕军...依旧耗不起。

然后一直沉默的马三宝说话了:“王爷,奴才有个想法。”

朱棣微微错愕,马三宝以前是王府总管,现在是他的贴身侍卫,这种军国大事,他一向不怎么开口,没想到今天还出声打破了沉默:“说来。”

“是,”马三宝顿了顿,看了眼顾怀,发现顾怀的眼神满是鼓励,也就大胆起来,“王爷所想,不过是不想拖下去,既然如此,到了最后终究是看战场拼杀,既然如此...何不先露个破绽,随后攻敌要害,毕其功于一役?”

朱棣凝重起来:“要害?”

“南军要害,就是李景隆的中军,他把郑村坝布置得滴水不漏,但只要他的中军移动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稳之时以骑兵左右夹击,到时定可大胜!”

这个思路...有点意思。

朱棣沉默下来,有些紧张地思考着,可能是觉得坐着影响思路,他站起身子在大帐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毕竟现在是个宦官,不是将领,马三宝这种进言若是落在李景隆那种迂腐之人身上,怕还要训斥两句逾矩,马三宝微微松了口气,还好燕王不会去考虑那些,只要有用,管他是太监提出来的还是将领提出来的?

顾怀也代入了这个思路,思索片刻后发现居然真的可行,既然王八壳子不好啃,那就让它主动脱下便是,只是这过程中必然会有极大的风险,如何取舍,就得看朱棣这个三军主帅了。

他抬起手,对着马三宝伸了个大拇指,马三宝赫然一笑,也有些紧张起来。

杀人冲锋他是行家里手,但这种影响全局的战略,他还真有些不擅长,王爷会不会真的采纳他的意见?

脚步声停了下来,朱棣的目光渐渐明亮,他看了看马三宝,又看了看顾怀,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

“你们听俺说...”

……

已经入了夜,和前面的三天一样,今日这片雪化了的平原上,又留下了万余条人命。

双方战损,其实是差不多的,南军的人数优势毕竟摆在这儿,燕军士卒再怎么骁勇善战,也要考虑正在攻城的南军会不会抄了他们大营,所以能作战的人也就那么多,而且这仗好像也打得越来越有默契了,一旦战损达到一定数字,双方将领都会撤兵,然后在天黑之时打扫战场,等到第二天又继续在这片平原上厮杀得天昏地暗。

打扫战场是个危险的活儿,一不小心就会中冷箭,夜色下几十个南军士卒正收集着遗落在战场上的箭矢长矛,偶尔也伸手进那些战死士卒的怀里掏弄,如果能发现些银两,那这趟来得就不亏,但要是摸了一手血还只能摸出些家书什么的,冒这种风险就太不合算。

按着燕军的脾气,今夜大概率是不会夜袭了,毕竟一仗打到了快天黑,燕军士卒也是要休息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很快燕军大营就出现了耀眼的火光,几个打扫战场的南军士卒定睛瞧了瞧,才发现那不是什么失火,而是一片又一片连绵的火把。

燕军要夜袭?

很快有呼哨声响起,提醒大营警戒,但那片火把并没有向南军大营袭来,而是构成了一条长龙,延伸向了...北平城?

不好,他们的目标是北平城下攻城的大营!

南军将领很快意识到了这点,依旧是像上次一样,分兵偷营逼燕军回援的同时,浩浩荡荡的大军驰援向了北平城,但等到三位都督打到燕军大营才发现,这里居然已经人去楼空!

燕军全部开拔向了北平!

因为斥候交锋落了下风的原因,南军收到消息总是要晚上一拍,李景隆带兵驰援的速度自然也没有燕军行军那般快,而且他怎么也想不到,安生了几天的燕军,突然就玩起了命,想要和他打决战!

朱棣这混不吝的性子,还真是一如既往啊,真定时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他难道没读过兵书?不知道以往那些战役都是要讲究个针锋相对有来有回的吗?

怎么还动不动就玩命上了。

朱棣的这种作战风格,还是深受草原作战影响,中原战事,大多依托城池,所以攻防个十天半月实在正常,草原上则是战机稍纵即逝,而且稍有犹豫,对面的蒙古人就逃之夭夭望尘莫及了,所以打仗一定要狠,反应务必要快。

而这一点恰恰是李景隆所欠缺的,他熟读兵书,一直是假想作战,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真正统帅大军就是这次北征,故而对于战机的把握和对战争的认知远不如朱棣,故而朱棣的举动一旦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就不可避免地手忙脚乱起来,连指挥大军赴援都做得拖拖拉拉。

当然,他也不是没担心过这是个陷阱,但反过来说,这也是个天大的好机会,攻城大营也有十几万兵马,朱棣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一口气吃掉这么多大军吧?而只要他能带兵驰援把朱棣堵在北平城下,城内燕军无法出援,朱棣也无法回城,岂不就是瓮中捉鳖?

夜色下骑在马上一路疾驰的李景隆满腔豪情,只觉得朱棣被自己定下的战略逼得只能铤而走险,而人一旦急了就容易犯错,这两天朱棣和自己打得有来有回,看来之前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朱棣...也不过如此。

但随即他就突然意识到了一点,甚至下意识勒住了马缰。

等等...万一攻城大营被攻破了怎么办?十几万群龙无首的士卒,他们会往哪儿跑?肯定是往郑村坝的南军大营!

要是到时候和自己带的援军迎头撞上...

不对,那可是十几万的大军,又不是十几万头猪!

李景隆的脸色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