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奔袭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奔袭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邓家口外的山林中,负责奇袭的燕军士卒已经摸到了关隘旁边,尽可能地靠近城楼上的烽火台,同时静静地注意着那些打着哈欠的朝廷官兵的一举一动。

这座关隘最大的价值,就是这些负责传递讯号的烽火台,此地虽然是关外,但燕山地形特殊,蒙古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从燕山翻过来,负责守关的士卒将领这些年来也就越发懒散和丧失警惕,想都没想过这么个破地方有一天还能有敌袭。

邓家口守关士卒一共一百七十多号人,现在在城楼上的还不到五十,多半是懒洋洋地走动几步,然后就闲聊着等吃饭,关隘外那些熟悉的山林风景他们是看腻了的,自然不会再去多看一眼,他们倒是听说松亭关那边打得热火朝天--但这关他们屁事?关外数万兵马囤积,燕王就算出了关也不会来他们这破地。

关门还没开,所以山道上没有百姓,一个守关士卒远远看见几个青衣汉子朝着城楼走来,忙提高了声音喊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青衣汉子依言停下脚步:“放肆!宁王府游猎,快开关门!要是王妃到了还没开,误了王妃的兴致,让你们这些丘八吃不了兜着走!”

宁王妃动不动就爱来燕山打猎,是这些守关士卒都知道的事情,而且前些时日才来过一趟,所以士卒们也没怀疑,一个负责些的士卒下了城楼对过腰牌,确认是宁王府的人,便回身摆了摆手,城楼上的士卒们便合力放下了吊桥,还在议论着什么时候才能轮休个假进镇子放松放松。

承平久了,又确认是宁王府的人,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戒心,如果严格按照守关的流程,别说提早开关门了,这几个青衣汉子要是再不离开,城楼上的弓弩都得架起来。

几个青衣汉子过了吊桥,那副跋扈神态也好了许多,还和几个守关士卒称兄道弟起来,等到聊得兴起,山道上果然出现了一支队伍,远远看去也分不清是不是游猎队伍,但都着了甲持着矛,几个士卒也没在意,其中一个还对着青衣汉子笑道:“这次莫不是王爷来了?怎的人多了这么...呃!”

离他近的青衣汉子拔出了刀,笑着捅进了他的肚子,他挨刀的同时,其他的汉子也有了行动,纷纷掏出武器,一半冲去守住了烽火台,另一半冲到吊桥的尽头,手起刀落砍断了收起吊桥的绳索,吊桥轰然落地,远处那慢悠悠行进的队伍一见得手,几声呐喊之下,两侧山林便冲出了密密麻麻的骑兵...

关内守军稀稀落落,原本在城楼上的就没多少,负责吊桥的都被青衣汉子们解决了,眼见这等变故,一时只能瞠目结舌反应不过来,就算有两个见机快的想去点燃烽火台,也陷入了和青衣汉子们的缠斗,而那些提速的骑兵,已经近到可以看见他们狰狞的面孔,以及那雪亮的刀了。

邓家口,就此陷落。

……

大宁卫的警戒越发森严了,连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气氛的凝重,自从燕王攻打松亭关的消息传过来,负责大宁的陈亨就一直在加强城池的防御,并且派了一队兵马死死围着宁王府,而那出城一趟回来的宁王妃好像也没了游猎的心思,倒是让陈亨松了一大口气。

只是这口气还没松完立马又给憋了回去,因为他又收到了一个消息。

朵颜三卫首领以及大宁卫辖下的一些部落头人要到大宁来给宁王祝寿。

真是邪了门了,虽然宁王的生辰却是就在这几天,但这些头人看不懂眼下的情况?都什么时候还祝寿?还嫌事不够多?

最离谱的是朵颜三卫都要来...他陈亨除了防燕王,就是在防朵颜三卫,怎么敢真的让他们来?

但这些草原部落的头人虽然有朝廷封赏的官职,但在内部依然沿用之前蒙元时的身份和称呼,并不像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一样有敬畏之心,比如大宁城内的官员,谁现在不是和宁王尽量保持距离,看到宁王府都绕着走?可这些部落头人却不会有这样的倾向,比起朝廷,他们似乎更信任和臣服宁王。

该怎么办?

