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狠的心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狠的心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臣确信...燕王反意已现,即将举兵!”

身姿挺拔,丰神俊朗的徐辉祖刚刚走进御书房,一丝不苟地行完礼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让御书房里头的四人脸色大变。

半柱香以前几个人还在议论怎么把燕王按死...转眼就来了个人说燕王要在朝廷动手之前造反了,换了谁谁不心头一跳?

只是在这惊骇之后,疑惑也随之而来--以锦衣卫的缉查能力,以内应葛诚这样的燕王府地位,以张昺在北平的影响力,都只敢说燕王如今有了反心,徐辉祖凭什么认定北平城就要出天大的叛乱?

徐辉祖一向不是个喜欢拖泥带水的人,大概是起点太高,更不喜欢官场那一套,他从袖里拿出一封信:“这是舍妹从北平寄过来的信...舍妹远嫁多年,每隔三两月,总会寄信来金陵,这半年尤其多,多是向臣打探朝中动向。”

凭这一点当然说明不了什么,徐辉祖把信交给执着拂尘的宦官,看着那宦官把信递到了年轻天子的手里,继续说道:“但这种打探,在这封信...断了。”

迅速扫了一遍信件内容的朱允炆模糊抓住了点什么,信很普通,是离家远嫁多年的女子写信的口吻和内容,但越普通...就越说明奇怪。

是什么让燕王妃失去了窥探朝中动向的心思?是什么让这封信看起来不像是面临灭顶之灾的妹妹小心翼翼地求哥哥念及亲情,反倒是有些洒脱地交代起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甚至还有些隐隐的责怪徐辉祖在削藩中扮演的角色...

朱允炆明白过来,握着信纸的双手微微颤抖。

这不是恐惧,天子当然是不能恐惧的...也许说是终于等到某些苦苦等待的东西时的释然更恰当。

想过一万种情况,但当那个和皇祖父尤其像的四叔终于决定造反的时候,朱允炆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心一直是悬着的。

而现在...落地了。

他轻轻抚摸着信纸,青年人的无畏还有身为掌权者的凝重这两种情绪在心中交织,让他微微点头:“正如爱卿所言。”

那个战无不胜的四叔,那个威严的四叔,那个一直以来像一团阴影般笼罩在自己头上的四叔...终于要造反了。

身为掌权者,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翻脸不认账,朱允炆努力控制着自己脸上的表情:“燕藩伏法,爱卿当居首功!”

藩王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造反,会对帝国的稳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如果能提前知晓,完全可以避免一场兵灾。

这功劳太大了,自己的亲妹妹都说卖就卖,一封家书,却成为了将亲妹夫一家送入黄泉的通行证...心实在太狠,狠到朱允炆都微微有些心惊。

这还不够。

徐辉祖微微躬身:“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陛下,臣先父在世时,曾评价燕王‘不出十年,必为当世名将’,燕王若是举兵,北平岌岌可危,还请陛下尽快下旨,重兵镇守北平城外,再以朝廷恩旨分化王府官吏护卫将领,如此一来,燕王无兵无将...便不足为惧。”

恩旨?只诛首恶,王府官吏尽可从宽处理的意思?

这是不仅要刨坑,还要把土填实的意思?

传阅完燕王妃家书的方孝孺三人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也想不明白,眼前这魏国公,那颗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终究还是方孝孺的反应最快:“陛下,此计可行!”

不如徐辉祖狠辣,但拾人牙慧总是会的,方孝孺抚须笑道:“北平布政使张昺上过折子,燕王府并不是死板一块,葛长史就是最好的例子...朝廷完全可以派一使者,带上恩旨前往北平,暗中传旨给摇摆不定的官吏将领,只要燕逆伏法,一切都好商量。”

总不能让一个人出尽风头,黄子澄冷冷一笑:“张布政使的折子也说了,燕王的疯病有些蹊跷,如今看来,怕是处心积虑已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张指挥使知道,必要时...一切都可做得。”

军驿来回得个把月,既然知道了燕王要造反,朝廷就不能干等着,不然黄花菜都凉了...张昺做事还算稳妥,这临机决断之权也只能交给他了,只要燕王和王府的动作稍有不对,那就得采取相应的行动。

齐泰点头赞同:“北平的驻军已由谢贵张信两位指挥使接手,宋忠宋都督也随时可以南下,还请陛下下旨,兵部传令,让张指挥使...即刻抓捕燕王。”

三言两语之间,就定下了应对之策,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虽然普遍眼高手低,但说起计划那真是一套一套的。

乍看之下这计划也没什么问题,甚至还很全面,连善后处理王府官吏的法子都想好了...但冷眼旁观的徐辉祖却皱了皱眉,感觉不对。

何必脱了裤子放屁?让张昺统筹不就行了?何必单独点名让张信去抓朱棣?

他却是没想明白,这个削藩过程里,最大的功劳是什么?铁定是把燕王朱棣抓到手。

为什么不让张昺谢贵乃至宋忠去抓?因为张信...和齐泰有些关系。

一个当兵的指挥使,一个兵部尚书,没点交情那真是有鬼了。

难怪徐辉祖想不通,他袭爵就是国公,这种官场之中礼尚往来的邀功行为没怎么经历过,齐泰大概是觉得这波稳了,怎么也得把功劳捞到自己人手里。

这就是身居庙堂的读书人,站在御书房,觉得天下皆可指点,丝毫意识不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但看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徐辉祖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打岔,眼前这些人正当红,整个计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何必得罪他们?这些细微末节,陛下想必是不会考虑的,旨意一写就定下来了,这大概就是做亲信大臣最大的好处之一。

明明是发起这件事的人,却一点差事都没捞着,徐辉祖丝毫不意外,因为他和朱棣的关系摆在这儿,有刚才朱允炆那句话,这一切...就值得了。

只是有些事情还需要查漏补缺...他微微躬身:“陛下,恩旨可下,但臣斗胆,还请陛下允诺一件事情。”

“爱卿但说无妨。”

“燕王三子是臣看着长大的,臣了解他们的品行,此三人绝非等闲之辈,都身负大才,若是放纵,后果不堪设想。”

“朱高炽看似痴肥,假仁假义,实则心思百转千回,却满口道德文章,这样的人,最为可怕。”

“朱高燧唯唯诺诺,只拾兄长牙慧,但通识兵法,韬光养晦,朝廷不得不察。”

“还有朱高熙...”徐辉祖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三个外甥的身影:“此人最是勇猛过人,尤尚燕王,但其也最为无赖,臣敢断言,他不仅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自己的父亲。”

言语掷地有声,响彻在御书房内,妹妹的面容在眼前闪现,但中山王府和先父临终前的话语还是让徐辉祖低下了头:“既然燕王三子已然北归,放虎归山已成定局,臣斗胆,还请陛下允诺,燕王伏法后,此三子...也断不能放过!”

方孝孺三人头皮发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