焦头烂额的陈亨想了一夜也没想出来个好法子,硬拦是拦不住的,可不拦难道真让朵颜三卫来大宁?最后也只能折中,允许这些头人来大宁祝寿,但只能带上侍卫,毕竟这些半招安的半民半匪他一个小小指挥使还真惹不起。

这样一来,也就只能抽调更多的兵力加强对这些头人的监视了,从他们起行到入城,一路上都得派人盯着,不仅如此,还要派兵看住他们的部落,看住蠢蠢欲动的宁王三护卫,甚至还要随时准备驰援松亭关...大宁局势简直堪称一团乱麻。

他现在唯一还能指望的,就是燕王出不了关,宁王三护卫被摁死在兵营,而那些草原部落,也不要有任何的轻举妄动,这三件事任意一件出了差错,大宁的局势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而他还不知道的是,这头一件事...就已经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盘。

燕王朱棣只比顾成晚了两个时辰赶到邓家口,松亭关的对峙依旧在继续,但朱棣已经没必要继续待在那里了,他到了邓家口,立刻马不停蹄大军开拔,以顾成所带骑兵为先锋,片刻不停,那燕山下小镇的百姓都惊呆了,他们在这儿住了几十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大军,直到近万大军浩浩荡荡穿镇而过,他们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支大军是谁的人马。

就这么掩了旗号只顾行军,对路上的游牧部落和汉人城镇视而不见,在午后时分终于到了大宁城和松亭关中间的官兵驻地,此时兵营正在埋锅造饭,袅袅炊烟中,那些朝廷兵马目瞪口呆地看着突然出现的燕军,直到燕军发起冲锋他们都没组织起象征性的反击,因为前方的松亭关正在打仗,鬼知道这些燕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哪儿有一丝一毫的防备?

骑兵直冲营盘,斥候外放斩断松亭关和大宁城的联系,朱棣还没忘让一些士卒乔装打扮,扮成牧人农民赶往大宁,等到此地官兵被燕军彻底冲散,借营盘埋锅造饭后,又开拔直扑大宁城门。

而此刻那些燕军士卒扮的农人,已经与看守城门的俆凉等人取得了联系,等到骑兵冲到大宁城下时,面对的就是里应外合之下大开的城门。

等到陈亨得到消息,匆匆赶到城门口时,只见城外不到一里地已经满是燕王大军,燕字大旗随风招展,顾成带着精锐骑兵卷着尘土,好像一条长龙直向城门扑来,陈亨甚至没来得及尝试夺回城门,燕王的大军就已经破城而入杀上街道了。

巷战从此开始。

从俆凉反叛,开城时起,宁王府就紧闭大门,侍卫宫人全部登上宫墙,持弓列刀严阵以待,不管门外燕军和官兵如何激战,何人叫门,宁王府都一概不理,始终袖手旁观,直到顾成带的骑兵勉强控制了王府所在的东城,浑身浴血赶到宁王府报名求见,请宁王现身时,依旧毫不理会。

这下子顾成是真摸不着头脑了,难道不是和宁王谈好了一同起兵?怎么现在仗打得差不多了,一万不到的燕军仗着出其不意和玩命攻了几个时辰的城,宁王居然连面都不露?

他唤过一个侍卫:“快去寻一下顾先生!他肯定在城内,就说宁王府...出事了!”

……

此时的顾怀在做什么?外头燕军在攻城,他却带人跑到了大宁卫的指挥使衙门里。

城内处处可见厮杀,陈亨在城墙上指挥战事,指挥使衙门里除了些小吏就没什么人了,顾怀带着秘谍司的谍子出入在各个库房里,正清点接收着大宁卫的军械、辎重、粮草仪仗军服帐篷以及户籍名册,按理说这些东西该战后再慢慢接手,但顾怀之所以这么急,还是因为内心深处那对于宁王府--或者说对于沙宁的不信任。

顾成的人找过来的时候,顾怀刚找到那占满了一整个库房的花名册,他翻看了几本,心中那颗石头就落了下来,这些东西平日可能连那帮小吏都嫌弃,但在如今却是至宝!就连衙门库房里的那些金银军饷都没法比。

但这种高兴的心情在听到士卒的只言片语后很快消退,他拿着一本大宁卫官兵的名册,脸色阴沉了下来。

宁王府...果然存了些其他心思,不只是谈生意时的狮子大开口,他们明显还想要更多。

虽然不知道朱权和沙宁到底想搞什么幺蛾子,但城破之时他们就该履行承诺,此刻的作态,分明是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这些人果然都是在这幅德性。

他放下名册,看向身后的魏老三:“看紧了,千万看紧了!衙门里其他东西都不重要,唯有这些名册,千万不能丢了,是有大用的!”

魏老三有些纳闷:“大人,这些有什么要紧的?难道比那军械粮草还重要?”

“忘了那封信了?这些东西只要利用好了,比那军械粮草还要重要百倍,千倍!”顾怀脸色凝重,“记住,你的脑袋可以丢,但这些东西,一定不能出差错!”

“是!”

魏老三见顾怀说得如此郑重,也有些凝重起来,拔刀站在库房门外,俨然一副谁靠近就要砍谁的样子。

顾怀微微点头,看向那寻来的燕军士卒:

“去宁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